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780节
“奥本海默博士说……很明显中国人就是自己研制出了原子弹,不会有其他任何可能。如果有1/10000的可能那也是苏联捐给了中国一枚原子弹。亦或者是苏联借用了中国的核试验场。但是从理性上分析,这是不可能的。苏联不可能将原子弹交给中国,也不可能借用中国的土地进行核试验,中国政府不会同意。”
“所以奥本海默博士直言……他说请您放弃幻想,正视我们所面临的难题。我们的对手除了苏联之外,现在中国也掌握了核武器了……”
幕僚快速的把话说完麦克阿瑟,脸色一片铁青。
……
赵成汉也好麦克阿瑟也好,亦或者是其他任何人都好,那些从感情上希望原子弹落在中国人头上的人,现在几乎是日日祈祷夜夜欢歌。
他们把新闻机构捏造的假新闻已经当成事实了。
西柏林的酒馆里,很多人都在讨论中国挨了苏联的一记核弹。
威廉和人辩驳,差点被人揍了一顿。
法国巴黎皮耶尔的演唱会上,有记者直接发问。
问他现在中国人挨了苏联一颗原子弹。问他有什么想法?
皮耶尔当场发怒,差点在演唱会和人产生冲突。
当所有欧美的舆论甚嚣尘上时,在苏联的莫斯科却显得非常平静。
斯大林喝着毛主席赠送给他的新年礼物:来自杭州的绿茶。
“这么说中国人已经确实是掌握了原子弹了。”
“是的。他们之前和我们打过招呼了。不过当时我们的科学家们对这件事并没有抱太大的期望,认为中国第1颗原子弹失败的可能性挺高的。”
“但是中国人现在已经做出来了。向毛发送贺电,并且通告全球。中国人自己研发了他们自己的原子弹!”
与此同时,李锐也在罗布泊写好了他的新闻稿。
他交给通讯员。
“去吧,发出去通告全国,通告全球。”
“是。”
……
北京时间1954年9月10日,上午10点整。
北京市钢铁厂工人张祥正在工厂里面加紧时间练钢。
突然整个厂区的喇叭在同一时刻响起。播音员用一种兴奋到亢奋,整个人似乎都在颤栗的语气高声宣读到。
“特大喜讯,特大喜讯!于1954年9月6日,我国第1枚原子弹正式引爆!苏联领袖斯大林同志发来贺电祝贺中国人民取得了从零到一的伟大突破!”
“特大喜讯……”
广播里播音员,反复的在说的这些词,他说了十几遍了,但是他的激动情绪一直没有下去。反而是越发的高亢。
在车间里的张祥一开始没有听清楚广播里说的是什么,可是当他仔细聆听之后,他整个人都呆住了。
随后,他只觉得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充满了他的全身。他不能够上街游行,不能够擅离职守,不能够离开自己的岗位。
但是这不妨碍他在工作的时候高歌一曲。
“团结就是力量,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比铁还硬比钢还强!”
张祥的破锣嗓子在车间里回荡着从前大家都笑话他五音不全,可是这一次车间里没有任何一个人笑话张师傅。
所有人都跟着他的声音一起唱了起来。与其说是他们是唱不如说是在吼。车间里唯一的女同志负责质检的小刘技术员也拼了命的用自己最大的音量喊着这些歌词。
调子对不对?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人在乎了。
就像是现如今的北京街头,已经变成一片红色的海洋。
号外的喜讯,撒遍北京城的每一个角落,电台的广播飞向中国每一寸土地每一寸山。
从青海到内蒙,从吉林到云南。
所有的广播都开到了最大功率。台湾香港等地区以及中国周边国家,几乎都能够收到中国的广播讯号。
而广播里只有一个故事,那就是告诉大家中国的原子弹成功了。
台湾总统府里,蒋介石又砸掉了一台收音机。他是比麦克阿瑟更愿意相信中国被苏联丢了一颗原子弹的。
在香港,雷月星向所有的兄弟朋友派发的红包。他笑容满面也不说什么,反正每个人发10港币。全球华人的自由讨论天地!
