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765节

  赛宾看着卡车里的解放军战士,那些解放军战士也看着塞宾。
  大家大眼瞪小眼的。互相都在看外国人长什么样。
  塞宾想要表现一下自己的友好,于是他从自己的上衣口袋里掏出了一块糖果递给了他左手边一名看上去年纪很小的解放军战士。
  这是一种表达友好的方式,而且塞宾知道这招特别管用,毕竟他当主编也有一段时间了,之前也出去采访过,不管是前往非洲还是东南亚什么地方。自己递过去的这一些糖果礼物,总是会受到当地人的争抢。
  因为法兰西生产的这些点心对这一些国家的人来说,可都是非常珍贵的东西啊。
  那名小战士看了眼塞宾,然后看了看他递过来的糖果。
  "指导员这外国人给我糖。这咋办啊?”
  “什么咋办啊?咱中国人老话怎么说的,礼尚往来嘛。他送你糖果,你就回送给他呗。出发前不都配发了巧克力,他送你多大个糖果,你送他一个比他大点的巧克力给他就行了。也省得外国人回去说咱中国人寒碜,不懂得礼仪。”
  "行勒。
  塞宾好奇地看着这名小战士和他的连长叽里呱啦的说的中国话。一 旁的小刘也没有给他翻译的打算。
  就在赛兵疑惑这两人在说什么的时候,那名小战士接过了塞宾手中的糖。
  塞宾看到小战士接过糖之后还特别用手比划示意小战士可以将糖纸撕开,然后尝尝糖的味道。
  小战士照做了,但是他并没有露出塞宾原以为他会露出的惊喜的表情。
  相反,正在吃着糖的小战士从他的上衣兜里摸出了一块比塞宾递给他的糖果还要大的巧克力。来自哈尔滨生产的大地牌巧克力。
  包装比塞宾递给小战士的那个糖果更加精美。
  看上去好像也更加好吃的样子。
  接到巧克力的塞宾闻了闻,一股浓郁的香味透过巧克力的包装传来。
  在一旁的小战士也指手画脚的比划着示意塞宾应该怎么样将巧克力包装撕开,然后应该怎么吃它。就和刚刚塞宾比划的一样。
  赛宾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觉得有些郁闷了。
  第二百九十四章 对比不同
  塞宾有些郁闷,为什么郁闷?他说不上来。但多少有些怪怪的。
  如果李锐在这的话,多半可以解释他的郁闷是为什么了。
  这种感觉就像是玩文明类的发展的游戏。自己好不容易憋出了弓弩手,觉得终于可以扫除首都周围的蛮族了。
  可是弓弩大军开到地方一看,好家伙!蛮族营地里停着两支主战坦克部队外加一个野战炮部队。
  到底谁是文明,谁是野蛮啊!咱们这游戏到底是文明征服野蛮,还是野蛮打劫文明啊!
  虽然自己给小战士糖,小战士回敬自己巧克力显然没有游戏里那么强的落差,但感觉上还是差不多的。
  因为包括塞宾在内的外国人看中国,都有一种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朦胧感。
  塞宾其实还算好的,他之前参加过在战俘营举办的运动会,还获赠了一台随身听呢。
  那玩意儿可是正儿八经的高档货,目前全世界只有两个国家有生产。一个是中国的,另一个则是美国生产的。
  原本塞宾以为那个美国星牌的随身听和便携式半导体真的是美国人纯美国产的呢。
  但是在香港待了两天,塞宾和雷月星的人接触过,有意无意谈起这件事之后,雷月星的就面露不屑。并且说过这么一句话:“只要我们这边一断顿,就能让美国星牌在华尔街的股票蒸发到一毛钱都不值,你信不信?”
  虽然说塞宾对黑社会这种组织没有任何好感。但是雷月星显然不是一个简单的黑社会,他说的话也必须要往深处去思考的。
  虽然雷月星没有说更多的东西,但是这话已经够让人浮想联翩了。塞宾突然想到,莫不是世界。上还是只有中国能生产便携式收音机和随身听?
