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778节

  相比于在这里呆着已经成为老油条的两名同事来说,布鲁曼还稍微有那么一点点上进心,毕竟他可真的不想余下的6年时间还待在这个鬼地方。
  他巴不得有什么机会能让他摆脱阿拉斯加这个苦寒之地呢?
  但是相较于他的认真,他的另外两名同事则显得不以为然。
  “苏联那么大,也许他们找了新的核试验场呢,这谁能说得准?”那名秃头的同事如此说道,并且还有些言之凿凿的意思。
  "毕竟苏联在同一个地点已经实验很多次了,或许他们需要新的地形数据来测试核爆炸在不同环境下会产生的不同伤害。”
  布鲁曼翻了个白眼,完全不想理这一个同事,这家伙已经彻底油滑了,这辈子大概都要待在阿拉斯加这个苦寒之地了。
  自己可不想和他一样,30多岁的时候,掉了一半头发,每天靠吃花生三明治来度日。
  白了眼两个漠不关心的同事,布鲁曼认真的查找起了资料。
  经过他非常缜密的计算,他得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消息。
  “等会儿,这个实验场如果根据数据来测算的话,它不可能位于苏联境内。”
  布鲁曼如此说着,同时将检测室内的世界地图给摊开,他仔细辨别经纬度之后。粗略的估算了一下数据。
  “等等核爆的地方应该在中国! "布鲁曼惊声尖叫了起来。
  有数据来推测核爆的大概位置,这并没有什么难的。只要有观测仪器,大致上都可以做到。只不过推算出来的距离不怎么精准罢了。也许会距离核爆中心有几十几百公里的偏差。
  这种推算一直要到后世超级计算机普及之后,才会变得更为精准。但是即便是用人力去计算。布鲁曼也觉得自己肯定没有算错。毕竟中国和苏联还是差的有点远的。
  自己麻省理工学习的数学基础还没还给老师呢。
  经过布鲁曼的计算,大概能推测出核爆的位置大概位于中国新疆某地,但是具体在哪儿?那是算不出来的。
  而听到布鲁曼这么说,他的秃头同事和光头同事两人都停下了吃三明治的嘴巴。
  他们纷纷丢掉了手上的三明治,发出了不可置信的声音:“天哪,苏联向他们的盟友丢了枚核弹!”
  "what!”布鲁曼不知道自己的这两位同事是如何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他一头雾水的看着两人。
  而这两名老油条却信誓旦旦的说道:“不是苏联人向中国投了原子弹,难道还能是中国人自己制造的原子弹爆炸吗? "
  .“……你们说的好像确实很有道理。"布鲁曼被说服了,但是他又觉得有些奇怪。苏联怎么会去炸中国呢?他们不该是盟友吗?
  但是这个世界上的事情总是很荒谬的,说不定中国和苏联现在就翻脸了呢。
  就在布鲁曼尚在犹豫的时候,那名秃头的地中海同事抢先他一步拿起了观测室内的电话,直通华盛顿。
  "喂喂喂华盛顿吗?我是阿拉斯加b17点观测站的霍夫曼。我们观察到中国区域内发生了一场核爆,疑似苏联向中国投射的核弹!请华盛顿方面赶紧做好准备!”
