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398节

  什么美军发放的枪袋啊,钢盔啊,都送了。反正要回家,这些东西也是带不走的。
  这搞得飞鹰小队的成员哭笑不得。最后小队长找到这个排的排长问道:“你们有没有看见一个奇怪的,可以飞的小东西。大概这么大。小队长对着排长比划到,排长道:“哦!我们就是追着这个东西出来的。美国佬让我们出来找的。不过就找到了一个残骸。
  说着排长从自己的口袋里取出一个烧的面目全非的无人机残骸。
  拿到这个残骸,小队长才松了一口气。虽然炸机了,但是看起来无人机上的自毁装置启动了,关键部位都毁掉了。
  而且现在还找到了。而且莫名其妙的收了这么多国军俘虏,小队长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反正现在任务是执行不了了。所有人都先回去吧。而等着小队长带着三十名国军俘虏在林子里穿行了三个小时,走回他们在前线的据点时,据点里的志愿军都轰动了。
  不仅仅是据点里的普通志愿军轰动了。
  在司令部的彭德怀也接到了电话。“你说,你们在前线俘虏了一支国军部队,人数在一个排。他们问还能不能发几个大洋的路费,让他们回家?”彭德怀大大的眼睛里是更大的疑惑。我这打的是抗美援朝啊,不是解放战争啊!
  第三百七十一章 立功的机会
  投降的这部分国军士兵来自于从前的国军第五十四军,当年也是国军的一个主力部队,当年老蒋潜逃台湾,调遣了六十万的国军随他一起去台湾。
  五十四军算是完整编制的一支部队。
  所以到了台湾之后也成为了老蒋的王牌部队。
  更因为这支部队从前是陈诚带领的,所以更是老蒋嫡系中的嫡系。当然,部队主官司令也许是忠于老蒋的。
  但是底下的士兵可就未必这么想了。这群从大陆前往台湾的士兵,一部分是当时军令要求,一部分是半哄骗半威胁的去了台湾。
  实际上大头兵哪里有上面大人物那么多的弯弯绕啊。
  你要说大头兵有没有想过打仗发财?那多半是想过的。但是真的想要加官进爵怎样怎样,那他们想都不敢想。
  而且大头兵想要发财的背后目的其实也很简单真实,那就是发财之后回老家买上十几亩水浇地,或者是在县城买个铺面自己开店当个小老板。
  这就是这群普通大头兵能想到的天花板了。
  去县城开个粮油店自己当老板,就是他们所能幻想的人生巅峰了。
  也是他们这辈子努力加运气下可以达到最好的一种生活。
  而去了台湾之后,很多人这样的幻想就破碎了。因为远离大陆,台湾距离大陆直线距离超过两百公里。
  想要当逃兵逃回老家都不行了。这让很多人都无望了,其实很多去台湾的大陆士兵只有一个愿望,那就是回家,一个那么远但是又那么近的地方。
  从前张海觉得这辈子大概都不可能回去了。
  甚至他暗地里希望蒋介石真的能反攻大陆,因为那样才可以回家。但是现在,阴差阳错之下,他和他的一帮弟兄居然在朝鲜的战场上遇见了共军的兄弟,回家路似乎开启了。
  国军排长张海和他的二十多个战友在确认身份后,立刻被志愿军转移到了后方。
  因为对于志愿军来说,在朝鲜战场上俘虏国军这档子事,他们也要好好研究一下。
  这群国军也出乎预料的配合,一开始上面还派了一个政委和一个专门鉴别间谍的政工干部下来,他们对这群国军士兵问话,主要是怕这里面是不是国军的阴谋,掺杂了奸细进来什么的。
  但是问着问着,两人的脸色就变得很古怪了。因为这群国军士兵配合的太过分了,他们问什么,这些人就回答什么。
  “我是解良人啊,为什么投降?瞧你这话问的,为了回家呗。你们共军当年不是喊宽待国军兄弟吗?”“我啊?我遂宁的,投降的原因?我49年跟着长官跑去台湾,什么都不知道啊。我还想着打完仗回家的。
  算算年纪,我妹今年都该十七了,家里都该说对象了。她都要成亲了,我当哥的还能不回去?“我是大同的。投降就是因为想要回家看孩子。对,我在大同成亲了,婆娘也是大同的。
  当年被拉了壮丁当兵的。都四年了!我离家的时候,我孩子才三岁呢。我在不回去,我婆娘怕是守不住了,要是改嫁了,我孩子怎么办?”这群国军士兵诉说的投降理由非常朴实,没有任何的大道理。
  但确实沁润在每个普通中国人心里最质朴的东西。
  老婆孩子热炕头,十亩良田一头牛,这是多少中国人内心的愿景啊。
  志愿军司令部的参谋长张文舟还特别来了一趟,亲自和这群国军士兵谈了谈。
