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582节

  因为辉瑞集团总是能把所有事情都变得合法。
  毕竟这个世界上隐藏最深的大势力就是他们这些医药集团。
  其实辉瑞集团压根不相信中国可以做人工合成胰岛素这件事。
  因为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别的不说了,合成胰岛素需要点开的一个前置项目是dna工程……
  而在五十年代,在这方面还是一片空白。
  历史上55年发现的胰岛素氨基酸排列顺序算是打开了这个领域的一个大门。
  辉瑞集团内部开过讨论会,并且请专家们进行验证中国可能合成胰岛素的可能性。
  专家们的结论是:不可能。问理由?没有理由。我们在这领域都没有跨进门,中国人是怎么搞出来的。
  这说法听起来似乎是很没有道理,但套用另一句话,科学没有国界,可是科学家有国界。
  科学家也是人,也是要讲政治,要讲站队的。
  毕竟苏联的李森科还能因为政治原因开科学的倒车,欧美的科学家就全是白莲花?出淤泥而不染了?
  自然不可能。所以关于胰岛素是人工合成的这个话题在辉瑞集团内部是碰都不能碰的话题。
  但是辉瑞还是要靠这个药来赚钱。因为中国的这个新药已经确定了,不管是对一型糖尿病还是二型糖尿病都有治疗效果。
  并且中国给出的说明是长期使用也可以,只要病人配合治疗,能很长时间内保证病人有质量的生活。
  辉瑞集团可是看见了一个金山啊!
  他们岂有不挖的道理?
  只不过现在劳伦斯教授对照了罗长虹翻译的文章里的数据,再对照埃蒙德他们辉瑞集团的实验数据。
  这两个数据不说一模一样吧,也可以说是如出一辙了。
  所以劳伦斯教授几乎是下意识的感觉到了不对劲,怎么可能会有实验数据如此相近的两种药物呢?
  埃蒙德之前和劳伦斯教授介绍的时候是说辉瑞发明了一种新药,对抗药性和排斥性有了飞跃性的突破。
  其并没有提关于人工合成的事情。劳伦斯是医学院的大佬,辉瑞集团也需要一些非公司的教授专家帮忙背书。所以
  实验的数据也让埃蒙德带过来给劳伦斯一份。
  好让他之后和其他科学家一样帮自己站台。
  但是劳伦斯教授现在心里的想法多了。
  他看着埃蒙德,埃蒙德动了动嘴唇,但是没有发出声音。
  过了一会儿他才说道:“我们辉瑞公司新研制的。劳伦斯教授,您该不会相信中文期刊上的鬼话吧?” “在学术界,难道中文期刊有什么影响力吗?” 埃蒙德说的话很委婉,也许骗涉世未深的学生还行,但是劳伦斯也是老油条了。
  他看了看有些不知所措的彼得和茫然的罗长虹。
  然后对他们说道:“你们先出去。我这里还有些事情。” “教授,中文期刊……” “你们先出去。” “好……好的。”
  看得出教授的不悦,两人连忙出去了。
  他们两个一出去,那些在外面看热闹的同学都围了上来。 “劳伦斯教授是什么意思啊?” “这期刊里发表的东西难道还能是真的不成?” “别傻了,怎么可能。”
  一群同学在那儿讨论着,但是脸上的表情和口里的话语都没一开始那么轻松愉快了。
  聊着聊着大家发现聊不下去了。
  因为好像可能中文期刊里说的东西是真的?
  罗长虹也懒理这些同学了,他一摆手:“我走了,我还要帮教授翻译文章去了。”
  彼得看着罗长虹离去的背影,他狠狠地跺脚。中文期刊…… ……
  就在学生们离开之后,劳伦斯教授和埃蒙德在研究室内爆发了非常激烈的争执。 “你们实际上是在使用中国的药物,然后再贴上你们自己的包装是吗?其实所有的研究成果都是来自于中国的,对吗?”
  劳伦斯教授的询问已经很诛心了。
  但是久经商海的埃德蒙根本不会被这种话语给刺激到……
  而且那些学生不在了,他干脆说道:“这有什么关系呢?”
  劳伦斯教授被商人的无耻德性给震的说不出话来了,他忍不住道:“你们如何通过药品检查?!” “总会有办法的。” “那你们怎么向其他人解释药品来源。你们怎么发表学术理论文章?” “让中国人给我们一份。”
  劳伦斯像是看傻子一样看着埃蒙德。
  劳伦斯道:“你知道那些中文期刊里面文章的份量吗?”
  “教授,这世上一切东西都是可以用金钱衡量的。”埃蒙德是个纯粹的商业脑袋。
  他说道:“中国人需要我们的钱,如果我们断掉他们的资金,他们还有什么可玩的?” “区区几篇文章罢了,我们要了,他们还能不给吗?”埃蒙德说的理所应当。
  劳伦斯眼睛眯起来:“区区几篇文章……那是可以获得诺奖的文章!” “教授,提醒您一句,虽然我们辉瑞集团没有能力说让谁得诺奖就让谁得奖……但是我们只要愿意干预,那么我们想不让谁得诺奖,那么就可以不让谁得诺奖。”埃蒙德的话赤裸裸的。
  学术圈也不是纯洁无瑕的象牙塔。 “尤其是中国人,他们应该懂得取舍的,而且您也需要我们的支持不是吗?”
