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859节

  还好李锐脾气好,不会因为这种事情对束星北有什么隔阂,基地里怪脾气的科学家不止他一个, 李锐都习惯了。
  当时李锐就和束星北说道:“束大科学家,咱们真的不是给你找麻烦。而是真的有一个更要的事情让你去做。这是我和老陆和钱总开完会做出的决定。”
  束星北当时还不服气:“能有什么比现在研究生产原子弹更重要?”
  李锐从抽屉里抽出厚厚一沓资料:“这些。
  《海基反舰、防空雷达》、《无人机搭载sar雷达》 、《数据链共享设想》 、《现代化作战指挥中心概念》 ……
  一大堆资料,束星北翻开一本之后就忍不住了。
  李锐也端着茶杯对他说:“怎么样,老束。这些东西不比原子弹的重要性差吧。我们国家的实力还很弱小,但是我们的敌人却无比强大。”
  “强敌环伺,我们只能以非对称作战的理念来保家卫国。导弹、原子弹虽好,但是如果没有雷达和制导,它们就是瞎子的眼镜,纯摆设。”
  “邓总解决原子弹,钱总解决导弹;你束总帮忙解决雷达和雷达数据链传送问题。三位一体, 才能解决我们生存空间的困境。雷达问题可是不下于原子弹的重要课题。你要做好了,不光是我们基地给
  你记大功,全中国百姓都要给你记一个大功!
  “你是有功于国家有功于人民的啊!
  束星北被这么一说,他又高兴了起来。能研究自己最擅长的雷达,而且还有如此多的思路和方向,对他来说如获至宝。
  李锐这才算是把束星北给哄好,让老束乖乖回去工作去了。
  瞧,想要做一个正儿八经的好领导其实也不容易。尤其是自己的下属一个个脾气本事都很大的时候。
  束星北也没有辜负组织上的重托,之前在日本海域打下美国飞机的防空导弹的雷达锁定技术就是出自他手。
  侦查台湾飞过来飞机的岸基雷达也是束星北的手笔。
  元时空之中明珠蒙尘的束星北在网咖的技术支持下以点破面,几乎是带着中国的雷达技术在一路狂奔。
  现如今各国的海基反舰导弹所面临的最大难题都一样,那就是海面杂波很大,雷达锁定敌人难度极高。
  为什么到了元时空后世空军还有一招超低空海面突防, 就是飞机能躲开雷达视角,借着海面杂波进行抵近进攻。
  海面杂波和雷达锁定问题,这两个问题在五十年代深深困扰着美国和苏联。在海况复杂的海域,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预警机从天上对下面进行雷达扫描,在通过数据中心将数据传送给各个舰船。
  现在美国和是苏联它们的导弹也在不断迭代,雷达和锁定技术也在不断迭代。因为它们也不知道走哪条路是正确的,就算它们是超级大国,它们也是要不断试错的。
  “但是我们现在不用走他们走过的错路了。“束星北带着技术员擦拭着威海号上的重型无人机。同样的重型无人机在威海号上有十几架。
  威海号上的很多武器和备弹舱都做了拆卸改造,就是为了给它们留地方。
  束星北抬头看向威海号上被他亲自改造过的雷达,又看了看重型无人机上自己手搓出来的雷达和信息传输设备。
  束星北摸了摸无人机低声道:“宝贝啊,宝贝。李主任和我说能不能解放台湾就看你们了。你们别让我失望啊。
  “束老师,您念什么咒呢? "来自基地里的技术员,也是跟着束星北学习雷达技术的周成。虽然人长得五大三粗的,但是手工、机械操作和电焊等活儿细致,这在这个很多东西都要手搓的年代,他这算
  是非常厉害的特长了。
  “去去去,什么念咒。我们搞科学的,不搞封建迷信。“束星北道:“我现在唯一担心的是这仗打完之后, 我们的秘密会不会暴露?
  周成道:“应该不会吧,老师。我们可都是远距离侦测。
  “不好说,不要小看美国的科学家啊。"束星北摇摇头:“我当年求学的时候见识过很多欧美学者,他们比想象中的还要聪明。”
  “哈哈哈,束老师,咱们不小看美国的科学家。但是也不能小看美国的反共政治正确和美国政客的底线啊。”笑声传来,是海军司令肖劲光。
  “美国人自己内斗现在斗的你死我活。咱们的李部长又不断的发文章和资料给美国现在内部斗争煽风点火。束老师,你知道蒋介石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吗?”