  秃头男人还没说完,那个光头男人就一把推开他,抢过他手中的电话,对着华盛顿方面说道: "是的,这是我诺曼斯发现的。请记住我的名字,我叫诺曼斯一威尔森。
  布鲁曼嘴角在抽搐,他发现自己距离离开阿拉斯加这个破烂观测点,可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但是他还是掏出了自己的工作日志,在。上面写了一段[今日测得一组核爆数据。疑似中国核爆了一枚原子弹。]
  他最终没有选择和自己的两名中年同事一样。将这场核爆定性为苏联向中国投了一枚原子弹。
  因为这实在是太荒谬了。而且刚刚下笔的时候,他突然想起了之前自己还在阿拉斯加的黑市淘换到过产自中国的菠萝罐头。听说他们那边冬天都能生产菠萝。
  对于布鲁曼来说,冬天生产菠萝可比原子弹来的震撼多了。
  和阿拉斯加的这个观测站一样,全世界各大高校以及各国的观测站,前前后后都观测到了这一组数据。
  因为这一次中国试爆的核弹可比原时空中的威力还要大。
  原时空之中,中国仅仅是试爆了一枚自身重量在1.2吨左右,威力约2万吨tnt当量的核弹。
  而本时空中的邱小姐,其威力已经是10万吨tnt炸药当量。
  从5位数直接攀升到6位数。其破坏力也是呈几何型上升。
  最重要的是之前东风导弹已经试射过了。所以中国现在突然之间变得非常具有威慑力。中国虽然没有战略轰炸机,但是他们的导弹却有可能可以投送核弹。
  所以在面对着这种可能性的情况下。欧美各大机构纷纷沉默。他们不想相信这是真的。
  当阿拉斯加观测站的霍夫曼他们上报给华盛顿说,苏联向中国投了一枚核弹时。
  这些人忽然好像找到了一个可以接受的宣泄口。
  是啊,中国人怎么可能制造得出核弹呢?我们cia,我们军情六处,我们那些潜伏在世界各地的情报组织可没有向我们汇报这些情况啊。
  而且也没有听说苏联向中国援助这些东西。要知道援助整套原子弹的设备,那可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是很难瞒过所有人的。
  总不能告诉我们是中国人从零开始自己研发的原子弹吧。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所以在短暂的沉寂过后。欧美主流观点纷纷认为中苏之间一定产生了巨大的摩擦。苏联向中国投掷了一枚10万吨当量的原子弹。意图是警告中国。毕竟中国这些年发展的有些过于迅速了,有可能威胁到苏联老大哥的地位,对不对? 老大哥敲打敲打小弟也是应该的。
  这好像是一个说得通的事情。于是乎,在中国和苏联都还没有发出官方声明的时候。
  欧美各大媒体已经从他们的科研机构里捕风捉影到了些他们认为非常关键的信息。
  [苏联向中国丢原子弹了!]
  得到这一消息的欧美各大媒体纷纷激动欢欣鼓舞。
  他们弹冠相庆,他们拍手称赞。
  几乎就是前后脚的关系,欧美主流媒体包括电台,电视台节目,纷纷在黄金时段和新闻头版头条刊登出了一条绝对震撼人眼球的惊悚新闻。
  《中苏决裂!苏联今日向中国投掷一枚原子弹!》
  《中国有望成为第2个被原子弹轰炸的国家!》
  《新中国将面临可怕的核威胁,斯大林的钢铁即将突破中国防线!》
  《中国人终将为他们的傲慢付出惨痛的代价!》
  一时之间,各大媒体争相报道各种谣言甚嚣尘上。
  新中国这边还没有发消息呢,因为这种事情要谨慎一点。先把前期后期的工作都处理完,然后再把消息传递给全国全世界。
  这是李锐要求的,不要操之过急。让大家都稍微沉静一点,才能够写出好的文章,好的报道。也才能够更客观的看待这个事情,让全国人民进入到一个喜悦,但又不会被冲昏头脑的程度。
  这是李锐觉得一个新闻人应该做的事情。
  但是还在他人还在罗布泊呢,他就收到了中央的特别传讯,传讯内容就是从香港得到了欧美那边的新闻消息。
  随着中央电报一起来的还有还一封主席的电报。
  主席的电报倒是非常简单,只问了一句话:你该如何应对?
