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602节

  互相制衡,互有后手,互惠互利,这已经是大国之间平等相处的最好选择了。
  因为现在的中国已经有了让苏联对中国进行更大规模放水的信心。
  主席团的成员们互相看了看,米高扬率先点头:“我同意,对华政策需要调整。我们应该要放开中国留学条件。” “让更多的中国学生来苏联留学学习列宁的思想。”
  不波诺马连科想了想也道:“如果不想打仗,这或许是最好的办法。我也同意了。”
  不耐俗务的勃涅日列夫直接同意,反正他是来当投票机器的。
  赫鲁晓夫自然没有异议。
  而其他几名主席团的成员也想不出什么反驳的理由。
  目前中国对苏联的态度很好,而且一副社会主义大食堂的模样。
  谁想要反对一个做菜好吃的厨子继续在食堂做菜呢?
  是真的有人想吃鲱鱼罐头炖榴莲吗?
  这场冷餐会在简单的进餐中完成了苏联对华政策的调整态度。
  苏联打算对中国开始放水,换取更多民生用品的支持。在会议上,伊万诺斯基也被许多领导人给记住了。
  因为米高扬亲自带着他来的。
  伊万也讲了他这两年在徐闻的经历,这些领导都纷纷表示他辛苦了。也确实是辛苦,毕竟这年代的广东能算比较好城市的大概也只有广州、佛山之流。
  现在的湛江都是一副破破烂烂的模样,更不用说更下面的徐闻了。
  伊万诺斯基在徐闻的住所甚至不能保证通电通水的顺畅。
  伊万诺斯基要在四十五度的气温下带着草帽一起下菠萝田,巡一圈菠萝田下来内裤都湿透了。
  广东黄梅天的时候整个人都像是在水里泡着。
  更不用提广东乡下的各种毒虫了。 “他们的蚊子有这么大!这么大!吸血之后,能在身上起这么大的包!”
  伊万诺斯基比划着广东毒虫的大小:“还有,他们有一种会飞的蚂蚁,还会咬人。雨天一过,这些飞天蚂蚁会铺天盖地的出现。
  被咬过的地方又酸又痛。广东的蟑螂这么大!还会飞,有一次飞进了我的面条里……”
  光是用听的,大家都觉得可怕。
  毕竟北寒带的莫斯科,七月底也才二十五度罢了。那里长得出这么大的毒虫啊。
  伊万诺斯基受苦了,而且不仅仅是苦劳,他功劳也是大的。
  主持的罐头厂、化肥厂、蔗糖厂的援建都很成功中方发来了高度赞扬。
  对于这样功劳苦劳都有的同志,斯大林是不吝啬奖励的。他的级别往上调一级,同时关于从中国广东进口水果的事宜都交给了伊万诺斯基。
  而伊万诺斯基的任命刚下来没多久,他就得到了一个好消息。原本在四月份采摘制作的春果菠萝,在经历了制作成罐头,在中国内运输,再到苏联运输。
  现在终于在八月初正式登陆莫斯科了。
  现在西伯利亚大铁路前所未有的繁荣,火车几乎不停息的在两国之间拉送货物。
  听说赫鲁晓夫同志已经向斯大林提交申请……关于修建第二条西伯利亚大铁路的提议已经摆上桌面。
  当然这不关伊万诺斯基的事情。他现在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个,那就是去胜利商店看看市民们看见菠萝罐头后的喜悦!
  第八十一章 怕被打脸
  今天胜利百货商店来了一批特殊的罐头,甚至就连百货商店的总经理都特别出来了。
  早上六点卸货的时候,总经理谢尔盖揉搓着双手,一脸激动的模样。 “真是不可思议啊。真是不可思议啊!”
  四十多岁的人了,大风大浪也是经历过不少的。
  当年在列宁格勒组织后勤那种几乎令人崩溃的状况都没有让谢尔盖如此激动过。
  因为这一次送来的罐头可是菠萝罐头啊!
  好吧,仅仅是因为菠萝罐头就如此失态,似乎是一种不合身份的事情。
  但那是波萝啊!苏联虽大,却没有一片土地可以种植菠萝等热带水果。
  在历史上之中,一直到古巴加入苏联联盟……
  苏联经互会用高昂的价格收购古巴的蔗糖和热带水果罐头之类。
  其中后世很多人都诟病苏联经互会做的是一笔亏本买卖。
  但是有的时候有的贸易是真的不能只算经济账,也要算算政治账的。
  这个政治账不仅仅是说苏联对古巴的支持之类的。
  更重要的还有苏联需要高品质的砂糖。(注:苏联一直到解体都没完全解决自己生产的糖料里含有异味的问题。)
  同时苏联也需要古巴生产的各种热带水果。
  这玩意儿是提升人民幸福度的好东西。
  但是苏联距离古巴的距离太远了,注定无法将罐头的价格给压下来。
  所以古巴的热带水果罐头在苏联虽然有得卖,但一直不是普通人吃得起的。
  而且横跨太平洋的贸易大费事了导致货源还不足。
  所以对古巴的超额采购,从经济账还是政治账来算其实都不怎么合适。
  不过一个百货公司的总经理自然是不会知道十几二十年后的国际形势。
  谢尔盖现在只知道兴奋的搓手手。当卡车来到商场,一箱箱的菠萝罐头被搬下来的时候,谢尔盖拆开了一箱,从里面拿出了一罐。
  马口铁的罐头的造型没什么可说的,马口铁罐头的外圈用彩色的包装纸围了一圈。
  这是这菠萝罐头的包装页。沙滩海洋,朗朗晴空下黄澄澄的菠萝剥去外衣,躺在漂亮的白瓷碗里。
  它们是那么的鲜嫩多汁。仅仅是看一眼,谢尔盖就喜欢上了这个包装。
  因为只要一眼就好像把自己拉到了某个热带海岛上。
  阳光、沙滩、碧波汪洋、椰子、菠萝……啊~!那是我未曾蒙面的第二故乡啊!
