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日头渐渐升高,临近正午。兰音的心也一点点悬了起来。就在这时——
  “咣——!!!”
  “咣——!!!”
  “咣——!!!”
  震耳欲聋的锣声由远及近,伴随着喧天的呼喊和人潮涌动的嘈杂声,如同沸腾的潮水般朝着小院的方向奔涌而来!
  “喜报!喜报!!”
  “恭贺清溪镇晏乾君晏清乾君高中桂榜亚元!!”
  “恭喜晏乾君高中举人!亚元乾君!!”
  锣声、报喜声、围观人群的惊叹议论声,瞬间将小小的院落包围!
  兰音猛地站起身,手中的针线掉落在地。她快步走到门边,手扶住门框,指节因用力而泛白。楠儿也吓得跳下椅子,紧紧抱住她的腿,小脸上又是害怕又是好奇。
  院门被拍得山响,外面是报喜人兴奋的喊声:“晏乾君府上!快开门!亚元乾君高中了!开门讨喜钱啊!”
  兰音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心头的狂跳和眼眶的酸热。她整理了一下衣衫,挺直了腰背,然后,缓缓拉开了院门。
  门外,是拥挤的人群,是手持大红喜报、满面红光的报子,是无数或羡慕或惊叹的目光。报子一见开门的是位容貌清丽、气质不俗却大着肚子的坤泽,先是一愣,随即更加热情地高声道:“恭喜夫人!贺喜夫人!贵府晏清乾君高中乡试第七名亚元!光耀门楣!前程无量啊!” 说着,将那张金灿灿、沉甸甸的喜报高高举起。
  兰音的目光落在那张象征着荣耀与希望的喜报上,金色的“晏清”几个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所有的担忧、紧张、漫长的等待,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汹涌的暖流,直冲眼底。
  她微微侧身,让开道路,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却清晰而沉稳:“有劳各位。请进院内稍候,喜钱马上奉上。”
  就在这时,人群被分开。晏清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她显然是一路跑回来的,气息还有些不稳,青布长衫的衣襟微微敞开,额角带着薄汗。她的目光越过喧闹的人群,第一时间精准地捕捉到了站在门内、手抚腹部、眼中含泪却努力维持着镇定的兰音。
  四目相对。
  晏清眼中是毫不掩饰的激动、释然,以及满满的、几乎要溢出来的温柔与感激。她拨开人群,大步走到兰音面前,无视了所有人的目光,张开双臂,将兰音和紧紧抱着兰音腿的楠儿,一起用力地、珍重地拥入怀中!
  那清冽的初雪气息,带着奔跑后的微热和尘埃落定的狂喜,瞬间将兰音彻底淹没。兰音再也抑制不住,滚烫的泪水夺眶而出,浸湿了晏清的衣襟。
  她回抱住晏清,将脸深深埋进她的颈窝,贪婪地呼吸着这令人无比心安的气息。楠儿也感受到了母亲和娘亲的激动,咯咯笑着,小手紧紧搂住两人的脖子。
  “兰音,我中了!亚元!”晏清的声音在兰音耳边响起,带着哽咽般的喜悦和如释重负,“我说过,会让我们过上好日子!我说到做到!”
  兰音用力点头,哽咽得说不出话,只能更紧地抱住她。
  第 32 章
  周围的喧闹、恭贺、锣鼓声仿佛都成了模糊的背景音。
  在这小小的院门口,在无数目光的见证下,晏清和兰音紧紧相拥。
  那清冽的初雪与温润的红梅气息,在这一刻前所未有的紧密交融,如同并蒂而生的双生花,在经历了漫长的寒冬与风雨后,终于在这金榜题名的荣光里,傲然绽放,散发出最温暖、最坚韧、也最甜蜜的芬芳。
  晏清轻轻抚摸着兰音的背,目光落在她隆起的腹部,声音温柔得能滴出水来:“也告诉小家伙,母亲没有食言。” 她抬起头,看向怀中妻女,看向这承载了她们所有悲欢的小院,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希望与力量。
  晏清身着崭新的青衿秀才服,站在院中,接受着周老夫子和书院同窗的祝贺。她脸上带着得体的微笑,举止沉稳,言谈谦逊,与过去那个浪荡子的形象判若云泥。然而,她的目光始终追随着屋檐下那道纤细的身影。
