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趁着其他暗卫还未寻来,你们快些离开吧!”
  苏丞闻言,不自觉地望向韩文朔,这三日里,他经历了从震惊、痛苦到愤怒的心路历程,甚至一度想冲回将军府质问霍延洲。
  待情绪平复后,他心中只剩对霍延洲的憎恶,以及对韩文朔的深深愧疚。
  想到酒楼那夜自己的冷漠,而韩文朔却不计前嫌冒险相救,苏丞更是自责难当。
  他素来不擅掩饰情绪,韩文朔察觉后主动开解,二人这才冰释前嫌。
  只是如今,知晓了韩文朔的心意,苏丞却不知该如何面对这份他无法回应的深情……
  见少年眼中再无戒备,韩文朔心中欢喜,却也敏锐地察觉到对方的不自在。
  他明白是自己的情意让少年感到负担,但他从不是霍延洲那等强取豪夺之人。
  这份情意本就不求回报,只要能见少年重展笑颜,即便天涯陌路,他也甘之如饴。
  “子丞,你可愿随我回韩府?”
  这提议韩文朔思虑已久,眼下唯有韩府最为安全,身为宰辅府邸,无论是那些黑衣人还是霍延洲,都不敢轻易染指。
  苏丞虽信任韩文朔的为人,但将军府的阴影犹在,想到又要寄人篱下,他本能生出抵触。
  “你放心,”韩文朔看出他的顾虑,温声道,“我绝不限制你的自由,待风头过去,便送你离开皇城,你想去何处都依你。”
  犹豫再三,苏丞终是选择相信,夜深时分,他辞别陆齐,与韩文朔一同登上了周掌柜备好的马车,向着韩府驶去。
  *
  在此期间,朝堂局势骤变,太子突然上奏,称在将军府走水当晚,官差搜捕时竟在霍延洲书房发现通敌密信。
  太子言之凿凿,一众党羽立即附和,纷纷请旨严惩霍延洲。
  此事震动朝野,然圣上念及霍延洲昔日战功,未将其下狱,只派兵围住将军府软禁查办。
  事关叛国重罪,办案官员不敢怠慢,很快便将调查结果呈递御前,霍延洲与那发现密信的捕头被传召上殿。
  就在太子党羽以为胜券在握时,那捕头突然伏地痛哭,供认密信实为太子胁迫他栽赃所致。
  此言一出,满朝哗然,太子面如土色,半晌说不出话来。
  殿中死寂片刻后,太子慌忙否认,反指捕头居心叵测,一众大臣纷纷为其开脱,甚至诬指捕头才是敌国细作。
  谁也没想到,这场由皇帝亲审的案件最后竟出现惊天逆转。
  本该受审的霍延洲成了无辜受害者,而太子与捕头反倒一个被软禁东宫,一个收押候审。
  朝野震动之际,身为重臣的韩宰辅虽公务缠身,却更忧心嫡子下落。
  三日过去,派出的家丁仍杳无音讯,眼看就要瞒不住夫人。
  这夜三更,韩府后门突然被叩响,睡眼惺忪的下人开门一看,竟是失踪多日的大少爷!
  闻讯赶来的韩宰辅披衣疾行至前厅,烛光摇曳中,那道熟悉的身影让他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父亲……”历经生死劫难,韩文朔声音微颤,“儿子回来了。”
  韩宰辅细细打量着爱子,“可曾受伤?”
  这话让韩文朔心头一紧,莫非父亲已知他夜闯将军府之事?
  正惊疑间,却见父亲的目光已转向他身旁的“少女”。
  少年本就身形纤弱,此刻一袭淡粉罗裙更衬得肤若凝脂,虽是为掩人耳目才出此下策,但这装扮竟意外地浑然天成。
  不可否认,当少年身着罗裙出现在眼前时,韩文朔确实呼吸一滞。
  但他提出这个主意绝非存着什么不可告人的心思,实在是形势所迫。
  苏家二公子“暴毙”之事早已传遍皇城,偏生宫宴那晚,这位少年与其贺礼都令人过目难忘。
  即便此刻的装扮天衣无缝,韩文朔仍担心父亲会识破。
  知子莫若父,韩宰辅一眼便看出儿子眼中藏不住的情意,他心头顿时一沉。
  难道朔儿也染上了那些纨绔子弟的癖好?