  是的,高纬度地区的人民对热带海岛有着一种奇怪的热爱。明明他们很多人都没
  去过那儿,但是他们就是想去。
  就像是二战时期日本某海军将领曾经说过:“我出生在北海道。那里冰冷、阴暗、缺乏日照。所以我从小立志想要去南方生活,可是等我长大了才知道日本是没有南方的。”
  于是这位日本海军将领对打下东南亚有超乎寻常的热情。
  不说这种日本军国主义纳粹份子了。就说一些普通人。后世海南三亚被称为小东北,海南号称东北人的第二故乡,这不是没有道理的。
  苏联有两大疗养胜地也是苏联人度假圣地。
  一个是贝尔加湖,一个是黑海。但是只要有条件的苏联人,他们都会选择去黑海度假。
  李锐甚至考虑过如果海南和广东开发好了,完全可以拉苏东国家的人来旅游。
  那可都是花花绿绿的外汇啊。当然,目前还只能想一想而已。广东和海南现在的基础条件太差了,还需要拉动当地产业升级当地基础建设。
  同时还要推动国内交通建设等等。不过不管怎么说,也不管旅游这件事需要好多年后才能完成。
  但至少徐闻菠萝在苏联的投资下开始形成产业链了,这就是最好的事情。
  莫斯科时间上午八点,胜利百货商店准时开门。和往常一样,一大早就会有很多人在门口排队。
  因为有的货物还是需要抢购的。比如说医生香肠,这种东西因为保质期太短了,只能每天现做。
  所以数量不可能多。穿着西装的伊万诺斯基合着人流一起挤入百货商场,他的心情是激动的……
  因为他知道自己在中国努力了两年的成果终于可以看见了。
  在人流的拥簇下,伊万诺斯基被挤入了购买医生香肠的柜台。
  这里很能刺激人的味蕾,淡淡的肉香味和肉桂的香味混合着油脂的香气最能勾动人最原始的进食欲望。
  但是当他被挤入这个柜台的时候,还没等他看见医生香肠的模样呢,就听见队伍前面传来惊呼。 “天啊?这是什么?” “女士,是菠萝罐头”。 “菠萝……是我理解的那种菠萝吗?” “对,热带水果的菠萝。” “天呐!”
  前方传来了惊呼声,并且引发了骚动。
  因为菠萝罐头的柜台被摆出来了,就在医生香肠的柜台不远。已经有很多苏联人看见了,并且被吸引了。
  或许是为了招揽顾客,柜台长打开了一罐罐头,接着浓烈的波萝香味瞬间弥漫开来。 热带水果的从香味到味道都是很霸道的。
  菠萝的香味弥漫开,对很多苏联人来说这是一种从未有过的独特味道。
  是的,苏联现在虽然身为世界二极之一,但是它的老百姓绝大多数是没有真正见过热带水果的,更不用说是吃了。
  极少数的苏联老百姓吃过的菠萝也是那些从南欧进口的菠萝果酱,用来涂面包的那种。
  价格比莓果果酱贵太多了,而且很难购买。
  菠萝的味道很多人今天才第一次真正的闻道。
  这种和寒带水果完全不一样的霸道味道立刻吸引了很多人的注意。
  这些苏联人中大多数只从书本上学习过什么叫做菠萝。
  这是他们第一次看见实物啊。菠萝罐头柜台瞬间挤满了人“同志,这个罐头多少钱啊?” “0.5卢布一罐。” “这么便宜吗?!” “同志,这个罐头是那儿产的啊?” “中国。” “又是中国吗?怎么好吃的东西都是中国的啊!” “可恶啊,我都想去中国吃吃喝喝了。他们到底藏了多少好吃的?”
  也许是为了销售这些菠萝罐头,也许是为了让不理解菠萝味道的苏联人去理解这个味道。
  胜利商店的菠萝柜台做了一件其他柜台几乎都不会做的事情。
  他们开了好几罐罐头,然后把里面的菠萝切碎切成小丁,再用牙签扎着免费送给顾客们吃。
  当苏联人第一次尝试着将菠萝放进嘴里时,很多人的表情是惊讶的。那是他们从来没有吃过的味道,很酸很甜,味觉饱满的程度远超寒带水果。
  这种对味觉的冲击只能用霸道来形容。
  酸甜味浓的菠萝多吃几片后,基本上吃什么水果都是没有味道的。很多人觉得菠萝其实没有那么甜,但实际上菠萝含糖量很高,只是它酸度也很高,所以是酸甜平衡的。
  这种酸甜平衡的味道是浓郁的,浓郁到足以麻痹舌头的味蕾,这款被命名为【爱果乐】的水果罐头在调味的时候李锐可是派了基地里的专家来的。
  让他们在制作罐头的时候尽可能的保留菠萝的风味。而不是和一般的糖水罐头一样只有单纯的甜味。
  这种强烈的酸甜味瞬间捕获了苏联人的味蕾。
  这是他们从未尝过的味道。 “我要买两罐。” “这个味道真棒啊!这就是传说中的热带水果吗?太棒了,我要一罐!” “罐头都这么好吃了,要是能去中国吃新鲜的菠萝的话,那该有多好啊!欸,给我四罐!”
  仅仅是简单的宣传,关于菠萝罐头就在胜利百货商店引起了抢购狂潮。 因为现在的菠萝罐头根本没有竞品,全苏联能买到的菠萝罐头唯有中国爱果乐的菠萝罐头。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