  他想的还真没错。随身听的科技点太tm难点了,没有网咖提供了一堆技术前置,中国根本不可能生产出来。
  美国的半导体企业现在买了一对样品回去研究,但是毫无意义。没有点出前置科技,这些东西就是天书一样的玩意儿啊。
  再加上塞宾也知道在东柏林的中国商场有很多东西再卖。包括去年圣诞节时那一批引起了全欧洲疯抢的新鲜菠萝和菠萝罐头等等。
  要说中国是一个和西方媒体中宣传的那样,是个极度贫困,极度落后的国家,塞宾并不是完全相信的。
  但是中国肯定是穷的,这一点没有任何疑问。从法国来到香港再从香港来到广东之后,塞宾就能感觉到中国的贫穷。
  即便是广东首府的广州,现在也看不到高耸的大楼,更看不见多少在路上奔跑的汽车。
  街_上老百姓们穿的衣服也大多朴素。可以看得出有的人家里还很穷,衣服上有不少补丁。
  这是一个不发达的国家,这是肯定的。所以塞宾很有理由相信,中国的那些高科技产品和那些精美的糖果之类的东西,很有可能是压榨百姓的劳动力换来的。不然无法解释这一切。
  这还真的不能怪塞宾这么想,毕竟西方叙事逻辑已经用这种方法形容中国很多年了。
  打赢朝鲜战争:靠人命填的。
  冬天出产菠萝:靠人命填的。
  中国有半导体:靠人命填的。
  总之,中国的一切都是靠人命填的。
  这种言论是很有市场的,塞宾多少也是有些相信的。毕竟被西方媒体言论主导了那么多年了,塞宾也没真的来过中国。
  所以中国的一切都显得那么陌生。
  但是当小战士掏出巧克力的那一刻,他觉得有些东西不太不对劲了。
  他相信这集结的几千人的部队不可能是为了演戏给自己看的。自己还不值得他们动用这么大的阵仗。
  而当车队越靠近九江,塞宾这样的想法就越强烈。
  现在天空之中还在下着雨,但是已经不是前日那种恍如世界末日一样的大暴雨了。
  在雨中,有着许多穿着军装外面套着救生衣的部队在抢修道路。
  大雨冲垮了鹰潭前往九江的部分道路。而这段道路非常重要,现在的鹰潭是重要的救灾中转枢纽。鹰潭前往九江的道路一旦中断,那么如山一般的救灾物资和准备前往九江的救灾部队都会被卡在半路上。
  塞宾清楚的看见那些在外抢修道路的战士们五人一组,在身上绑着绳子,在及膝深的水中忙碌。
  有的人在挖掘土方,在道路两旁修筑简易的防水堤坝,让水不要太深,以免车辆无法通过这里。
  还有一群人在给道路排水,一部分人在用远处运来的沙石将道路。上的大坑给填补上。
  就在塞宾看着这副救灾画面的时候,他耳边传来了一个雄壮威武的声音。
  “一连的同志们,全体都有!道路被阻断,为了保证大部队按时抵达九江。我部现下车救灾,与当地部队一起抢修道路!前方有一个安置点,把卡车让出来,让当地老乡先前往九江市安置点。”
  虽然塞宾听不懂连队里指导员说的话,但是他能看到在指导员的喊话过后,车里那些解放军战士都披上了雨衣,拿上了工具。
  包括刚刚给他巧克力的那名小战士,他也一脸严肃的整理好装备,排在队伍后面陆续下车。直接跳到及膝深的水中,并且在连队的安排下快速投入到了道路抢险之中。
  没有人有一丝犹豫,所有人都遵守命令,去做着自己的那一份工作。
  塞宾将眼前看到的一切用相机记录下来。快门]咔嚓咔嚓的响着,一幅幅景象都被他用自己的相机拍摄成了底片。
  下车的解放军战士也不仅仅是他们这一车。还有好几辆车的战士下车了,数百人投入到了抢险之中,他们配合当地部队快速抢修道路。
  当车队缓缓前进了大约十五公里,来到了一处地势较高的地方。
  塞宾看见了连片的帐篷区。规划的很整齐,在帐篷区的北边有一个特别大的帐篷。里面冒出炊烟渺渺。