在南非。赵成汉和一众华商正在讨论着,他们该给赵特派员筹多少钱?
这个时候他们又看到了上次敲竹杠的警察经过他们的门前,正当他们一脸苦涩的时候,那两名警察向里面看了看,摇摇头却走开了。
不仅仅是他们,那些在街上到处敲竹杠收保护费的,消防部门,卫生部门,税务部门。他们在经过唐人街的时候,只是看了看,却再也没有进来。
当他们正在纳闷的时候,却见对门那些支持新中国的华商们奋力的挥舞着报纸。高声的喊着:“新中国的原子弹成功爆炸了!同志们,我们可以挺直腰杆了!”
赵成汉们愕然。因为新中国原子弹成功爆炸了,所以那些敲竹杠的部门才不来了是吗?
他们看着对门那些支持是共和国的华商,又看了看自己胸前带着的党国勋章。
莫名的赵成汉忽然泪如雨下。
第三百一十二章害怕与高兴
核爆了,原子弹成功了。
这个消息飞速的传遍大江南北,几乎所有中国人在得知了这个消息之后都很提气。毕竟这些年报纸里、新闻里,尤其是朝鲜战争的时候,美国总是挥舞核大棒威胁中国的事情历历在目。
那个时候还是苏联为中国撑起了核保护伞。如果不是斯大林半威胁半告知的和美国说,你们要是对中国用核武器,将被视为向苏联使用核武器,说不定美国佬真的会向中国丢核武器了。
毕竟这个年头美国连氢弹都弄出来了,要是真的丢下来,以中国人口的稠密程度,那是真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了。
而且历史上之中美国就解密过,他们当年是真的指定过对中国主要城市的核弹攻击计划。
想必在本时空之中,这个计划的核弹数量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中国原子弹核爆成功,中国人都很高兴。
就比如说在破晓基地里吧,技术员们就兴奋的不行。因为原子弹相关技术和验算,大部分是在基地里协同完成的。其中一些核心部件也是基地生产的。
大家都是参与过原子弹设计和生产的,这里面也有自己的一份功劳!
基地里大家都很兴奋。有人想要放鞭炮,因为北京市里很多地方都开始放鞭炮了。
但是基地里面严禁烟火,鞭炮这类的危险品。好在电工部门的技术员有办法,搞了一串电子鞭炮,接上电也是噼里啪啦的响着,听着也挺喜庆的。
没办法,禁止烟火嘛,也只能是这样了。
大家都很开心,于敏本来也很开心的,和人一起在基地的篮球场上,伴随着广播里播放的喜讯和音乐一起摇摆。
摇摆的姿势也挺简单,就是后世的那种广场舞的各种动作。
这本是为了加强基地里技术员和科学家们的体育锻炼搞起来的东西。因为跑操太无聊,篮球、排球什么的对身体要求又太高。所以基地开始搞广场舞这种项目。
一开始是女同志们在晚上下班后跳半个小时,后来慢慢的有一些男同志也跳了进来。广场舞动作简单,音乐节奏感又强,扭动一下身体也挺好的。基地里也不存在扰民的问题。
于敏的体育就很弱,跳广场舞都有些不大协调,身体有些僵硬,但是他还是扭得很开心。
就在他开心的时候,在他旁边一个笑容满面的同事突然来了一句:“于敏,原子弹搞出来了,你的氢弹还要多久啊?”
于敏的脸一下就垮了下来。
这话怎么说的,自从来了基地,大家伙看过历史上之中氢弹相关的纪录片之后,都莫名的对于敏有一些很高的期待。
但是现在还年轻的于敏却觉得压力山大,因为自己的知识还不扎实呢。历史上的于敏研究氢弹,都到六十年代了。
比自己多学了十年,看的书也比现在的自己多很多。自己怎么比啊?
