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066节

  和他的同伴们一起抵达华沙,并且找了个旅店住了下来。
  就等着第二天辩论正式的开始呢。
  而尼克松带来的专家们也早就前往美国商场搭建他们最重要的舞台了。
  就在五月二号,美苏辩论正式开始的那一日。
  美国商场门口早早就挤满了人。
  杰米和那些来自全球各地的电脑(街机)爱好者们早早的就汇聚于此。
  他们就排在那些准备搞些大新闻的记者们的后面。
  而美国的。
  那些科学家们也早早就将会场布置好了。
  这一次美国可是做足了准备。
  虽然仅仅只是实验室产品,但是他们还是生产了将近30台电脑。
  这样看来好像已经足够会场使用。
  而且他们也学习着之前中国搞电脑发布时的弄法。
  先搞个发布会,然后再给所有人看正式的产品。
  作为中国代表前来波兰的李锐自然是收到了工作人员的传讯。
  中方的工作人员已经进入到了会场。
  时刻看着美国人在那作妖。
  尤其是当美国科学家和他们的新闻发言人一起在台上高声的说道:“这将是全世界最先进的电脑!将要比中国星一号更加的先进。
  并且在这里我们也向全世界公布它的售价,仅仅只要五十万美元一台!”此话一出。
  可以说得上是全场震撼。
  五十万美元在这个年代可以说是贵上天际。
  毕竞这个时候,一个美国大头兵的工资。
  也就是100多美元。
  如果是那些驻扎在海外的享受海外津贴的大头兵,并且服役年数超过了三年。
  那么大概可以拿到200美元一个月。
  在纽约的工人,一个月大概也就是一百八十到两二百十美元左右。
  在曼哈顿写字楼里上班的,接触过高中以上教育的白领月薪大概能干到240~280美元。
  接受过大学教育的白领和科研人员,平均工资能到300~400美元。
  五十万美元已经很贵了。
  都可以买上几十台螺旋奖飞机甚至战机了。
  一台二手的福特轿车,也就只要1000多美元。
  凯迪拉克的豪华新车也就四千美元。
  按照购买力来计算的话,放在后世这就相当于花了好几千万配了一台电脑。
  价格足够让普通人望而却步了。
  但是在美国科学家和美国那边的商业专家却不觉得这个价格贵。
  因为中国之前卖的中国星1号价格也不便宜呢。
  如果算上他们那些性能阉割过的街机主板。
  中国人向全世界出口的中国星1号计算机至少出货了上万台。
  法国英国也都有偷偷的采购。
  这种跨时代的玩意儿,谁会真的不买。
  毕竟提升生产力。
  也就是这两年中国出货出的多了价格被压制下来了。
  原本卖百万卢布,现在卖几十万卢布。
  还出了很多简化版本,把价格和成本进一步压缩。
  我们的性能比中国的提升了三成。
  那我们的价格提升个五成不是很合理吗?从道理上来说,好像是这么个道理。
  好像美国人也没有赚取太多的超额利润,一切都是属于蛮合理的。
  而且美国自己的商业人士也计算过,以目前的美国电脑制造成本来说,五十万美元一台已经算是很便宜了。
  美国也是真的想要和苏联争霸,这可不是单纯的要捞钱。
  要不然的话,价格还要更贵一点。
  五十万美元一台,不过是能够确保这个行业良性发展的基本售价罢了。
  如果连这个价格都达不到的话,那么接下来还要怎么样去发展集成电路产业。
  所以被美国请来的那一帮媒体都已经做好了好好夸赞美国的想法。
  他们连腹稿都打好了。
  就在上午体验完美国的电脑之后他们中午就把稿子写好,下午就准备发回国。
  在晚报上直接发出来。
  但是就在他们稿子才刚刚写好的中午。
  那边的中国商场就传来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惊掉下巴的消息。
  “中国星一号计算机,以及以这款电脑为蓝本的几个相关产品,从今天开始全部半价销售!”“并且中国将要带来全新一代的中国星2号!”
  第二百五十七章 你让我们怎么办
  中国那边传来的消息简直是震的这些人脑子瓜子喻喻的。
  因为。
  这个事情对于这些人的冲击也未免太大了。
  这边美国才刚刚出了一套自己的新电脑。
  你们中国人就立刻降价。
  你们中国人是单纯的降低价格吗?不是的,你们是在踢我们美国人的屁股!而且还是铆足了劲,喔唯的玩命踢。
  实际上美国现在定这个50万美元的价格已经很困难了。
  别看中国人在两年前新出来的时候把电脑定价定到100万卢布。
  那个时候美元兑卢布,理论上是1:1。
  但实际上的兑换价值,美元的汇率会更高一点。
  所以当时100万卢布的价格其实也就只相当于几十万美元。
  也就是后来中国和苏联对于货币贸易的谈判彻底定下来了。
  卢布价格稳定现在才算是美元对卢布1:1。
  但是这两年多来,中国也是把中星一号的电脑价格一路做低。
  这个东西刚上市的时候100万卢布。
  购买者的数量有限。
  所以中国顺势推出了许多的简化和专用的版本。
  就像是东柏林游戏厅里的那些街机一样。
  那就不能算是一个完整的中星一号电脑。
  因为那样的一个主机板只能够跑一个游戏。
  但是这样一来,价格却可以压下来。
  去掉不需要的穴余功能。
  制作各种专项电脑。
  这才是这个年代压低成本的主要方式。
  不管是游戏机还是控制数控机床的专用数控主板。
  亦或者是专门用的计算用电脑。
  或者是火控用电脑。
  这些东西都是脱胎于中星1号电脑制作出来的。
  降低了成本,扩大了使用范围。
  也让绝大多数的国家能够买得起用得起。
  实际上要开辟一个新的产业,从0~1的研发建立生产线从来都不是一个小工程。
  也不是随便投入一点钱就能够完成的。
  中国的电脑产业可以说是自从李锐来了之后就开始发展了。
  从1951年开始,朝鲜战争前期。
  曙光厂里就开始用人力贴片的方式生产晶体管计算机。
  没有高精密的技术就用大量的人力来完成这件事。
  把一个非常高科技的事情,硬生生的做出了一股朋克味。
  不过当时也是依靠中国庞大的劳动力,把技术密集型产业强行做成了劳动密集型的产业。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