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974节

  当然,作为一个老刑侦保安队长,也很清楚什么叫做放长线钓大鱼。
  北京解放都这么多年了,但是这敌特时不时还是能冒出来,这证明潜伏在北京市水面下还有一批顽固分子,他们藏的极深。第1天展会结束的时候,保安队长就将他发现王平安很可疑这件事情给上报了。
  因为这次电脑相关技术的展览是国家的重中之重,由北京市公安局直接派遣精英来进行管理。局长直接说:“既然有可疑,那就提起十二万分小心。对他调查一下。”
  但是还没等公安把王平安给全部调查清楚呢,第二天他又来了。还是非常早的时候就来了。这下保安队长就可以肯定了,这家伙一定有问题!
  而王平安却毫无所觉,他今天一定要排上试玩电脑。他要拍摄视频,他要去美国过上幸福自由的日子了!
  第一百一十章 那个男人
  终于又进来了。这次王平安终于是排在比较前面了。
  昨天他把间谍录像机里面的录像带上交给了自己的上级,上级很高兴,表示这些东西就是美国需要的东西。
  上面的人表示要他再接再厉,打听到更多的情报之后上交过来,只要完成这单,他就可以去美国享受自己的自由生活了。对于王平安来说,这可是难以拒绝的诱惑。能够去美国生活那可是他毕生的梦想之一。
  今天他早早的来了,但是没有和那些日本人一样连夜搭帐篷守在门口,因为他觉得这样未免太惹眼了
  但其实一个普通的售货员连续两天参加这样的专业性展览,其实已经挺扎眼的了,只是他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而已。安保队长已经悄悄跟上了他。
  今天北展的展览馆内更加热闹了。
  因为昨天很多人没有体验到电脑计算机就闭馆了,所以今天又来了。而且还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昨天体验过的人,如果今天还来排队,那岂不是又有很多人体验不到了?
  基于如此,中方和各方紧急磋商一下决定,就按照第一天给出的号牌来排序。
  这个大家都同意了,就按照这个办法来吧。
  所以今天大家还是按照昨天的号码牌来登机玩耍。不过今天玩的人就没有昨天那么沉迷游戏了。
  毕竟昨天站在人后看着他们打鸭子、堆长城看了一天了。看着都看累了。毕竟科学家和技术员的自制力还是很不错的。今天开机试玩的科学家和技术员们,也就是平均每人玩个十分钟左右的游戏嘛,不会沉迷的。
  不仅仅是要玩游戏,更重要的是尝试一下他们昨天在展览馆里面看见的那些其他展台所展示的技术
  李锐来到这个时代,带来的挂仅仅是高科技吗?当然不是,更重要的是给本时空的中国科学家们点亮前路。
  其实科技的发展,人类也不能知道该向什么方向走。元时空七十年后,那些顶尖的科学家们就能完全确定下一步的科学该怎么走?有那些道路吗?显然是不可能的。
  对于本时空的科学家和技术员来说也是如此。科研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的。但是李锐来了,他至少带来了很长一段的康庄大道。为众人指明了方向。不用大家在湿漉漉的大河里继续摸石头了。
  这带来的好处之一就在此展示了。那就是北展的展台内,直接展示了一堆电脑的外接和扩展。
  按照后世人好理解的话来说,那就是这刚刚萌芽的中星一号计算机,已经开始搭建自己的生态圈。并且看起来就有一股欣欣向荣的意思。王平安这样的间谍无法理解其中的奥妙。但是在场的科学家和技术员却是知道的。
  他们所有人都兴致勃勃,劳动节时期每天来参加北展的展览,就像是每天都在过大年,每天都能领巨额红包压岁钱一样开心。北展的这场展会一共开五天。之所以开这么久就是为了等待一些晚来的外国科学家和官员。
  因为李锐吃准了,这项技术抛出去,尤其是中国的合作意图抛出去之后。社会主义阵营这边肯定是要炸锅的。只要不是傻子就都能明白这其中的意味。
