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550节

  而马龙·白兰度的跟班小弟鲍威尔已经不能算面若死灰了,他双眼无神感觉真的要死了。虽然他只是一个跟班小弟,但是常年混迹于好莱坞的他也明白了。这部电影一出,马龙·白兰度的《飞车党》注定要完蛋了。不管是口碑还是票房,全都要崩塌了。
  而作为电影从业人员的巴赞则想的比他更深刻,他意识到一点,电影界要变天了。如果欧美电影跟不上中国动作电影的步伐,那么其他门类不好说,但是这全世界的动作电影门类会被中国一家独大的彻底霸占了?
  第十五章 马龙的挑战
  《铁面无私》是一部好电影吗?
  如果让现在的文化部门一把手李锐来评价的话,只能说这部电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因为按照李锐被后世的各种电影文化的冲击,他的审美是不一样的。《铁面无私》让李锐来评价的话,最多只能说是一部蹒跚学步的缝合怪电影。唯一的好消息就是都缝上。
  李锐认为这部《铁面无私》只能算是历史上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的普通港产警匪片的水准罢了。
  而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正是港产片从传统片向现代片转换的时刻。处于一种不新不旧的时刻。在进一步就是港产片最巅峰的八十年代。
  而《铁面无私》如果是丢到历史上八十年代的香港,估计能扑街到连成本都收不回来。因为实在是太普通了。不要说和巅峰时期的成龙电影相比,就连当时比较精品的港产警匪片都比不过。
  但是这个不新不旧,有着老动作片向新动作片转型气质的《铁面无私》并不是在1980年的香港上映,而是在1952年的东柏林上映。
  这其中的代差并不是简单的三十年。而是半个世纪。因为在港片武术指导在欧美站稳脚跟之前,欧美的动作片都是一坨大便一样的东西。
  狗熊互殴打了近一个世纪,别说看惯了港产片和国产武术片的中国人了,就连欧美人自己都受不了了。
  而现在这部《铁面无私》一上映,所掀起的震撼就如八级地震一般在整个柏林传开了。
  东柏林不是没有上映过其他中国电影,但是前两年中国人送来的电影大多数是战争片。对于亲身经历过战争的柏林老百姓来说,其实看战争片有点疲劳。
  而这种动作片则是他们从来都没有看过的,所以造成的印象也就更大了。
  在《铁面无私》上映的第二天,东柏林和苏联的媒体都开始疯狂的报道。
  【了不起的挑战!中国动作片的全新尝试!】
  【让好莱坞的犯罪片如小儿科一般可笑。】
  【让打击犯罪的电影拥有了史诗一般的气质。】
  【现实与梦幻的完美融合。】
  甚至于真理报都特别发了一篇专栏来报道。因为这不仅仅是一部电影上映,更重要的是两边意识形态的一场战争。
  尤其是电影最后由骑着闪电的铁骑去逮捕骑着哈雷的混混。
  这些看起来好像没什么,但实际上却充满了意识形态战争的桥段。这就是这个时期社会主义阵营所需要的。
  而且这些赞誉也并不为过。相对现在无聊的欧美动作片,《铁面无私》就像是一道惊雷一样在东柏林劈下。
  刚好把为西柏林电影节打当头炮的《飞车党》劈的外焦里嫩。
  不用说社会主义阵营怎么报道了。就说西德、法国、意大利、英国、西班牙等西欧媒体也没有口下积德。
