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年 第362节

  两个多小时的真人秀节目对他来说简直就像是庆祝新年一样兴奋。
  尤金的妻子也眼前一亮:“哇喔,这还有续集吗?上次结束在英国战俘和美国战俘群殴的情节。我还以为就这么结束了呢。”
  “没有,没有。你没看到它的标题里有个“1”吗?有“1”就有“2”啊。快把孩子们带去吃饭吧,吃完饭我们就去看电视。”
  尤金兴奋的招呼着妻子。
  尤金有一对儿女,儿女双全,算是人生赢家了。
  他们一家人去了尤金尤妻子菲欧娜上班的百货商店的食堂吃饭。
  百货商店的食堂要比尤金标准件厂的食堂好多了。
  虽然价格会贵一点,但是这儿的香肠和奶酪量更大一点,而且吃起来好像也更好吃一点。
  吃完饭后,尤金和妻子一人骑着一辆自行车,每人带着一个孩子朝着尤金父母家去。
  尤金的爸爸是钢琴厂的高工,生活条件要比尤金好多了。尤金只是个青工,有时候家里想要改善伙食和生活条件只能去蹭自己老爸的。
  尤金一家刚到父母家外,还没敲门呢,门就打开了。
  尤金的爸爸站在门内说到:“我看了真理报的节目安排表,猜你们晚上就要来。进来吧。”
  老爷子笑呵呵的把尤金一家让了进来,孙子孙女更是热情的跑过去和爷爷奶奶亲了一口。
  因为他们每次来,爷爷奶奶都会拿好东西来招待他们。这次也一样,因为猜到孙子和孙女会来,爷爷奶奶早就准备了山海关汽水,还有大地牌花生糖,甚至还有一包很不好买的中国产薯片。
  这是莫斯科现在最流行的零食。两个小朋友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大人们笑呵呵的看着他们。
  “中国人在吃的方面真的太厉害了。我们的工厂生产的零食虽然质量不错,但是口味真的差太远了。”
  尤金的老爸看着孙子孙女吃着零食,忍不住感叹一句。
  小孙女撕开薯片,递到爷爷嘴边:“爷爷吃。”
  小孙子也有样学样,拿着一片薯片递到奶奶嘴边:“奶奶吃。”
  爷爷奶奶高兴的吃着小家伙们借花献佛的薯片。
  尤金也忍不住说到:“是啊,我现在每次想要买中国的副食品都很难。菲欧娜还是在百货商店上班的,还经常抢不到。”
  菲欧娜也颇为无奈:“没办法,中国的零食太火爆了。每一次到店前就被预订光了。全都是各种大型国有企业或者机关军队买下来作为福利发放。尤金,你们厂里为什么没有发这样的福利?”
  尤金被老婆问的一愣,然后说到:“也不是没发,夏天的格瓦斯不是挺多的嘛。”
  菲欧娜有些嫌弃:“格瓦斯我原来喝着感觉还行,但是喝了山海关汽水之后,还是觉得山海关汽水好喝。
  格瓦斯真的太酸了,而且面包味道太重。山海关的橘子味和葡萄味汽水更符合我的胃口。”
  “哦,对了爸爸。”菲欧娜看向尤金的爸爸说到:“我给你抢了一件梅花牌的休闲夹克衫。我看宣传图册挺好看的,过两天就到货了,我给你带过来。
  还有妈,长江牌出了一个系列的淑女裙,明天宣传图册就到了。我拿过来给你看看,看你喜欢那条,我帮你抢。下个月就能到货。”
  尤金有些吃味:“你怎么就给爸妈买,你怎么不给我买件夹克。就给我买了套灰不溜秋的工装。”
  菲欧娜忍不住白了尤金一眼:“尤金,爸爸是厂里的高工,妈妈是中学的音乐老师。爸爸会和厂领导开会,还经常出差。
  他们的工作都需要体面的衣服。你现在还是一个璇工,你要穿那么高档的梅花夹克干什么?”