于敏也想赶紧搞出氢弹呢。虽然说他的兴趣爱好更大的是理论研究,但是在来了基地之后,俞敏看到了太多历史上发生过的事情。
他不希望历史上发生的遗憾在本时空重演一遍。他的心理压力也很大,一直在努力逼着自己搞氢弹研究呢。
他和基地里研究氢弹的小组这些年也是取得了不少突破,但是距离实际生产还是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而氢弹小组的主要负责人之一,郭永怀看出了于敏的心事。他过来拍拍于敏的肩膀:“不用着急,咱们只要一步步的做了,哪怕慢一点,只要脚步扎实了。就会有成功的那一天的。”
“嗯!”于敏重重的点了点头。但是一种紧迫感却是真的压在氢弹小组的成员头上。
苏联在1953年成功试验氢弹核爆。美国更早一点,在1952年就实现了氢弹爆炸成功。
所谓核平衡,那是需要有对等武力才存在的。你们可以消灭我们,我们也可以消灭你们。最坏的结果就是同归于尽。
只有这样才可以威慑到敌人。建立一个以威慑而达到的和平时代。
……
而原子弹的爆炸成功,新闻掀起的浪潮可不仅仅是在国内让普通老百姓欢欣鼓舞。更是一场威慑国外势力的重要力量。
就以现在的朝鲜局势来说吧,现在美国虽然被赶走了(还有少数和李承晚伪政权归缩在济州岛)。
但是朝鲜现在的内部政治斗争也到了一个新阶段了。
有历史上的经验,中央可是清楚,金大将军的“恩情”是真的太大太难还了,当真是比长白山还重。所以志愿军在战后并没有完全撤退(历史上也没撤),而是保留了一支军队在朝鲜驻扎,用的理由是帮助朝鲜战后重建、防备李承晚和美军势力反扑,同时中朝方面签订了一系列合作协议。
包括教导朝鲜导弹技术、海军培训等等。原本建立在汉城外围的临时导弹发射基地也开始向一个正规导弹发射基地建设。
其目的就是为了支持朝鲜内部的延安派,挤压金日成派系。
历史上之中,朝鲜之战后,数万志愿军滞留朝鲜半岛也有类似的打算。只不过历史上之中朝鲜半岛上的政治形势比本时空差太多了。
最终延安派和苏联派都输得一败涂地,金日成一家独大,最后延安派被大量清除乃至投入监狱,政治上的彻底失败,导致了志愿军无法在朝鲜继续驻扎下去。
从国家角度出发,中国政府不希望自己的邻居是一个神精病,而是一个能亲中的政府。即便不亲中,但也至少要是个中立的国家,这是最低要求了,反中什么的,那就太讨厌了。
这一年来,金日成在朝鲜政坛左冲右突,想要寻找突破的机会。挽回自己在朝鲜战争使其丢失的威望。
他的手段还是不错的,他联系亲苏派系,希望联手把现在朝鲜半岛上占主要优势的延安派武亭、金奉斗等人斗下去。
如果说和历史上一样,斯大林突然去世了,赫鲁晓夫上台,那么他的手段说不定可以奏效。
但可惜,这个时空之中,斯大林没有突然去世,钢铁斯大林还在,而且他打定主意要在自己真的离世前留下一个干净的苏联政府。
新的大清洗开始了,斯大林现在根本就无暇关注朝鲜半岛上这个犄角旮旯。他的注意力都在苏联国内和欧洲。
斯大林也无意在这个时候和中国开启争端。要知道,1949年毛主席访问苏联的时候,苏共最高会议就敲定了由中国领导东亚、南亚(不包含中西亚)的无产阶级革命。
斯大林现在也不想背弃这个承诺,而且从个人感情来说,他也不喜欢金大将军,所以金大将军的努力换来的成果很有限。
伴随着中国原子弹的一声巨响传来,他在汉城的宅邸里默然失神,他知道自己距离权力的中心将要越来越远了。
而为原子弹的巨响而失神的不仅仅有他,在日本京都,皇居裕仁天皇整个人都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