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1019节

  接收到任务之后,在场的排长和班长们都心情激动,庞中华更是握紧的拳头。
  他心道:这一次终于要和印度的精锐干上了!
  就在庞中华心情激动的时候。印度方面的这次边境摩擦总指挥考尔中将却是满头大汗。
  因为前期目标中,印度士兵向北向东推进一点点蚕食中国领土的计划进行的其实还蛮成功的。他们也修建了不少的哨所,增加了印度的据点。依靠这些支点,他们对中国发起进攻是有优势的。
  但是谁能想到两国真的撞上之后,中国那一边的战斗力却远超那些军事观察代表团所说的。不是说好了一个印度兵可以打两个中国兵吗?这洋洋洒洒的派出了一两千号人。怎么就没有打出一个动静呢?很多部队在前线和中国人一接触之后,立刻就溃败了。屁滚尿流的逃了回来。
  还有一部分,要么是被中国人全歼了,要不然就是被俘虏了,连逃回来的机会都没有。
  这才刚刚开战,印度方面就损失了将近1000人。这对印度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考尔其实不是一个多么合格的将领,因为他本身是后勤出身。管理的是后勤运输和物资保养之类的事情。打仗指挥这种事情并不是他所擅长的。
  当然了,考尔其实也并不擅长后勤。从印度军队的后勤贪腐之严重就能够看得出来。这都打仗了,印度军队提供给前线士兵的食物也就是勉强吃饱。部分精锐部队会好一些。
  但是想要有多好那是不可能的,想要吃到肉那更是不可能的。别说肉了,连个鸡蛋都没有。
  相反,对面的中国解放军现在虽然也补给困难,但是开战前西藏军区把这些年积存下来的以备不时之需使用的肉罐头和水果罐头大量分发到了一线部队。
  还有容易保存的糖果以及果趣等饮料冲剂更是前线部队人手好几包。毕竟不能让战士们饿着肚子保家卫国。
  这些东西极高地提升了解放军战士的士气。
  像考尔这种连后勤都搞不明白的人,让他成为边防军的总统帅简直就是一场灾难。但是有的时候,有的烂国家,他们的军事并不是以将领的军事能力来考核的,很多时候是以政治站队来作为选拔将领的标准。
  考尔就很合适。因为考尔是尼赫鲁的人。而尼赫鲁现在最麻烦,最讨厌的事情就是印度军方的山头林立。尼赫鲁想要通过一场外部战争来提升自己的威望,同时捏合印度军方的权力到自己手上。顺便削一削印度军方的山头主义。
  从尼克鲁的想法来说,他是没有做错的,毕竟任何一个正常的国家都不会允许山头主义如此横行。
  但是尼赫鲁找的考尔也不是什么好鸟。即便是尼赫鲁成功的消灭了印度的原有军头,但是让考尔这样的人上台,不过是上了一个新的军头罢了。关键是这个军头还不怎么会打仗。
  向中国发动全面战争的指令是考尔下的。实际上考尔下面的两个少将都不同意发动这场全面战争。理由是现在的印度士兵在边境线上并不一定能够战胜中国士兵,即便是有一定的数量优势。
  但是考尔的刚愎自用,和他对局势的错误判断以及来自德里的利益相关方的催促,都迫使他做出这样的决定。
  可以看得出来,他做出战争的决定并不是出于军事的考量,而是出于利益的考量。军队士兵的死活和他来说没有太大关系。
  对考尔来说,现在唯一的好消息就是印度第十一旅控制了麦克马洪线不少的险要关隘。印度第十一旅虽然只有4个营2000多人。但是这个旅算得上是印度的精锐部队。
  火力配置强劲。同时兵员素质也相对较好。现在他们卡住麦克马洪线的几处险要关隘。中国人想要攻占下来是非常困难。他们往往需要付出几倍的士兵才有可能打下。
