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随即又发出凄厉惨叫。
  ——那满头蚂蚁被水一淹,全都顺着她的脸往上爬,咬起了她的眼耳鼻嘴。
  侍从们手忙脚乱地伸手捉蚁,蚂蚁们咬得太紧,竟捉不下来。
  “公主,冒犯了!”
  汪公公迫不得已,在永宁公主脸上拍打起来。
  蚂蚁受惊,咬得更紧了。
  最后还是全御医拿银夹子一只一只夹走的。
  永宁公主头上的蚂蚁没有一千也有八百只,这一夹夹了足足一个时辰才夹完,永宁公主直接痛晕过去。
  但也没晕多久。
  她那满头满脸的伤口迅速发肿,整个脑袋如同充了气一般,将每一寸肌肤撑到极限,直痛得她恨不得一刀把自己的头砍下来。
  好让灼痛能消停片刻。
  汪公公急得大喊:“全御医,你快想想办法呀!再这么下去,公主就算不被毒死,也要痛死。”
  全御医抹了一把头上汗水。
  “这蚁毒逼不出来,药剂估计也无济于事,恐怕得等她自然消退。”
  “自然消退?”汪公公一愣,“那得多久?”
  “大、大概五到七天吧。”
  “……”
  那和让公主等死有什么区别!
  他着急慌忙地送了永宁公主进宫——怕被自家主子得罪了的太医院使不肯来府里——找太医看。
  太医们被永宁公主的惨状吓了一跳,但也只能拿些药膏给她涂抹,让人熬些消炎的方剂给她喝。
  没办法马上让她好起来。
  永宁公主痛得嗷嗷叫。
  皇后过来见着了,心痛得抱着她直掉眼泪。
  “你这孩子,我都说了别去招她惹她,你偏不听……”
  永宁公主紧紧抓着她的衣袖,艰难出声:“母后,杀了她,杀了她给我报仇。”
  皇后含泪点头:“好,母后这就找人动手。”
  第140章 百日宴
  冯清岁半夜和五花游隼投蚁去了,早上便起得晚了些。
  去跟戚氏请安时,戚氏提起一事:“过几日是我娘家侄孙的百日宴,文渊侯府送了请柬过来,请我们阖府过去赴宴。”
  冯清岁笑道:“娘不想去?”
  戚氏点头:“是不大想去,不过来送请柬的人说,我姨娘的坟有点塌了,侯府打算给她迁坟,从祖坟外沿迁到我父亲的坟旁边。”
  “我姨娘对我父亲没什么感情,我寻思着,干脆把她的坟迁到西梅山,等我百年之后,就葬到她旁边,和她做个伴。”
  “不知侯府那边会不会同意……”
  冯清岁瞬间想起姐姐和小与的坟来。
  她先前也想过,若是有朝一日她不在了,就和姐姐他们葬到一起。
  便道:“既如此,那便去吧,二爷圣眷正浓,如今是他们上赶着讨好咱们的时候,没准能让他们答应下来。”
  戚氏:“好,那天刚好是休沐日,我们叫上长卿一块过去。”
  纪长卿没有异议。
  宴会当天,一家三口带着丫鬟小厮去了文渊侯府。
  文渊侯老夫人孟氏的气色比冯清岁上次见她时要好不少。
  跟在她身边的戚玉瑶气质沉静了许多。
  许是经了丫鬟遭人胁迫投毒一事后有了长进。
  “上次的事,真是对不住。”
  孟氏一脸歉意。
  “万没想到,画眉那小贱蹄子竟敢往玉瑶做的饭菜投毒,幸好你们平安无事,不然我这条老命都不够拿来赔的。”
  戚氏温和道:“事情都过去了,母亲不必介怀。”
  孟氏摇头:“玉瑶长这么大,没摔过这么大跟头,她回府后,我让她母亲每日带着她管家理事,她长进了许多,这次百日宴,便是由她统筹的。”
  戚氏:“难怪玉瑶看着比先前沉稳。”
  “可不是。”孟氏一脸傲色,“不是我自夸,她如今可比许多当家多年的夫人还要老练呢,做高门主母绰绰有余”
  这话戚氏没接。
  不然老太太下一句又得提长卿和玉瑶的亲事。
  她提起了迁坟一事。
  “母亲,父亲身边的位置是留给您的,岂能将我姨娘的坟迁过去?我看不如将我姨娘的坟迁去我家山头,将来我们母女好做伴。”
  孟氏瞪大眼睛:“你在说什么胡话?你姨娘是戚家人,怎能葬到纪家的坟去?”
  戚氏道:“我姨娘要是算得上戚家人,当初也不会葬到戚家祖坟边缘了。祖宗牌位上都没有名字的人,算哪门子戚家人?”