  李锐笑了笑,拿支笔写了一封准备发回去的电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第三百一十一章 轻舟已过万重山
  就在欧美这些媒体大肆渲染着苏联向中国丢了一枚原子弹,这样令人惊悚的新闻时。
  却有一家媒体并没有跟风一起报道这样的新闻,而这家新闻还是以小报起家。最擅长的就是各种跟风捉眼球博大新闻的做法。
  这家新闻媒体正是现在在欧洲已经开始声名鹊起,有了一定忠实观众数量的独角兽日报。
  对于独角兽日报居然不抓这样的热点,别说他的那些同行们觉得诧异了,就连独角兽日报里面的员工都觉得有些奇怪。
  他们的主编居然没有让他们发相关的新闻通稿,这实在是太奇怪了。
  所以大家甚至忍不住让贝尔主编的私人助理兼他的侄子去好好询问一下,我们独角兽什么时候去好好把现在这个最火的新闻抓一下呢。
  当贝尔主编的侄子和贝尔主编一起去郊外狩猎野鸭的时候,他将自己的疑问提了出来。
  穿着猎装拿着双管猎枪的贝尔主编嘘了他一声,要求他现在闭嘴。
  打鸭子的时候需要全身心的注意,否则很容易造成致命空枪的。别忘了马歇尔将军是怎么死的。
  两人潜伏在野外的水塘边,贝尔·格莱德主编将自己的金毛猎犬放了出去,它扑腾着将栖息在岸边的野鸭全部赶得飞起
  贝尔主编迅速的上膛,瞄准射击一气呵成。
  伴随着两声霰弹枪响。两只刚刚从湖边飞起的野鸭顺势落在地上。贝尔主编花大价钱买来的猎犬咬着主人打的猎物,兴奋的跑了回来。
  贝尔主编拍了拍金毛的脑袋说:“好孩子干的不错。”
  等完成了这次狩猎之后,他才有空转头看向自己的侄子:“你知道打猎最重要的是什么吗?”
  “枪法准!”侄子毫不犹豫的开口说道。
  贝尔主编摇了摇头:“不,第一是要能找到猎物,第二是要能沉得住气,第三才是枪法准。”
  “做新闻和打猎有什么区别?你把那些新闻当成野鸭,如果你找不到合适的鸭子,你拿着一把准度超高的枪,你准备打谁?”
  贝尔主编如此说着。这让他的侄子若有所思。
  “贝尔叔叔,你的意思是说,现在他们打的全是空枪吗?”
  对于自己的叔叔,这个年轻人还是非常佩服的。想当初贝尔主编被太阳报开除,泰晤士报和太阳报身后的新闻集团甚至在行业里下了封杀令不允许其他人雇佣他。
  结果贝尔主编心一狠便卖了家产,还向自己的家族借了不少钱。谈下了那个即将倒闭的伦敦下九流报纸。几年下来那个名不见经传的独角兽日报,现在居然在整个欧美市场隐隐约约有了和泰晤士报这些老牌媒体相抗衡的感觉了。
  人都崇拜传奇,而这位年轻人觉得自己的叔叔就是一名活着的传奇。
  “新闻需要做的是什么?”贝尔主编突然出了一道题考验自己的侄子。
  侄子思考了一会儿说道:“应该是报道大众的事情?”
  “不对。”贝尔主编摇摇头,示意侄子继续作答。
  “那就是评论一个事件会造成的影响,我们从不同的角度去分析他们,给观众提供更多的思考方向?”
  侄子继续说道。
  贝尔主编继续摇头。
  “那么就是深挖新闻背后的事件,揭露世间大家所不知道的各种阴暗面或者是呼朔迷离新闻背后的真实原因……”
  侄子说了很多他所认为的新闻应该报道什么。
  但是这些东西全被贝尔主编给否定。
  等到这个年轻人实在想不出还有什么是新闻所需要做的时候,他无奈的摇了摇头看向自己的叔叔:“那新闻到底是什么?”
  贝尔笑了:“你所说的一切都建立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不管是你想评述新闻讲述事件,或者是其他任何事情。你都是站在教育他人的立场上。但是我想告诉你,这个世界上的成年人,没有一个需要你教育。”
  “新闻,什么是新闻?是给新闻观众们想看的东西。真相是什么不重要,背后的原因是什么也不重要。读者想看什么,这才是最重要的。”
  “新闻可以是假的,可以是编的.甚至是可以演绎的。但关键在于你能否抓住读者想看的东西。读者想看什么就给他们什么。这才是我们独角兽日报能在这几年快速崛起的原因。”
  所谓真传一句话,假传10本书。贝尔主编的显然是将新闻行业中最底层的逻辑交给了自己的这个侄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