  就像是现在,在传真机的展台那边有个会谈室,现在日本的宇佐美一郎正在向中国代表提出自己的价码。"整机贴牌生产,五年后下放全部技术?但是要在中国也兴建同规模的大型生产线或其他工厂.……”
  宇佐美正在读来自中国的条件。中国人给的条件不能说很苛刻,但确实是规定的很死很细致。
  宇佐美顾问虽然在代表团里的权力权不低,但显然这不是他能拍板决定的。所以在看完之后,他站起来对中方代表伸出手道:"我还不能做决定,先让我思考一下。”
  中方代表站起来和宇佐美握手,同时道:“宇佐美同志,那请您快一点了,不可能一直将份额留着的。东德的代表已经去拍电报了,最快下午就能敲定合同。”
  宇佐美有一种紧迫感。中国北展的这次展览,真的是给大家吃了一颗大力丸加定心丸。让大家越发的佩服主席重信末夫了。
  果然跟着中国走更有前途啊,苏联肯定是没这个的,而且苏联就算是有这样的技术,也不可能和我们合作。苏联自己会吃的光光的。也就是中国,现在工业实力薄弱,需要外部的援手。所以才愿意以五年后开放技术(或部分技术)的条件,来谈合作生产的事情。
  唯一的问题就是宇佐美等人要面对的竞争对手真的是太强了。
  中午的时候,宇佐美和同事们碰头,带来的消息很紧迫。
  "数控机床那边,中国人正在和捷克、东德谈高精密滚珠丝杆、滑块滑铁的生产合作项目,目前东德和捷克已经敲定了项目意向。过不了多久就会签约了。数字控制的步进电机生产和技术下放,目前中国还在待价而沽,开的价码太高了,东德和捷克有些犹豫。但是苏联方面蠢蠢欲动,苏联已经拿下了机架项目了……"
  "朝鲜和中国敲定了包括数控机床、电脑芯片在内的诸多设备的原材料生产。朝鲜出矿和人力,中国出技术和生产设设备.."
  "这次展览会上,我观察到中国有一种新的abs材料被大量运用在电脑上,韧性强度一流。可以用在大量的民用设备上。我正在和中国代表谈技术转让问题。可是日本贫油田,我们想要生产的话似乎有些困难..……"
  “我和中国谈了小型电视的技术转让。他们有意向转让这门技术,以日本的生产力和消费力,我们可以弄,而且还可以直接出口。但是中方的条件也是比较苛刻……”
  一桩桩一件件,所有的信息汇总过来。宇佐美知道,中国这次真的是开了一个绝招出来。
  中国要用这些技术为饵,让大家一起掏钱帮着新中国把他们的工业框架搭起来,再夯结实一点。
  但中国人的这行为是阳谋,而且大家都是有利可图的。即便是中国人的条件苛刻,但做生意谈条件,不都一向如此嘛。这次是中国人的主场。宇佐美中午午休的时候紧急回了一趟北京饭店,和代表团的一众高层开了二十分钟的紧急会议。
  会议结束时,日方代表一致举手同意,尽可能和中方达成合作项目,哪怕是条件苛刻一点。
  因为在会议上,重信末夫提出了一个尖锐的说法:"以后亚洲,大概率将要进入中国时代。除非美国全力冲击亚洲,否则很难对中国再东亚的实力形成挑战了。既然如此,我们应该早点上船,早点占据一个好位置。中国有一句话叫做千金买马骨,我相信我们日本的底子,值得中国千金买骨。不要计较一时的得失,要目光看远一点。至少中国不会和美国一样,对我们扒皮抽筋。”
  在重信末夫的建议下,下午的时候日本代表和中方的洽谈业务就顺利多了。很多项目都敲定了意向,当然最终的谈判要价,那都是交给两国贸易部拿总的。
  北京的展会,似乎变成了一场盛宴。欧美资本阵营看得见摸不着,他们难受的全身都打摆子了。展会多半几天,就是为了留出时间让那些拿不定主意的国家,赶紧派能敲定主意的人过来。
  当然,要是最后还是什么都敲不定,那也不能怪中国了。毕竟都留给你机会了。是你自己没有把握住啊。所以当展会进行到最后一天的时候,反而是最高潮的时候了。
  因为很多手握重权的外国官员终于赶到了。
  而在这一众临时赶到的人中,却有一个人出现的是令人那么惊讶。
  他顶着光头,一笑两个大门牙,身材比从前消瘦许多,认识他的人都说他瘦脱了像了。这个男人正是本时空之中,中国人民的老朋友一赫鲁晓夫!
