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467节
将近一年时间的打磨,再加上官兵分开管教。在这个战俘营里居然莫名的出现了一种公平平等的气息。
虽然仅仅只是冒了个头,但是所有人都能通过记录片看出来。
不管是战俘营组织看电影给出电影名单让战俘们民主投票选想看的电影,还是尊重战俘兴趣爱好展开的各种文体活动。
这个时空的碧潼战俘营,有李锐做理论指导。去掉了很多对欧美战俘根本无法理解的教育项目。
就像是历史上中给战俘们看《白毛女》或者演绎中国乡土剧和土改剧之类的东西。这些也就是菲律宾、泰国之类的士兵能共情。
对欧美战俘一点用都没有。他们压根无法理解。
所以这一次李锐让战俘营根本不要搞煽情那一套。不是所有人都能在这些大喜大悲的感情中和一起共情的。但是出于人性的本能,追求公平公正是人性不变的追求。
不患寡而患不均这句话都出来上千年了,现在依旧适用。
不说绝对公平,就算是范围内的相对公平也是大家所渴望的。
在资本的压迫下,其实所有人都是或多或少的异化了。尤其是军队,显得特别明显。因为这里阶层分明,长幼有序,极度讲究服从。
从后世韩国拍摄的各种反应军营暴力的电影就能窥见一斑。现在这年头,军队里上级不把人当人,前辈不把后辈当人的事情可太多了。
就像是《碧潼战俘营》刚播出第一集的时候,所有人都能感觉得出那种异化感。
而记录片播到这一集,已经可以看见法国、英国和土耳其、菲律宾的士兵一起上山砍柴下河摸鱼了。
异化感在慢慢的消失,虽然很慢,但是却可以看见。
所以当法国女生说道:“我甚至感觉,我们的同胞能进中国人的战俘营是一种幸运的事情。我现在甚至对新中国这个国家抱有尊敬。不仅仅是因为在朝鲜,他们打垮了美国人。更重要的是他们真正的理解什么是平等!”
赛宾等人忍不住点头,这就是为什么碧潼战俘营的展示显得那么重要了。
历史上中,中国有这张牌,但是受限于技术和实力。打不好这张牌。但是这个时空,李锐要把这张牌打出王炸的效果。
于是当战俘营里皮耶尔等人用口琴给大家表演节目的欢快桥段过去。进入到关于战俘们的亲属能不能来探亲这件事后,赛宾等人都激动的站起来了。
因为去战俘营探亲?这是亘古未有的事情啊!
只听说过监狱可以探亲,但是战俘营不可能的吧。
而当李夏管教端着白瓷缸在荧幕上一字一句的说道:“这样,欧美那边的费用我们是绝对不可能负担的起的。但是如果你们家人或者你们政府愿意出这笔钱。我们也是可以谈的。快圣诞节了嘛。”
“我们中国人讲究过年团员,你们是圣诞节团圆嘛。你们可以试试,如果行,甚至可以邀请你们的家属代表来战俘营好好见见你们的生活。甚至一起搞联欢嘛!”
荧幕上的李夏话音刚落,酒吧里就沸腾成了一片。
“这是真的假的?”
“中国人居然允许战俘的亲属去探亲?”
“等等,我姑姑的儿子就在碧潼战俘营呢。有谁知道从巴黎前往北京需要多少钱吗?这个去哪儿申请?”
“我们和中国还没建交呢,怎么去啊?”
“仗还不知道打几年呢,要是再打六七年。那六七年见不到亲人,那也太惨了。你们就没有亲戚朋友参加了这场战争吗?我们应该帮帮他们!”赛宾站起来高喊道:“我们需要帮助这群忠于法国的战士!”
第四百五十四章 跟着脚步走
十一月的伦敦已经开始飘雪。
这让伦敦市民更加难熬了。
在后世有很多留学生留学英国后发现,英国人最长聊的东西就是天气。关于天气这个话题,两个正儿八经的英国人,或者是老伦敦人甚至可以聊一两个小时。
为什么?
