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694节

  因为越辩,越看到的实际病例多,越发现中国团队说得对。大家开始转而研究如何降压。
  而中国生产的降压药也趁着这股东风开始向苏联和美国(走私)开始销售。
  其实在53年下半年的时候,斯大林已经开始有意识的限酒了。并且开始遵照医嘱,少吃甜食和他喜欢的各种重口味苏联菜。
  在控制一段时间之后,他的血压也开始降下来了。但是在十月份的一天,他在温暖的办公室里工作,热得他有些喘不过气来,准备出门走走。
  结果刚走出克里姆林宫,斯大林被十月份的冷风一吹,突然就觉得头疼欲裂。
  随即栽倒在地上,还好司机、保镖等一众人员都在场。
  立刻将他送入了莫斯科医院进行全面检查。 “领袖可能是因为高血压引起的剧烈头疼而晕倒。”
  莫斯科医院内的主治医生面对着苏联最高领导层的领袖们,他有些瑟瑟发抖。 “目前最高领袖恢复良好,可能不久就能醒来。”医生的话这么说,让在场的一众人等露出了不一样的微表情。
  有的人嘴角微微上翘,是高兴。有的人微微蹙眉,是不安。有人吐了口气,是松心。
  在场各色人等,各自有不一样的表现。虎死威犹在,现在斯大林还没死呢。
  但是医生说,斯大林同志醒来之后很有可能精力不济,甚至隐晦的提到可能会大脑受损。
  这也让这群人各自有各自的打算。
  大清洗后的斯大林不是一个很好相处的人。
  早年的斯大林过于心软,党员的两把枪,对着自己的那一把他总是扣不下去。
  他可以要求自己,但是却无法谴责自己的家人和朋友。而等到出了问题,斯大林又从心软改成了心狠的大清洗手段。
  实际上1953年,斯大林又在酝酿一场对苏联党内的清查。
  这一次的清查目标很有可能是红色贵族和开始冒头的特权阶级。
  对于这群人来说,斯大林如果这个时候死了,可能是最好的。如果不死,他们也希望能换一个领袖。
  目前苏联政坛动荡,各方人马在拉帮结派。
  而和中国关系最深的赫鲁晓夫也在搞小动作。
  依托着这些年和中国贸易的权力,赫鲁晓夫的权势也是大为增长。比历史上之中 获得的权力更大。
  在斯大林昏迷的这段时间里,赫鲁晓夫不断的拉拢心腹。为后斯大林时代做准备。
  而在所有人都在不断角逐的时候。大家慢慢的开始发现,获得内部支持是不够的还有外部的支持。
  尤其是获得东方那个刚刚打赢美国的中国的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中国的声望在社会主义阵营之中已经不断攀升。
  而更重要的是,现在苏联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升,其中有一大半要归功于中国。
  就像是哈尔滨已经成为东北亚最大糖都。
  原本规划的三年计划中,哈尔滨制糖产业将在1953年达到百万吨级产量。
  而在实际中,现在哈尔滨的制糖规模已经突破达到了一百三十万吨级别。
  还有中苏合作建造的汽水厂、罐头厂等。
  在苏联内部风起云涌之时。
  一个对中国来说最大的机遇与挑战来了。
  为了获得支持,很多原本正常谈判不可能放到交易桌上的筹码现在可以被摆上来了。
  只要中国能拿出足够的利益交换。
  而挑战则是谁将是下一个苏联领导人将关乎中国未来十年二十年的发展。一个两难的抉择摆在了中国所有领导人的面前。
  第一百九十四章 乱与大会
  “现在国际上对于高血压的争论倒是停下了,现在证明我们说的是正确的了。估计欧美那边会有一帮保健医生被撤职。只不过这事儿多少有点黑色幽默了。”李锐发出这样的感慨。
  这次世界范围内的高血压疾病的论战不用在讨论了。
  因为斯大林同志的病倒给大家都上了一课。
  当然,斯大林的保健医生团队也全都被发配去了西伯利亚挖土豆。
  也不管是谁把他们丢过去的,反正苏联上下都认为他们对斯大林同志的突然病倒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反正这件事必须要有人负责就是了。这群医生是最好的责任人。毕竟让他们背责任没有多少问题。
  也不会牵连多少人。说来好笑,在苏联这边把斯大林的保健医生团队丢到西伯利亚挖土豆后。
  美国那边也对罗斯福之前的医生团队进行了追责。
  或者说可以认为那是一场属于麦克阿瑟的另一个秀。
  一场表现自己对罗斯福伟大尊敬的秀。
  七人的医疗团队中,有三个被判刑了。
  另外四个因为是各私立医院的院长或特别重要的专家领导,所以以缴纳罚金的方式了事。
