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456节

  因为现任首相克莱门特现在原本就在和丘吉尔竞选首相之位。这一波的冲击直接对英国大选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这一次是北约各国领导人用电话紧急召开了会议。
  没有人知道这场电话会议再谈什么,这场会谈的所有资料也从历史中删除。但是后世之人却可以从其中的凤毛麟角窥见一言半语。
  在面对苏联咄咄逼人的攻势,为了防止西欧一夜之间变色的情况下。
  终于有人被逼上了背锅侠的位置。
  第二日英国首相克莱门特宣布退出竞选,就蓝孔雀计划辞职下野,并且解散议会。丘吉尔直接获胜当选新一任英国首相。
  法国总统樊尚时隔两日发表声明,他的私人医生提出警告,樊尚身体状况不佳不适合继续担任总统职位。
  樊尚主动提出缩短一年任期,在1952年提前开始法国总统大选。他要平稳过度法国政权。
  无独有偶,美国总统杜鲁门突发疾病,保健医生宣布是急性肝炎。杜鲁门随即发表声明,认为自己不再适合美国总统的工作。他将于明年三月提前卸任,总统职位将由副总统暂代。
  美国国防部长马歇尔将军就对绿光计划对欧洲人民的伤害感到抱歉,他于杜鲁门发表声明的三日后宣布辞去国防部长职务,彻底下野退出政坛。
  这还仅仅只是那些顶层大人物的。
  还有土耳其、意大利、荷兰、比利时等等小国家的非领袖级领导人的辞职下野,或者是更换更是多的数不胜数。
  似乎在一夜之间,人民的抗议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将无数大人物拉下了马来。
  英国,伦敦,独角兽日报总部。
  贝尔主编揣着猎枪准备出门狩猎。开车去几十公里外的森林能打到野兔,冬天的野兔非常肥美。
  他这边刚准备出门呢,他的助手喊了他:“主编,您真的是料事如神。多亏我们之前没有参与对于《异尘余生》的讨论和谩骂。现在之前的报纸都受到了冲击和反噬。”
  “泰晤士报和镜报的销量都暴跌了,在酒馆和咖啡厅里,人们对这些主流媒体报纸的评价一降再降。感觉他们口碑都要裂了。”
  “相反,我们独角兽日报最近一直在报道伦敦大雾问题,反而在民众之中口碑提升。目前全英国的销量统计还没出来。但是单就伦敦区的销量统计,我们昨日销量第一次登顶伦敦区报纸冠军!”助手显得很兴奋。
  整个编辑室的人都走出来了,对着穿着一身猎装带着鸭舌帽,左手腋下夹着双管猎枪的贝尔用力鼓掌。
  而贝尔却只是笑笑:“这没什么值得过于高兴的。我只不过是拿回了原本就该属于我的位置罢了。”
  助手继续问道:“主编,现在的热点新闻是追踪北约大人物们对核弹计划的辞职下野。我们要不要也去写。”
  贝尔摇摇头:“不,继续写伦敦大雾。我要知道今年伦敦大雾会死多少人。今年泰晤士河又毒死多少人。”
  一众编辑不解。
  “为什么?”
  贝尔说了一句似乎无关的话:“因为另一只靴子还没落地呢。”
  “嗯?”
  就在众人疑惑的时候,贝尔已经不打算解释了。他挎着猎枪跳上自己的吉普车绝尘而去。
  和一群庸才解释自己的理解是浪费口舌,还不如去森林打兔子呢。
  第四百四十章我要活的足够久
  中国,北京,曙光厂。
  “我一拳打破了天,化身为龙一全世界的表情只剩下一种——”
  哼着不着调的歌曲,李锐趁着阳光正好在厂里的空地上一边晒太阳,一边削竹竿。
  “李主任,干嘛呢?”陆光达腋下夹着报纸笑呵呵的走了过来。
  “躲清闲呢。”李锐用柴刀把竹竿上的疖子全都给剃掉后,有用砂纸打磨一边,让竹竿光滑后放下。然后又拿起另一根竹竿,继续重复操作这一步骤。
  陆光达笑道:“你这叫躲清闲呢?这不是干体力活吗?”
