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温皇后点点头,可脸上丝毫不见慌乱,只是慢条斯理的抚着有些凌乱的发梢。
  皇帝见她不说话,一时猜不准她想干什么,便软了几分,神色哀伤的说道:“阿禧,你们夫妻一场,纵然先前我有些地方对不住你,可如今我们都老了--”
  话说一半,皇帝只觉得胸口一阵绞痛,随后一口黑血喷涌而出,他艰难的扶着床沿,浑身抽动,一双眼睛也慢慢溢出血来。
  他喉咙沙哑着发出声音:“你......这个......毒妇.....”
  艰难的吐出几个字后,便倒在床上,没了气息。
  温皇后侧头看着窗外,恰好一束光照了进来,落在她的脸上,她微微闭起双眼。
  良久才笑了笑,似叹息一声:“哥哥千辛万苦寻来的半边月,珍贵稀少,给你吃,真是浪费了。”
  “不过没事,这些毒,太医一样也查不出来,只当你是死在周衡给你下的红袖招上好了。”
  温皇后走到体元殿外的时候,只见杨公公一路小跑过来直跪倒在温皇后跟前:
  “娘娘不好了,太后她落水了!”
  温皇后心里松了一口气,径直离开:“本宫去慈宁宫瞧瞧,你进去伺候陛下吧。”
  杨公公也不敢多言,想着要赶紧告诉陛下这件事,便进了体元殿。
  没多大一会儿,温皇后便听到体元殿传来撕心裂肺的尖叫声:
  “陛下驾崩了!”
  此时慈宁宫也是一阵兵荒马乱。
  温皇后到达的时候,杨贵妃正在指挥着宫女太监忙进忙出,太医也都到了。
  见温皇后来了,杨贵妃忙提着裙子出来迎接。
  周衍死后,杨贵妃就深居简出,今日再见,也是摒弃了往日的姹紫嫣红,一身素缟。
  “这好好的,也不知道为何就跌到水里了。”
  言此,杨贵妃的眉眼处平添了一抹愁容和苦涩。
  温皇后听了这话,微微垂下眼睑:“或者是才下过雨,路滑。”
  杨贵妃跟着点头,“最近也不知道为何,出了许多事,等过段时日,臣妾便去护国寺,好好祈祈福。”
  话刚落音,桂嬷嬷连滚带爬的出来哭着道:“太后娘娘,仙去了!”
  周令月的哭声也随着传了出来:“外祖母--”
  杨贵妃怔怔的,回过神来有几分悲切,随后叹息道:“令月这孩子,周衡不中用了,太后又走了,所幸陛下--”
  轰!
  宫里的丧钟响起,杨贵妃惊讶道:“太后的丧钟怎么这么快--”
  她很快反应过来了,突然猛地用帕子捂住嘴,转头用惊恐的眼神看着温皇后。
  只见温皇后一脸常色,杨贵妃更是努力压制着不让自己尖叫出声。
  宫里的丧钟,传到了城外。
  整整四十五下钟声,让大启的子民明白,他们的帝王驾崩了。
  百姓们停下手中的活计,朝着皇城的方向跪拜。
  各府各宅也纷纷挂上白幡。
  可四十五下钟声响过后,又继续响起了钟声。
  整整二十七道,是皇后亦或者是太后。
  安坐在公主府的徐如笙猛的站起来,疯了似的冲进皇宫。
  第192章善后
  皇帝和太后同时薨逝,五城兵马司指挥使在宫乱中死在了温棉的手上,京城有些混乱。
  好在皇帝死前已下了立储君的诏书。
  虽很多人对立下女君颇有微词,可皇帝没有儿子了。
  任何在这个时候提出异议的人,一个不留神便会被当成谋逆之人。
  周曦有严相的力挺,有温皇后的撑腰,还有一个温大将军的女儿温棉带着三千精锐,“维护”京城的安定。
  丧钟敲响后,礼部按照礼制办丧事,短时间内倒是没起什么大乱子。
  凤仪殿。
  嘉嫔趴在地上哭的天花乱坠:
  “皇后娘娘,臣妾求求您,让臣妾回乡吧。”
  “求求您了皇后娘后娘娘。”
  温皇后自然是明白嘉嫔的意思,她唇角勾起一抹冷笑,隐约含着几分狠意和尖锐。
  “本宫给了你很多次机会,毕楚。”
  嘉嫔没敢接话,毕楚这个名字,已经好久没有听到人喊了。
  “娘娘,”嘉嫔瑟瑟发抖,抬起头满脸泪:“求娘娘给奴婢一个机会,求娘娘再给奴婢一次机会。”
  温皇后一招手,吕回端了一碗黑乎乎的汤药进来。
  “喝了吧,喝下去你就解脱了。”
  嘉嫔跌坐在地,慌忙摇头,眼睛里明显多了愤恨和戾气,想要站起来,却被两个嬷嬷按着肩膀狠狠一拧。
  她纵然不甘心,身体剧烈挣扎着,却还是只能老老实实跪着:
  “你不得好死!你会有报应的!你会有报应的!”
