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991节
修建了古今中外的一堆街景,这种影视城里的楼基本.上就是一个外壳。 有的连外壳都不是,就是一个竖起来的四方牌子搭起来的盒子。根本不能住人。
但是拿来拍戏却是足够了。毕竟现在的播放设备像素有限。搞这种大方盒子也看不出来。
在加上从外国文化攻势中薅的羊毛。李锐弄来的一堆外资也拉动了一波影视城的基础建设。
现在在山东的这个青岛的这个影视城已经成为全亚洲最大的影视城了。
几乎社会主义阵营数得上资格的大国都在这里拍电影来着。因为这里拍电影便宜。场景还是现成的。而且还有大量的群演。
并且还培养了一批专业的人员。
不要说中国人去外国电影里当背景npc会违和。毕竟都是龙套,没有正面镜头,再加上简单的化妆,也足够掩盖过去了。
再说了,元时空后世也有例子。就像是让在中国的黑人客串了一把《少年包青天》里面烧焦的尸体之类的。
这些都是劳动就业岗位啊。
要知道现在青岛的影视基地里,每年拍摄的电影电视剧多达两百多部,有中国的,有外国的。
这可是拉动了数以千计的直接劳动岗位。扩散影响出去,不算其他影视产业,就单单青岛影视基地附近的老百姓都得了不少好处。就业岗位多了,大家都有好处。
可以说李锐前几年的文化攻势真的带来了好处。不仅仅是在国际上的声音变大了这种隐形的好处。真金白银的好处也是有的。
这大概也是赫曼卡比尔眼红的原因之一吧。
而在尼赫鲁最近召开的政府会议中,一棒子印度政府的精英高官们还震撼于赫曼卡比尔捞钱的本事。
所以在尼赫鲁召开的这场非正式会议一开始,就有人发出了感慨:“赫曼卡比尔部长做的真好啊这一次去一 趟东柏林, 就给我们带来了三亿美元以上的外汇支援。”
“是啊,这样一来我们可以大力发展我们的电影产业了啊。大家都能从中得到实惠。要我说,这个电影基地不如建在我的老家吧,北方邦的基础不错。”有官员开口说道。
而另一个部长级高官则直接反驳:“为什么修建在你老家?明明南方靠近印度洋的地方更好。气温也好,不如安排在南方邦?”
结果尼赫鲁的这个非正式会议还没怎么开始呢。南北两边不同出身的印度官员就开始吵起来了。
一帮人说北方有基础。一帮人说南方发展更好。
要知道这全世界很多国家都会有地域对立。就像是中国传统就有南北之分。明朝的时候就有南北榜(南北各一半) 录取进士的方式来平衡南北。
到了元时候后世,南北方和东西方的中国老百姓互相不理解也属于常态。
美国也有南北对立,南方红脖子之类的。
但是这些地域对立在碰。上印度,那可真的是小巫见大巫了。什么叫散装印度啊?现在就是咯~
“明明我们邦更好!”
“哪里好了?我们邦才是文化中心!”
“你说笑话嘛?我们邦才应该成为演艺中心的!”
是的,这帮子印度官员还没等到钱到账呢,就已经开始在争了,到底是应该把钱用在什么地方了。
当然,他们是真的想要投资家乡,还是有其他的想法,那就不得而知了。
中国人常说一句:国民党,百年烂党!
但是国民党对比印度的国大党,真的是难分伯仲,到底谁更烂一点? 不好说,真的不好说。
这帮子国大党的成员到底是想要发展家乡,还是想要上下其手中饱私囊?真的不好说。
尼赫鲁的头都被他们给吵大了。
现在印度理论.上是统一的。 但实际上作为总理的尼赫鲁在印度还是需要各地方邦的实权人物支持才能稳当的。
中国从前是王权不下乡。现在的印度是法律不下邦,至少要邦领导看过之后在决定要不要下。而到了地方上,乡村一级的级别上,那就是村权高于国权,村长高于总理的存在了。
这帮子印度官员在想办法为自己争夺权力,想办法给自己中饱私囊找机会。
尼赫鲁忍不住敲了敲桌子:“各位!各位!钱还没怎么到账呢,你们不要那么着急好嘛!!