  尤其是那个叫张海的排长,透露了很多信息给张文舟。"长官,我们兄弟其实都不想打仗了。
  国共内战打了那么多年,死了那么多人,谁想打啊。
  去了台湾之后我们这些家人都在内地的,只想着回家。“尤其是去年开始,我们能断断续续收到那个叫做《中国之声》的广播节目,偷偷的听。
  好多兄弟听着都流泪了。大家打仗为的是什么啊,不就是挣一个活路呗。
  现在老家好了,有活路了,谁要上赶着送死啊。"听着这么情真意切的话语,张文舟也忍不住连连点头:"张海,你说的对啊。
  有活路,要送什么死呢。那就你所知道的,你们国军部队里和你们这样想要回家看爹娘的士兵多不多?"张海想了想道:“不少,这才刚去台湾两年,也没多少战友在台湾安家的。咱们大头兵连个瓦房都买不起更不要提婆娘了。
  基本上像我们这样的单身汉在台湾的,至少有一半是想回家的。"“剩下的一半,嘴上不说,心里多半也是这么想的。像我们这样的单身汉,至少占了八成吧,那些拖家带口能带去台湾的,都是当官的。
  还有一些长官在台湾取了新的老婆成了家的。
  他们是不愿意回去的。张海在提到这些事情的时候,反复提到了一点,那就是关于在平潭架设的大功率信号发射器播放的《中国之声》。
  张文舟也是听说过这个的东西的,听说是那位头脑很好用的李部长弄出来的东西。
  他一直说这是宣传利器,一个架设在香港边上,一个对着台湾。
  也确实有人怀疑广播电台这玩意儿有多大用处。
  但是现在来看,李部长搞得中国之声确实是很有用。
  如张海这样的国军士兵都是因为听了《中国之声》里面很多的内容才想着来朝鲜投诚的。
  张文舟把和张海的谈话都记录下来,回到司令部呈交给了彭德怀,彭德怀看了之后笑着摇了摇头,神情复杂的说道:"我们的这位李部长啊,总是能给我玩出点新花样。"新花样不要紧,最主要是好花样。”
  张文舟笑呵呵的说道:"按照张海的说法,国军底层士兵偷偷收听中国之声,很多人都没有战心,只想着回家。
  “而我们潜伏在台湾的同志之前不是报告,台湾调动了九万国军士兵入朝吗?一开始我们还如临大敌。
  毕竟国军要是发起狠来,战斗力可能比那群美军的战斗力更强。尤其是有美军的后勤补给,他们的长官也不再喝兵血的情况下。”
  彭德怀摩挲着手掌道:“还真是,国军士兵的战斗力我们在解放战争已经见识过了。国军五大主力,要是他们的长官在聪明点,而且稍微当点人不要让他们饿死在前线。
  那解放战争谁胜谁败尚是未知之数。张文舟听罢也笑道:“对对对,当时前线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吗。两个大肉包子比一个政委劝降三天都管用嘛。"现在美军管着他们的后勒,这群国军士兵到是不怕饿着了美军看起来是把他们当成倚仗了。把很多重要的地方都交给五十四军防守了。”
  彭德怀沉吟了一会儿说到:“这群国军士兵转化成我们的战士可不可行?”张文舟摇摇头:“大概是不行的。他们都只想回家,不想打仗了。不想和我们打,也不想和美国佬打。
  要我说,如果国军士兵真的愿意回老家,不如我们直接战场劝降。他们临阵倒戈的话,对我们也是一个极好的事情。”彭德怀背着手踱步。"这时,一直在倾听的毛岸英开口道:“彭德怀,我觉得这事儿我们或许还有别的突破口。”
  “嗯?毛岸英,你讲讲。”
  “是这样的,我也听说了。我们飞鹰大队的无人机已经被美军发现了。这次被发现的那架无人机就是被美军的一个狙击手看见的。他来了一枪,无人机才炸机的。还好他们是让国军士兵出来搜索。”
  “如果是美军自己出动,怕是我们的秘密就会暴露。不过就现在这样,怕是我们的无人机使用频率也要降低了。”
  彭德怀点点头,无人机好用。
  这是建立在美军对种装备没有认知的基础上的。
  但是一旦有了认知,无人机就没那么好用了。毕竟很多无人机用步枪都能打下来。
  一般士兵打不中,但总有厉害的神枪手。
  要是无人机里超越时代的科技被美国佬获取了,那后果可就未知了。
  所以以后减少无人机的使用是必然的。
  “既然如此,我们最好也要知道美军对无人机的警惕程度到什么地步了。以及,我们能不能去主动和五十四军有意反正的国军士兵取得联系。”毛岸英提议道。
  彭德怀看着他:“你的意思是?”“问问张海排长,愿不愿意立一个大功。敲锣打鼓衣锦还乡十里八村都知道,市县乡三集领导都要鼓掌欢迎,还能给他回去安排个好工作的那种。”毛岸英笑道。