  "我能下去看看吗? "塞宾询问翻译小刘。很快就得到了确定的答案。
  因为车队要在这里接走一批老弱和病人送去九江城区。
  塞宾跳下车,这里是这段路上唯一干燥的地方。他看见帐篷区里有挖掘排水渠。这是非常专业的排水手法。
  而在北边那个最大的帐篷里,几口大锅正在烧着热水。
  塞宾是高知识群体,相比一般人他更清楚洪灾中的危害远远不是大水能概括的。
  洪灾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威胁其实是用水安全。别看大水发下来好像到处都是水。但是这些水不经过处理,根本不能喝的。
  会有大量的寄生虫、细菌,如果饮用不洁的水,人体是很容易出现各种病症的。
  而他看清楚了,在大帐篷里有一群带着红袖箍的人正在往沉淀了的水桶里撒入各种药粉。
  塞宾好奇的问了句这里面是什么。翻译小刘帮他翻译了这句话。
  负责处理水的工作人员虽然好奇的看了眼塞宾这个外国人,但是他太忙了,没有多余的心思关注这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
  他随口说道:“消毒粉,净水片。所有人的饮用水只能从我们这里打。任何人如果敢喝生水,或者自己烧水,都会被处罚。洪水当前,未经过处理的水是有毒的。”
  “这些水经过消毒沉淀之后,还要在大锅里煮开沸滚十分钟以上才能用来饮用。”
  工作人员如此说着。而此时恰好是午饭的时间点,塞宾看见烧水的大锅旁,有工作人员将一箱箱的方便面投入煮开了的水中。再把大包大包的调料倒进去。
  很快浓郁的香味传来,这让自诩为来自美食之国的塞宾都有些喉头颤动。
  “这是什么?”他问道。
  “方便面。”小刘言简意赅的回答。
  “就是传说中中国志愿军在朝鲜击败美国人的神秘武器?”塞宾想到了在欧洲的一些传言。
  “这东西不是很贵吗?欧洲都在说这是剥削了中国人民无数的口粮才能制作成的。”
  翻译小刘都无语了。
  “方便面确实有点贵,但也没那么离谱。这些拿来救灾的方便面不都是给灾民吃的吗?”
  为了证明小刘所说的话一样,开始放饭了,有受灾的灾民拿着碗筷前往大帐篷这领取食物。
  “够了,够了。我年纪大,吃不了那么多。不用给我那么多,给那些战士们多吃点。"排队领取食物的一名老者将碗里的面倒了一半回去锅里。
  “对,咱们还有些吃的。给战士们多留点。”队伍里有人这么说着。
  因为伙食领取的安排是先灾民,后部队。部队按照批次轮流来吃饭。这些灾民都生怕在干活的战士没法吃饱。
  “这么好的面条给我们吃可惜了。我们还有红薯呢。这些细粮让孩子们先吃吧。”队伍里有一名大娘如此说道。
  而这不是第一次了,每一次放饭工作人员都要说一次。面条是够的,国家还有很多赈灾资源送过来呢。
  这一幕都被塞宾用他手里的相机记录下来。
  甚至他也混到了一碗灾区的方便面吃。这让他颇为不好意思。他吃了两口,就把面条分给了一旁好奇打量着他的当地孩子。
  而当午饭结束,车队开始拉起这个驻扎地的一部分灾民往九江市区走。
  主要是老人、孩子、还有一些病人和孕妇。九江市区内的救灾点的条件会比这里更好一点。
  “为什么那些男人不走?”塞宾看着车外还有很多青壮男性,他们把自己的家人送上了车,但是他们却没有走的打算。
  "因为他们也要留下来救灾,保护自己的家园。老人、孩子、妻子被送去了市区,这些男人就不必分神照顾他们了。他们可以把自己的劳动力投入到拯救家园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