尼赫鲁在一众印度 官员中是属于脑子比较正常,国际上可以用正常政治思维去思考的印度官员(有 时候也会脑子抽抽)。
“赫曼卡比尔部长搞了这么多外汇,为的是振兴我们的电影和文化方面。而这方面才有多少?。
尼赫鲁说完之后,坐在他身边的政府智囊团代表开口发言道:“各位,中国和印度的独立都是差不多时候的。中国在朝鲜打赢了美国,这很好。这给世人一个认清亚洲人的机会。让他们知道我们亚洲人的潜力。”
“而我们印度作为亚洲的一份子,我们拥有比中国更好的基础。拥有更好的海洋环境和地理气候。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要取得比中国更好的成就。
“中国能够做到的事情,我们自然也是可以做到的。”
听着这位智能团代表的话,在场的一众高官 都纷纷点头表示同意。在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国家是和印度一样的, 如果只是欧美白人能够做到某些事情的话,他们或许还没什么感觉,但一旦有些事情
是由中国人做到了,那么他们就会想:中国都能做到,那我肯定也能做到。
“最近这些年中国发展的很快,虽然他们国家依旧贫穷很多人,还吃不饱饭,还可能会饿死在街头。“印度智囊持续发言。发言风格也非常的印度,即便是想要夸一下中国, 也必然要先损一下。
“但是他们原子弹爆炸了,听说苏联的第1颗人造卫星他们也有参与,还有他们的洲际导弹。这些方面他们进展的速度非常的快,我们作为中国的邻居,其实国土安全是受到影响的,要知道在地理
位置上,他们可是处于我们的上方,而且我们国家的水系源头大多数来源于中国。”
“所以从国家战略的安全.上面进行考量,我们也需要更加的强大。要有更大的发展,至少不能够比中国差。我们深刻研究了关于我们有些方面为什么发展的速度要比中国慢?"
印度智囊甩出了他们研究了许久的观点:“那就是因为我们缺少外资的投入!中国获得了大量的外资投入,拥有了非常充足的资本金,所以他们才能够发展的这么迅速。所以我们也需要获得大量的
外资投入,才能够做到这一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位印度智囊团的代表所说的话倒也不算错,因为本时空之中中国能发展的这么快,还真是因为有大量的外资投入所造成的。只不过和原时空之中不同,原时空之中,因为冷
战,所以苏联向中国转移大量的重工厂和配套工业设备,总计接近100亿卢布,但是那种转移多少都是带了政治代价的后续,中国为了还清这一份政治代价,可是费了更多的力气。
本时空之中,中国的外汇来源极为复杂,不仅仅是单纯依靠苏联一个国家, 因为本时空之中,中国由李锐和网咖带来的各种新技术,所以是向全世界许多国家一起薅羊毛。 来获取大量的外汇,为
中国赚取第1桶金。
印度在外汇资源的获取上,到目前为止确实还赶不上中国,所以这位代表说的话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正确的。
只不过接下来他说的话就未必正确了。
“从东柏林的行动来看,赫曼卡比尔部长通过挑动欧美对中国的恐惧以及拉拢我们印度的渴望,所以他们向我们投资这么多的钱来发展我们的文化工业。”
“并且美国代表指名道姓,希望我们能够遏制中国文化的快速扩张,中国电影在世界的风行等等。以色列的代表还和我们谈了要拍摄对抗中国的片子。他们要把出埃及记在我们印度拍摄。”
智囊团的代表抛出了他的结论:“由此我们不难看出,通过欧美对中国的恐惧来赚取外汇,是我们获取外汇最快最直接的方式。”
“赫曼卡比尔部长已经为我们打好了底子了,他做出了模样,告诉我们应该要如何获得外汇!在座的各位都是部长,都是一邦的长官。相信你们应该知道该如何去做了。从轻工业到重工业,各种方
面,向那些我们潜在潜的投资者展现我们的实力,向他们描述我们美好的未来。让他们给我们钱!”
在场的印度官员听到这里,他们一阵哑然,但是过了好一会儿他们忽然明白了什么。
很多人都露出了开心的笑容。刚刚还在为一个影视基地落户在哪而吵起来的官员们开始窃窃私语了起来。
尼赫鲁则是暗地里想着:这样,应该能弄点钱来发展印度,对吧?
