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411节
即便有不小的损失,但是依旧难掩这是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
尤其是全歼陆战一师,这一战果比志愿军前三次战役取得的战果还要耀眼。
倒不是说陆战一师如何如何,而是作为美军陆军的脸面,这场失利让他们在国际政治局势上失的分远比丢掉朝鲜半岛还要难看。
而在志愿军司令部里,张集喘着粗气,心情激动的见到了志愿军在朝鲜半岛最高指挥官。
第三百八十八章 授勋
张集看见彭德怀的时候,上下打量着这位抗美援朝前线总指挥。
他的相貌并没有那些国军长官们保养的那么好。
国军长官坐到一定位置了,就开始讲究“居养气,移养体”了这位彭德怀显然是没有学到国军长官们的精髓,所以他皮肤粗粝,面色黝黑。
如果不是穿着一身志愿军的军装,仅仅是看他的相貌,他就像是个在津门码头帮人扛大包的。
彭德怀也上下打量着张集。张集的容貌很不错,都说儿子遗传娘,想来张集是遗传了他母亲的优点。
二十三岁的小伙子长得极为出挑。身高有一米七五,相貌英挺。稍微打扮打扮,穿一身漂亮的衣裳那就不能给女儿家家看见了。
不然有的女儿家家怕是要害相思了。“首长好!”张集给彭德怀敬礼。彭德怀笑呵呵的回应:“稍息。坐吧,坐吧。你就是张集。”
“是的,首长。”; “嗯,你不错。”彭德怀很难得夸人,但是张集他却觉得要夸一夸。
因为要是没有张集,第四次战役的收尾不能打的这么漂亮。
毕竟一口气端掉了第八师和第一八九师的最高指挥层,让两个师陷入混乱。
这样五十军才可以长驱直入突破阵线。
毕竟第五十四军也不是发面军,在辽沈战役时五十四军打过塔山战役,给解放军带来巨大的伤亡。
要是五十四军卯足了劲打,志愿军第五十军还不知道要在侧翼消耗多少时间才能打穿他们的防线呢。
现在倒好,张集和他战友们的一番操作,直接把五十四军给废掉了。
这段时间志愿军司令部在进行第四次战役的收尾工作。
因为接下来战况将会转入对峙状态。
上上下下都把这场意义重大的第四次战役做一个总结。
该表彰的表彰,该批评的批评。关于军功,无可争议的是志愿军第五十军第一。
他们切断美军前后联系。让美军后勤断顿,这才是陆战一师最后放弃抵抗选择投降的原因。
因为他们手上都快没弹药了,再打下去只能拼白刃战了。而论个人军功第一,支司内就有一些分歧了。
有人认为应该给150师师长李佐。
有人觉得应该是在前线指挥部队围住陆战一师的方强。
最后开会的时候,毛岸英提到:“我觉得张集在本次战役中有突出表现。虽然他是个起义没多久的起义战士。但是他却是我们取得第四次战役的关键节点。
如果没有他端掉两个师部,五十军在侧翼不会那么好打。"“也就不可能顺利的截断美军后路。所以我个人提议本次战役个人军功第一的应该是张集。
更何况他还俘虏了一众国军高官和美军联络团,甚至还有台湾的蒋二公子。
毛岸英的提议在志司讨论后,大家觉得也是很有道理的。于是乎在张集并不知道的情况下,关于他战功批报的电报很快从志司传到中央军委。
中央军委在反复询问细节,确定真实情况后,也很快的批复了下来。现在嘉奖令已经在彭德怀的怀里了。
“张集,你是那儿的人呐。”彭德怀笑眯眯的问着。
张集回答道:“报告彭德怀我是河南商丘人。”“家里是做什么的?"“我外公是开豆腐店的,家里一直是做豆腐然后拉到县城里卖。”
“嗯,张集这次你立了这么大的功,你对组织上有什么要求没有?大胆的提,可以满足的组织上尽量满足你。"彭德怀这么说了,张集从怀里掏出两枚勋章。
