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441节

  “等着我回来,我会为你们带回希望。”尤里对着同伴们说到,并且一个个的拍过他们的肩膀。
  这一次他们将东行,寻求真理和取经。
  尤里修复了一辆并且改装的三轮侉子,带上了伊娜和戴蒙远行。
  悠扬的乐曲再次响起,悠扬婉转而带上一些哀伤。
  三轮侉子在欧洲的道路上前进,背景画面不断变化。有绚丽的风景,也有哀嚎的人群。
  这一段场景足足持续了两分钟,全程没有一句台词,只有背景音乐和动画画面的变化。
  但是没有人觉得它无聊,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旅程快要抵达终点了。
  是动画的终点也是这段旅程的终点。
  当小戴蒙面无血色的靠在伊娜的怀里,弱弱的说着:“妈妈,我好困啊。我们什么时候能到啊。”
  “快了。”伊娜低声的安慰着。
  骑车的尤里也说道:“很快了,我们马上就要到了。”
  “妈妈,我好困啊。我要先睡一下,你抱紧我好吗?”戴蒙声音更小了。
  伊娜仿佛感受到了什么,她用力的抱紧戴蒙:“你先睡吧。”
  “嗯。”戴蒙点点头:“汽车。”
  伊娜将已经被捏到变形的绿色铁皮小汽车交给了戴蒙。戴蒙抱着小汽车,缓缓的闭上了眼睛。
  而这时,尤里已经看见了远处的红旗。
  他兴奋的叫到:“我们要到了!”
  同时,戴蒙手里拿着的绿色小汽车缓缓从他手里滑落,落出侉子,掉落在旷野之中,它再也无法前进了。
  电影画面也随之一暗,剧终了。
  第四百二十六章 特别开心
  动画电影结束了,但是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却总觉的心里有一种空落落的感觉,那是一种说不出的滋味。
  这种感觉很不好形容,就是一种失落感。因为这部动画电影好像塞了很多东西进来,自己好像知道了很多东西,但是却又无法表达出来的感觉。
  那种感觉憋得人很难受。这大概就是大家需要一个影评人的原因吧。
  这个年代的影评人是在报纸和专业的电影杂志上发表意见,后世的影评人是在网络上发表信息。
  但他们干的事情都是一样的,给大众一个输出的渠道。
  让有相同想法的人集合在一起。把大众心中想要说出来,但是又表达不出来的东西讲出来。
  当然,影评人里滥竽充数的臭鱼烂虾也不少,这就需要另外讲了。
  显然,巴赞已经感觉到了电视机前的这些观众们情绪的积攒,他们需要一个宣泄口一起来发泄。
  如果现在巴赞就把自己整理的想要表达的东西全说出来的话,估计在场的观众会一个劲的符合:啊!对对对!
  但是巴赞现在不想说。
  因为他还要留着回去写小作文呢。他觉得下一期《电影手册》的销量会暴增。
  每一次中国搞出来的新电影后,自己写写小作文,写写写观后感,解析一下电影技术和电影里的桥段和细节等等。自己的杂志销量就会暴涨。
  这证明了什么?
  这证明了虽然欧洲主流媒体和官方虽然一直在对新中国搞出来的各种文娱产品进行全面的打压。但实际上民间的潮流却是一直在喜欢和收看。哪怕是政府说看这些东西不好也没用。
  所以巴赞已经准备好回去写小作文了。
  拉姆看完这部动画电影后也久久不能释怀,一直到完全听完片尾曲后他才站起来。
  “巴赞主编,您觉得这个电影怎么样?”拉姆对着准备回去睡觉的巴赞问道。
  巴赞只是简单的说了一句:“很好。划时代的作品。”
  “那您对这部电影有什么评价,或者您有什么理解吗?”拉姆追问道。
  周围其他的观众也围了上来,希望从专业影评人嘴里得到一些更有用的消息。
  而巴赞考虑一下后说道:“刚看完电影,我现在脑子还有点乱。给我时间沉淀一下,我需要回去整理。过几天的《电影手册》杂志新一期发布,这部电影会安排在首页解读。大家如果有需要可以购买杂志。”
  巴赞笑了笑,然后挥了挥手和众人告别。
  这群观众们开始期待巴赞新一期的电影杂志了。
  他们在回去酒店睡觉的路上,三三两两的结对讨论剧情。
  “我还是觉得意大利人把米娅小姐压上这事儿不对。不过看她最后跟着反抗军暴打意大利人,我感觉很爽。”法国观众如是说。
  “电影里有一个细节你们注意到没有?反抗军最后攻打多国权贵组建的这个地下庇护所时,最先攻陷的地方好像刷着法国国旗。”意大利观众如是说。
  反正这两国人是不能好了,互相不损一下对方都不好意思。
  而在威廉的家里,伊娃和她的朋友们看完了电影后久久不能平静。
  最后最先开口的是威廉的父亲,他低声说了一句:“战争啊,战争……”随后便沉默无语了。
  相比于中老年男人的感慨,伊娃等年轻女工更在乎的是最后的结局。
  “你们说戴蒙能不能得救?”