  据险而守始终是有优势的,而麦克马洪线的几处关隘不突破的话,那么至少在这次行动中印度还是能够“收复”一些印度领土的。对,在印度看来他们就是在收复领土。
  而包括考尔在内,他们并不知道中国的军队已经率先吹起了反攻的号角,而不仅仅是防守。
  庞中华带领了自己的三排快速穿插至目标区。
  这一路上安静的有些过分。
  “有点不对劲啊,这个地方印度人没有派兵巡逻吗?这是一处高地啊。”
  庞中华颇为的惊讶。从地图上来看,这处地方虽然有些险峻难行。但是却是周边的高地。而自己连所要面对的是印度军队的一个炮营。
  还有另外一只兄弟连队会赶来迂回包抄。大部队将会去攻击11旅的正面方向。自己这个连和另外一个兄弟连队,对炮营进行两面包夹。消灭炮营之后直接调转枪头进行侧面攻击。打11旅的侧翼,这是团部的作战指挥。
  原本想着这将是一个难啃的硬骨头。炮营的近战能力确实不强,但是相对来说他们的外围防守应该很谨慎。
  所以庞中华在摸上高地之前特别让排里身手敏捷的战士先进行观察,看看高地上印度军有多少驻守的人,自己这边能不能偷偷干掉。
  结果战士爬上高地后,很快就下来说道:“没有,上面一个印度人都看不见,但是站在高地上,我刚好能看见处于河谷地区的那个炮营。连他们大炮的样子我都能看得清。”
  战士的回报让庞中华和排里其他几个班长都面面相觑。
  我们这些人看地图都知道这处高地很重要,甚至有想过会在这里爆发一场激烈的冲突,拿下高地指不定还要牺牲好几名战士。
  但是你现在却告诉我上面一个人都没有,这不好吧。庞中华有一种猛力挥拳,但是打在空气上的感觉。让他郁闷的有些吐血。
  但是现在不是理会这个的时候,他带着战士们爬上高地。通过电台和其他班排取得联系。
  而和其他的排以及连部取得联系之后,信息一汇总,大家又再次懵逼了。
  “穿插的高地上都没有印军进行防守?”
  “他们一整个炮营就窝在河谷地区?”
  “他们就不稍微往外面探一探的吗?”
  “他们属王八的?”
  “啊 ……这 …… 连长 …… ”
  一连的连长也有些懵。原本战前开会的时候就有想过,拿下这些高地可能是要打仗的,怎么爬上去就算占领了呢?
  这样搞的时间有点过分充裕了。兄弟部队还没赶到啊?
  连长只能抓起电台的话筒:“所有人进入隐蔽状态不要让印度人发现我们。等二连部队抵达指定区域,我们再发起进攻。”
  在和排长们交代完之后,一连连长拿起电台的话筒赶紧联系二连:“二连长二连长,你在哪儿?我们已经完成了战术目标,你们现在最好赶紧到。现在印度人还没发现我们,现在进攻方式可能要改一改,你们进行主攻我们发起突袭。”
  正在赶路的二连长在听到这个消息之后也发懵了:“等会儿你们的战斗结束的这么快的吗?”
  一连长回到:“战斗个屁,一枪都没打!你他妈快点过来,不然到时候我估计你也一枪都没得打。”
  二连长愣了好一会儿。这仗打成这样?这他娘真的是打仗?
  第一百八十六章 全面溃败
  对于中国解放军来说,印度的军事行为就是一个谜。
  中国古代有个叫马谡的,因为太爱看兵书,不考虑实际问题。所以把大军驻扎在高地却没解决水源,被人直接围死在了高地。
  而这些印度军队反其道而行,不仅没有看兵书,而且坚决不上高地。
  要把炮搬运上高地多累啊!再河谷地区就不能开炮了?炮的射程有十几公里到几十公里呢。足够了用了吧,咱们的火炮只要能够到支援就好了。何必那么累呢。
  印度人觉得自己的设置就很好了。再河谷地区可以很好的把跑营展开,毕竟这么多火炮呢。没有这样一个平坦宽敞的地区,怎么能把我们这么多大炮都放下呢?
