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525节
威廉在枪响后就立刻跑远了。而其他哈雷车队的队员也早就骑车跑路了。
只有塞巴斯蒂急忙忙跑回车上,该死的是刚刚那个老太婆一盆洗脚水下来,把车弄死火了。塞巴斯蒂连连点火都没成功。脚踩棍都要被他踩断了。
当他看着老太又举起枪之后,他爆发出了人生最大的潜力。
“啊啊啊!”怒吼中,他推着哈雷车跑了……
远远观看的威廉不由得暗地里鼓掌,这丫力真大!推个车还能跑这么快。
不过这件事这么一闹,威廉也没兴趣去看人打牌了。
只能是吃着糖,草草回家。
这路上有人骑哈雷,有人骑宝马,搞得威廉总是心痒痒的。哎,我的车什么时候到啊。
他垂头丧气的回到家。
“妈,我回来了。”
如常一样的打招呼,但是却没有往常一样出现母亲问自己去哪儿了的语句。
只听妈妈说道:“威廉,闪电摩托车厂的工作人员来拜访你了。”
“嗯?哪呢?”
“客厅。”
威廉一个箭步冲到客厅,只见一名穿着灰色立领衣装的中国男子端坐在自家沙发上,他的面前还放着一杯冒着热气的牛奶。这名中国男子看起来有些拘谨。
他看到威廉进来后询问道:“请问你就是威廉先生吗?”
“对,是我。”威廉点头:“是我定的车出什么问题了吗?该不是要延期交付吧,所以你才上门?”
威廉内心暗暗叫糟,该不是真的和萨巴斯蒂说得一样,是一个中国骗局吧?
不过还没等他多想呢,那边的中国工作人员就笑道:“还真不是,不是延期交付。是我们闪电车厂的的全体同仁为了早日让支持我们的用户拿到最心仪的爱车。所以加班加点,优先赶制出一批车。”
“您是柏林第一批订车的客户,所以您也将最先拿到这批新车。”
威廉懵了:“等等,你说的是什么意思?”
“我的意思是,您的车已经准备好了。想去看看吗?”中方工作人员微笑。
第五百一十九章 车厂和骑手的双赢
激动的心颤抖的手,迈着脚步往里走。
威廉真的是太激动了,因为他以为自己最少还要等一年的时间才能拿到车呢。
虽然说每个月都可以拿到中国发过来的杂志。
虽然也可以从杂志上看到摩托车工厂的建设进度远超预期。甚至已经可以看到车架在开始生产了。
还可以看到那些中国工人几乎每天都是两班倒的方式在抢进度,抓时间。
但是真的告诉威廉,他现在就可以拿车了,他还是有些如做梦一样。
当然是和做梦一样,因为现在中国的闪电摩托车厂其实还没有完全开始生产。只能说一部分车间先一步开始生产相关配件了。
其中卡住摩托车厂进度的东西主要是两个,一个是引擎,一个是线材。
摩托车线材中需要使用大量的高强度钢丝和外包的橡胶。这两种东西对现在的中国来说有点困难。
不过也算是在稳步推进。橡胶目前已经和南洋那边的华商谈好,通过香港的华润公司进口。在做假账消掉,最后在经过雷洛的片区去到雷星月实际掌管的码头,登上霍英东的船走私进到内地。
高强度钢丝,的配方和生产工艺网咖也搞出来了。摩托车内使用的钢丝对五十年代的中国钢铁厂来说属于高精尖的生产工艺。但是在七十年后几乎是一个小钢铁厂随便都能做。
这两者都是在稳步推进。
实际上比较麻烦的是引擎。因为高精铸造工艺在五十年代还不够成熟。这只能靠堆量来学习掌握。
不过至少掌握了方向,教一些学费花一点时间就好了。
引擎内部的高精度部件才是难关。闪电的引擎虽然说是一个老引擎,但技术难度和现在的引擎完全没法比。
要知道在50年代,宝马生产750cc排量的发动机所能爆发的最大马力也只有28匹罢了。哈雷同排量的发动机马力还没宝马大。别看什么五百、八百cc的排量,实际马力也就二十匹出头。
而闪电250用的引擎虽老,但也比五十年代的发动机强大太多了。250cc的排量,可以爆发19匹的马力。
在这个年代简直是吓死人的存在。
李锐当时从历史上网购了一台这样车做原型车。找了一个解放军里说是骑摩托技术很好的士兵来尝试,结果轻轻一拧油门差点没把他甩下去。
对历史上后世摩友来说肉到遁地的250发动机,在这个年代却是颠覆很多人认知的。
那名战士骑过苏联仿宝马拳击手发动机生产的乌拉尔摩托车。那个750cc排量的摩托车已经是现在这个世界里,大家所认知的摩托车最重型的摩托,也是最是有力的摩托了。
闪电250的排量比乌拉尔750少了500cc,马力也小了9匹。但与此同时,重量也轻了足足一百五十公斤!
所以轻轻一拧油门,战士就感觉这车要飞出去了。
开着闪电250在场地里转了几圈,习惯了车的特性后,战士骑着车拉极速。最后跑到120公里每小时的时速,下车的时候战士手心都是汗。
“这车太快了!马力太猛了!提速快的不得了,车身又轻,最高速度也太快了,感觉和在地面上飞一样。太厉害了!”战士只有夸奖。
只能说不同年代有不同年代的追求。闪电250零到百公里需要十一秒,在历史上后世这是爷爷级的加速。那时大家玩的都是零百六秒内。
而在五十年代,跑零百?那是啥?