  “有这个时间,你不如好好的学学技术,想办法先当上你们厂里的小组长。你当上小组长,我就给你买。”
  菲欧娜这话说得尤金父母一致认可。
  现在中国的梅花、长江、巨人三个品牌已经在苏联打开了市场。
  凭借着优良的做工和时髦的设计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也为中国带来了大量的外汇,让中国有钱去支撑新疆今年的棉花种植,以及化工厂对化学纺织材料的研究。
  以满足中国人迫切的穿衣需求。中国的轻工业产品,在吃喝穿戴的项目上,已经开始不知不觉的渗透进入了苏联以及广大的社会主义阵营之中。
  在一家人的谈笑之中,《碧潼战俘营2》开始播放了。全苏联的人民都在期待战俘营里的那群战俘会带给他们什么样的欢乐和惊喜。
  第三百三十四章 战俘营的记录片
  尤金一家兴奋的等待着《碧潼战俘营2》的开始。等到晚上八点,电视台前面的新闻节目结束,大概半分钟的等待时间后,音乐响了起来。
  尤金摸了摸下巴:“诶,怎么有开场音乐了?上次感觉好像还没有啊。”
  上次确实是没有,因为战俘营真人秀的企划实在是太赶了,第一集作为先导片,有很多的内容都不完善。
  李锐是想要把战俘营真人秀作为一个非常长系列的节目进行播出的。
  以每个月一到二集的速度播出。
  至于这个真人秀能持续多久?就看朝鲜战争能打多久吧。反正在归还战俘前,他们对李锐来说都是非常有利用价值的。
  能打两年就拍两年,打三年就拍三年。
  伴随着音乐,一个温和的男声用俄语说道:“欢迎收看《碧潼战俘营》,本节目是记录联合国军战俘在志愿军战俘生活的一档观察类栏目。”
  “节目组将不会对战俘营内发生的一切进行干涉。仅仅以镜头记录下战俘营内战俘最真实的生活状态。
  接下来的节目全部都是由战俘营内战俘们在不知道拍摄的情况下所表现出来的最真实状况。”
  “接下来您即将看到的是:美军战俘们在关禁闭。”伴随着一本正经的男声配音,画面里出现了上次带头打架的美军士兵关禁闭后傻乎乎的模样。
  “英国战俘们在载歌载舞。”这下画面里出现的是一群英国士兵不知道为什么,聚在一起非常高兴的唱跳在一起,还有几个家伙一边唱一边把自己上衣脱了。
  有个比较胖的英军战俘用自己的肚皮当鼓用力拍打。
  “土耳其战俘们在卖卷烟赚钱。”画面里几个土耳其战俘正在偷偷向美军兜售自制卷烟,从美国佬手里赚美元。
  “法国战俘开始他们的第一次音乐会。”画面里天降暴雨,一群拿着乐器的法国人淋的和落汤鸡一样东奔西跑。
  “那么接下来请您欣赏,联合国军在志愿军战俘的真实故事。”一本正经的配音,配合上并不是那么正经的画面,这场真人秀节目还没开始就引得尤金一家人开始微笑了。
  两个小朋友更是看着英军战俘拍肚皮的画面笑的在地上打滚。
  节目正式开始,开始的时候花了两分钟回顾上集的故事。
  战俘营群殴事件惊动了新中国中央领导层。
  伴随着镜头画面,红墙绿瓦的是北京故宫。西花厅,一位长相儒雅风度翩翩的中年男人,穿着一套非常得体的银灰色夹克衫和搭配的长裤,整个人有着一丝不苟的精干,同时又充满了一种儒雅的书卷气。
  旁边打出了一行字幕【新中国周总理,总管外交事务。】画外音配音道:“联合国军战俘内战惊动了新中国周总理。他对战俘营发出指示,要妥善解决战俘思乡问题。
  同时也对去世的战俘家属表示慰问,同时对英法两国发出正式的外交信对这次事件表示遗憾。”
  周总理出场的时间很短,加在一起也就几十秒,而且连一句台词都没有。
  但是却让菲欧娜和尤金的老妈忍不住发出了“哇哦”的声音。
  尤金回头看着自己老婆:“怎么了?”
