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也就是人证不齐,那些被雇佣的人算,但,此等大案,必须有证词,才算完全。
  即便他们众所周知,苏氏肯定是私自开采银矿了,也有物证,但想要能扳倒苏氏的大案,必须方方面面证据充足。
  不然,这罪不是那么好定的——那些世族又不是吃素的,哪怕他们与苏氏不合,但昭武帝一次性处理两家,苏氏和程氏,还是令人胆寒。
  没人会想苏氏完全倒台,被夷族。
  现在是证据大于天,没法讲,但后面要是发现证据不充足,无法完全定罪,那还有得扯。
  这便与昭武帝他们的目的偏离了,故而,庄文君有些头疼。
  昭武帝倒是没生气,若是苏氏那么好被定罪扳倒,那怎么会雄踞朝中这么多年。
  “爱卿辛苦了,苏昭仪自戕,苏丞相谋害秦王,苏盛对朕口出无状,苏氏私藏银矿,程鑫银矿分赃,这些都需要爱卿去查了。”
  庄文君:“臣不辛苦,愿为陛下分忧。”
  第83章 第83章科举(30)
  听着庄文君还能镇定自若的表忠心之时,在场众人就一个想法:这右相之位活该你坐啊。
  他们已被昭武帝说的这一串苏氏罪名给打蒙了,维持脸上的表情已然是很不易,是断然做不到如庄文君那样,及时表忠心的。
  苏府私藏银矿他们知道,刚才陛下也说了苏齐贤谋害秦王,但万万没想到,闹得满城风雨的苏昭仪之死竟然是自戕,那京中传播的那些流言算什么,是谁传播那些流言……还有,苏盛对陛下口出无状,这简直是大逆不道,敢妄谈陛下。
  而程鑫参与银矿分赃之事就更惊悚了,一个当朝左相,一个吏部尚书,两人合伙分赃银矿,这是要干嘛?
  两名朝堂大员合伙蒙蔽陛下,窃国库的钱分赃,下一步,是不是该养兵推翻皇帝了?
  更重要的是,这么一条条罪名下来,不管苏氏私藏银矿的罪到底充不充分,能不能把苏氏给定死,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众人心里明悟,苏氏是肯定要完蛋的了。
  这让他们恍恍惚惚的,那可是苏氏啊,京畿第一世族,盘踞在周朝的庞然大物……但仔细想想,苏氏这次不论如何是逃不过去的。
  这一条罪名,还可以使使劲断尾求生一下,但这不是一条罪名,而是数罪,更别说,这几个罪名还都不是小的,基本上是那种一旦确定就可以牵连九族的。
  此刻,这些罪名叠加朝着苏氏呼啸而下,别说苏氏是座山屹立在大周的国土上,它就是群峰屹立都顶不住……很显然,这点的就是世族。
  原本,世族是不乐意见到苏氏全然倒塌,程氏家主换人的。虽说他们与苏氏,程氏各有矛盾,彼此之间的关系也没有很好,但,自周朝立国起,唯独昭武一朝,世族是一个接一个的倒。
  前面林氏就不说了,谋害皇后,结果都出来了,这是绝对的挑衅君权,没有世族敢站出来求情,以致于林氏这个自太祖时期传承下来的世族,没了。
  往后能不能起复还不好说呢,毕竟,那都五代了。
  现在,第一世族并程氏这个势力不弱的世族家主也要一起没了的话那就太让人胆战心惊了,不免有兔死狐悲之感,这些都倒了,那下一个会不会轮到自家?
  没有世族敢保证,所以,对于苏氏和程鑫的处置,世族必定要出力气救一救的,但这是原本。
  现在,听着那一串串一个比一个大的罪名,世族,停住了。
  他们和苏氏,程氏的关系也没多好,甚至还有仇怨在呢,所以,他们最多不落井下石。
  对此,顾丛嘉辣评:“不就是看寒门要起来了,所以才打算伸手捞一捞苏氏和程鑫吗?”
  不然,当初为什么不捞林氏,现在苏氏私藏银矿的罪名比谋害皇后的罪名也弱不到哪里去,甚至可以说,罪名更重,且,林氏自身还有丹书铁券,这捞的难度比苏氏要简单吧?
  但,世族对当初的林氏视若无睹,甚至幸灾乐祸,落井下石,对于苏氏就打算捞一捞了?