因为英国好天气的日子是真的不多。英国潮湿多雨,在夏季很多时候也仅仅只有二十多度。气温达到三十五度对很多英国人来说已经是酷暑难耐了。
英国想要碰到那种蓝天白云大晴朗的好天气,多少要碰点运气。在后世这还好点,因为后世的英国基本远离制造业,尤其是重型装备和钢铁冶炼产业。
所以还能搞点蓝天计划啥的。
但是在五十年代,还没有一个英国人。哪怕是经济学者和政客敢提出让英国脱实入虚的提议。
现在的大伦敦区可是工业污染重灾区,雾都的名号可不是什么好称呼。
当然了,现在的英国人不这么觉得。甚至觉得工业污染产生的雾气是文明的象征。
大英帝国的绅士去往那些还未开发的非洲或者亚洲地区,呼吸着没有污染的空气会觉得不适应。
“啊,果然还是伦敦的空气香甜啊!”有人发出这样的感慨。
当然香甜啊,现在的伦敦因为化工产业排放的烟雾,有的时候空气里真的带着一丝丝甜味呢!
不过这种甜味可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尤其是冬季开始下雪之后,厚厚的云层压在伦敦上空。毒雾越发的浓烈了。
如果说十一月十日的伦敦大雾还和豆子汤一样,那么到了十一月三十日,伦敦大雾已经快成香菇奶油浓汤了。
快到圣诞节了。大家都很开心,只有那么死在大雾中的老人和小孩不开心。
今年伦敦大雾死了不少人,虽然还没到达历史上轮渡毒雾高峰期的杀人数量。但是因为今年伦敦有《独角兽》日报在持续不断的跟进报道。
所以伦敦市民已经开始对伦敦持续的大雾有些恐慌了。
毕竟很多大学教授在接受《独角兽》日报的采访后都表示,伦敦大雾可能含有对人体健康不利的因素。专家建议市民尽量搬到郊区居住,享受乡间森林的新鲜空气能很快改善各种冬季的呼吸病。
不过这话简直和说了一样。伦敦市民要是有钱去买郊区别墅,他们也不至于天天吸毒雾啊。
再加上独角兽日报的天天报道,弄得丘吉尔这边才刚刚在唐宁街宣誓就职。就不得不面对伦敦市民无止境的投诉。
这可足够让他头疼了,因为北约的问题还没解决完呢。老米字旗的伦敦人对于之前英国政府打算在伦敦埋核弹的问题还没结束呢。
那边的抗议刚刚才被忽悠下去,这边关于伦敦大雾的抗议又起来了。
丘吉尔只觉得脑袋都大了,现在唐宁街外面就有人抗议举牌子。不过现在人还算少,只要他们不吵到里面的正常办公,丘吉尔已经不打算处理他们了。
“首相,我们真的不需要处理他们吗?”丘吉尔的助理伯纳德发问道:“他们在唐宁街外面一直叫叫嚷嚷的……”
“不要理会他们,至少他们现在没有在叫嚷我们退出北约。”丘吉尔用自己的胖手捏了捏鼻梁。
“至少他们的注意力被伦敦的小事给转移了。”
“首相,伦敦的大雾真的没关系吗?如果是的话,我是不是联系新闻发言部……”
“哦,说道大雾。伯纳德,一个星期以后把唐宁街的主要工作搬到郊外吧。”丘吉丘尔打断了伯纳德的发言。
伯纳德为之一愣,这到底是相信还是不相信呢?
也许是信吧,丘吉尔首相真的是让人难以理解呢。伯纳德心里头碎碎念着。
“现在《独角兽》日报天天在抨击我们新政府应该把英国老百姓的生活和生命放在第一位。”伯纳德又拿出了工作报告,一字不落的念着。
“首相,我们需要警告他们一下吗?”
“不用,独角兽日报一直在报道伦敦大雾是个好事。至少转移了民众对核弹的注意力。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看见了这个就看不见那个了。就让独角兽日报继续报道吧。顺便让其他报纸一起跟进报道。”
伯纳德听到丘吉尔的话大吃一惊:“可是首相,这样好吗?”