一枚是美国人发给他的十字勋章,一枚是纬国发给他的忠勇勋章。“彭德怀,那这俩勋章能换成咱志愿军的勋章不?”张集有些小心翼翼的说到,彭德怀接过勋章一看,哈哈大笑:“哈哈哈!这美国佬和国军颁发的这勋章有意思啊。文舟啊,我觉得这两枚勋章可以送去咱们的博物馆,以后当个纪念啊!"参谋长张文舟也笑道:“是啊,以后可以给我们的小朋友看看,咱们志愿军的战士是怎么拿到国军的忠勇勋章和美国的十字勋章的。”
张集有些兴奋的问道:“能换成咱志愿军的勋章不?我两个换一个三等功勋章也成啊!"张集这话把彭德怀和张文舟都逗笑了。
“张集啊,这军功章是要上报中央军委,经过中央军委审批,然后才能发下来的。不是赶大集的时候你拿两个鸡蛋跟我这换一张饼这么简单。”张文舟给张集解释道。
“哦。”张集有些失望。"不过你也不用不开心。你的功劳已经报上去了。你猜猜你是什么功劳?”张文舟有些想要逗弄张集。
张集有些不确定,之前和张鹤年团里的政委打听过,现在志愿军里功劳一共分四等。
最高级的是特等功,下面是一二三等功。自己应该算是一等功吧?张集这么想着。
但是想着国军每次功劳都会打折,一等功变三等功。不过志愿军应该会好点吧。
所以张集猜测道:“三等功?”张集的语气不是很确定,眼神里也全是询问。
彭德怀笑着摆摆手:“小了,你在猜。科二等功?”张集的语气里已经开始兴奋。
张文舟摇摇头:“再猜。”张集已经站起来,整个人兴奋到不行的问道:"难不成我是一等功?“哈哈哈!”彭德怀从怀里掏出嘉奖令对张集念道:“中央军委嘉奖令,张集听着。”
张集一瞬间整个人站的笔直,绷成了一根长枪。
“起义战士张集,在第四次战役中完美完成志司安排的欺瞒战术,成功瓦解第五十四军战斗力,为志愿军第四次战役取得重大胜利做出重大贡献。
又一举俘获国军高官杨中藩、周文涛、纬国等,美军联络团威尔斯中校,道尔少校等。"经志愿军司令部拟定,中央军委批准,授予起义战士张集个人特等功勋章一枚,个人一等功勋章一枚,一级战斗英雄勋章一枚。
国家柱石牌匾一块,特等功臣牌匾一块,保国卫民牌匾一块。“另,朝鲜人民政府决定授予起义战士张集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枚,二级国旗勋章一枚。”
当彭德怀把中央军委的嘉奖令念完,张集已经目瞪口呆了。
而彭德怀还继续笑眯眯的问:“张集,我听说你是说打完这场仗就要回家。但是现在有两条路摆在你面前给你选择。
陈明和宋翔两位连长,以及和你完成任务的那些志愿军战友都认为你有相当的指挥才能。
你要是愿意继续从军,那么组织上安排你回国学习一年,学习作战指挥知识和德育。
“学习完之后继续来部队工作。如果你不愿意从军,那么组织上也不强迫你。我知道你想要回家去陪老娘。
男子汉应该回去照顾家里。你为国尽忠了,现在回家尽孝也是应有之义。"“如果你要回家,组织上会给你在地方上安排工作。张集你自己选吧。彭德怀把话说得很透彻了。
如果要以功利心来分的话,那自然是去国内的军校学习,然后出来继续在部队干活更有利。
因为解放军一直缺有知识有素养的干部,能去军校学习出来,再加上他现在满身荣誉。
到时候在基层营连的位置上磨炼几年,以后是很有机会上升到团旅级别的高位,到地方上工作虽然也不错,但是显然没有在军队里那么广阔了前途了。
不过面对这样的选择,张集几乎没有犹豫的说道:"彭德怀,我要回家了!我娘还在家里等我呢。她已经等了我好几年了。我漂泊在外,她一直不知我生死。我要回去了。”
彭德怀看着张集看了好一会儿,最后重重的在他肩膀上拍了拍:“好!那就回家吧!回家孝顺娘,在地方工作上做出和第四次战役一样重大的贡献!张集立正敬礼:“保证完成任务!”
