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田氏却低下了头,明面上是还让孔嬷嬷回去福晋的身边,实际上只要日后三爷多看孔嬷嬷一眼,都能想起今日那夭折的小阿哥凄惨的模样。
  况且孔嬷嬷用了自己的药粉,咎由自取,不管有没有得“痔疮”,所有人都会将她视为有“痔”之人。
  董鄂氏自己现在想护着她,往后多半看孔嬷嬷一眼,都要想起那不好言说的病,就是屋子里有一点异味,都要怀疑是不是孔嬷嬷“不干净”带来的。
  久而久之,这段主仆情,不需要她再出手,她们就能自己土崩瓦解。
  到时候,田氏想如何拿捏孔嬷嬷,有的是办法。
  田氏伏下身子,将脸贴着身子冰冷儿子的小脸。
  诚郡王当即上前,搂着妻子:“你还需静养,勿要再伤神。”
  “本王会延请太医,一应给你用最好的药,你院子里的人由你自己安排……”
  他又抬起头看向正妻的肚子:“三福晋临产之期将近,你养好身子,就能帮着本王管一管家了,如何?”
  三福晋本来都要带着仆人下去,闻言不敢相信转过头来。
  可这时候丈夫的眼神带了一丝警告,当着四福晋和五福晋的面,他已然给了正妻足够的面子。
  至于分出管家权是为了给他自己的儿子报仇。
  董鄂氏再如何,都不该动他的骨肉!
  三福晋看懂了,压下了胸中的一口气,上前柔柔道:“为了让田格格安心,理应如此。”
  就这般,分封皇子之后,直郡王和诚郡王的府邸中,都上奏各自立了一位庶福晋。
  此为后话,四福晋牵着小公主的手,告辞后和四皇子汇合,走向门口自家马车。
  五福晋眼下却顾不得多安慰田妹妹,一个劲追了上来,挤进了女眷们的马车。
  胤禛再次失去问女儿的机会,又思索不出为何田田不肯告知自己,身子不适的缘由。
  回去的路上,脸色更是冷淡。
  看得苏培盛都忍不住多退了两步。
  马车里,五福晋一脸兴奋,不怎么接乌拉那拉氏的话茬,径直坐在福瑞小公主一侧的位置,也一直盯着她。
  这还是他塔喇氏第一次如何直观知道,福瑞小公主的“福瑞”是如何展现,以及何等神奇。
  她无所不知,且不必费心就能叫世人洞察这无数的“秘密”。
  有这么大的宝贝在手,谋划何事而不能成?
  而现在五福晋最想知道的就是,属于她的孩子什么时候才能到来?
  只是甜甜方才看完戏,人早就困得不行,勉强睁眼被亲爹抱着上了马车,就彻底陷入了梦乡。
  哪里顾得上这一位,上赶着让她“算命”的傻大姐五福晋。
  他塔喇氏此行虽一无所获,却从中得到了新的启发。
  回去之后,五贝勒爷胤祺有些着急想从正妻口中得知,当夜诚郡王府事情的原委。
  可稀奇的是,这一次妻子没有同先前任何一次,总是找他攀谈、拉扯,只希望能同他有多一些相处的时间。
  最后是胤祺忍不住了,当夜宿在了正妻的主院。
  又经过一夜的努力耕耘,趁着他塔喇氏心绪颇佳之际,继续发问。
  五福晋这才将事情简略说了,还感慨道:“从前我见爷总是围在四皇子的身边,还有些不解。”
  “如今总算是彻底明白了。”
  五贝勒听到了完整的故事,心满意足睡了,全然不认为憨傻的正妻会有多么深刻的领悟。
  成婚这些年来,他早就看清了妻子皮相之下,简单、粗矿、认死理的思维。
  冲她把和三福晋的妯娌恩怨,一直记在如今就知道了,这人就爱钻牛角尖,道理浑然说不清楚,只能随她去。
  五贝勒爷自认看清了妻子的真面目,却从未想过,为何当初汗阿玛给他选了他塔喇氏,认为他们夫妻会相合。
  站在康熙的角度,他的五儿子何尝不是和他塔喇氏一样,简单、认死理的孩子?
  但这回,他塔喇氏认识到了一个十分正确的死理。
  往后她的目光不再是只盯着三福晋的一举一动,而是随时在四福晋的身边,找到和福瑞小公主亲近的机会。
  不必搭上话头,但只要福瑞小公主出现了,她的方圆十步以内,五福晋定然也要找个位置站上。
  就怕错过哪怕福瑞心中的一个“问号”和“感叹号”!
  五贝勒很快发现了妻子的改变,夫妻俩开始闲来就凑在一起交换,暗号一般的问话:“最近有听到了?都说了啥?”