  正在西柏林亲自看电影,每天更新特别号外的《电影手册》总编辑巴赞来说吧。
  他看完两部电影之后,直接发了评论。并且直接在法国的主要报纸的娱乐版整版刊登。作为现在欧洲最有影响力的影评人,巴赞的评论总是能影响一部电影在欧洲的销量。
  而这一次,他对于《飞车党》没有丝毫客气。
  他在影评里写道:
  【马龙·白兰度总是喜欢在他的舒适圈里拍电影。装模做样的硬汉或者是坏小子,这么多年了,他的演技没有丝毫进步。依旧是靠坏笑、挑眉和眼睛放电来演戏。
  【他总觉得所有女人都会迷失在他英俊的外表下,所以他和所有女演员对戏的时候都会有一种难以言喻的过分自信。】
  【而他引以为傲的硬汉动作片拍了这么多年,其实依旧是毫无突破。如狗熊斗殴一样的缓慢打斗。靠拉扯幕布来演绎的假飞车戏。哈!太可笑了,一个自诩为硬汉的男人,居然不敢真的骑摩托车拍摄真正的飞车戏。】
  【瞧一瞧对面的中国人吧!他们都是在玩真的。真的飞车跳跃,真的让车在空中转体两周半在重重摔下来。我不知道中国的那些演员能赚多少钱,但我敢肯定,他们赚的一定没有大明星马龙·白兰度多……】
  巴赞在他的影评里疯狂的嘲讽马龙·白兰度。
  至于这样会不会不政治正确?要知道从过去到现在一直到将来,欧洲文化圈电影界鄙视美国就是最大的政治正确。
  这一点是不会变的。oldmoney没有什么其他的坚持了,如果还不能在文化和精神上鄙视一下新大陆的newmoney,那些老欧洲可是会崩溃的。
  如果说以巴赞为首的欧洲影评人虽然刻薄,但是说话还相对委婉的话。
  那么以贝尔为首的欧洲小报编辑们,那可是嘲讽火力全开。在这个时代,评论任何美国和苏联有关的东西都容易被扣上政治正确的帽子。唯有电影和文化不会。
  这方面老欧洲有自己的骄傲,美国就是一群下里巴人,懂什么文化,懂什么电影。
  柏林电影节虽然是北约(美国)牵头举办的。但是欧洲影评人早就内定好了,主要得奖电影就是欧是洲的。好莱坞的拿些技术奖和最佳外语片之类的奖项就够了。其他大奖不要指望了。
  所以贝尔这些有着敏锐嗅觉的小报编辑们也很龃龉。既然不容易被扣帽子,甚至是欧洲的文化部门还会默认,那么他们自然是火力全开。
  《马龙·白兰度,真实的硬汉或虚假的?》
  《哈雷摩托与马龙的全面失败》
  《马龙·白兰度根本不会骑车》
  各种嘲讽可谓接踵而至。尤其是以贝尔写的一篇文章尤为深刻。
  这篇名为《飞车党还是拉车党》的文章特别辛辣
  【马龙·白兰度的新片在柏林上映,如预期的一般,喜欢他坏小子风格的影迷从欧洲各地赶来支持他。一时之间整个柏林都充满了哈雷吵闹的排气声,他们就像是电影里的帮派混混一样,吵吵闹闹,喝酒开车闹事等等。】
  【当然,这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我们有着良好教育的欧洲绅士应该理解,并不是每个美国人都能接受小学教育。也不是每个美国人都以拥有一份体面正直的工作为荣。】
  【当然,我并不想对美国人的这方面价值观有任何嘲讽。就像是我之前说的,我们应该包容那些不如我们的人。】
  【这个世界有好人就会有坏人,因为有混混所以才有警察。美国历史上有那么多厉害的帮派分子,不管是芝加哥的卡彭还是查理,他们都是美国历史上的大佬。】
  【我不太明白为什么马龙·白兰度和美国电影公司要选择拍摄一个几万人的小镇上,两伙加起来都没一百人的小混混火并的故事。】
