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650节

  这原本应该是他们的事情,cia现在做的事情简直就是打他们耳光。
  西德情报部门一时之间和cia有剑拔弩张之势。
  当然,这种大型情报部门之间的勾心斗角太危险了,安妮·琼斯这样的歌手是绝对不想参与其中的……
  应该说没有任何一个歌手演员想要进入这场角力之中。
  不管是被抓了之后放出来的,还是没被抓的,都纷纷逃离西柏林。
  后续很长时间也没人敢来西柏林这边了。
  因为录制专辑要去东柏林,cia要是给你扣上一个通共的帽子,那是会压死人的。
  所以当安妮·琼斯来到香港录制音乐专辑……
  顺便在四季酒店的宴会厅开了一场千余人的小型音乐会后。
  大家忽然发现,其实香港是一个更加安全的地方。
  因为整个北约都把精力集中在了欧洲,而对亚洲的香港没有那么多的管控。
  或者说,现在他们想要对香港管控也稍微晚了点,因为大陆的落子已经定下了。
  当美国最大的电器公司代表跑来香港并且在先锋音乐店听过熊猫随身听后。
  他掏 出一张名片,要求见这里的老板。而他所图的只有一件事。 “你们能把随身听贴上我们的牌子,让我拉去美国卖吗?”
  第一百四十章 投机者
  富兰克林,一个投机者。在纽约和他一样的投机者很多。
  富兰克林和其他的投机者最大的不同是他有一点本钱。
  他的外公是个银行家,这让他在华尔街那边稍微有那么一点点影响力,而且也能从银行批到一些贷款。
  如果按照家族正经的发展史来计划的话,富兰克林在大学毕业之后进入银行,或者是和他的父亲一样开一个工厂搞个实业(他的父亲开了个纽扣厂)。
  但是富兰克林不是那么循规蹈矩的人。
  自从小学时期,他把外公买给自己的高档儿童自行车以每小时十五美分的价格进行租赁来赚钱后。
  他就已经无法忍受依靠自己工作来赚钱这种事了。
  投机者之所以是投机者,就是他们总想要将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虚无化)。
  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赚一笔最狠的钱!任何年代都不缺少冒险王。
  富兰克林觉得他可以成为这个世界的冒险王,以最小的成本,博取最大的利益!
  只是好项目不好搞啊。
  富兰克林听说过他的前辈们搞的一些项目。
  比如说美钞复印机。传说中这个机器只需要你提供一张白纸……
  那么它在二十四小时之后就能帮你复印出一张一百美元的钞票。
  这个项目据说很赚钱,搞这个项目的前辈因为搞了这个项目,最少赚了好几万美元。
  当然,这位前辈的下场也比较悲惨。富兰克林忘记了他是被绞死了,还是被关进监狱里老死了。
  他还听说过某位前辈,让真的印钞厂,帮他印刷了一批真的假钞出来。
  据说花得很爽,但也把一个国家搞破产了。
  还有的前辈……算了,富兰克林不想一列举了。他只想说的是,自己的前辈们都太猛了。
  感觉上自己能想到的好路子都被他们给堵死了。
  好项目都被他们给搞光了啊!无奈,想要投资好项目的富兰克林只能出来环球旅行来散散心。
  外公和父亲给他的钱还是不少的。在欧洲玩了半年之后,富兰克林转道亚洲,在南洋待了一两个月后便来了香港。
  而此时恰逢随身听狂潮席卷全球。
  作为一名心心念念想要在新的赛道上开辟出属于自己天地的投机者来说,他看到了一个好项目。
  随身听与便携式收音机。当他见到现在香港的地下龙头老大,同时现在明面上也洗白了身份的雷月星时。
  富兰克林表现出了所有香港白人都没有过的热情。 “哎呀!您就是雷月星先生吧!你好,你好,久仰大名!”
  富兰克林一脸热忱,主动双手紧握着雷月星的双手,同时【久仰大名】和【雷月星】还是用中文说的。
  这种热情,不摆架子的态度把雷月星给搞得一愣。
  他听下面的人说有个洋人找他,说有生意要谈。洋人嘛,雷月星不是没见过。
  那些白人有一个算一个,都是属白眼狼的。别看他们因为被自己喂饱了,所以很恭敬,但实际上……呵呵。
  而眼前这个白人热情的有些过分了,架子摆的也过于的低了。这让雷月星有些拿捏不准。
  但是按照自己对白人的一贯了解,雷月星还是决定先谨慎的和对方谈谈。 “富兰克林先生是吗?”