第一百三十七章 “英雄”
作为印度总理,尼赫鲁也算是为印度操碎了心了。
虽然很多时候,中国人无法理解印度人神奇的脑回路。但是这不妨碍印度人神奇的脑回路的运转。
毕竟我大印度人一生所作之事,又何须向他人解释?!
我们印度人爱干嘛干嘛,什么都敢干!我们是自由的!
就像是尼赫鲁的想法是: [赫曼 卡比尔通过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和苏联的恐惧,抓住了这个机会来渲染印度可以对抗中国。这样以来可以忽悠欧美国家来给印度支援,以此来对抗中国。]
[至于印度是否需要对抗中国?其实到不是很重要。因为一切都是生意,只要能把钱弄回印度。那么印度就有办法把钱给留下来。只要留下来了,哪怕是官员们上下其手中饱私囊,但是因为涓滴
效应,多少都会有一点流入到印度的基础建设和工业建设上了。]
[中国依靠一些社会 主义国家的支持,他们就能取得这么大的发展。而且中国从那些国家换回外汇是需要支付大量的产品的。而我们印度可是空手套白狼,一分钱不用花,一件产品不用生产就能
获得这么多的支援投入。那么相对来说,我们岂不是能拥有更好的发展? ]
不得不说,尼赫鲁和他的幕僚们是有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的。
这种思考方式不要说元时空的主席思考不到了到。就算是穿越而来的李锐都思考不到啊。
东柏林的社会主义电影节上,最出风头的是什么?不是被中国小米养的很好的诺玛简。
而是其貌不扬的印度文化部长赫曼卡比尔。
因为这位老兄不仅仅是宣布三年要拍摄一千五百部电影的宏大计划。同时还在中苏宣布将要联合拍摄关于犹太人二战题材的电影之后,紧接着马上宣布了也要拍摄同类型同题材的电影。
并且还有以色列的犹太人帮着站台,好莱坞那边也有人帮着一起站台。 欧美媒体也跟着一起宣传。
为了帮着造势,这些新闻媒体连基本法都没有了。
当真是怎么吹牛逼怎么来。
《美、印、以将要合拍传奇史诗!》
《赫曼卡比尔一李锐最强大的敌人!》
《印度,冉冉升起的新星》
尤其是美国abc,甚至还搞了电视专题纪录片。
柏林被誉为东西方冷战的桥头堡不是没有理由的。现在柏林墙已经倒塌了,东西两边来往其实还算简单。
abc记者申请来东柏林拍摄也是可以的,就是全程要被斯塔西工作人员跟着。而且不能超出他们申报的拍摄路线。
abc的记者们用了他们惯常的拍摄技巧。为赫曼卡比尔拍摄了相当有气氛的一部专题片。
现在abc学会了李锐之前用在电影里的技巧。开始会慢帧拍摄,再加上bgm来渲染气氛了。还使用了略带仰视的拍摄视角来拍摄赫曼卡比尔。
别的不说,反正李锐看到这个片子的时候忍不住脱口而出一句: "我靠!赌神!”
是的,在abc的拍摄下,赫曼卡比尔部长推门而入。帧慢播放再加上颇有气势的bgm的引入,让原本其貌不扬的赫曼卡比尔突然变身成了[周润发]了。
在这个专题片里,abc可是把赫曼卡比尔一通好吹,甚至于把印度都疯狂吹了一遍。
而当这条abc拍摄的专题纪录片播放的时候,柏林电影周已经结束了,李锐早早就带了团队回到了中国。
通过在国外的同志收集情报,他在中南海和主席他们一起观看了这部由abc拍摄的专题纪录片。
“李锐啊,这件事你怎么看呀?”主席坐在沙发里,略带笑意的看着李锐。
“你这次出去柏林一趙, 没有想到倒是被印度人抢了风头。我们还经常说,我们的李部长是这全世界最会搞风头的哩。。”
主席这话说的多少带一些调笑的味道。
因为这些年李锐在这方面好像还确实是世界顶级。炒作造势之类的,李锐就没输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