  第三百七十二章 为自己而战
  光宗耀祖对于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大概不言自明。
  当志愿军的参谋长张文舟再次找到张海和他的战友们,将志愿军司令部的期望说给他们听的时候,张海和他的战友们都沉默了。
  “那个,长官这事儿我们要商量一下。”张海说到:“这事儿不是我一人能决定的。”
  张文舟道:"不急,这事儿你们要是能做,那么就做。不做我们也不强迫。
  要是不想做,过几天你们随着我们的伤员部队一起向后方转移。"“回了东北会有人对接你们,到时候具体怎么安排,你们听他们的。你们想回家也是可以的,我们也是会给你们买车票的。”张文舟说罢先行离开。
  张海在张文舟离开后,转身去找他的战友去了。“排长,那个共军的大官和你说什么啊?”?“对啊,那个共军大官是不是特别大啊。我看见负责看我们的那个共军指导员和连长都要给他敬礼。”
  张海的战友们七嘴八舌的说着。
  他们投降之后就被安置到了后方一个营地附近,由一个连队看守。说是看守,其实也算是比较松的。
  就是限定一个区域不许他们出来,吃的喝的都有志愿军战士送进来。"张海他们也不闹腾,只要能回家,在这里多待一会儿也没什么。
  而且志愿军也没虐待他们,吃的喝的也是不错的。刚刚张文舟把张海叫出去,张海的战友都在远远的看着。
  他们都七嘴八舌的议论这共军的大官会怎么处置自己这些人。
  他们最怕的就是共军也就是现在的志愿军不放他们回家。
  张海知道战友们怕什么,所以他先开口说到:“那个是志愿军在朝鲜的总参谋长。”
  “总参谋长有多大啊?”有个大头兵的战友问道。“很大,志愿军在朝鲜最大的是彭德怀司令。下面就是总参谋长和各军的将军了。”
  “哎呀!那是个大官啊。排长,这总参谋长怎么说的,我们能不能回去啊?”张海皱着眉头走进他们居住的营房,找了张床坐下说道:“弟兄们,这志愿军的参谋长是说,我们回去没问题,他给我们安排车票。让我们直接回老家。"张海这话说完,战友们发出了一阵欢呼。
  “可以回家了!”“可以见我媳妇和孩子了!”“我老娘明年过六十大寿哩!”一众人等高兴的很,不过也有人看出张海面色不好。
  所以有人开口道:“排长,你咋不高兴呢?”“那个志愿军的参谋长又说了,如果我们可以的话,能不能帮他们做些事?”大家安静了下来。
  “啥事啊,排长?”“他们希望我们能带几个他们人回去。他们知道咱们有好多弟兄都不想打仗。所以他们想要我们搞串联,把整个五十四军都调动起来。
  让美军侧翼全部暴露出来。"这话一说,大家伙惊呆了。许多人愣了几秒,然后大家头摇的拨浪鼓一样。
  “不行,不行!好容易跑出来可以回家,再回去?要是出不来呢?"“这是拿头别再裤腰带上的事情。不干,我就想回去看老娘。"“好家伙,这事儿九死一生啊!"张海也早就知道大家伙是这么个想法了,因为他也是这么个想法。
  但是他想了想,还是把张文舟所说的条件和大家伙说了。
  “那志愿军大官也说了,不让咱们兄弟白帮忙。如果这事儿成了,我们全部记一等功一次。"不过这个条件很显然并不能打动这群国军的士兵。
  一个打了几年仗的老兵不屑道:"一等功有啥用啊。咱是国军,还能给咱升官不成?他要收买咱,还不如说给咱几百个大洋实在。”
  另一个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也附和道:"就是,这共军大官真的是小气,小气得很。
  让咱们把命卖出去,就不痛不痒的记功,记功有啥用啊?!"张海道:“话也不说这么说。我问过那个参谋长了。他说这一等功虽然不是大洋,但是很高的荣誉。
  到时候咱老家市县乡三级领导都要鼓掌欢迎,还会给咱家送牌匾,这牌匾都是市级领导亲自来送。"“而且咱们立了一等功,以后就是按他们解放军一等功战士的待遇走,家属也按解放军一等功家属的待遇。
  要是咱愿意,回国可以给咱们安排工作啥的。"张海把所有的条件和好处都说了,排里有几个人意动了。
  因为对一些人来说,光宗耀祖这四个字的吸引力真的太大了。
  市领导来送牌匾,十里八乡都要敲锣打鼓,自己带着大红花。自己这辈子也没这么风光过啊。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