第336章

  他在位的时候,得到了如此珍贵的粮种,简直是上天赐予的宝物,代表着无上功绩。
  其他朝臣也同样对萧临刮目相看,不声不响,居然干了那么大的事。
  如果说,这些是让萧临的名声在底层百姓中传颂开。
  那么,与之相对的,是萧景和和萧珏身边的官员,或多或少被揪出了把柄。
  幕后人没有徐徐图之,给他们喘息的机会。
  萧景和和萧珏本就因为争夺元气大伤,心腹被处置,有了污点,对手中权利的影响不可谓不大。
  萧珏,被查出牵连当初的前太子一案,他不是罪魁祸首,却在其中做了推手。
  秦王萧景和,崇明帝属意的储君人选,被揭发了私造铁器之事,铁矿意味着兵器,大周铁矿被严格管制,萧景和却私藏且开采铁矿铸造了数千件铁器,这是想造反吗?
  崇明帝下令,将晋王和秦王禁足在府内。
  ......
  秦王府来了一位不速之客。
  宁郡王萧濯面庞带笑。
  萧景和看他的眼神极冷,他心中早有了猜测,萧濯到来,确认了他的想法,铁器之事,果然是萧濯泄露出去的。
  萧景和的威势深重,眼眸漆黑,突兀道:“是你做的?为了什么?”
  男人的语气透着嘲意。
  萧濯自身没有权势力量支持,除非别的皇子都死了,皇室无人,不然,基本没可能登上那个位子。
  萧濯深吸一口气,神色浮现一缕复杂:“四哥,成王败寇,你何曾看得起过我。”
  “你是在给萧临做事。”萧景和用一种笃定的口吻道。
  萧濯沉默了,垂下眼,代表默认。
  比起萧临,拥有无数光环的萧景和更惹他嫉恨,母妃是镇国公府出身的贵妃,出生便是天之骄子,同为皇子,境遇天差地别。
  “无耻小人。”萧景和轻蔑一笑。
  “蝇营狗苟的鼠辈。”
  萧景和的眼神,一如既往桀骜,目空一切,看向萧濯时,仿佛在看什么脏东西似的。
  被萧景和的眼神所刺痛。
  萧景和凭什么还能这么看他?
  他还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秦王吗?
  萧濯的脸有片刻扭曲,他沉默片刻,脸上挤出来一个笑,声音阴惨惨:
  “皇兄还不知道吧,七弟对福儿也有觊觎之心呢。”
  “我这辈子是没指望,只能依附兄弟了,可你照样也得不到福儿。”
  “他敢?!”
  萧景和指尖发白,眉眼间压着化不开的怒意,眼神渐渐酝酿出一场风暴。
  唯独对待虞粥的事情上,轻而易举便能挑动出这位秦王的情绪。
  “有什么不敢的,夺了你们两位的权利,七弟便有了问鼎那个位子的资格了。”
  萧濯遮掩住了话语中藏得很深的嫉妒羡慕,他至少还有一个嫔位的母妃,萧临比他差得多了,宫女所出,在后宫无人问津,默默无闻。
  谁能想到他能有那么大的手段,一击即中,狠辣果决。
  即使萧濯是站在萧临这一方,萧濯也不清楚关于萧临更多的信息,知道的只有明面上那几样。
  萧濯走后。
  “福儿......”
  萧景和的指腹有血液渗出,一点一滴,慢慢落在地面上。
  ......
  半月后。
  “朝堂上的臣子因是得了平郡王的属意。”朱公公低声禀告。
  “他倒是能耐,韬光养晦了这么久。”崇明帝怒极反笑。
  初闻萧临的手段,携着雷霆之势硬生生走出一条道,露出野心,震惊到的何止是他一人。
  萧临的做法不拖泥带水,将另外两位王爷硬生生拉下了马,朝堂上没人会再看轻他,想必从前,只是他的伪装而已。
  装了那么多年,装得那么好,就连他,也没看出半点萧临的不同寻常来,他的这个儿子,可真是谨慎,真是步步为营。
  被欺瞒的感觉并不好,超出了掌控的不安定感,但崇明帝在发泄出怒气后,心情倒是一下子平静了下来。
  “罢了罢了,没想到,他居然有如此野心。”
  崇明帝对萧临基本没有关注,萧临平时也默默无闻,做的事不出头。
  可他能在老四和老五相争时,狠狠撕下一块肉,成为既得利益者,哪有明面上看得那么简单。
  平郡王府,萧临接到传他入宫的旨意。
  阶上,青年负手而立,阳光洒落在他的肩膀,为他披上了一层朦胧的轮廓,他的下颚微微抬起,遥遥凝望着皇宫方向。
  这一天,终究是来了。
  萧临入宫面见崇明帝,和他同行的有数位朝阁重臣。
  崇明帝的精神看上去要比往常好了许多,不再那么萎靡,仿佛回到了壮年时,精神矍铄,双眼有神。
  但臣子们的心却没有放下,反而更是高高提起,内心不安起来。
  皇上这不像是好了,反而像是...回光返照......