  束星北和肖劲光点头见礼后摇摇头:“不知道。”
  “攘外必先安内啊!“肖劲光大笑道:“这美国人也不知道是不是和蒋介石学的。最新得到的消息,胡佛派系(官僚派系)和议员派系(犹太派系) 已经在美国国内开始逼人表态了。不管你是演员明星、商人富豪,还是科学家学者,统统表达自己的政治派系和观点。如果表达不对,嘿嘿..
  肖劲光笑了两声摇摇头。
  束星北听闻后一呆,随即说道:“这么搞,谁还有心思搞科研弄生产?”
  “是啊,所以我们就是要趁着美国现在混乱来统一台湾啊。 ”肖劲光点头道: "现在前线以金门为饵,台湾的舰队已经源源不断的赶来了。依托于岸炮和将士用命,国党的舰队被我们死死的按在了金门外海。
  束星北眼神一亮: “那我们是不是要出发了?这些导弹艇和我们的雷达旗舰……
  “不。“肖劲光摇摇头:“还差一口气。 我们得到了线报,现在台湾已经把力量都押上了,他们已经输不起了。蒋介石已经开始求援美军了。”
  “我们的目标就是调动美军舰队,消灭美军舰队在亚洲的力量。只要美军舰队一动,一插手台海之事,就是我们出动之日!”
  “那还要多久?”
  "不会太久,也就这一两日了。”
  ……
  日本,东京。美军现任驻日司令官看着求援情报,他陷入了深思,要不要去救台湾呢?这是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让小史迪威来。”司令官想不通,只能找一个可以想通的人来。
  第四百二十三章 人算不如天算
  小史迪威在美国也算是对中国非常了解的一名将军了。他的父亲就是大名鼎鼎的二战时期南亚次大陆的统帅史迪威将军。
  也是那个派人看着中国远征军士兵把维生素片吞下去,而不是被长官们强行扣出来卖钱的将军。
  史迪威和中国打交道很多,对中国尤其是对国党了解很深。
  但是因为他在政治上的倾向让人不喜,所以后期投闲置散,46年因癌症去世。
  史迪威是当时美国国内少部分认为马列党会夺取天下的将军之一, 他当时敦促过美国高层尝试改变支持对象,看看能不能和马列党谈。
  当然结果是没得谈。
  小史迪威当年就为史迪威工作,处理中国的各种关系,并且和国党高官打了不少交道。
  他被调任来亚洲工作,就是因为现在美国对东亚局势的掌控感觉有点失势,需要一个中国通来。
  不然史迪威去世之后,小史迪威的日子可不好过。美军内部早就把史迪威的势力吃了个精光,美军内部也是山头林立的。元时空之中,小史迪威更是在后期被丢去越南战场,很难说是让他去立功还
  是让他去背锅的。
  这个时空之中小史迪威还算是幸运,至少现在就来亚洲工作,还是在驻日司令部工作。
  对于司令官的疑问,小史迪威要求仔细看台湾方面的情报。
  台湾方面的情报上写着,现如今台湾的舰队几乎都压上了,但是对岸的海军实力比预想中要顽强。依托于岸炮,两边打的旗鼓相当,不分上下。
  现在就需要美国来推一把,他们马上就能突破了。只要美国天军一到, 他们就立刻能打破现如今的困局。
  “说实话,我对于这个提议还是很看好的。“司令官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马列中国的海军实力不强,驻日舰队只需要派遣一艘航母,几条驱逐舰过去就能按着他们打。这是把马列海军彻底消灭的好机会。”
  “而且我们也需要一场大胜来稳固我们在亚洲的威望。现在我们有些疲软。日本的那些赤军太麻烦了,现在他们占据了日本北部大量的土地。我们的陆军士兵现在战斗力堪忧,而他们最大的依仗就是
  背后有中国和苏联的支持。要是能砍掉中国的一只手,那么情况将会乐观很多。
  听着司令官的话, 小史迪威放下资料后说道:“司令官阁下说得不错。从战略和战术的角度上来讲,这确实是最好的选择。如果资料上说得都是真的,马列中国并没有海基反舰导弹的话,仅仅依靠陆
  基导弹,他们是很难攻击到我们舰队的。
  “如果能一次性按死中国海军,让他们片帆片不能出海,那对我们来说将是天大的好事。我们可以将战舰开至大陆任何一个沿海重要城市边上,依托于舰炮都能给他们造成威胁。”
  司令官听到这话后说道:“这么说你是支持支援咯?”
