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感受了一下海里,现在海里的鱼群数量更多了。
  自己当初没日没夜的抓了那么久,现在已经慢慢的形成规模了。
  在空间海水的滋润下,这些鱼的生命力更加强劲。
  而且繁殖生长的也更快。
  林彩蝶原来也抓过空间里的鱼吃,别的不说,在口感和鲜味上要比外界的强不止一点。
  林彩蝶其实也不懂这个海珠到底是什么,但是经过这么长的时间,她也有了个大概。
  别的不说,就单单海珠出产的,不管是蔬菜还是海洋里的那些鱼虾蟹,或者将来的水果,味道和口感都更胜不止一筹。
  那即便自己以后单单卖这些,也能有个好收入了。
  况且海珠还不止这这个功能,还能让她在海底自由行走。
  其实林彩蝶现在都是瞎忙,她自己也知道。
  否则每天也别抓鱼了,就是在海底寻宝,也能让她发大财。
  现在她则是有些佛系心态,反正海洋在那,别人下下不去,自己什么时候去不行。
  这就和黄生借书一样,若业为吾所有,必高束焉,庋藏焉,曰姑俟异日观云尔。
  一个道理。
  当然还有另一番考虑。
  林彩蝶重活一世,也不觉得自己就能成为大富豪,她也没那个能力。
  在自己能力内,赚到的钱够花即可。
  还有,她觉得海珠是自己重生的关键,而那些海底宝物对于海珠而言,是没有太大作用的,似乎只有生命体能促进海珠的成长。
  那林彩蝶肯定要先紧着海鱼和那些虾蟹之类的收,而海底的宝藏,就随缘了。
  想到这,不由的摇摇头,林彩蝶在海里捉了一条墨鱼、一条马鲛鱼。
  家里还有一些猪肉,今天也得吃完了,她打算做个鱼丸吃。
  鱼丸,林彩蝶已经是老手了,虽然这东西比较麻烦,但是她做起来还是很快速、流畅,有种行云流水的感觉。
  如果说重活一世林彩蝶的最大感悟是什么,那就是好好享受现在的生活,过好每一天。
  即便现在的物质不是很丰富,也不急躁,没有压力的去生活,绝对不产生焦虑感。
  这主要是心态上的,颇有些看庭前花开花谢,云卷云舒的心态。
  即便是她跑去省城谈所谓的合作,也是有着一种享受的过程。
  即便最后真的合作不了,对于林彩蝶而言影响也不会很大。
  前一世的峡湾四个渔场,同样都没合作,到以后不还是都发展起来了。
  林彩蝶更多的是尝试,用自己介入的方式去改变一些事,影响一些事的发展。
  但前提和基础,是自己的生活和心态不会被影响。
  林彩蝶现在就以一种享受的心态在做着鱼丸,挂肉、捣碎、加料··· ···
  做的认真、细致、自己也乐在其中。
  这次她做的鱼丸是两种,一种马鲛鱼,一种墨鱼,相对来说墨鱼丸要更好一些。
  林彩蝶选的这条墨鱼是三等墨斗,大小也合适,但就这样打出来,也是一盆子的料。
  马鲛鱼的料同样也是一盆子。
  都准备好了,她就开始生火煮鱼丸了。
  其实想的时候是多吃一个味的,真正做出来却特别的多。
  林彩蝶这两盆子做出来,鱼丸也得两盆,差不多得有40斤。
  不过还好,这些她打算给王双喜家送一点,要是吃不完,让赵峥嵘看看哪个战友和他合得来,那就送点过去。
  现在自己嫁过来,自然也要和赵峥嵘的朋友圈打交道,一些人情往来的事,该做也得做。
  赵峥嵘回来的时候,林彩蝶还没煮完,不过一盆子的墨鱼丸煮出来了。
  看到这一盆鱼丸,赵峥嵘眼睛亮亮的问:“媳妇,你这是又做啥好吃的呢?”
  “鱼丸,晚上就喝点鱼丸汤吧。”
  赵峥嵘指着煮好的盆点头应道:“行,闻着就香,这个是煮好的吗,要是熟了我先尝一个。”
  林彩蝶点头:“熟了,你尝尝吧。”
  林彩蝶很是自信的看着赵峥嵘,她对自己手艺有信心,更对食材有信心。
  墨鱼本就是做鱼丸最好的食材之一,没有腥味,而且软弹鲜香,更何况她这还是空间里拿出来的墨鱼。
  第185章 撑了
  赵峥嵘吃了一口墨鱼丸,眼睛就亮了。
  “好吃。”
  林彩蝶在制作鱼丸时,为了保证口感,处理过的墨鱼头她是切成丁搅在里边。
  这样吃起来,就能感受到鱼丸里的颗粒, 那种口感简直了。
  林彩蝶笑笑,手上依旧不停地团着马鲛鱼丸。
  只见她抓起一点肉糜,手上灵巧的动了两下,在拇指和食指圈起来的位置,就出现了一个圆圆的鱼丸。
  然后放到水里,继续。
  一个个鱼丸快速的成型,赵峥嵘看过去有一种别样的美感。
  “那个,要我帮你吗?”