  “应该可以吧。尤里不是看见了红旗吗?说明目的地已经近了。”
  “但是戴蒙手上拿的小汽车掉了啊。”
  “小汽车掉了又不能代表什么。”
  “但是根据电影里的表现,我觉得那个小汽车就是另一个戴蒙啊。”
  “你这有些牵强了!”
  年轻女工们在讨论结局,因为是开放式结尾,戴蒙的生死和尤里最后能不能找到地下长城都是未知数。
  看见红旗就算找到吗?小汽车落下戴蒙就算死了吗?
  这些问题让女工们争执不下。而这样的争执在德国、苏联、波兰、各种尼亚、各种斯坦的观众面前也不断的发生。
  在中国,因为电视机普及率实在是太低了。这部动画电影还是只能走电影播放的路子播放给大众看。
  露天影院和电影院都有放,农村的电影下乡要晚一点才能送下去。
  露天影院不要钱,但是观影条件比较差。电影院有舒服的座位,还有吊扇,只要舍得掏两毛钱的票钱,还是电影院更好。
  功德林的学员们也被组织观看了这场电影。这群在战场上杀人无算的老将军们自然不会简单的被电影里的情节感动。毕竟要说感动的话,在抗日战场上有很多故事不比这个差,而且那些还是他们真实经历过的。
  但是他们却对核爆炸产生的破坏力感到惊叹。
  别看美国已经对日本丢过两个原子弹了。但是核爆的具体威力、杀伤现在可是没有公布的。
  就像是美国给日本丢下原子弹的时候可是全程录像了。但是这里面的录像只有极小部分被拿来做宣传。大部分的影像都是被封存为机密的,只有够资格的人才能看。
  完全解密要到差不多十多年后了。
  还有美国的各种核试验,美国都有影像记录和参数记录,但是美国也不会公开的。
  所以核武器的威力对很多人来说,甚至是对很多非美国、苏联的将军来说都是一种雾里看花的感觉。
  知道它很厉害,但是它具体怎么厉害,大家都说不清楚。只能是有个模糊的概念。
  而现在,大家都知道这个概念了。
  莫名的,功德林里的三个美国将军居然感觉自己有些抖起来了。
  作为功德林里的边缘派,三个美国将军一直是自己玩自己的,一直到陆战一师的师长史密斯、纬国公子、周师长等人进来。
  他们才勉强算是组成了一个小团队。
  那边,杜聿明等人组成的大团队在讨论核爆炸的威力。表示这种威力不容小觑,尤其是早期核辐射造成的伤害根本无法逆转。
  这部电影里已经通过剧情故事的方式把这些东西讲的很清楚了。
  而之后的放射沾染和核尘埃与核污染后的水土资源等等,都会严重影响人的生存健康。
  杜聿明忍不住说道:“前几天听到所长王英光说,美国人天天在朝鲜那边叫嚣着要对我们中国大陆实施核打击。”
  “要是原子弹真的落到了中国人的头上,怕是老百姓的下场不会比电影里的好多少。”
  一直嘴硬的黄维在这个时候难得的不嘴硬傲娇了。而是非常认真的说道:“光亭(杜聿明表字),按你所判断美国人丢下原子弹的概率有多少?”
  杜聿明看了看黄维,然后说道:“悟我(黄维表字),就我个人分析,美国人丢下原子弹的概率其实不高。”
  曾经的天津市长同时也是二战时的中美联络协调官的杜建时也发言道:“我也赞成光亭所言。美国人能在二战炸日本,但是现在他们敢不敢来中国丢原子弹,这是两码事。此一时彼一时。美国也要考虑国际影响,总统也要考虑选票,政府议会和官员商人们也要担心苏联。”
  这边这群人讨论的很热烈。
  而以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和纬国二公子为首的小团队内,则有着不同的看法。
  “看起来他们怕了。再找借口给自己壮胆呢。”美国师长索尔呵呵的笑着。
  榻榻米师师长迪安道:“这或许就是中国人自己说的阿q精神?”
  不过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则说道:“不要过度乐观了各位。我们国家是有原子弹不假。但是国会和总统真的会来中国丢原子弹吗?”
  这话一说,大家集体沉默了。
  真的在中国丢原子弹?那是要打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节奏啊!
  美国现在在朝鲜战场已经损失了差不多一半的陆军了,在这个时候打世界大战?真的要和苏联打的同归于尽?
  想一想就知道是不可能的。所以大家也只能是过过嘴炮的瘾罢了。
  史密斯无奈的摇摇头。作为海军出身的将军,史密斯对美国陆军的评价一直不好。他常挂在嘴边的话是:陆军总是过于极端,要么过于乐观要么过于悲观,他们没有中间值。
  诺,现在又是从乐观到悲观了。
  他不得不对自己的这些同僚鼓气道:“先生们,想一想好的。至少他们知道原子弹的威力后,也许我们的日子会更好过一点。说不定我们明天就不用踩缝纫机了?”
  史密斯想的很美,美国将军们也想的很美。
  只有纬国公子嘴角露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微笑。
  他的表情被他人看到,史密斯忍不住开口问道:“纬国,你为什么笑的那么开心?”
  “哦,没什么。我只是发现了这部电影的一个巨大破绽。”纬国忍不住嘴角笑的越来越高。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