  崇明帝抬起眼,他第一次这么认真审视萧临,这个不被他看在眼里,却走到他面前的人。
  萧临没有母族的支撑,只是个宫女诞下的儿子,崇明帝从来没有将他放在眼底。
  可眼下,光凭短短十多日的观察,崇明帝看到了面前的儿子,在其他方面,可能不如萧景和和萧珏,但在治国处世上,无疑要好上许多,从前,萧临没有暴露出来过。
  不但有治国的谋略才情,心中亦有成算。
  不出意外,他会成为一个优秀的帝王。
  崇明帝:“朕会留下遗诏,大周江山会交与你手。”
  崇明帝从没有对萧临付出过任何心力。
  听到崇明帝的话,萧临的神色似有动容,可崇明帝没再继续说下去,而是话音一转,
  “朕只有一个要求......”
  入宫叙事了半个时辰后。
  其余皇子也纷纷到来。
  “平郡王进去了?”
  听到萧临在殿内的消息,诸位皇子神色各异。
  心中有别的想法的,对着殿门望眼欲穿,恨不得自己进去听听父皇在和平郡王说些什么。
  夜幕降临,宫内传来,崇明帝驾崩。
  第439章 皇子们的小伴读104
  驾崩前,崇明帝见了诸位皇子和大臣。
  弥留之际,崇明帝的眼前出现了很多事,很多人,有他的仇人,也有亲朋,有他除掉的兄弟,也有教导他的老师。
  有他的儿子,废太子萧承玉,三皇子萧弘,大皇子萧裕......
  他是一个合格的帝王,可到头来,还是孤家寡人一个。
  对曾经扶持自己的亲信起了疑心,忌惮儿子的强大,不甘心就这么衰老,人生如走马观花,一幕幕场景变换。
  最后,又出现了一道少女的影子,是他念念不忘,时时刻刻放在心头的遗憾。
  立在朝堂之上,看和她相亲相爱的臣子。
  崇明帝无数次生出强取豪夺的念头,又被他生生压下。
  他守着她和她的儿子便好。
  福儿是一个很招人疼的孩子,想到福儿,崇明帝的眼底顿时柔和了下来。
  幸好,他单独留下了圣旨,将福郡王晋为福亲王,还给了一块最为富饶丰硕的封地,远远超出了寻常王爷的规格,亲王之尊,世代千秋。
  虞粥没有皇室血脉,无法承继大统,也不是当官入朝的性子,崇明帝动了私心,不忍心他受到任何搓磨,没了他当靠山,那么就给他万万人之上的位子,再怎么对他好,也不为过。
  崇明帝对萧临的接触不多,可他能够选择萧临,自然是临到头,看出了萧临的合适,短短接触的时间,他知道,萧临比起老四和老五更合适,他有一颗帝王心。
  杀伐果断却不冷漠,仁善却不软弱。
  崇明二十八年,崇明帝驾崩,遗诏由贴身太监朱顺宣读。
  “朕受皇天之命,承祖宗鸿业,御极二十八载,皇七子萧临,仁孝聪慧,器宇深稳,深肖朕躬,朕观其言行,堪付社稷之重。着即皇帝位,以嗣大统。众卿当竭忠尽智,匡弼新君。辅政大臣当同心协力,佐理朝政。凡军国重事,当共议而后行,务使政令通达,朝纲肃穆。万勿骄奢怠惰,闭塞言路,使黎民生乱,天下不宁。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重臣宗亲在侧,随着朱公公沙哑尖细的嗓音,众人的目光投向了站在一旁面色平静的萧临。
  虞粥在家睡了一晚上,一早醒来,才知道,京城变天了。
  皇上驾崩。
  他听到后,愣在原地,脑袋发懵,张了张嘴,问来喜:
  “皇伯伯怎么了?”
  “驾崩?是死的意思?”
  来喜点头后,虞粥的眼圈一下子红了,有好多话堵在喉咙里想说说不出来,皇伯伯对他可好了,以后没有皇伯伯了。
  一切早有预料,崇明帝的身体越来越不好的事,虞粥也知道,可那只是生病了,生病了吃药,吃了药身体会慢慢好起来,事实却残酷地告诉虞粥,死亡离得好近好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