  【故事沉闷无聊且毫无张力。就连中国人都知道拍摄一个两百多万人口的大城市为背景的黑帮警匪片。看着那些中国黑帮搬运着一箱箱黄金和银元,以及用货真价实的炮艇对警察开炮的时候,至少能让人感觉到刺激万分。】
  【而不是看着马龙带着一群小弟为了几千的小钱和几箱子走私酒在那拼死拼活。这未免太小气了……】
  【而且看完马龙的《飞车党》和中国人的《铁面无私》有一个深深的怀疑刻在我的心里。那就是马龙真的会骑摩托吗?他的硬汉形象该不是装的吧……
  贝尔在他的文章里极尽可能的嘲讽着马龙·白兰度。特别是他马龙·白兰度的提包小弟鲍威尔跑去看中国电影的事情也爆了出来。
  并且写道:【马龙在公开场合多次声称,自己根本不在乎中国同类型的电影打擂台。但心口不一的让自己的小弟前去看电影。这就非常有意思了,他在害怕什么呢?】
  贝尔的文章有理有据,甚至连鲍威尔坐在几排几号都写出来了。看了报纸的马龙气的把酒店里的茶几都摔坏了。
  而更让他生气的事情还在后面呢。当《铁面无私》上映后,《飞车党》的电影票开始变得非常难卖。除了那些哈雷车的车主们还在支持他之外,普通市民好像已经没有什么兴趣了。
  因为《铁面无私》这部电影已经把想要看动作片的影迷都吸引走了。尤其是看过了《铁面无私》的动作戏之后,观众们已经受不了好莱坞的狗熊式打斗了。
  原本作为当头炮的马龙·白兰度才红了两天就暗了下去。他还要遭受欧洲媒体的嘲讽,脾气暴躁甚至可以说暴躁到有些精神病的马龙·白兰度做了一件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事情。
  “那些媒体天天嘲讽我不会骑摩托,嘲讽我不是硬汉,去,开记者招待会。我要告诉全世界,我马龙·白兰度不仅是硬汉!而且是骑摩托车的好手!”喝了一瓶龙舌兰酒的马龙·白兰度做出了这样的决定。谁都劝不住他。
  很荒唐,但是马龙·白兰度这辈子做过的荒唐事多了,不差这一件。
  历史上中,马龙·白兰度在老年出演了《教父1》里面的唐?克里昂,让他在历史上后世的中国吸了不少粉。因为大多数国人只看过《教父》。大家都为教父里那个有风度有修养的老教父给吸引,所以喜欢马龙·白兰度。
  可是真的了解马龙·白兰度就会知道,这家伙是个彻头彻尾
  的混蛋。强奸女演员,片场把对戏的三线男演员打的几乎成白痴,就因为他觉得对方会抢自己的风头,于是拍戏的时候假戏真做,玩了命的打对方。
  还有诱奸女影迷(包括未成年),其他的赌博、吸毒等等,不甚枚举。他是个彻头彻尾的人渣。
  所以他演坏小子是不需要演的,因为他就够坏了,导演一般还需要他收收味,别太坏了。
  现在这个年头虽然还没有明确【人设】这一概念。但是已经有了这样的雏形了。就像是奥黛丽·赫本的【人设】就是知性美女,富有爱心、才学出众等等。
  马龙·白兰度的【人设】就是硬汉,如果他的硬汉人设崩塌,他以后拍戏的吸引力可就大减了。
  所以他必须要证明自己是个硬汉,他很清楚他必须要这么做。他的经纪人也很清楚。
  而柏林电影节的举办方则需要一个契机把人流吸引回来。于是乎在多方的推动和纵容下,柏林电影节出了一件非常轰动的事情。
  那就是马龙·白兰度在报纸上公开发表声明:为了证明自己骑摩托不是替身,并且自己确实是真的在电影里骑车了。所以他公开向中国《铁面无私》剧组的两名男主演发出挑战。
  在西柏林的赛车场和对方一决胜负,证明谁才是真正的硬汉。
  他突然搞这么一出,倒是把中国代表团给搞得不会了。代表团连忙发急电回国内,询问这件事怎么办,要不要回应马龙·白兰度的挑战?