  林彩蝶摇摇头:“不用,你还是歇会吧。”
  赵峥嵘拉着小板凳坐下来:“我给你烧火吧。”
  林彩蝶点点头:“也行。”
  赵峥嵘:“你去码头买的鱼?”
  林彩蝶点点头,她之所以敢做鱼,就是因为码头能买到。
  “我做的不少,等下给王伯伯送点,也看看你战友谁有需要,也可以送点过去。”
  赵峥嵘皱了下眉:“就给战友送吧,王师长那里回头再说。”
  林彩蝶转头看他,咋还回头了。
  赵峥嵘:“他在岛北总部,过去6公里多呢。”
  林彩蝶想了一下:“那你决定吧。”
  其实在她看来这点路也不远,骑个自行车也不用太长时间。
  但是鱼丸要是送赵峥嵘战友了,也剩不下多少,来回跑12公里,就送一碗鱼丸,那就太没意思了。
  林彩蝶自己都觉得没劲。
  很快,一盆子马鲛鱼丸也做好了,看上去晶莹剔透的,也很是有感觉。
  赵峥嵘帮着把盆端到一边。
  林彩蝶:“你看看都送谁家,单装出来,等你送回来,咱们也可以吃饭了。”
  “行,我这就去。”
  林彩蝶给自己家留了30个墨鱼丸,20个马鲛鱼丸,这些够两顿吃的了,剩下的都交给赵峥嵘处理。
  赵峥嵘看那么多都要送出去还有点舍不得,不是说心疼东西,而是心疼林彩蝶。
  这是她辛辛苦苦做的,还这么好吃,就这么送出去,他真的觉得可惜。
  而且他觉得,这个鱼丸他自己吃一盆都不带够的。
  其实林彩蝶做的鱼丸不小,50个鱼丸有四分之一了。
  这些两人放量吃,2顿也够了,再放也不好吃了。
  “要是想吃我再做,这个都是新做的才好吃,等以后有条件可以储存了,我再多做一点。”
  赵峥嵘:“行,我知道,我找个东西。”
  赵峥嵘平时来往多的,家属院只有4家。
  他的指导员家里,团长和政委家里,营长家里、营指导员家里。
  这也就是海岛,连级干部不能分房随军,不然他的指导员和几个关系好的连长也能走动一下。
  这些家里每家一碗,剩下的他打算送到食堂,给连队里那些臭小子解解馋。
  对了,还有老搭档指导员,也得让他羡慕羡慕,咱这有家庭的有多不一样。
  赵峥嵘一边想着,一边找饭盒出来装。
  还好建房子的时候,为了吃饭方便,赵峥嵘多买了两个饭盒。
  把给家属院的4份装好,赵峥嵘看了下盆里,鱼丸差不多还有几十颗。
  想战士们一人一颗就别想了,就是切开后每人一半可能都不够。
  不过赵峥嵘有自己的安排方式。
  先到家属院把饭盒送了。
  “嫂子,这是我媳妇做的鱼丸,给你和指导员尝尝。”
  “嫂子,这是鱼丸,我媳妇做的,给妞妞吃。”
  送了两家后,第三家是团长家。开门的也正是团长。
  “你小子咋过来了?”
  “团长,给。”
  团长没接,反而问道:“啥好东西啊?”
  赵峥嵘有些骄傲:“鱼丸。”
  团长听是鱼丸,也就接下了,他虽然是内陆人,但是在海上也过了这么些年了,鱼丸还是经常能吃到的。
  看团长漫不经心的样子,赵峥嵘不满意了:“团长,这鱼丸绝对是你吃过的中最好吃的。”
  团长瞪大眼睛看他:“是吗,你小子能有这好东西?”
  赵峥嵘笑笑:“我媳妇亲自做的,您啊,尝过就知道了。”
  说着就蹬了自行车:“我先走了,还要给政委送点。”
  政委家开门的是他家儿子,看到赵峥嵘后笑道:“赵哥,你来找我爸?”
  这小子上五年级了,就在岛上的子弟学校。
  子弟学校是军队主办的,但是招收的不仅仅是军队的学生,还包括周边村落的孩子们。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