  归根结底,还不是因为利益。
  开恩科,庄文君这个寒门子弟又坐到了右相的位置,还有户部尚书,这也是寒门,朝堂上世族的位置一再被侵占,容不得他们不重视。
  而,苏齐贤是左相,程鑫是吏部尚书,这两人天然就属于世族。
  世族和寒门之争丝毫不比争储风波要平和,那也是见血的战场。
  所以,才打算动一动,为世族占据筹码。
  昭武帝:“吃吧,少说话。”
  昭武帝给顾丛嘉塞了一瓣橘子,他都怕顾丛嘉出去会被打,虽然说是这个话,朝臣都心知肚明,但也不至于这么直白的说出来——置世族于何地。
  说的也太难听了点,虽然是事实。
  顾丛嘉瞅了昭武帝一眼,脸颊鼓鼓,努力嚼嚼,咽下去,看着他还想说什么,昭武帝眼疾手快的给顾丛嘉又塞了一瓣柑橘。
  顾丛嘉看着昭武帝,继续嚼嚼嚼,努力咽下,昭武帝继续塞……主要是看着顾丛嘉脸颊鼓鼓,有一种投喂的快乐。
  当不知第几瓣柑橘递过来,顾丛嘉受不了了,握住昭武帝手腕,递给他自己。
  昭武帝瞥顾丛嘉,有点遗憾,但看顾丛嘉是真的不想吃了,他只好把那瓣柑橘自己吃了。
  顾丛嘉悄咪咪的松了口气,柑橘好吃,但也不能吃这么多啊,桌上,盛着柑橘的盘子已经空了。
  苏府,苏丞相终于知道苏府被围的罪名了,因为,苏盛被押送回了苏府,在他身边的,是昭武帝身旁的大太监,苏禾。
  苏禾笑眯眯的同苏丞相讲了事情的经过,包括从一开始苏盛的口出无状让昭武帝围了苏府,然后苏盛又吐露出了苏昭仪自戕的事情,到现在,苏氏,已然是大厦将倾。
  苏禾满意并仔细的观察着苏齐贤的表情和动作,他回去可是要同陛下和秦王殿下好好讲讲的。
  苏禾走了,还没走远的时候听见了很响亮的巴掌声,苏禾停住了脚步——静静聆听,苏丞相破防的声音。
  自苏齐贤入朝以来,都是以温和示人,虽然阴谋诡计多,但他的确不轻易发脾气,尤其是对人行打骂这一套,除非是另有目的。
  现在这声音,都走了几步还能听到,可想而知苏齐贤用了多大的劲,有多生气。
  苏禾听着,飞速掏出了笔和纸,三两下上房檐,对着两人就开画。
  而另一边,康王府。
  康王看着满脸泪痕的王妃,声音沉闷,“让本王再想想,再想想。”
  康王妃也不多逼康王,这几天康王已经够思绪如麻了,多逼,只会起反效果。
  她只是捂着肚子,温柔的说:“王爷,再过几个月我们的孩子就要出生了。”
  康王目光也柔和了下来,想到了苏昭仪笔迹里对孙子的欣喜,而后,又颓然了下来。
  康王妃告退了,书房门一关,只剩康王一人。
  书桌上还摆着苏昭仪送来的信,殷殷切切,关怀备至,看着这些信,康王此刻的脑袋里纷乱无比,他怎么也想不到苏昭仪竟然是自戕。
  想到妻兄那些劝告的话。
  “王爷,先不说陛下会不会想您包庇谋害兄弟的人,若您此次不站出来,苏氏定罪板上钉钉,日后,您有一个有罪的母族,您将如何自处,王妃肚子里的孩子又该怎么过?”
  “王爷,苏昭仪是受苏齐贤胁迫自戕啊。”
  还有顾丛嘉昨日的堵门,想起这件事,顾笔现在心中竟然没有很多的恼怒和记恨,他更多的是在想,顾丛嘉没有那么大的权力做成此事,是父皇默许了吗?
  康王在书房枯坐了许久,久到天色染上了墨色,他才动作迟缓的开始提笔,一字一句,每多写一句都可以看到顾笔的背变得弯了一点。
  这写的是弹劾苏府的奏折没错,但,更是顾笔争储的心气——亲自弹劾母族,母妃身死,他已然没有了争储的心力。
  而且,他清楚的知道,这道奏折上上去之后,苏氏会被他亲手打塌,而作为背叛母族的他,不会再有其他官员敢投效了——母族都能说卖就卖,他们其他人又算老几。
  况且,康王并不得昭武帝喜欢,自身才能又平庸。
  这样的王爷,已经是废的了。
  第84章 第84章科举(31)
  顾丛嘉有些惊叹的看着御案上神情鲜明的画,配合着刚才苏禾一人分饰两角话语的活灵活现——苏齐贤怒骂,苏盛起先沉默的听着,而后忍无可忍怼了起来。
  虽然他和昭武帝没出皇宫,但他们好似真切的看到了苏齐贤和苏盛的争吵场景,太逼真了。
  顾丛嘉朝着苏禾竖起大拇指:“不愧是苏大总管。”
  昭武帝瞥了顾丛嘉一眼,言简意赅:“不错。”
  苏禾谦逊一笑,退下了,在顾丛嘉身后的明和亮闪闪的看着他,他也想这样被秦王殿下夸赞。
  顾丛嘉和昭武帝看戏看的快乐,为什么苏盛还活着,不就是为了看苏丞相破防的时刻吗,现在看到了,他们,主要是顾丛嘉表示很满意,并期待下一次。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