  孟氏板起脸:“你这是怪我们当初不给你姨娘葬得好一点?那是阴阳先生选的地,我们也没办法,如今另找了阴阳先生,才往里迁的。”
  戚氏见她不容商量,便没往下说。
  反正长卿正在外院和侯爷谈。
  孟氏把话题拐了回去:“说起来,白云寺的方丈给我们玉瑶看过八字,说她是旺夫命,谁娶了她必定加官进爵,左右逢源,八方来财。”
  戚氏轻笑:“肥水不流外人田,玉瑶命格这么好,母亲不如将她许给孟家,提携一下娘家人。”
  孟氏:“……”
  “我倒是想提携来着,可惜他们没有那个命,不是订了婚,便是还总角,没一个合适的。”
  戚氏:“女大三,抱金砖,让玉瑶等个三五年,刚好配得上。”
  孟氏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戚氏当年在府里,跟团棉花似的,任人拿捏,如今儿子有了出息,居然敢硬扛了?
  真是给脸不要脸。
  回头玉瑶和纪长卿成了好事,她倒要看戚氏脸往哪搁。
  “姑娘家就是那花骨朵,可经不起等。”
  她长叹了一声,转而道:“你们还没见过我那曾孙子呢,我这就让奶娘把孩子抱来,给你们看看。”
  初次见小辈,自然是要给见面礼的。
  戚氏送了一把长命锁,冯清岁送了一对银镯子。
  孟氏视线扫过那对银镯子时,撇了撇嘴,小门小户出身的就是小家子气,一对银镯子也拿得出手。
  冯清岁见状,将银镯子从托盘上取回,放了一根红绳上去。
  “不好意思,方才拿错,这才是我准备的见面礼,红绳锁魂,配娘送的这把长命锁刚刚好。”
  孟氏:“……”
  戚玉瑶:“……”
  还能更小气一些吗!
  戚氏朗笑:“早知你送红绳,娘也送红绳了,刚好凑成一双,给孩子当脚环。”
  孟氏差点气出内伤。
  这么丢脸的事,亏她们婆媳做得出!
  堂外突然传来一道怯怯的嗓音:“许妈妈,我们小姐突然昏迷不醒,府医看不出什么毛病,这大好日子奴婢也不好从外头请大夫,听说纪大夫人会医术,能否请她过去看看我们小姐?”
  孟氏被冯清岁的小家子气刺到,巴不得损一损她,闻言将人传了进来。
  “你是……三丫头院里的?”
  她问来求医的小丫鬟。
  小丫鬟点头:“奴婢正是三小姐院里的,请老夫人开恩,请纪大夫人垂怜,救我们小姐一命。”
  孟氏看向冯清岁:“三丫头病得实在不是时候,你既然会医术,便替我们三丫头看一看吧,回头我们定恩有重报。”
  她的重音落在“恩有重报”四字上。
  冯清岁暗自好笑,知她定是也要还一份“厚礼”,刚要回绝,却见那丫鬟跪下,重重磕起头来。
  这头磕得砰砰响,一点水分都不含。
  再抬起头时,小丫鬟额头一片血红,眼里蓄满泪水。
  “纪大夫人,求求您,我们小姐真的等着您救命。”
  冯清岁看清她眼底的哀求,默了一瞬,缓缓开口:“好,你且带我过去。”
  小丫鬟又磕了几个响头。
  “谢谢夫人!”
  冯清岁带着五花随小丫鬟去了戚三小姐院里。
  走到寝室门口,小丫鬟打起帘子:“我们小姐在床上,夫人里边请。”
  冯清岁低头走了进去。
  屋里陈设十分简陋,一床一桌一椅一柜一梳妆台一花瓶而已。
  花瓶里斜插着一根枯枝,透着灰败之色。
  床上女子面容苍白得近乎透明,像是许久不曾见过天日。
  她刚走到床头,女子陡然睁开眼睛,哑声问道:“您是纪大夫人?”
  冯清岁微微颔首。
  女子撑榻坐起,定定地看着她。
  “夫人,有人要我杀您。”
  第141章 说戏
  五福轩里,一众女宾正围着兵部侍郎夫人戚玉莞恭维奉承。
  “大小姐福气真好,才成亲一年半,就儿女双全,真是羡煞旁人。”
  “更难得是,一胎抱俩身形完全不走样,仍跟出阁那会一样,风姿绰约,光彩照人。”
  “这生龙凤胎的秘方和产后调养的秘方能不能和我们说两句,让我们也沾沾喜气?”
  ……
  戚玉莞心中早已不耐,面上却丝毫不显,唇角挂着浅笑,温言细语地和这些妇人周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