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833节

  皮耶尔的演唱会注定不平凡。
  这波演唱会不仅仅是全世界第一个采用了大屏幕电视墙作为播放媒介的演唱会。
  更重要的是,作为演唱者的皮耶尔对美国政治开炮了。
  这是本时空中摇滚乐手第一次发表自己的政治观点。这是第一个, 但绝对不是最后一个。
  摇滚乐能在元时空五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席卷全球不是没有原因的。
  元时空后世的《文明6》 战略游戏里,作为文化攻击最强力的兵种就是摇滚乐队。
  这世上总会有很多人抗击权威的。冷战期间有摇滚乐手反共,有人反资。反正声音很多,也因为他们如此表达自己的政治观点,才让摇滚乐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 自由和抗争的文艺代表。
  可以说李锐搞得短平快的宣传视频真的有毒。
  按照《走近科学》的套路搞得宣传在元时空属于落伍烂大街的玩意儿,但是在本时空第一次问世 却是可以记录进传媒教材。
  因为这个视频很快的发酵,如何让一个人快速对另一个人形成好感?
  那就是塑造一个好邻居的形象给被传播者。
  大卫埃菲尔的形象塑造的很成功。
  不管是他求学路上的努力,还是在战争年代的勇敢坚毅,或者是战争结束后他的睿智聪慧,都给看过视频的人留下了深深刻的印象。
  这归功于影像学与镜头语言对人物的塑造。李锐可是太清楚这玩意儿怎么玩了。
  不同阶段的大卫被李锐塑造出了出不同的气质,但是融合在一起又 是融治的。
  就像是李锐后世见过的那些图片,越南三百吨级“巨舰与中国六万吨级“渔船”。还有[帝国的黎明]与[维多利亚大酒店盛大开业]。
  只能说照片和影像真的是一门学问。这也是为什么说视频时代更容易牵引着观看者的思维走,而在文字时代想要达到这一 点却很困难。
  中国的李锐正在疯狂推进影像时代的进步。中国的相关技术也在疯狂爬升中。
  就像是法国现在街头巷尾的很多店里都莫名其妙的出现了盒式录像带机一样。
  别问,问就是拉姆文化有限公司代购的。
  一并代购来的还有 各种盒式录像带。那些中国的电影已经被灌入成盒式录像带了。
  如今巴黎的街头已经开始出现了一种新型的营业场所,这个场所叫做[录像厅]。
  金陵电视厂因为接了法国的大单,特丽陇生产线终于有资金开动了,他们生产小型彩色屏幕了。于是乎小尺寸彩电已经可以生产了。
  虽然特丽陇电视的价格飞.上天,但是用于营业场所还是可以的。毕竟是可以赚钱的。
  相比于电影院,录像厅的价格更便宜,相当于一杯葡萄酒的价钱(注:法国的葡萄酒很便宜,以2023年为例,法国本土超市卖的葡萄酒大多在两三欧一瓶,是法国人常喝的。八欧、十欧的葡萄酒都
  能作为去他人家做客吃饭时带的礼物了,属于普通人的好酒了。),就能让人在里面看一下午的电影。 现在已经是法国很多人喜欢的休闲娱乐方式了。
  而现在,很多录像厅都在播放《大卫埃菲尔:一个人的死亡》这纪录片来着。而且看的人还挺多的。
  因为就在演唱会的第二天,法国各大报纸和英国的一些报纸都开始报道关于演唱会上皮耶尔给人播放视频的事情。
  有支持的声音,有反对的声音。
  支持的声音各式各样。而反对的声音就比较统一了 ,都是认为皮耶尔这样放视频,有拖延演唱会水时长的嫌疑,让观众花的票价不太值。