  第十六章 宴无好宴
  马龙·白兰度在这个年代算得上是好莱坞一线大咖。他和罗伯特·德尼罗正好是这个时代好莱坞男性的两个代表。
  罗伯特·德尼罗大多演绎的是绅士的角色,彬彬有礼,谦虚谨慎等等。马龙·白兰度则是演绎那些带着反叛态度的角色。黑帮混混,粗鲁硬汉等等。
  要说影响力的话,在五十年代这两人半斤八两,都是有着大量粉丝的巨星。
  远在中国的总理是第一个知道这个消息的,因为他掌管着所有外事。不过总理倒是不清楚马龙·白兰度的名号,毕竟中国没多少人看过他的电影。
  所以他还奇怪呢,怎么突然有个美国电影明星找中国代表团的麻烦呢。所以他马上把李锐找来,想要问问李锐的意见。
  而那边李锐还没来呢,苏联方面的电报也来了。
  因为马龙是公开喊话,苏联方面自然也知道这件事。相比于中国现在对好莱坞了解的闭塞,苏联方面就要清楚的多。
  尤其是现在的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是个影迷,只要有空晚上一定会看一部电影。不限于国内还是国外,他都会看看。有时候看到喜欢的电影,他还会重复看,时不时的看到凌晨两三点才睡。
  所以斯大林即便是不喜欢马龙·白兰度演的电影,但是他也清楚世上有这么一号人,而且在美国和西欧还是挺出名的。算是美国彰显他们硬汉形象的一个代表人物。
  没办法,原本美国是捧海明威的,海明威也更符合主流价值观。一个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战争英雄,一个为西班牙独立战争而参战的骑士,而且还写出过诸多旷世名作。海明威人生最多有些不拘小节,喜欢抽雪茄喝酒,打点小牌但也不沉迷赌博。但是这些东西连污点都不算。
  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在欧洲,海明威这样的男人才是大家心目中硬汉的代表。尤其是这个硬汉不光硬,而且还文化水平高,谁能不喜欢能文能武长得还不错的男人呢?
  但是没办法啊,海明威和共产党勾勾搭搭的,美国忌惮于他的名气不敢直接弄死他。尤其是从前捧了他那么久,让他成为美国男性的形象代表。
  于是只能是改人,捧罗伯特·德尼罗和马龙·白兰度了。毕竟演员的脑袋够空,比较好控制,不像是真正的战争英雄和文学大家那样有太多思考。
  所以当马龙·白兰度约战中国演员的消息传到斯大林耳朵里的时候,斯大林充满了惊诧:“美国男演员脑壳里装的真的是脑子吗?”
  虽然说斯大林有这样的疑惑,但他还是第一时间发了个电报过来。电报简明扼要,就问了一点,中国的演员能不能赢?如果可以赢,就立刻让他们参赛。美国人把脸凑上来抽,不抽白不抽。
  但是中国演员如果没有把握赢,就不要理会。毕竟丢人了的话,社会阵营的脸都会跟着一起丢的。
  所以当李锐急急忙忙赶过来的时候,他要见的已经不是总理了,而是总理和主席一起在讨论这件事了。
  “小李同志啊,你们文化部门在欧洲打了一首好牌啊。”主席看见李锐进来就笑眯眯的说着,肉眼可见的他很开心。
  “啊?”只有李锐还有点懵,因为他急急忙忙过来,还不知道总理找他什么事情呢。
  看他一脸懵逼的样子,主席和总理相视一笑。随后总理解释道:“你们搞出来的那部《铁面无私》把美国好莱坞给逼急了。那个叫做马龙·白兰度的大明星脑子一热,为了要证明自己,要和我们的演员比赛赛车呢。”
  “啊?!”李锐更懵逼了,他脑子里过了过事情可能发生的始末,然后又想到发起挑战的是马龙·白兰度,他就觉得一切都很合理。毕竟这人年轻的时候冲动无脑做了不少蠢事。老年之后冲动无脑做的蠢事就更多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