  劳伦斯想着刚刚看的文章,又看着埃蒙德现在的态度,他无奈地低头。
  但是他喃喃自语道:“能写出这样的学术研究,我不相信中国人会空手送人。” “无非是加钱两字罢了。”埃蒙德讪笑着。 ……
  北京,破晓基地内。张文裕端着茶缸走到正在写工作报告的李锐那边。 “主任。” “嗯。” “你说让辉瑞帮着咱们卖药,顺带让他们帮咱们给期刊扬名,他们真的会愿意吗?” “会的。” “为什么啊?” “因为他们要是敢不听话,我就给他们断药。”
  李锐从电脑后伸出的那张脸极为果决。
  还有一句话李锐没有和张文裕说。那就是除了辉瑞之外,已经有另一个药厂来接触了。财帛动人心,诺华可是觊觎很久了。
  第五十四章 一个产业链 54
  诺华相关人员盯着辉瑞集团很久了。毕竟从商业的角度来说,同行就是对手。
  在医药行业之中就更是如此了。
  很多靶向性药物经常是一家药厂吃下所有的利润,其他企业连渣滓都分不到。
  自从前年开始,辉瑞在世界各地开始推广蓝色小药丸后……
  这款小药丸带来的巨大利润足以让全世界所有的药厂都眼馋。
  这是一个会下蛋的金鸡。
  先不讨论其会不会被用在不合法的地方。
  仅仅是合法的使用它,在全世界都有很多的市场。
  因为人到中年后被工作压力压得喘不过气来,再加上身体素质的衰退,很多男人三十来岁就不行了也是比比皆是。
  非常影响夫妻生活啊。
  而在欧美国家在四五十年代甚至还搞过一种【性羞耻】的事情。简单来说就是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性欲是男性独有的,女性应该是纯洁的对性欲没有需求的。
  具体也不知道是哪个没脑子的家伙搞出了这么一个运动。
  反正明面上一些需求是不能说了。但实际上谁过日子谁知道。
  后世欧美的某些电影里总会把男主设定成为水管修理工或快递员什么的,其实不是没有道理的。
  后世你当片子看。这个年代就是拿来当镜子看。你不满足自己的老婆,有人帮你满足。
  诺华做过统计,辉瑞依靠蓝色小药丸,在这两年间至少是做到了三亿美元的销售额。
  具体药物的成本不知,但是按照诺华的经验,辉瑞至少有两亿美元以上的利润。
  当然,这一点诺华其实是多算了。因为这两亿利润中,辉瑞需要支付超过一半给中国。
  还需要帮中国搞各种制药机械,还有各种化学生产设备等等。但是诺华并不清楚这一点,他们只知道辉瑞赚得盆满钵满。
  这个年代上亿美元的利润,几乎相当于70年后一年赚几十亿。这个利润足以让人心跳加速了。
  诺华可谓无所不用其极,想尽一切办法想要从辉瑞手上打探这个药物的秘方。
  其手段包括且不限于:绑架了辉瑞的一组专家,派人潜入破坏了辉瑞的一条生产线,尝试切断辉瑞部分化学药品的原材料等等。
  对于诺华的行为,辉瑞也给予了适当的反击,包括且不限于:送诺华一飞机的专家去见上帝,烧毁了诺华囤积了价值三千万药品的仓库等等。
  真正的商战就是如此的朴实无华。
  两边的董事嫌这么搞下去大家都没钱赚了。所以最近几个月才稍微停顿了一会儿。
  而趁着这个空档,诺华在香港的分部打听到了一些小小的消息。
  辉瑞的小药丸似乎是和中国内地有着关系。
  虽然说诺华现在尚不清楚这其中具体的联系是什么……但是这不妨碍他们尝试性的和内地在香港的手套接触。 而且相比于辉瑞,诺华在中国的耕植更深……
  毕竟它十八世纪就在中国开始出售印染机器和染料了(诺华医药前身是一家化学染料公司)。
  他们在内地和香港都有更多的触手。
  而就在诺华尝试向新中国进行试探性接触时。
  辉瑞集团在香港的代表埃蒙德通过渠道向新中国发来了一个堪称无礼的请求。 “辉瑞集团打算买断关于胰岛素的全部专利,以及相关文章、生产工艺等等。” “他们开价,三千万美元。”
  当张文裕看完这封信后,他都气笑了。
  虽然说张文裕是研究高能物理和合宇宙射线的。
  对生物基因工程领域不算多么了解。但是基地里有这方面的专家啊。童第周和谈家桢可是在呢。
  童第周是主研生物的,谈家桢是研究遗传学的。不过来了基地之后,谈家桢接触到大量的关于dna知识后,又兼学了dna工程。
  张文裕是现代科学的挂名总编,童第周和谈家桢则是基地在生物与遗传方面的大佬。
  李锐自然是要把他们一起请过来。
  把香港那边获得的消息交给三人传阅后,三人都气笑了。这群科学家虽然说是比较老实,一心扑在自己的科研项目上。
  对于外事,特别是商业上的事情都不太关心。但是毕竟和李锐共事很久了。
  从前他们觉得卖不上价格的技术都在李锐手上卖出了天价。
  大佬总有一种奇怪的迷思,那就是大佬们觉得自己掌握的技术其实不难,别人可能一下就突破了。
  所以对自己的技术总会有严重的低估。
  这还不是个例,比如说历史上中的于敏认为印度可能会在2010年左右彻底掌握氢弹技术。
  所以于敏建议,关于他的氢弹信息和一些可以解密的文章要放到 2010年后再进行解密。
  可是谁都没想到,左等右等,等到于老都去世了,印度的氢弹也没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