  第一百一十一章 包圆了
  曾经斯大林下面的三巨头,赫鲁晓夫、贝利亚、米高扬(注:朱可夫与斯大林基本平级,不算斯大林之下)。
  在那场政变之后,这三人的命运也迎来了巨大的改变。其中贝利亚是变化最大的,他作为斯大林的心腹,同时也是当时苏联情报头子,还掌管了一部分莫斯科城防部队警卫部队。却在朱可夫发动政变的时候什么都没做,本该在初始阶段就可也扑灭的火焰,被贝利亚坐视放大。他已经被斯大林贴上了背叛革命的标签。考虑到他曾经的功劳,贝利亚被卸掉了一切职务,取消一切优待,比照四十年工龄的钳工来发退休工资。给他在黑海边上弄了个小房子,给他养老。
  这已经是斯大林宅心仁厚了,否则贝利亚这家伙不被枪毙都该被吊死,别的不说,光是他搞核试验居然不清空当地居民的行为就堪比美利坚在比基尼岛的所作所为了。
  朱可夫发派去了西伯利亚的糖浆工厂,帮着生产山海关可乐的糖浆。五五年去世了,死于高血压高血糖并发症。主要就是可乐喝太多引起了身体的病变。
  米高扬被分散了权力,但依旧还在相对中央的位置。
  赫鲁晓夫则是被发配似的,让他去东欧加盟国工作去了。曾经和中国合作愉快的大光头,他已经很多年没来中国了。所以当他从机场飞机上下来的时候,外交部来接待的成员都惊了,之前没听他要来的消息啊。
  只能是赶快通知一下总理了,看看总理怎么处理。
  后来经过沟通才知道,赫鲁晓夫是被临时叫过来的。
  他没空和总理去寒暄,拜托外交部的人和总理打声招呼,他直奔北展会场去了。
  而赫鲁晓夫被叫来的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赫鲁晓夫这人虽然有的时候利令智昏,但是这几年冷静期观察,斯大林发现他没有自己想的无可救药。这家伙还是有点理想,也有点能力的。但是他的能力显然不足以让他独当一面,成为大国领袖。能在苏联的某个部门干好一把手、二把手已经是赫鲁晓夫顶天的能力了。
  而且斯大林还担心一点,那就是自己走后莫洛托夫的性格可能会对中国过于苛刻,导致中苏翻脸。如果中国的毛在国际政治形式上不支持莫洛托夫,那么苏联将会非常被动。甚至有可能武力相向。
  所以在考虑之后,中苏外交需要有人唱红脸有人唱白脸。中苏外交关系就像是刺猬,需要抱团取暖但又要尖刺互相保持距离。这对中国和苏联都是最好的。
  所以赫鲁晓夫又被叫了回来,在限制他的权力之后,让他处理部分和中国外交贸易的事宜。有莫洛托夫卡着他,赫鲁晓夫不可能和之前一样大手大脚了。
  但是有赫鲁晓夫去谈,那么莫洛托夫也没法和之前一样扣扣嗖嗖三天扣不出一个大钱儿了。
  这是慈父对苏联日后中苏外交关系最后的干预了,剩下的道路要看这下一代苏联领导人准备怎么走了
  这次赫鲁晓夫同志来中国是带着大量的政治任务来的。当然,那些政治任务在当前休提。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赶紧去北展洽谈合作项目。目前苏联除了几个优势项目之外,居然没有其他谈下来的项目,这可不行啊!