  菲欧娜说道:“哇喔,我真的没有想到,新中国的周总理是一个这么帅气的男人。”
  “哈啊?!”尤金满头问号。
  尤金的老妈也赞同道:“是啊,他可真帅。仅仅是几个画面,我就觉得他非常有魅力啊。”
  尤金老爸:“哈啊?!你们能不能关注点别的?”
  菲欧娜一拍巴掌:“爸,刚刚新中国周总理穿的那身衣服好不好看?”
  尤金老爸想了想:“那银灰色的夹克吗?确实挺好看的。”
  “那就是梅花牌最新款的夹克。我好不容易抢到的。到货我就给你带过来,保证您穿了和新中国的周总理一样帅!”
  菲欧娜这么说,老爷子非常满意的笑了。
  为什么尤金一家,还有其他苏联人看见周总理短短几十秒的画面就会觉得他很帅气很有魅力呢?
  这就要归功于镜头语言和背景音乐了。
  升格镜头和慢镜头的适度使用,都是能迅速拉伸气质和魅力的拍摄手段。
  再加上强烈的光影对比,和淡雅的音乐。整个人物的气质就烘托出来了。
  不仅仅把周总理本身的气质烘托出来了,连带着一起的还有他身上穿的那一身梅花牌的衣裳。
  从夹克衫到衬衫和休闲西裤,一套看似随意的搭配,在摄影和后期的加持下显得特别好看。
  尤金虽然对周总理的魅力不置可否,但是他却忍不住道:“那身夹克真好看,菲欧娜要不然你帮我也弄一套吧。”
  “已经给爸爸弄了,我这个月已经没有名额去抢了。”菲欧娜想也不想的拒绝了丈夫:“而且我说了,你先当上小组长再穿那样的衣服吧。”尤金有些碎碎念。
  不过在周总理的镜头后,是一双翻毛皮棕黄色的高帮靴的镜头踩入画面。
  这双鞋尤金看着也很好看。伴随着镜头一路向上,是一位身穿黄色制服的志愿军管教。
  浓眉大眼方面大耳,不说多么帅气吧。但这人一看就很周正,有一种正气禀然的感觉。
  画面上打出一行字“战俘营管教:关统”。藏在营地里的摄像机拍摄着关统的行动路线,伴随着他的行动路线,看着之前因为挑事而引起联合国军内战的几名美军战俘全部抓去关了禁闭。
  一开始这群战俘还一脸无所谓的模样。
  看电视的观众也觉得关禁闭不算什么处罚,毕竟混战里都打死人了。虽然人多手杂,不知道谁把人打死的。
  但是带头挑事的肯定要负责。
  就关禁闭?太小儿科了吧。不过伴随着画面里禁闭室里那些战俘们从最开始的桀骜不骜驯,再到后面的疯狂求饶,再到他们浑浑噩噩。
  几天的时间就把他们给整屁了,看着这群人被从禁闭室里拖出来一个两个和二傻子一样的时候,尤金一家人忍不住叫好。
  什么?有人会说太残忍?不会,这可是1951年,世上没那么多吃饱了撑的假圣母。
  都是从战争年代活下来的人,大家都觉得只要没死,那么一切的惩罚都是轻微的。
  这一次的真人秀中,明显关于管教的镜头多了起来。在镜头里的管教,虽然身材不一定高大,但是身姿都很挺拔。
  而且模样长得都很周正有气度。
  尤金的爸爸看到这些画面,忍不住点头道:“嗯,看着都是好兵啊。中国人看起来都挺有气质的。”
  而在接下来的画面中,尤金一家看见镜头下,几个土耳其士兵躲在角落,偷偷做着什么。
  “快点,这个不能被管教发现。”这群土耳其士兵躲藏的地方正是一个摄像机的正对面。
  摄像机把他们的画面拍的结结实实的,连收音都很清楚。“他们说营地里不许抽烟的。”
  “嗨,美国佬和英国佬都是烟鬼。我和你们说,这种山上找到的树叶子,做出来的东西抽着也是有点劲的。这玩意儿在战俘营堪比骆驼牌香烟!”
  一名面色比较黑的土耳其士兵笑着说道。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