“没什么不好的。难道伦敦人还能关停工厂吗?他们是不打算吃饭吗?”丘吉尔叼上了他的烟斗开始吞云吐雾。
作为一个老牌政客,丘吉尔太知道什么东西可以随便报道了。
你要说伦敦埋核弹,这种事就不能大张旗鼓。因为除了极少数高层可能可以在核弹引爆前逃跑之外,大多数伦敦人。不管你是无产阶级工人,还是所谓的中产阶级,或者是小资产阶级的小工厂小作坊主或者是小商店主,他们都是要死的。
所谓核弹之下众生平等,他们会因为核弹团结起来。他们这样的这股力量是会让英国政府疲于应对的。
但是伦敦大雾就不一样了。
有人会反对抗议,但是会有更多的人权衡利弊。
在这场大雾的博弈之中,人们会被拆分成更多的派系。老年人不想因为大雾而死,因为他们有养老金。所以他们可以去抗议,让政府想办法关停工厂。
但是年轻人需要工作,如果工厂都没了,他们吃什么?而且年轻人对毒雾的抵抗力更强。
更不用说在伦敦营业的各种店主了。服务性行业依赖制造业才能存活。
所以丘吉尔上台之后,为了解决北约核弹计划问题,他选择的方式就是用另一个负面话题吸引走注意力。而且这个负面问题还是解决不了的那种。
伯纳德记下来了,按照丘吉尔首相的要求。
他在工作日志上写到【让英国主流媒体跟进《独角兽》日报的报道,用以转移蓝孔雀计划带来的负面影响】。
“那么首相,我就先去做事了?”伯纳德把笔记写好后点头对丘吉尔示意。
丘吉尔挥挥手:“去吧。”
……
伯纳德拿着他的工作日子交给下面的人。
并且对下面的人叮嘱道:“让那些媒体聪明一点,现在蓝孔雀计划不能提,核弹也不能提。要转移我们英国民众的注意力了。”
下面的人看着伯纳德交来的纸条,他有些疑惑:“这合适吗?用一个负面抵消另一个负面?”
伯纳德直起身子看向首相办公室的方向感慨道:“这就是丘吉尔首相的手腕。他说没事,就一定没事。去做吧!”
“是!”手下之人匆匆领命而去。
……
伦敦郊外,雪下的白蒙蒙的一片。空气里充满了冰冷的寒意,但是相比于伦敦城内,至少这里的空气很干净。不会闻到本不该存在的香甜味。
独角兽日报主编贝尔正在暖炉前取暖烤火,暖炉的架子上有一支烤的滋滋冒油的肥美兔子。看样子似乎已经烤的很好了。兔肉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
贝尔最后撒上一把来自于印度的烧烤香料,把整个烤兔子推向了另一个高峰。
“主编,这兔子真香。”贝尔的助理推门进来,忍不住抽动鼻子疯狂呼吸这种香味。
虽然他夸赞了贝尔的烤兔子,但很显然贝尔不打算分给他哪怕一点兔肉。
“说吧,什么事?”贝尔一副公事公办,兔子肉你别想的态度。
助理望着烤兔子出神:“配葡萄酒应该很棒。”
咚咚咚——
贝尔用大英词典敲了敲桌子:“说话,什么事?”
“哦,是这样的。”助理依依不舍的从烤兔子上移开视线:“主编,我们伦敦大雾的报道已经持续很久了。现在唐宁街正开始出现抗议。我们要不要继续跟进?”
“嗯……差不多停一停吧。把跟进报道放在后面的版面,不要抢占头版了。”
“啊?为什么啊?”
“为什么?我反复强调过,我们独角兽日报不要看现在销量起来了,就以为我们是泰晤士日报或者是法新社那样的媒体。我们的实力还不够,我们也没有驻扎在全球的记者团为我们提供第一首新闻。”贝尔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