  好吧,其实大家对皮耶尔在演唱会上播放的视频本身是没有太多反驳观点的。
  因为李锐制作的视频却是破了很多人的防。因为大卫就是中产阶级精英人物代表。他和那些记者、编辑们是处于同一阶级的。
  然后,他被逼死了。
  多少让这个阶级的人有些兔死狐悲的情绪,哪怕这种情绪只会持续几天几个月,但至少现在是存在的。毕竟大多数人都是记吃不记打的。
  他们纷纷对大卫的死亡表示出了一种同阶级的同情。
  所以在报纸上说了不少好话。而与此同时,拉姆文化有限公司铺货过来的录像带也到了。
  刚好录像厅就开始播放,这下全法国看到这个视频的人就更多了。
  很多人开始写信去报社,写信给埃尔登教授。人们大多数是表达同情和怀念的。
  感谢大卫当年为了欧洲战场而奋战过。也感谢他为了传播法语和法国文学而做出的努力。
  与此同时,美国驻法大使馆则收到了很多臭鸡蛋和烂西红柿来着,还有各种恶毒的诅咒信。
  毕竟巴黎民众对美国的好感度本就不高。之前cia打死学生,最后被反扑出去的事情还历历在目呢。
  再加上驱逐北约总部等等事情,美国在法国这边还属于负值好感度呢。
  驻法大使也觉得很无奈。
  “把这些都清理了!都清理了!”他有些恼火的看着院子里投进来的十几个烂番茄,真的有些恶心。
  这种坏了的番茄散发出一股发酵的味道,就像是臭袜子丢进酒桶里产生的味道一样,闻着就让人恶心。
  “法国警察在干什么?他们怎么抓不到人?”
  驻法大使真的恼火。
  大使馆武官则说道:“法国警察,你能指望他们干什么?”
  呵,这话说的,真有理。法国警备松弛是出了名的。
  “可惜了,我们不能出去逮捕,那些家伙。不然的话肯定能抓住。“武官有些可惜。
  而大使则道:“千万不要,之前cia的事情你忘记了?胡佛在国内做的太过分了,他为了合并cia都快疯了。”
  武官道:“他疯不疯不好说,但是他下面那些人却是快疯了。他们已经闻到cia的肉香味了,他们巴不得把cia的肉扒到自己锅里。
  大使摇摇头:“还好,我们在国外不需要理会这些事情。不过fbi真的要合并cia的话,未必是好事。现在他们已经把自己搞得神憎鬼厌了,弄得我们在国外的处境很也麻烦。
  就在大使和武官讨论着国内问题,并且庆幸自己在国外没有卷入这些纷争的时候,大使馆的一名工作人员跑来告诉他一个“好消息”。
  “大使先生,不好了!大使先生不好了!出大事了!”一名工作人员急忙忙的跑过来。
  边跑边喊道:“那个,大卫:埃菲尔妻子的三姐,她作为律师把fbi告了!她正在巴黎召集人们请愿呢!她要状告fbi和胡佛! "
  "哈啊?! "大使眼睛瞪大。
  第三百八十七章 出乎意料
  是的,大使先生没有听错,埃尔登教授的三女儿,佩吉的三姐确实是把美国fbi给告了。
  这在这个年代可谓是石破天惊的一件事。
  不过佩吉的三姐,这个名叫佩珀的女人能在这个时代当上律师已经是一个非常值得让人惊讶的事情了。
  在五十年代的法国,全国有律师执照的人有好几千,但其中女性律师者在全法国不超过三位数。只有区区几十人罢了。
  而其中拿了律师执照后真的当诉讼律师,而不是在公司当法律顾问或者其他法律职业的女性更少。
  而佩珀是全法国唯一个的, 打刑事案件的女律师。这就更加稀有了。因为大多数位数不多的几十个女律师大多从事的都是财产律师、基金保全等在律师行业里相对体面’的工作。
  因为相比于男性,她们更容易获得贵妇们的信任,毕竟二战之后法国有不少的贵族遗孀。她们怕其他律师做局把她们最后的身家都给吃了。
  所以那些在这个时代当上律师的女性一般愿 意为这些贵妇遗孀工作。相对来说工作体面也比较简单。