  今天是展会最后一天,要多敲定一些项目啊。而且今天会公布电脑售价,购买多少现货,之后预定的要缴纳多少定金,中国怎么安排生产和发货等等,这些都是要谈的。
  在这关键时刻,赫鲁晓夫登场。
  他要带着苏联来买买买,没有钱就用工业产品抵。反正苏联别的不多,机床、拖拉机、履带、大金属罐有的是。都是中国急需的玩意儿。还真别说,中国现在就爱苏联老大哥的机床。
  虽然说外表做的粗糙了一些吧,但是不影响好用啊。嘎嘎结实,嘎嘎耐用。反正只要精度还行,皮实耐用,那就是好东西。中国现在最大的沈一机和沈二机生产的机床完全无法满足国内需求。
  于是乎,赫鲁晓夫来到北展时走路都带风。
  这个曾经每次来中国都笑得和大倭瓜一样的男人,这次全程绷着脸。手上攥着苏联的工业产能,让他能在这里傲视群雄。
  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阵营的人看着他的出现,都开始窃窃私语。
  尤其是当苏联的那些代表请他定夺事情的时候,赫鲁晓夫同志大手一挥,直接和中方人员面谈。一个项目在会谈室内短则三分钟,长则五分钟,一定会有一个结果。
  众人看着那些除了会谈室后非常客气礼貌,双手紧握赫鲁晓夫,一个劲的给他点头哈腰的中方人员。大家还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吗?老大哥就是老大哥,出手阔绰啊。很多吃不准的项目现在都拍板了。
  而且赫鲁晓夫是有决定权的人。他拍板了,那么项目就算是合订了。“宇佐美桑!苏联人拿下了包括新型abs、赛钢在内的多款项目了!”
  “不好了!苏联将数控电机的轴承合作项目、光学测距项目、控制传感器项目等等十几个项目都谈下来“苏联要和中国人谈下多彩印刷技术项目了!了”
  赫鲁晓夫一来,现场的气氛真的变了。之前很多国家很多人还对一些项目的合作抱有迟疑。但是赫鲁晓夫这一来,好家伙!这是要全部包圆啊?!你苏联人的胃口这么大?
  还真是,苏联人的胃口真的是这么大。
  现在全场的人都动了起来,一些还在摇摆的项目,现在他们都在疯狂催促敲定。之前是中方人员着急,希望项目早日落地。现在是中方人员不急了。
  这在会场里闲庭信步的赫鲁晓夫哪里是苏联官员啊,这他娘的是中国财神爷啊!也就是共产主义不兴拜神,不然高低给赫鲁晓夫同志来三柱香。宇佐美按捺不住了:“走!一定要把步进电机和数字控制系统的全套系统谈下来!从技术到生产,再到后续研发。我们一定要搭上这班车! "“可是宇佐美桑,你之前不是说中国人这方面的开价太高了吗?”
  宇佐美听到疑问后毫不迟疑的说道:"“此一时,彼一时。走!还有,传真机项目也去谈下来。还有他们还处于概念阶段的影印机,多色成像屏幕,信号交换机,网络搭建等项目,说
  我们愿意做投资,务必让我们参与其中!”
  现在不是犹豫的时刻了,宇佐美是拼了。赫鲁晓夫的气场比他们来说是太强了,要是不赶紧一点的话
  当真是连渣渣都没有了。
  王平安躲在角落,呆呆的看着现场已经乱成一团,到处找中方人员洽谈,上赶着给中国送钱的外国人们。
  他脑子里一片浆糊。
  这些天的所见所闻,让他开始有些怀疑了,美国是不是真的赢不了中国?
  不会! 不会!怎么可能?!美国不过是不伤筋动骨的小败,中国在亚洲也不过是惨胜。自己一定是想多了。一定是这样!
  嗯,这几天收集的情报够了。我先撤了。不然会被人盯上的吧。如此想着,他就准备撤了。可惜他并不知道,他早就被人给盯上了。公安部的同志早就做好了收网的准备了。
  而就在王平安离开后不久,北展第五天最后的重头戏来了。那就是公布电脑的售价。
  但是再次来住持发布的韩立还没开口呢。
  台下的赫鲁晓夫直接开口道:“五百台,我们全要了!“此话一出,全场哗然。
  第一百一十二章 可惜长了嘴
  “我全都要!”
  赫鲁晓夫的这句话就像是平地一声雷一样,把现场炸的外焦里嫩。在短暂的沉默之后,巨大的吵闹噪音在会场响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