  总之斯大林生病这件事让中国医疗团队对高血压疾病的研究有了话语权。
  连带着在世界范围内对中国生产的抗压药有了一波追捧。
  世界就是这么黑色幽默。但是不管是李锐,还是主席还是其他中央领导人……
  其实对这种黑色幽默造成的中国医疗团队在高血压疾病上的话语权都没有感到一丝高兴的。
  因为斯大林病倒对中国不是好事。
  主席可以说和斯大林也是有过一些斗争的。
  但是这不妨碍主席认为斯大林的存活对世界革命是有益的。 “斯大林同志如果去世,那对世界革命是有害无益啊。”
  主席在中南海的小院里来回踱步,最后忍不住这么叹道。 “现在说斯大林同志如何,其实已经为时已晚了。我们还是要考虑一下接下来如何对待后苏联时代的问题。”
  在主席身边的总理提醒道。 “目前,苏联高层还未完全分裂,虽然搞了点小动作。但是还没公开明面化的斗争,这是好事。”
  主席说道:“应该是斯大林同志还未去世,而且主治医生说他还有恢复过来的可能性,所以各方都相对克制。” “虎死威犹在,何况斯大林还没死呢。”总理如此说。
  对比历史上之中斯大林死亡之后苏共内部的矛盾,本时空已经好多了。
  至少还没人直接去联系朱可夫,让这个波拿巴份子直接军事干政。
  贝利亚之前被斯大林从情报部门中分离了一部分权力出去,他现在也没有急吼吼 的去把内务部之类的全整合到一起去。
  米高扬也没有急着站队。
  莫洛托夫虽然在斯大林清醒的时候就渐渐被边缘化。
  但是现在还没有遭受迫害。
  马林科夫也没有急着去和贝利亚抱团。
  朱可夫有些蠢蠢欲动,但是列宁格勒帮和乌克兰帮的人都还在暗暗斗争,一切都还未撕破脸皮。
  朱可夫没有任何借口进入政治中央。
  苏联现在内部的矛盾是隐秘而暗潮汹涌。
  但是现在的暗潮汹涌却有着一丝平衡。
  那就是还在昏迷的斯大林。只要他没有确认死亡,或者是医生认定伟大领袖斯大林再也醒不过来。
  那么大家就会克制。在这种情况下,内部斗争不宜太激烈,以免慈父醒来后被大清洗了。
  所以外部支持变得尤为重要。其他国家不说,单说中国这边吧。赫鲁晓夫开出了非常不错的筹码。
  他在和中国谈新的合作,其中包括对中国五个港口的援建。七个大型水坝工程的援建。
  以及全套的坦克生产线和两条炼油设备生产线。
  这项交易允许中国以糖浆和轻工业产品抵账,而且支持分期支付。最长可以在十年内支付。
  每年只需要支付最低标准都行。
  这让中国甚至有裕余的轻工产品去赚取外汇。
  这个交易项目一出,李锐知道后都忍不住骂了一声:草,苏联卖肾支援中国的剧情终于出现了吗!
  这一波赫鲁晓夫给出的项目单是真的大。
  中国要说不眼馋是假的。但是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如果这一波和赫鲁晓夫签订了条约,那么中国就是站在赫鲁晓夫这一边了。
  而不管是贝利亚还是马林科夫都没有开出更高价码的可能。
  缺少主管一地的权力和经验,让他们争取外部支持的时候显得捉襟见肘。
  中国中央内部也是吵成一团。各种意见和分歧都出来了。尤其是有的人的一些小尾巴,小心思都暴露出来了。
  主席也在暗暗的拉小清单。没错,主席是一个‘心软’的人。但他的‘心软’更多的是愿意给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看过李锐给的后世资料,他也知道有的人给了机会也是没用的。
  只不过他总是相信人可以变好。
  但是这次因为斯大林病倒而引起的风波让他确信了,有的人真的没得救。
  一场中国内部的清洗也在暗自酝酿。而在这期间,主席先做的一件事是直接撤掉了李锐文化宣传教育一把手的职位。
  只让他担任曙光厂厂长、破晓基地主任。
  同时任命聂帅兼任北京地区卫戍司令职位。
  一场风暴在北京上空酝酿。不论是所谓的亲苏派,还是后来所谓的走资派都隐隐的感觉到了一丝不对劲。 就在十月二十日,斯大林昏迷的第十五天。
  莫斯科还没混乱起来,北京城内一场大会召开。大会筹备了许久,李锐之前都没有得到风声。
  他现在也没有资格进去。但是他知道,这一场大会是狂风暴雨。中央内部出现大洗牌。
  连续有二十多人被洗掉。
  只不过主席手段还是比斯大林温和的多。
  没有让人去西伯利亚修铁路或把人给整死。
  这些人不过是被进工厂工作罢了,远离政治中心。但是某些人心思是很多的。
  毕竟人生起起起落落落也是正常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