  雷月星不卑不亢的回应道:“你好。” “坐坐坐。”
  富兰克林满面笑容的邀请雷月星坐下:“我知道,你们中国人都喜欢在饭桌上谈生意。我嘛,入乡随俗。这家店的点心和海鲜都很不错,雷先生请随意啊。”富兰克林笑着说。
  雷月星的翻译把他的话翻译出来,雷月星更觉得眼前的白人有些过于的入乡随俗了。
  这让雷月星有些不习惯。
  他假装咳嗽一声,然后道:“还是按照你们西方人的方式谈吧。我们直奔主题,富兰克林先生,你说你要贴牌随身听?” “对的。”
  富兰克林笑着说道:“因为我知道美国国内现在没有随身听。但是却对随身听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包括便携式收音机也是一样。美国一个市场,一年对随身听的需求,可能就超过三十万台,甚至更多!”这话说得没毛病。
  二战之后,美国经历段经济低迷后(二战结束后军工和钢铁产业减产裁员等等),现在又开始经济快速发展了(支援欧洲,贩卖美债,拉动内需,拉动第一第二产业)。
  现在的美国人相比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人要富裕的多。
  但是雷月星很清楚,他上线的小孙交代过他,随身听的产能是有限的。
  大陆那边一年出货量现在撑死也就在55万台左右。
  给人做贴牌?没有意义啊!不过这件事引起了坐镇香港的江明的注意。
  他指示雷月星,不要直接回绝,和对方接触,看对方到底是怎么想的。
  江明给出了一条别人根本不可能同意的条件……如果对方同意,那么做贴牌也不是不行。
  雷月星看着侃侃而谈的富兰克林,他不着急。
  等对方说完之后,他淡淡的说道: “富兰克林先生,做贴牌呢也不是不行。但是你必须要知道,这是高科技产品。我们能拿到的货也很少,而且很紧俏。” “699美金一台的价格根本不可能减少。你就算是想要我们给你贴牌,我们也要收 到699美金一台。”
  这就是雷月星觉得正常人不可能同意的原因。
  批发和零售一个价,谁能答应啊?果不其然,富兰克林听闻之后愣了一会儿。
  雷月星觉得这事儿谈不成,正准备起身离开,富兰克林却叫住了他:“我可以同意这个条件。699美金一台,52年要结束了,这样吧,我保证53年至少能有20万台以上的美国订单。
  并且我敢保证,接下来持续三年,美国当地销量每年增长不低于百分之十。怎么样?”
  雷月星吃了一惊,这种事情做的……他准备赔本赚吆喝吗?! “不过我有一个条件。”
  富兰克林伸出一根手指。
  雷月星坐回座位:“您说。” “我需要在香港生产这些随身听……” “不可能!”
  雷月星想也没想的就直接拒绝了他。 “雷先生,先听我说完。不要着急拒绝。我知道,这个东西很先进,很多东西不可能在香港生产。但是我要说的是在香港组建一个工厂,把零件弄过来,让这里的工人组装呢?”
  富兰克林脸上露出微笑。
  雷月星看着富兰克林,完全搞不清楚这个外国人在搞什么鬼。
  但是雷月星还是开口道:“这个……我需要考虑一下。三天时间。”
  富兰克林笑道:“等待您的答复。”
  ……
  1952年末,华尔街突然传出一股小道消息。
  有美国商人掌握了随身听生产技术,并且在香港投资开厂了!
  美国随身听马上就要诞生了!市场的热情一瞬间就被点燃了。
  第一百四十一章 双赢
  富兰克林在美国开始散播他的小道消息了。
  目的是什么?不问可知。投机者,冒险王,做的事情永远都不会光明正大的。
  因为他们要赚的是快钱。
  而就在富兰克林觉得在香港的问题谈得胜券在握的时候。
  雷月星也把会谈时的细节都报告给了江明。
  在香港坐镇的江明心中有一些猜想,因为从做生意的角度来说,富兰克林这么搞似乎不太正常。
  他要在香港开工厂,从大陆进组件。一堆散装零件,他也时按照699美金的价格收。
  他还有租场地,请工人,搞包装印刷还有机器组装等等费用呢。
  这些不都花钱的吗?他干嘛这么做?江明觉得有些奇怪,所以直接把香港这边发生的事情上报了。
  除了上报专门负责外事的总理之外,他还给李锐去了一封电报。因为就江明所接触的一众高层来看,李部长其实最懂西方商业那一套。
  甚至就江明自己的判断来说,其实李部长应该把对外贸易的部分担起来。
  至少应该可以和叶部长搭档干活。江明的电报很快传到了北京。
  总理和李锐都收到了这种美国商人反常的商业行为。
  总理也没有端着架子,他直接把李锐召来。 “李锐啊,你怎么看?”听到总理的问话,李锐恍惚间感觉这词儿有点熟,差点就想要直接回应道:大人,我看其中必有蹊跷!
  还好,他摆脱了来自dna里说台词的冲动,稍微思考后回应道:“事出反常,必有妖!” “对啊,不管是马克思的理论,还是我们所见过的事实。无一不向我们证明一点,资本家可以卖出绞死自己的吊绳,但是绝不会做赔钱的买卖!所谓杀头的买卖有人做赔钱的生意没人干,也就是如此了。”总理沉吟着。 “可惜啊,我们在美国方面的情报实在是太少了。我们的情报组织伸不进去啊。”总理有些无奈。
  国与国之间,情报战大概是最重要的一环。
  想当年还是红军时期一直到解放战争时期,毛主席打过那么多胜仗……
  其中有一半的功劳归于主席超乎寻常的战略指挥和战略决策。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