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两个叛军本能跃起闪避。
纪长卿抓住机会,纵身跃去,放出袖箭。
袖箭的箭头皆抹了见血封喉的毒药。
两个叛军被袖箭击了个正着,瞬间窒息坠落。
与此同时,乌篷里掠出一道黑影,挥着短刃,杀向纪长卿。
纪长卿后翻避开。
刚解决了缠斗叛军的五花飞身而上,踹向那道黑影,将其踹回乌篷船里。
船身重重一沉。
纪长卿刚好落到乌篷船上,手起刀落,了结了对方性命。
“是赵必翔吗?”
冯清岁将船摇近乌篷船,迫不及待问道。
纪长卿将人拖到船舷上,沉声道:“你自己看。”
冯清岁拿火折子点亮火把,凑近那人脸庞,仔细查看。
她只见过两次赵必翔,但早已将他的相貌深深印刻在脑海里。
此人脸型和五官与赵必翔极其相像,但眉骨略高了几分,她伸手摸了摸这人的眉毛,摸到了一丝凹凸不平。
捻着那点不平用力一撕,整片眉毛掀了起来——原是贴上去的。
她叹了口气。
扔掉手中眉毛。
“竟是个替身。”她拧起眉头,“赵必翔让替身领着承天军在河州兴风作浪,自己跑哪去了?”
“可能往京城去了。”
纪长卿沉声道。
“今年雨水不调,江南洪涝,西北亢旱,北州和甘州今夏不曾下过半滴雨,土地干裂,蝗虫四起,百姓交不上夏税,逃荒的逃荒,投匪的投匪,最近也乱得不成样子。”
“我前两天收到消息,北甘两州有大量百姓集结南下,虽未打出叛军旗号,但沿途肆意劫掠各县,与叛军无异。”
冯清岁:“……”
赵氏气数已尽?
想到被困在后宫的师父,她心头一跳。
得赶紧回京才行,不然万一京城被叛军攻破,师父的处境就危险了。
还有戚氏、徐嬷嬷、大黑、卷毛、三黄……
不知不觉,她在京城竟有了那么多羁绊。
“这天下,还是太平一些的好。”
她轻叹了一声。
哪怕她不待见赵氏皇室,恨不得他们马上被倾覆。
“否极泰来。”
纪长卿宽慰道。
“会有太平那一天的。”
厮杀已经结束,叛军尽数身亡,纪长卿见众将士筋疲力尽,下令道:“歇息两个时辰,再折返梁县。”
“谢大人!”
众将士将船划到附近檐顶,爬到檐顶上,仰面躺下,眨眼便睡了过去。
冯清岁也有点困,她怕睡屋顶翻身会落水,见乌篷船还算宽敞,便将两截乌篷推到一起后,和五花歇在船舱里。
纪长卿也没上屋顶,在靠着乌篷船的一艘小艇上小憩。
燕驰和烛影两人轮流值夜。
夜色至浓之时,乌篷船里,五花蓦地睁开眼睛,抓起戴在脖颈上的竹哨,用力吹响哨子。
冯清岁惊醒过来。
立刻翻身坐起。
“水下有人游过来了。”五花道。
话音刚落,船舱底部便遭受重击,“咔嚓”一声,船板应声而裂,水流涌出。
五花拉开乌篷,刚要带着冯清岁飞向檐顶,两道黑影破水而出,铁鞭如毒蟒般窜来。
她不得不先应付刺客。
纪长卿等人同样遭到袭击。
这些刺客的招式比先前护着赵必翔替身的那些叛军还要凌厉。
冯清岁心中一沉。
这该不会是皇帝安排的刺客吧?
下一瞬,又一道黑影从水中窜出,朝她袭来,她纵身跃入水中。
水下漆黑一片,只有水面映着些许火光,她睁眼适应了片刻,捕捉到朝她游来的刺客身影,双手乱抓,佯装溺水。
刺客挥来长鞭,卷着她的腰身,将她扯了过去。
另一只手则抓着短匕,刺扎向她的胸口。
她抓着长鞭,骤然翻身,射出袖箭,刺客猝不及防被击中肩膀,僵了片刻,旋即坠落。
她松了口气,正要往上浮,右小腿突然痉挛抽搐。
“……”
竟然抽筋了。
她忍着痛,蜷起身子,抓住脚掌用力前掰。
掰了十几息,痉挛渐渐缓解。
因怕再次抽筋,她放松四肢,在水里自然舒展,任由浮力将自己送上去。
浮到一半,落水声响起,一道黑影朝她游来。
她以为是刺客,身体骤然紧张,径直往下沉,尚未来得及动作,黑影便掠至眼前。
熟悉的脸部轮廓撞入眼帘。
虽逆着光,看不大清,但她已然认出,这是纪长卿。
纪长卿接近她后,一手扣住她的腰身,另一手捏住她的鼻子,旋即覆上她的唇瓣,渡入气息。
冯清岁:“???”