  这些时日,嘉嫔就和做梦一样,从黎川那样的地方,来了京城,进了皇宫,做了皇帝的嫔妃,享受着这世间最大的荣华富贵。
  不仅如此,她还有了身孕,泼天的富贵啊!
  可如今这一切都没了,皇帝死了!
  不仅如此,她甚至要付出自己的性命!
  啪!
  “混账,居然敢诅咒皇后娘娘!”
  吕回把药递给一旁的宫女,上前连着给了她两个巴掌,怒声呵斥,温皇后慵懒的坐在榻上,居高临下的看着嘉嫔,笑道:
  “本宫杀的人多了,可惜,本宫今日还活得好好的,倒是你,活不过今日了。”
  她脸上始终挂着淡淡的笑,嘉嫔看着却是毛骨悚然。
  温皇后看了吕回一眼,吕回点点头,然后走到嘉嫔身边,嘉嫔顿时呼吸急促脸色煞白。
  吕回捏着她的下巴,从宫女手中接过汤药,灌进嘉嫔的口中。
  嘉嫔倒在地上不断哆嗦,不一会儿便没了声息。
  “扔到乱葬岗去。”
  温皇后面不改色。
  吕回一挥手,两个嬷嬷抬着嘉嫔出去了。
  徐如笙这才从屏风后走出来。
  “姨母果真杀了她?”
  温皇后嗔了她一眼:“你要不要跟出去瞧瞧?”
  徐如笙笑着摇头,提裙随温皇后坐在榻上,又哀怨说道:
  “那日丧钟,可把我吓坏了。”
  温皇后回想那日徐如笙惊慌失措的进宫,看到自己便一把扑过来抱着自己嚎啕大哭,心里一暖又打趣道:“哭成花猫样了。”
  徐如笙不在乎温皇后的调侃,内心弥漫着从未有过的放松。
  温皇后话锋一转:“你舅舅说,各地都有打着匡正天道造反的人。”
  皇帝已死,丧事结束周曦便要登基,不知道让多少人睡不着觉。
  最可笑的是,如今大启所有的灾祸,那些有心之人都归结于大启立了女君。
  女君有违天道,以至天弃大启。
  “跳梁小丑,不堪一击。”徐如笙丝毫不在意。
  如今吐蕃、北戎已降,舅舅多的是时间和精力去收拾那些想“匡扶天道”的人。
  温皇后能如此轻描淡写的说出来,只怕也没有放在心上。
  倒是徐如笙说起了另外一件事:“我把程铃送到周衡身边了。”
  温皇后挑眉,恭王府被诛九族,徐如笙若想保一个程铃,倒是不难。
  “你为何想保她?”
  徐如笙轻轻一笑:“保她?我只是想让她好好的照顾周衡而已。”
  “周令月呢?”
  温皇后蹙眉,杨太后一死,周令月如何处置,还真的成了一个难题。
  “等阿姐的登基大典结束,我且问问她自己的意思吧。”
  徐如笙也头疼,青阳进京这个消息周令月应该知晓了。
  两人在凤仪殿说说笑笑,时间倒是过得飞快。
  国丧期间,周曦忙的脚不沾地,徐如笙向来不插手朝堂之事,便安心的在凤仪殿陪着温皇后,姨甥两人倒是有一段难得的温情时光。
  只是没过两日,宫人来报,敏昭仪死在玉熙殿。
  她一根白绫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嫔妃自戕是大罪,可如今皇帝都死了,谁还在乎这个。
  温皇后对外宣称敏昭仪为皇帝殉情。
  怜她一片真心,追封她为哲悯皇后,随皇帝葬入皇陵。
  此举惹得朝中上下又是一阵喧哗,礼部尚书杨信死谏,却被周曦轻飘飘一句问道:
  “不然,本宫赐死杨贵妃,追封她为皇后,葬入皇陵,你看如何啊?”
  杨信当时的表情可谓十分精彩。
  事后杨贵妃去温皇后宫里哭了一场,哭的梨花带雨,肝肠寸断。
  “我纵然是没有养她,可我好歹生她一场,她是个有福气的,前所未有成了女君,不日就成了女帝,可怎么能说出这样大逆不道的话来。”
  温皇后一把佛开她,冷脸说道:“杨家巴不得你也为先帝殉情而去,死你一个为杨家又换一份哀荣。”
  吓得杨贵妃哭都不敢哭了。
  “你若再敢哭闹,本宫立马送你去给太后守灵。”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