  看在所有人的眼里,就是诚郡王府三皇子小妾难产,五福晋上门去帮着说理,和四福晋、福瑞小公主关系更进一步,由此五贝勒夫妻进而感情变得和睦了。
  逻辑虽然很奇怪,但还真的形成了闭环。
  雍郡王府一家:???
  但胤禛顾不上。
  这一日,他禀告了康熙,说要带田田去河南看一位民间的神医,离开四九城半个月。
  康熙大惊:“田田身子不适?”
  “就连刘太医也无用?那虞家小公子的神药呢?”
  胤禛愁眉苦脸:“刘太医没有开方,道只是小儿寻常夜间长骨之痛。”
  “只是田田数夜疼得醒来,却不告知父母。儿臣心疼不已。”
  “几方寻找,闻得河南有一草医者有偏方,只不过得亲自登门求取,遂求汗阿玛允许。”
  康熙:“………”
  长骨头的事,他堂堂尊贵天子,小时不也靠自己撑过来了?
  但那可是福瑞,能一样吗?
  准了!
  等甜甜以为因为“吃苦”,赚了一趟出门旅游。
  回来才发现,自己不过是亲爹布局中,暂离京城的“借口”罢了。
  哼,政客!
  东巡傻狍子,崽来了
  第164章 傻狍子,崽来了
  河南洛阳,四月的天*正是春明景和。
  小公主跟着家人,踏上行程,肩上仍立着熟悉的大红鸟。
  因着晚上长骨头疼,白天在马车里就呼呼睡。
  每次一睁眼,都能看见亲爹丹凤眼直勾勾盯着她,双手习惯性为她轻轻按摩着。
  其实甜甜不说的原因很简单,这点小痛比起她飞升之时所受雷劫,突破自身时那蚀骨碎心的疼痛比起来,简直就是毛毛雨。
  答应让芃儿背着,也是她睡不着,不忍见丫鬟姐姐为她发愁,恨不能以身替之的焦急神情。
  主仆二人早已染了因果,甜甜便不介意加深这一层羁绊。
  见四儿爹似乎真的很在意,小公主淡淡笑着哄着他道:“阿马马,崽不疼了,真的。”
  胤禛心想,他一直盯着,看到女儿睡觉时候,身子无意识的抽动可不是假的。
  但在马车上,她似乎能睡得安稳一些,那这趟出门的决定就是对的。
  甜甜就这么睡着抵达了洛阳。
  正好欣赏到了紫斑牡丹在城中盛放,独美一枝的场景。
  众人吃吃喝喝、醒醒睡睡,路途偶尔停下来,欣赏美景,欣赏人文,颇得意趣。
  等到其他牡丹次第绽放的时候,一行人就又踏上了回京的路。
  “不去求药了?”宋氏发问。
  胤禛撇开眼道:“来了才知,那草医已经不在洛阳了。”
  宋氏难免失望。
  雍郡王爷想溜了。
  方桐在一旁拿着银签吃着点心,看穿了丈夫的心虚。
  只是笑笑,装作不知。
  能挣这么一回“数日看尽洛阳牡丹花”,便是赚了。
  小凤凰见小家伙在牡丹花丛中,灿烂得不行,很快搜集了各大牡丹种子,提前飞了回去。
  将它们悄悄撒在了武氏的院子里。
  武氏来年春见到新芽的时候,没有声张,只是悉心培育。
  就当是给红鸟儿的回馈了。
  甜甜和乌拉那拉氏一样,都猜出四大爷葫芦里有药,只是不知具体是什么药。
  等一进四九城的城门,胤禛顺着女儿的意思,停在了茶楼饮茶。
  一下就听到了路人在大声议论。
  “前阵子八阿哥出宫建府,家里也是真热闹。”
  “那八福晋外祖父家中又有一人被夺了爵,那当然得闹了!”
  “又夺了?这次是哪一位来着?”
  “就是那位文采风流的玉池生,红兰室主人。”
  “可别再叫贝子他的诨号了。天子不就是说他总是在外与人交往饮酒,妄资乱行,这才著黜革的。”
  “欸……”有人长长一叹,“想安和亲王在时,战功赫赫,一门就有一亲王、一世子、两郡王,何等荣耀!”
  “你不要命了?这种话,你也敢在这说!”
  “没,我的意思是,这样恩赏也太过了些……如今才是正正好了。”
  ……
  甜甜喝着茶,不甚在意,只在听堂中的曲,看过路的雁。
  方桐留了心眼,历史上今年四月安郡王府确实又革了一位郡王的爵,降为固山贝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