  “老陆啊,我现在是越发的觉得,有时候不动脑子就动动身体的工作是真的清闲啊。”李锐熟练的用柴刀把竹竿上的疖子一个两个的全部去掉。
  陆光达哈哈一笑:“你这话可不能对火车站里扛大包的师傅说。不然那些师傅怕是跳着脚的要骂你得了便宜还卖乖。他们想身体轻松点呢还没办法。你天天不用干活,到是长了一身贱骨头了。”
  李锐也笑道:“哈哈!你这话说得还真是。人这一身啊,有时候就是有些贱骨头。体力活干多了吧就想着能去办公室坐着多好。天天在办公室坐着吧,又想着能出去活动一下多好。”
  “就像是现在这样,今日北京无风。在大操场上晒晒太阳,处理一下竹竿就挺不错的。我们基地晒衣场还是太小。我看这一到冬天啊,大家伙又是晒厚衣服又是晒被子的。冬天温度低,衣服也难晒。”
  “那点地方都不够用,为了冬天晒衣服这点事儿我听说已经有人吵过好多次架了”
  陆光达捡起一根李锐打磨过的竹竿仔细打量:“嗯,李部长手艺不错。做得有外面五毛钱一根的质量了。”
  李锐停下手里的活,一边笑一边用手指着陆光达:“老陆,你这是笑话我不务正业呢。我不是说了吗,我是在休息。”
  陆光达把竹竿放下道:“真没笑话你,劳逸结合挺好。前段时间流言蜚语很多,基地里你是主心骨。那段日子外面闹得风风雨雨的,大家伙其实也很担心。”
  “说句良心话,基地里上上下下的不管是教授还是技术员,都是服你的。”
  李锐继续蹲着打磨竹竿:“我又不懂技术。服我什么?”
  “这就不好说了。”陆光达笑吟吟的说道:“之前听说有人想要夺了你的位置,钱总原本打算把教授们都串联起来,一起写信保你。不过现在看来不用了。”
  “这个基地说实话,换其他任何人来我们都不放心。你抓总反而是最让人放心的。”陆光达道。
  “许是因为那网咖本来就是你的吧。后世的东西你也吃过见过,不容易那么动心吧。”
  陆光达这么说,李锐抬头看了看他,笑了笑没说什么。
  “你的领导能力我们是佩服的。不过过完年后,老冯(冯石)要带队去新疆建设场地了。”陆光达所说的建设场地,指的是核爆场地建设。
  虽然现在原子弹的项目刚刚上马,场地建设也是要一并弄出来的。因为新疆那个地方很艰苦,场地建设不会太快。
  “老冯要辛苦了。”李锐想了想后说到:“是过完年出发吗?”
  “怕是等不到那么久,刚刚我碰见老冯了。听他说是元旦后就出发。”
  “哦。”李锐想了想:“我那儿还有一些私人的罐头,到时候让老冯带上。去了新疆戈壁滩,那可就真的没什么东西可吃了。估计补给的物资也不会很好。”
  “王震将军在新疆的建设和屯田才刚开始搞这么两年,新疆怕是还有土匪马匪。等会儿我去找老冯,新疆的事情要万事小心。”
  其实李锐心里还压着一个事情没说。那就是王震搞的新疆建设兵团对新疆的建设自然是好的。
  但是几乎和中国历史上所有的军屯一样,战时为兵闲时为农以及军队的高度服从性,让相当一部分军官将军屯视为自己的财产,将战士视为自己的奴隶。
  王震还是有救的,他本意上未必是想做那个军屯头子。但是王震的做法和他后面的作风却让他在军屯头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新疆建设兵团的一摊子烂事难以言说,最严重的莫过于到了后期建设兵团有很多人选择离开那儿。导致兵团人口大量流失,严重到连基本工作都维持不住的情况下,兵团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真到了那个时候,那就一切为时已晚了。
  王震是可以通过教育、敲打和勒紧缰绳来控制的。不需要怀疑他对新中国共产党的忠诚和信仰。
  但是正如主席前段时间和李锐聊天一样,主席说过:“其实我们国家,很多民众施不懂马列主义的。不仅仅是民众,很多我们的党内人士也是不懂或者说不是那么深刻的。”
  李锐原本是想找冯石说道说这件事,听说冯石和王震关系不错。但是想了想,李锐还是皱着眉蹲下继续削竹竿。