  小史迪威摇摇头:“恰恰相反。我不怎么支持。
  “嗯?为什么?”
  “因为蒋介石的这封电报。依我对国党军队的了解,他们若是消灭了一百名敌人,那么从团部上报到师部时就会变成消灭了五百名敌人,从师部上报到兵团时就会变成消灭了三千。从兵团上报到中央
  就会变成六千,从中央发到新闻电台通讯稿就会变成[消灭敌军一万人, 大捷! ]这样。
  司令官微微一愣,美军内部也会有夸大战功的事情,这在全世界部队都属于常见情况,大家也是睁一只眼闭一 只眼,只要别太过分就好了。但是和国党这样离谱的他还是第一次听说。
  史迪威微微笑这摇头道:“如果是失败了,那么他们又会把失败的数字不断减少。从大败变成中败在到小败。小败最后变成僵持,僵持变成小胜。呵呵。
  小史迪威发出意味不明的笑声。司令官阁下算是大开眼界了,他问道:“所以你分析国党军队现在的情况是怎样呢?”
  “困难。“小史迪威道:“还有余力在信件里说[希望]美国援助,而不是说美国赶紧援助。那么就说明他们勉强还能维持。但是肯定没有信件上说得那么轻松。如果真的信了他们的话派遣大军前往,
  说不定最后会变成我们顶在上面,帮他们做嫁衣了。
  “他们敢这样算计美国?!”
  “相信我,蒋介石和他的妻子宋美龄什么都干得出来。要是哪天宗教裁判所宣称他们是披着人皮的恶魔,专门吃婴儿的大脑为生。那么我一定支持梵蒂冈教廷净化他们。"小史迪威耸耸肩。
  史迪威将军本身就和蒋介石关系一般,看不惯蒋介石多了去了。身为史迪威将军的儿子,小史迪威也深受父亲的影响,而且在和国党高官接触的时候,他一次次被国党高层的贪污腐败多样性突破想象力的极限。
  所以小史迪威的提议是派遣两条护卫舰去看看情况。航母等大型战舰不要动。如果战场真的有国党军队说得那么轻松,那么两条护卫舰过去也足以影响战争天平了。
  如果战场非常吃紧,那么就在做商议。现在美国国内的局势吃紧,司令官和小史迪威都要明哲保身。
  如果亚洲再次失陷一支舰队进去,他们都不敢想这会有多可怕。
  原本计划是弄得好好的,驻日司令也安排了两支护卫舰加满补给明日一早出发。
  但是到了隔天早上,小史迪威分明在港口看见出动的不仅仅是两条护卫舰,明明是多条护卫舰,还有几条驱逐舰以及两条波土顿级导弹巡洋舰。
  小史迪威内心一突,觉得不好。他立马开着车往司令部赶,他刚一进来就看见面色阴沉的司令官阁下对他说道:“不用和我说了,我知道你要说什么。但是很抱歉,我不是麦克阿瑟,在亚洲这一亩三
  分地上也没办法说什么是什么。这是国内传来的命令,来自五角大楼,参谋长联席会议的决定。艾森豪威尔将军签发的命令。
  小史迪威没有看司令官给他的命令,他只问了一句:“为什么?!”
  司令官叹息一声:“两派之争已经白热化,胡佛在内的官僚派系已经一副鱼死网破的打算了。他拿出了一堆本该是绝密的资料,包括我军在朝鲜战场上的泄密事件,以此来证明fbi和他的重要性。五
  角大楼立刻遭受到铺天盖地的质疑。
  “犹太派系敦促军部拿出解决方案…… ."
  小史迪威喃喃道:“这就是军部的解决方案?”
  “恐怕是的。”司令点点头:“一场大胜能掩盖军队一切的过世。只有胜利,胜利,在胜利!
  小史迪威觉得全身力气都被抽干了,他坐在沙发里沉默了许久,最后惨笑一声:“这个国家疯了!它疯了!”
  第四百二十四章 贴着打
  人力有时穷,小史迪威现在是真的对这句中国古话有了一个深刻的理解了。
  他讲事实摆道理说了那么多,就像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一样。
  说再多,也抵不过美国内部政治斗争的残酷。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