她哭笑不得。
想要推开他,表示自己没事,不曾想,反而被箍得更紧——大概以为她在挣扎。
她伸手捏了捏他的脖颈。
纪长卿终于明白过来,松手放开了她。
第222章 哀戚
沉默片刻,纪长卿伸手揽着她往水面游去。
将她托举到一艘小艇后,他静静地看了她一眼,深吸了口气,没入水中。
如同一尾回归深潭的游鱼,眨眼消失得无影无踪。
冯清岁看了眼不远处已然分出胜败的战局,张口呼喊:“来人,纪大人被刺客拖进水里了!”
刚解决刺客的燕驰烛影闻言,立刻一头扎进水里。
宣提督也赶紧招呼众将士:“快去救纪大人!”
众将士跟下饺子似的,一个个往水里跳。
五花跃到冯清岁所在小艇,将她提到一处屋脊上。
冯清岁不去理会往下滴水的发丝和衣物,望眼欲穿地看着水面。
口中不断询问:“找到了吗?”
宣提督急得唇角差点起泡。
好不容易平了所有叛军,钦差却落入刺客手中,这要是……他回京可怎么跟陛下交代?
群星渐渐隐去,东方露出鱼肚白。
力竭的将士爬回檐顶歇息,个个都失魂落魄地看着被晨光照亮的水城。
他们将整个水下城区都找遍了,也不曾找到丞相大人的身影。
丞相十有八九已经……
想到丞相曾带给他们的无上美味和辉煌胜利,他们的眼眶不知不觉噙满了泪水。
冯清岁瘫倒在檐顶上,捂着脸啜泣。
宣提督抹了一把脸。
纪家一门双杰,一个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一个葬身灾区,尸首都找不着。
上苍对戚夫人未免太过残忍。
冯清岁哭了会,撑着檐顶坐了起来。
“宣将军,诸位将士奔波奋战了两天,也累了,您先带他们回梁县歇息吧,顺便平定一下梁县的内乱。”
她哑声道。
“我和燕驰他们留下来继续寻找。”
宣提督老眼一下湿润了。
“我们也再找找,找不到再回梁县。”
他率着众将士又下了一次水,将桥县里里外外都找了一遍,带着失望回到船上。
“你们一起回梁县吧。”
他哽咽道。
“纪大人他……怕是得等过两天……才好找。”
过两天,死在水里的尸身,就会浮起来了。
没有重物压着的话。
冯清岁摇头:“他这会,说不定正被困在哪里,等着我们救他,我不能就这么离开。”
宣提督长叹了口气。
这周围还有哪个角落他们不曾找过?冯医官分明是不肯接受现实。
不过他理解她的心情。
“我留五十个将士给你吧,和你们一起搜寻。”
冯清岁摇头。
“干粮都吃完了,我们十几个人留在这里,逮几条鱼就能对付过去,将士们留下的话,恐怕单是要解决伙食,便要忙活半日。”
“您将他们都带回去吧,若是午后我们还找不着人,会往金河那边去的。”
她言之有理,宣提督只好作罢。
“你们多加保重,切莫逞强。”
冯清岁点头。
“你们也多加保重。”
宣提督带着众将士乘船离开后,冯清岁问燕驰:“你们大人在哪?”
燕驰指了指泊在不远处的一艘乌篷船。
冯清岁:“……”
这可真是灯下黑。
还以为纪长卿潜水功夫了得,已经潜到三十里外了呢。
没想到竟躲在船上。
冯清岁一身湿衣已经差不多烘干,看着尚不算热烈的阳光,她躺倒在檐顶上。
“先睡会吧。”
她对五花道。
“时辰还早。”
五花毫不迟疑地卧了下来。
燕驰等人一宿不曾合眼,也都困得不行,各自找了一处檐顶,也都睡了过去。
直睡到太阳当午,方起来觅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