  这件事超出自己的职权太多了。自己不能多言语。自己需要沉得住气,需要在自己掌握能力的时候去处理。否则自己踩过界的后果是很严重的。
  毕竟自己没踩过界,仅仅是在职权范围内做得事情都造成了很多人的非议了。
  回到新中国已经差不多两年了,李锐推动着这个国家的前进。而这个时代也在重新塑造李锐。
  所以他才会对王震和新疆建设兵团的事情那么上心,因为他已经越发的爱这个国家了。他希望国家好,百姓好。有时候午夜梦回,李锐会做梦想到另一个时空中主席为了这个国家最后的不惜身。
  怕是他的执念比自己更大吧。
  陆光达看着李锐,这位李主任从最开始来的时候自己就认识他了。那时候他给人的感觉还是一个毛毛躁躁的年轻人。
  有活力、有想法、有魄力,但是那种躁动感是消除不掉的。
  而仅仅是两年的时间,李主任身上那种躁动感已经渐渐消散,他变得越发沉稳了。外面对他的流言蜚语攻击,要是一年前他怕是会发动力量全力反击,直接比谁的声音大。
  当然这是一种办法,李主任的声音也确实比那些人的声音更大,道理更多。但是那样就落于下乘了。
  现在外面的流言蜚语还没完全停下。而这位李主任已经可以悠闲的晒着太阳给基地里的技术员们做晒衣服的竹竿了。
  “老陆,你腋下夹的报纸是准备给我看的吧。”李锐用砂纸打磨着竹竿,同时问道。
  陆光达点头:“对,小李你要不要看看?”
  “不急。”李锐打磨着竹竿道:“老陆,我这一年感觉明白了很多道理。你知道一个坚定的革命者最重要的特质是什么吗?”
  陆光达想了想:“坚定不移的信念?”
  李锐点点头又摇摇头:“这算是,但又不算是最重要的。”
  “迟志不渝的坚持?”
  “不完全对。”
  “那是什么?”
  “活的够久。”李锐道:“因为只有人活着,才能继续革命。在革命成功之前倒在路上,百里者九十半。我要活的比那些人都长命百岁,熬到那些反动派一个个死在我面前。所以我要保持我身心的愉悦。”
  “你带来的报纸我可不敢保证都是能让我身心愉悦的。”
  陆光达哈哈一笑:“那你还真猜测了。我带来的报纸,你看完后肯定能笑的中午多吃两碗饭!”
  “多吃两碗饭,那我要多干点体力活了。走,去晾衣场把同志们晒被子的问题解决了!”李锐扛起竹竿就走。
  第四百四十一章 无题
  劳逸结合这种事情还真的不是一句白话。
  就像是陆光达吧,从原子弹开始上马之后,他差不多就是完全沉浸在各种算式各种数据之中。
  每天泡在资料里,天天盯着电脑做比对。如果不是李锐每天限定了所有人的工作时间和电脑的使用时间,陆光达怕是能在电脑面前看数据把自己的眼睛给看瞎掉。
  像现在这样,晒着太阳和李锐一起和水泥伴沙子,给晾衣用的竹竿做基座这种事情还真的是一种休息了。
  当然有警卫员和基地里的其他工作人员想要过来帮忙,让他们两个基地里的大领导休息。但是都被李锐给赶走了。
  11月的北京气温已经冷了,其实在无风的环境下晒着太阳干一下这种不算重的体力劳动是一种比较舒服的事情。
  尤其是对陆光达这种原本就是坐着多,活动少动的人来说。
  跟着李锐干了一个小时,额头微微出汗后。陆光达活动了一下身体:“嘿,李主任。我觉得你说的对啊,这干点体力活是一种休息啊。我最近一直背痛,刚刚和你拌水泥抬石头,现在活动一下,我的背到是不痛了。”
  李锐把最后几根竹竿插进用水泥沙做好的基座后笑道:“那是因为你天天伏案工作,又每天看电脑。身体骨骼长期一个姿势,让骨骼有些变形,筋也有些收缩了。做些体力活把骨头和筋撑开了,那种疼痛的感觉自然少了。”
  “所以我不是反复强调嘛,我们的科学家和技术员每天最少要参加不少于三十分钟的体育运动。那些年轻人还打打篮球、羽毛球、踢个毽子什么的,老科学家也打打太极什么的。你们这些三四十岁的科学家反而是最懒的,早上起来跑步你们是跑的最慢的。”
  李锐嘴里说得是责怪的词,实际上是一种心疼。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