  兰音的孕肚还看不太出来,穿着一身晏清新给她买的、料子柔软的鹅黄色衣裙。她依旧不太习惯被这么多人注视,微微侧着身,一手护着腹部,一手牵着好奇张望的楠儿。她的脸上没有太多喜形于色的激动,但那双墨色的眼眸深处,却闪烁着晶莹的泪光,是骄傲,是释然,更是苦尽甘来的巨大喜悦。当晏清的目光穿过人群与她交汇时,她微微颔首,唇角勾起一抹清浅却无比动人的笑意,仿佛在说:我为你骄傲。
  喧嚣过后,小院恢复了宁静。楠儿抱着晏清带回来的、省城买的新玩具,在院子里玩得不亦乐乎。屋内,晏清扶着兰音在桌边坐下,亲手为她倒了一杯温水。
  “累了吧?”晏清看着兰音略显疲惫的面容,心疼地抚上她隆起的小腹,那里正孕育着她们的棠儿。永久标记带来的深层联系,让她能更清晰地感受到兰音的身体状况和腹中小生命的律动。
  “还好。”兰音摇摇头,将手覆在晏清的手背上,感受着那份温暖与力量,“只是……像做梦一样。” 她抬眼望向晏清,眼中是毫不掩饰的倾慕,“亚元……晏清,你真的做到了。”
  晏清将她拥入怀中,下巴轻轻抵着她的发顶,声音低沉而满足:“因为你和孩子们,是我最大的动力。” 她顿了顿,语气带上了一丝凝重,“周先生希望我开春后便启程赴京,入国子监备考今年圣上特赦的恩科。路途遥远,舟车劳顿,我实在不放心你和棠儿……”
  兰音立刻明白了她的顾虑。她抬起头,直视着晏清担忧的眼睛,声音轻柔却异常坚定:“我和棠儿,还有楠儿,跟你一起去。”
  “可是……”
  “没有可是。”兰音打断她,手指轻轻抚过晏清因忧虑而微蹙的眉心,“你在哪里,家就在哪里。我们是一家人,风雨同舟。况且,” 她低头看着自己的肚子,脸上泛起母性的柔光,“棠儿也想看着母亲金榜题名,对不对?” 她拉着晏清的手,再次覆上小腹。
  仿佛回应母亲的话,腹中的胎儿轻轻地动了一下,像小鱼吐了个泡泡。晏清清晰地感受到了那份生命的律动,心头一软,所有劝阻的话都咽了回去。她紧紧握住兰音的手:“好!我们一起去京城!”
  很快晏清一家在周老夫子的引荐和部分同乡举人的帮衬下,在京城近郊赁了一处清静的小院安顿下来。晏清进入国子监,开始了更为紧张艰苦的备考。兰音则安心养胎,照顾楠儿,操持着小家的温馨。
  国子监的学业压力远非松涛书院可比,汇集了全国各地的精英举子。晏清每日埋首于浩如烟海的典籍和艰深的时政策论中,常常深夜方归。
  无论多晚,家中总会留着一盏温暖的灯火。兰音会温着清淡的夜宵,有时是莲子羹,有时是鸡汤小馄饨。
  她不会过多打扰晏清,只是在她疲惫地坐下时,默默递上一杯热茶,用那双盛满温柔和鼓励的墨眸无声地给予力量。
  晏清在兰音清苦梅香的信息素萦绕下,总能很快平静下来,汲取到继续前行的勇气。楠儿也懂事了许多,知道母亲读书时不能吵闹,会乖乖地依偎在娘亲身边玩。
  晏清在接下来的会试和殿试中,发挥出色。她扎实的功底、在周老夫子指导下培养出的深刻见解,以及那份为家人拼搏的沉稳气度,让她在众多才子中脱颖而出。
  然而等待放榜的日子是漫长而焦灼的。兰音表面上依旧平静地操持家务,照顾楠儿,等待着新生命的降临,但只有她自己知道,多少个夜晚,她抚摸着腹中的孩子,望着窗外的明月,心中是如何的忐忑与期盼。
  终于,在一个春光明媚的午后,清溪镇平静的街巷被一阵急促而欢快的锣鼓声打破!
  “捷报!捷报!恭贺清溪镇松涛书院晏妻君高中一甲第三名,探花及第!金銮殿上面圣,御笔钦点!恭喜探花!贺喜探花!”
  报喜的差役骑着高头大马,声音洪亮,喜气洋洋。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整个小镇瞬间沸腾了!人们纷纷涌上街头,朝着晏家那小小的院落涌去。
  小院里,兰音正坐在院中的矮凳上,为即将出生的孩子缝制小衣。楠儿蹲在一旁看蚂蚁搬家。震天的锣鼓和喧哗声由远及近,最终停在了她们家门口。
  兰音手中的针线猛地一顿,刺破了指尖。一滴殷红的血珠落在洁白的细棉布上,像一朵小小的棠花。她却浑然不觉,只是猛地抬起头,望向那被拍得山响的院门。
  楠儿吓得躲到了兰音身后。
  兰音深吸一口气,扶着腰,缓缓站起身。她一步步走向院门,脚步有些虚浮,心却跳得如同擂鼓。她颤抖着手,拉开了门栓。
  门外,是簇拥的人群,是满面红光的差役,是金光闪闪、盖着朱红大印的喜报!
  “恭喜探花夫人!贺喜探花夫人!晏妻君高中探花啦!”差役洪亮的声音响彻云霄。
  兰音的目光死死地钉在那张金灿灿的喜报上——“晏清”两个字,如同烙印般刻入她的眼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