很多车你把引擎拉到冒烟它都跑不到一百公里的时速。
这当然是得益于闪电250的v缸发动机设计比五十年代先进,用料更好等等。
这是好事,一台小排量比现在全球的大排量都猛。但也是坏事,因为制造工艺参数过高了。有网咖资料和一堆专家成立技术小组,有的部件依旧难以生产。
最后引擎内活塞、连杆、曲轴只能交由曙光厂内的数控机床生产。生产好后发到摩托车厂去组装。
摩托车厂同时也要着手训练一批优秀的车工、钳工,将来自己接手生产这些东西。毕竟黑箱科技是一时的,不能一直占用曙光厂这个黑箱产能啊。
不过即便是这样,国内第一台闪电250还没正式量产。因为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调试。
而现在出现在德国的闪电250,车身上的其他部件都是这个时空生产的。唯有引擎是来自于70年后的另一个时空。引擎上所有关于后世时空的痕迹全都抹去了,没人能看得出来。
还好,后世的这款老发动机也不贵。三千块一台,搞个五百台做备用和研究,必要的时候可以撒出去。
为什么这么搞?
当然是为了防备西欧和美国展开针对中国百货商场的反击。美国佬和欧洲老牌工业强国看不起中国,在中国搞百货展览的时候无动于衷。李锐可不会对欧美可能发起的反击无动于衷。
有备无患,不要在乎花一点小钱。在必要的时候,这点小钱可以立大功的。
就像是现在这样,上次在柏林的百货展览中,闪电250一共收到了超过一千台的订单。
对于一台摩托车来说,这个订单量不少了。尤其是这还是别人没听说过的牌子。
只能说上一次的展览会吸引人很成功,宣传和销售都做得很好。
后续又利用杂志的方式稳住了那些客户。但其中总有一些冲动消费的顾客,已经有人脑袋冷下来了,觉得等一年以上的时间太久了。想着能不能退款之类的。
而现在,在中国商场边上,一个筹备了许久,但是一直关着的店铺打开了。
一间属于闪电的4s店开业了。当威廉带着余款来提车时,他看见了什么样的一个场景?
足足两百多台闪电250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
祖母石绿、太空灰、浩夜黑、闪耀金、宝石蓝。中国生产的这些摩托车用色大胆亮眼,威廉分明看到很多柏林老百姓在驻足围观。
有相机的市民掏出相机拍照,因为太漂亮了。
而威廉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骑上属于自己的摩托了。而在他之前已经有人交了钱提了车了。当闪电启动后,那浑厚的排气声响起,不是哈雷那种劈叉一样的打雷声,不会吵得人耳朵生疼。
也不是宝马那种噗噗噗的声音。
而是一种低沉有力,并且非常有密度的声音。这种声音不炸裂,也不够那么响,但却是好听的。关键是不扰民。
威廉分明听到围观的德国老百姓说道:“诶,我以为这种摩托会很吵,和哈雷一样。”
“是啊,感觉却是不吵啊。这个声音只是单纯的低沉浑厚,但是没有特别响。每一次城里骑哈雷的小子们经过我身边的时候,我就觉得我心脏痛。”
“嘿,我也是。”
讨厌哈雷的人其实不在少数和喜欢哈雷的人一样多。甚至比喜欢哈雷的人可能还要多点。
而闪电就是想要走好哈雷不一样的路子。
这个年代,如果你想要有个性,你可以骑哈雷。但是你要做好被人当成坏小子和混帮派的打算。
如果你想要像一个公务员,那么你可以骑宝马。它就像是个大号自行车。
如果你既不想被人当成公务员,也不想被人当成混帮派的混小子,只是一个想要标榜自己个性的普通帅青年。那么请来一台闪电吧!
在新开业的闪电店门前一块这样的招牌就这么立着:我遵纪守法道德善良,但不妨碍我独立自我。
威廉很喜欢这个标语,谁说只有坏小子才准有个性?
他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很快交了钱,领了车。车还要去柏林的管理部门去登记上牌。但是威廉已经迫不及待的要拿临时通行证在市里溜达一圈了。
中方的工作人员为他办理好手续后笑着对他说道:“最近交付的摩托车车主,我们有一个活动哦。”
“嗯?什么?”威廉兴致勃勃的问道。
“诺,这是一张柏林地图。我们在上面设置了十二个打卡点,只要骑闪电摩托过去就可以收获一块小点心。最先完成打卡的一百名车主,我们会赠送一双牛皮骑行手套。后面的车主,我们也会赠送一个牛皮车钥匙扣。”
中方的工作人员笑呵呵的,看上去人畜无害。
对威廉来说,这种活动不就是白给嘛!他看了看,十二个打卡点从东柏林到西柏林,基本上是各种咖啡店或者点心店,去到那儿可以找店主给自己的打卡手册盖章。集齐十二个章子就能免费另一双牛皮手套,这是多好的一件事啊!稳赚不赔啊!
而且人家还说了,还有免费的小点心可以吃。干嘛不去?去啊!
拿着临时通行证的威廉骑着车就跑了。
只是他不知道,在这三天里,闪电4s店将陆续交付两百多台机车。
他也不知道,看似简单的十二个打卡点,只要跑遍一圈,那么基本上就等于将整个柏林市全部逛了一圈,走过了所有主要街道和一些重要的次要街道。
他还是不知道,当两百多台闪电250在三天内陆续出现在柏林街头,并且大街小巷开始成群结队的打卡,骑手们在广场停车喝咖啡,十几辆,甚至几十辆车并排停靠后究竟给柏林市民照成了多大的宣传。
也不知道,他们的车会给现在柏林流行的哈雷车主带来多大的心理阴影。
第五百二十章存钱买闪电
所谓的广告,那就是广而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