  在所有的律师工作之中,刑事律师显然是最吃力的,很多男性律师都不怎么想干。而且刑事律师赚的钱也不如专门负责金融类的律师赚的多。
  佩珀是属于这个时代的一个异类。
  不过她怎样特立独行,在这个时代之中,她是要屈从与时代的洪流的。
  那就是真正的大刑事案件的诉讼,根本没有人会找她。大家会更加信赖男性律师。
  因为看起来男律师会更加专业一点。
  她处理的刑事诉讼,大多还是和女性相关。比如说女性伤人或者是被伤之类的案件。
  如果她的人生轨迹没有变动的话,她这辈子一直干到退休也就这样了。
  处理一些女小偷、女性被侵害、女性把人打伤之类的案件。不会处理到多大的案件。
  而在这个时空之中,很多事情都有了改变,包括佩珀的人生轨迹都在这疯狂的时代里狠狠的来了个回环大漂移。
  在埃尔登教授的家中。
  “佩珀,你这样高调的说要告fbi,会不会有危险? "埃尔登教授有些担心自己的三女儿。
  “父亲,这是给大卫讨回公道的唯一方式。"佩珀和佩吉两姐妹坐在一起。 从小她们俩的感情就是最好的,佩珀因为工作和自身性格问题,到现在都没有成婚。
  佩吉和大卫的一双儿女被佩珀视为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年佩吉带孩子回法国探亲度假的时候,佩珀总会推掉所有工作来陪自己的这对外甥和外甥女。
  现在两个孩子突然没了父亲,佩珀心疼自己的妹妹,更心疼自己的这一双才八九岁大的晚辈。
  “昨天晚上艾琳(佩吉的女儿还在问我,她的爸爸什么时候来巴黎。她还想着大卫带她和她哥哥去游乐园坐摩天轮。“佩珀说着,摇着头。
  “爸爸,我们不能让大卫死的这么不明不白。也不能让逼死他的人这样逍遥法外。"佩珀的言辞很坚定。
  她的妹妹佩吉也牢牢的握着她的手。
  姐妹两人是下了决心了,她们要给死去的大卫讨一个公道。
  对此,埃尔登还能说什么什呢?没什么可说的。
  他也觉得需要给fbi的人一个教训,他已经八十了。他有什么好怕的?人生都要走到尽头了,难道还怕死吗?
  既然女儿们都不怕,自己还怕什么呢?至于自己两个儿子?那都是成年人了,他们也有一定社会地位了,难道这种事情都处理不好吗?
  埃尔登教授一家开了一个家庭会议,两个儿子两个女儿都一致决定要为大卫讨一个公道。
  只不过在家庭会议的时候,大卫的遗孀佩吉提出了一个小小的问题。
  “父亲,你说的那个皮耶尔,就是那个大歌星。你能不能向他要那些大卫曾经的照片来?“佩吉如此说道。
  “那个纪录片里有很多大卫的照片我都没有,家里也没见过。我希望能整理出来,把大卫从读书到参军还有他在大学里一些我没有的照片都整理出来。”
  埃尔登教授道:“好的,我去帮你问问。”
  嗯,确实有点神奇。从中国传过来的《大卫埃菲尔: 一个人的死亡》这部纪录片里面有很多照片(其实是全部)大家都没见过,包括大卫最亲的人。
  但是吧,没有人怀疑这个是假的。
  因为这年代还没有ps技术,更不存在ai修图。所以眼见为实,照片和视频不可能是假的。
  大家是如此的深信这一点。所以当佩珀在巴黎搞为大卫讨回公道的请愿活动时,很多人都积极参与了。
  参与者不仅仅时巴黎市民,还有很多在欧洲的美国人也支持这个活动。
  因为fbi真的太过分了,他们有的人在国内的时候已经被fbi给整过了。要说他们心无怨怼,这是不可能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