  其实从第一眼,他就认出这“少女”正是传闻已死的苏家二少。
  更令他震惊的是,少年女装的模样,竟与当年的沈黛云如出一辙。
  他从未忘记,那位惊才绝艳的女子,曾让整个皇城为之倾倒……
  苏丞明白处境凶险,男扮女装实属无奈,可初次以女子身份示人,面对韩宰辅审视的目光,他还是紧张得垂下眼帘,不敢与之对视。
  韩文朔的心悬到了嗓子眼,他紧张地望向少年,见对方在父亲锐利的目光下,竟不自觉地往自己身边靠了靠,甚至微微低头,露出一截雪白的颈项。
  烛光映照下,少年低垂的眉眼更显精致动人,让韩文朔紧绷的神经莫名放松了几分。
  厅内气氛凝滞,见父亲一直盯着少年打量,韩文朔轻咳一声打破沉默。
  “父亲,这位是沈棠姑娘,是孩儿的救命恩人……”
  “救命恩人?”韩宰辅语气平静,眼底却暗流涌动。
  那封密信已让他知晓儿子夜闯将军府的缘由,即便有太子设局,也改变不了儿子为这少年险些丧命的事实。
  更令他起疑的是,引儿子入局的正是苏丞的亲兄长苏平知。
  难道苏家已暗中投靠太子?而眼前这少年,也是局中的一枚棋子?
  可转念一想,以苏明琮的精明,怎会舍得牺牲这个受陛下青睐、被钦点为皇子伴读的出色子嗣?
  “父亲,前几日孩儿从牙婆手中救了个孩子,不想惹上了亡命之徒,多亏沈姑娘相助,这才耽搁了归期……”韩文朔将早已编好的说辞娓娓道来。
  韩宰辅心中明镜似的,自然知道这是谎*话,见一向诚实的儿子竟为个少年欺瞒自己,他又是恼怒又是心酸。
  但转念一想,儿子向来纯善,定是受了这少年的蛊惑!
  短短几息间,韩宰辅已在心中给苏丞打上了“祸水”的标签。
  见父亲沉默不语,韩文朔鼓起勇气继续道:“父亲,因孩儿连累,沈姑娘也被歹人盯上,孩儿想留她在府中暂住……”
  这话听得韩宰辅眼角直跳,若真应下,难不成儿子还打算将人长留府中,甚至……
  想到此处,他胸口发闷,脸色愈发难看。
  烛影摇曳中,韩文朔察觉父亲神色不对,声音不由放轻,“父亲?”
  朝堂上叱咤风云的韩宰辅,此刻却踌躇难言。
  他太了解儿子,平日温润如玉,可一旦认定某事,便是九头牛也拉不回。
  更让他忧心的是,儿子曾因这少年的“死讯”大病一场,颓废买醉,后来更不惜夜闯将军府。
  若此刻拒绝,儿子定会带人离去,如今局势动荡,他岂能放心?
  思虑再三,韩宰辅终是强压怒火,勉强道:“既是恩人,自当护其周全,暂住些时日也无妨……”
  “多谢父亲!”韩文朔喜形于色。
  看着儿子欣喜的模样,韩宰辅心中愈发沉重。
  韩家嫡脉还需延续香火,他绝不能让这少年带偏了儿子,至于如何斩断这段孽缘……还需从长计议。
  *
  太子被软禁东宫的消息终究不胫而走,诬陷大将军的传闻也在民间悄然扩散。
  就在暗流涌动之际,一则更为惊人的消息引爆皇城。
  霍延洲竟是二十多年前流落民间的皇子,乃是岚贵妃所出。
  当年后宫突发大火,随即有流言称此事与岚贵妃有关。
  不久司天监上奏,称帝星旁现赤光方位正对凤栖宫,暗指岚贵妃腹中胎儿为妖星转世。
  皇帝震怒严惩司天监,未料不久后南方突发百年水患,于是在有心人推波助澜下,怀胎六月的岚贵妃因流言被迫暂避灵华寺。
  谁知护送途中竟遭外域歹人截杀,岚贵妃就此下落不明。
  这桩秘辛令世家震动,民间哗然,太子诬告一事也因此蒙上皇权争斗的阴影。
  大崇尚武,百姓最敬重光明磊落的英雄,太子这般背后捅刀的行径令其声望骤跌,反观霍延洲戍边六载屡建奇功,如今身世揭开更令其声望如日中天。
  然而当皇帝欲册封其为皇子时,朝堂却掀起轩然大波……
  “陛下,皇室血脉关乎国本,霍将军流落民间二十余载,臣等恳请当朝验明正身!”
  太子党羽率先发难,意图在霍延洲身份上留下污点。
  霍延洲冷眼旁观,目光与龙椅上的皇帝短暂相接。
  父子二人眉宇间的相似,以及霍延洲沉稳的气度,更让皇帝确信这将是一代明君。
  皇帝示意太监总管宣读账册:“乾历十五年秋,二十一州府以粮抵税,共缴谷粟一百五十万石,折钱三十万贯……乾历十八年冬,敖仓以粮抵资,得钱三十万贯入库……”
  殿中大臣很快意识到其中玄机,灾年粮价暴涨数倍,这笔赈灾粮款却原价进出,数百万贯差额不翼而飞。
  “尔等以为能瞒天过海?”皇帝将暗账掷于那位方才还慷慨陈词的几位大臣脚下,当即令其面如死灰。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