  印度炮营的营长正坐在帐篷外面享受着自己的咖啡和肉罐头。炮营绝对算是印度军队的精锐了。
  毕竟这玩意儿很要技术的,再印度这个全国人口百分之九十都是文盲额国家,能开炮的都是技术性人才(建国也十年了,印度的文盲率就没下去过,甚至还上升了一点)。
  炮营最差也是吠舍种姓。指挥官全是刹帝利或婆罗门。
  在这里,也是阶级分明的很。炮营的士兵们吃的午餐是黄豆罐头和烤饼。班长的话会有一杯速溶咖啡和一包糖,就连黄豆和馕饼都比普通士兵多一点。
  普通士兵是两个馕饼和一大勺黄豆。这个伙食已经吊打百分之八十的印度士兵了。
  而越往上的指挥官,伙食也就越好。到了排长就有鸡蛋了,到了连级干部就能吃到肉了。而营长不光是连咖啡都是现磨的手磨咖啡,他甚至能吃肉罐头吃到饱。
  营长有四名勤务兵,专门负责营长的吃喝拉撒。再军队里都能享受到地主老爷的生活。
  可以说印度军队把阶级制度发挥的淋漓尽致。
  再中午的时候,炮营传来了阵阵炊烟。烤馕斌和黄豆的香味再河谷地区飘荡。
  知道的人会知道这些印度人是来打仗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们是来野炊的。
  就再印度人正准备享受着自己悠闲的午餐时,只吃了早上一顿饭的一连战士们在连长的命令下,打响了反攻的第一枪。
  率先开火的是连里的迫击炮和自动榴弹枪。因为河谷地区的高地上,印度人压根没有士兵爬上去站岗。导致了他们完全没有发现他们已经被包围了。而解放军则可以站在高地上非常清楚的扫视整个印军驻地,解放军的迫击炮和枪榴弹可以向着那些高价值目标直接倾泻火力。
  一连长都没打过这么好打的仗,连军事演习的时候都没这么好打过。全连占据高地,迫击炮和自动榴弹枪射击毫无死角。
  而印度那边的火炮倒是摆放的很整齐,只要大概瞄准,然后 ……
  “放!”
  一连长的命令通过电台传到了各排,各个排里的榴弹枪和连直属迫击炮排都开始疯狂开火。
  大风起兮,炸他娘。
  一枚枚炮弹落在印度军队的营地里,正在排队打饭准备吃饭的印度士兵们瞬间懵了。
  “敌袭!”
  “敌人从那边来的?”
  “是,是东边的高山上!”
  “不不不,明明是西边的高山上!”
  “为什么西北方向也有炮弹打过来?”
  “妈妈呀!敌人火力好凶猛,我们被解放军的一个团袭击了!”
  狂乱的吼叫声在印度人的营地里响起。
  但是炮营毕竟还算是印度的精锐,他们并没有在遭遇炮击之后就立刻溃败。而是由基层的排长、连长开始组织反击。
  还有一些排长想要组织士兵去抢救那些火炮。至少要把迫击炮弄出来,才可以对那些高地上的解放军进行还击啊。
  但是一连的精确射手早就架枪等着呢。那些解放军炮火覆盖不到或者是假装覆盖不到的印军火炮,其实早就被解放军的精确射手盯上了。
  砰~砰~砰~
  精确射手们一枪一个的收割着这些印度精锐的生命。
  到这个时候,炮营的营长终于组织出一支连级的突击队,准备朝着高地上的解放军进行进攻。
  但是已经占领了周围几个高地的解放军却可以从两侧轻易的攻击印度士兵。
  二连长带着一百多号战士在山地间用最快的速度向着预定目标前进。
  半个小时前,他收到一连长的电台通知,告知他一连已经发起了攻击。因为攻击机会太合适了,印度人都在吃午饭,错开这个机会的话就没那么好的机会了。
  于是乎一连率先发起进攻。二连保证四十分钟内赶到。然后对印度侧翼发起进攻。两个连队直接吃下炮营。
  但是现在已经快抵达进攻点了,之前还能隐约听见的枪炮声却突然没了。
  “这是打了一半,大家进入僵持阶段了?”二连长揣摩到。他催促着战士们加快速度。
  可是等他们真的抵达预定地点的时候,他们看见了什么?
  河谷地区,印度营地已经完蛋了。印度国旗降下,中国国旗升起。
  有一连的战士甚至在啃着印度人的肉罐头。
  一连长一脸坏笑的说道:“我就说嘛,要你快点。你看,你晚了吧。”
  二连长失语了好一会儿后才说道:“这 …… 就打完了?”
  一连长:“嗯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