第三百八十九章 孙福集乡
河南省商丘市孙福集乡。这里距离商丘市有好几十公里远,但是距离北边的曹县倒是近一点,不少人会从孙福集乡经过,走曹县去菏泽市或者是南下去商丘。
不过孙福集乡的道路不算好,所以往来客商一直不算多,也算不得交通重镇。
好的地方是孙福集乡北边是黄河故道。
若是不发水,那河道两岸都是良田,引水灌溉都是极好的,是以孙福集乡以及乡镇周边的村庄主要以农业种植为生。
从前黄河故道两边上好的水浇地都是当地大地主家把持着。
这边几乎没有几家自耕农,都成了大地主的佃户。
毕竟越是这种北方平原且有水系灌溉的区域土地兼并就越严重。
民国时期这里的老百姓日子就过的不好。
从北伐到中原大战,再到小日本侵占华北等等,战火一直就在这片大地上燃烧着。
解放之后大家分了地,日子到是比原来好过了许多。不打仗了,大家能在土地上好好的耕种,好好的生活了。
全世界底层的老百姓似乎都有一种难以言喻的力量。
他们的脊背可以被压弯,甚至可以被击倒。可是只要给他们一点雨露和希望,他们又会很快的挺直起来。
孙福集乡的老百姓就是这样。在49年十改后,这里的农民开始过上了自耕农的生活。
虽然说自耕农想要发财是不可能的。
但是平均每人三亩水浇地基本能维持生活了。
家里的壮劳力在农闲的时候出门卖卖力气,一年下来也是能有些结余,给家里人置办一身新衣裳,或者存起来等以后结婚拿来盖大瓦房用,! x5 i7 i% c1 p8 t' f农民的生活比民国时期好多了,连带着孙福集乡里做各种小生意的小商贩们的生意也好了。
虽然农民依旧是很节省。但是日子过得比从前好了,能有些结余,自然是愿意花一些钱的。
不过中国农民手头上很少有现钱,一直到历史上的八十年代甚至是九十年代,中国农村还有大量农民是依靠以物易物的方式做交易。
今天是1951年8月1日,是孙福集乡赶大集的日子。
十里八村的农民都会挑着农货来乡里做交易。
凌晨两点,张家豆腐店就开始忙碌起来。六十岁的张全茂岣嵝着背爬起床,拍了拍他老伴金梅的脸:"老婆子,起床了。
今天初一大集,咱家的豆腐可以多做点。五十五岁的金梅揉了揉眼睛,有些艰难的爬起床:"哎,说书先生说人生三苦,撑船打铁做豆腐。
我这老胳膊老腿的都不知道还能做几天。"别那么多话,起床干活吧。
你不要吃饭啊?"张全茂有些不高兴的说道:"去看看桂枝起了没有。"“诶。”
金梅披好衣服钻出自己所住的小屋,豆腐坊内三十八岁的张桂芝已经开始收拾东西了。
虽然三十八岁了,脸上已经爬上皱纹,双手都是老茧。但是张桂芝眉眼之间依旧清秀,能看得出她年轻时是个漂亮姑娘。
而每每看见自己的这个女儿,金梅就忍不住暗自叹息。战乱年代,生在穷人家的漂亮女儿真的不是一件好事。
有时候金梅甚至希望自己这个女儿生的丑一点。
“娘,你起床了?”张桂芝看见金梅后问好道:"我去河边挑水去了。“诶,我和你一起去。”
金梅把鞋后跟整理好,跟着张桂芝一起去河边打水。
本来乡里是有水井的,当初豆腐店开在这条街上,就是因为离水井近,张全茂才掏空家产买了这么一个小房子。
做豆腐需要大量的水,可是现在自家却不能用乡里那口公用的水井了,因为周围的人都不让,说是晦气。
晦气什么啊,不就是晦气张桂芝还没出嫁就怀孕生了张集嘛!但是这事儿能怪张桂芝吗?咱们小老百姓碰到上面大人物的强取豪夺又能如何呢?听说人家现在隔壁尉氏县甚至开封市里都是有头面的人物。
咱们这种小老百姓能如何呢?本来当初张集出生,金梅是打算把他淹死的。
但是产后的张桂芝拖着虚弱的身体抱着孩子,死活不撒手。“孩子是无辜的。娘,你要杀了他,就把我一起杀了吧!”张桂芝虚弱而坚定的说着。
过去了二十多年,金梅还记得女儿那时候的样子。月光下张桂芝挑着扁担扎着辫子,依稀还有当年青春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