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都怪儿子管教不严,才会叫桐儿不小心落了水。”
老者满头白发,但身形矍铄,只是看了儿子一眼,言语十分冷静:“你不必在我面前作态。”
“我早知道,你看不惯我养着阿秀的孩子,又因他天生痴傻偏疼了两分,才会纵容家中子侄欺//辱于桐儿。”
“这事若是旁的人干的,我也就罢了。可阿秀她是你的亲妹妹,桐儿是你的亲外甥,你怎么就偏偏容不下他一个稚子小儿,咱们刘家真的就缺这一双筷子不成?”
那中年男子被骂得满脸羞愤,抹汗不止。
谁家愿意养着一个脑子有问题的孩子,但他也从来不曾真的想要孩子的命。
只是他低估了孩子的恶意……
里屋这时传来一声惊呼:“老头子快来,小桐醒了!”
老者进了屋。
只见榻上一生得明媚生光的小童,睁开了潋滟双眸,看着面前陌生的地方,满是好奇。
医者在一边笑着道:“幸而救得及时!小公子暂时没有大碍,再用些安神、祛湿的汤药即可。”
“那就好那就好!多谢大夫!劳烦你了……”一精干整洁的圆脸老妪感谢道。
老者弯着腰看着自己的外孙子,敏锐察觉他和先前两眼呆滞、时常口湿流渍的状态大不相同。
“老婆子,我瞧着小桐和之前好像不大一样。大夫,您再帮看看……”
老夫人一看就知道自家老头子的心思:“咋?还妄想掉个水,人就变正常了?”
“我早说过,桐儿就是这样一辈子,只要老太婆没死,就养他一辈子。”
“你怎么还一天天痴心妄想?”
“大夫,你开药吧!甭搭理他!”
床上的小童听明白了什么,艰难开口:“婆、婆?”
“欸……我在呐!”老夫人凑到床前,“小桐你觉得怎么样?饿了还是渴了?”
小童指了指桌子上的杯子。
老夫人立刻亲自倒了水来给外孙子,看着他如牛饮。
“谢婆婆!”
“不用谢,跟外祖母客气些什么,你人没事就……”老夫人放下茶杯,终于反应过来哪里不对劲了。
她扭过头去,又看向老头子,后者一副“你还不信我?”的模样。
“小桐,你认得姥姥了?”
“你好了?”
“我的天啊……阖着是你那半生积德积福的父母在天之灵保佑!才叫你回转过来!”
“这可太好了!太好了!我要去还愿,要大摆宴席酬谢众神……”
“老头子,你倒是说句话啊?”
老者看向医者:“大夫,你看看,我这外孙如何了?”
大夫也不敢相信,过来查看小童的眼睛、心脉,把了半天。
“神迹!神迹啊!”
第123章 活宝
小红鸟,也就是如今在江苏乡绅大家中的五岁小公子虞有桐。
他眨了眨眼,看着自己的双手、双脚,他终于也变成人了?
涅槃之际,他施了法,没想到还真的成了!
只是人在距离京城千里之外,又是个小小孩童,该如何回京去见小家伙呢?
刘宅近来有喜,大摆宴席。
刘老在家乡素有贤名,一发帖子,广为呼应。
老夫人在席间如同一只白仙鹤,游走着,诉说着上苍应验她之所求,叫外孙子得以恢复神智!
有人捧场问是在哪儿求的神拜的佛。
就也有人笑笑道:“你这外孙说到底,也不是你的嫡亲血脉,值得你花费这诸多心思银钱。这般上心也不怕那些亲孙子吃你的醋,老了不侍奉汤药在床前?”
“呸!”老夫人立时就横眉冷眼啐她,“就你这样黑心肝的人,以后别来进我们刘家,玷污我们的门!”
“小桐他的生母生父是怎么没的,你这会儿就都忘了?当初邻县武进水灾,淫雨连绵,河流四溢。他们途径之时舍生取义,备船买沙,救下数百人,自己力竭而亡时,还不到三十岁。”
“只留下桐儿这么一株命脉,我不看着,还能指望谁?敢情那百来人中,没有你的亲朋旧友,倒叫你在这儿狂吠!”
众人连忙相劝,那人也觉得没脸,早早离席。
只是这一遭后,老夫人觉得没意思,只摆了流水席,不再出面宴客。
小红,如今的虞有桐每日吃着药,养着身子,适应之后将刘家情况摸了个大概。
刘家顶梁柱刘老太爷成为退休大臣前,可是赫赫有名的四川、闽浙封疆大吏,平定三藩,抗击沙俄,在雅萨克之战中大放异彩。
四年前,以自己年逾七旬老母在堂为由,上疏请求退休,万岁爷这才准其还乡。
便是如今休养在家,也仍奉旨督办监修北运河。
幼女和女婿身亡后,还捐资维修丰台天尊阁。
外孙子的康复,令其倍感振奋,每日外出督工,殷勤了起来。
不等虞有桐想出要北上的借口,北运河竣工后,老太爷*刘永麒官复总督兵部尚书从一品衔名。
不日便要入京谢恩。
老夫人系正红旗那拉氏后裔,正厌烦江南的吴侬软语,拒绝了儿子儿媳们的陪护,老夫妻二人带着外孙子,行船北上。
这些时日,虞有桐也渐渐苏醒了记忆,原本他下凡后,这具身子便是他的肉//体凡胎。
不过他心心念念着小家伙,阴差阳错现了真身,入了宫。
而在江南的虞有桐小童有体无魂,便这般痴傻了五年。
这一次涅槃,才叫他回到本体上来。
虞有桐归心似箭,不知小家伙会不会过阵子就忘了他……
毕竟之前他不过一只鸟罢了。
小家伙想要,那是多少(替代品)都成。
***
“不过一只鸟儿……”宋氏到底还是同四福晋表达了自己的忧虑,“那些灰烬若是有古怪,日日叫甜甜佩戴在心口处,岂不有害?”
“就是粉尘也伤小孩的鼻子不是?”
方桐能理解宋氏的担忧,只是宽慰她道:“子不语,怪力乱神。”
“眼下,孩子还伤心记挂着,若是强硬不让,只怕她会更加记挂,起了反效果就不好了。”
“我何尝不是这么担心……”
“正好,蔺先生和沈太医的好事将近,多多和莫辛有缘,要成了兄弟。看能不能多让田田参与进来,冲一冲,小孩子忘形也大。”
“到那时候再劝,或许她也就肯了。”
宋氏点了点头,又问道:“七福晋也快进门了,那边也让甜甜一并去?”
都是喜事,会让人高兴。
想起内务府大婚的重重礼制,方桐道:“宫中的喜事繁琐无趣,她愿意就去,不愿意也不勉强。”
从温泉山庄回来后,沈太医便从一只又一只的牛中,抽空上门提了亲。
这个时间点,岔开了恭亲王府那桩事。
再加上如今沈青身上有着“牛痘”的一层功劳在,一时还真没人去挑他的刺。
蔺竹半惊喜半惊讶,等宋氏和武氏一齐上门问,她也就点头答应了。
那次孩子闯出来的“乌龙”之后,沈青在四阿哥的授意下,便开始给她写信。
信还是由四福晋院中的嬷嬷直接转交的,蔺竹这才打开看了之后,开始回复一二。
一来二往,二人便有了合意。
只是蔺竹没想到,收下聘礼后,第二天的童乐园里,儿子莫辛和沈至玦似乎起了龃龉。
原本中场休息用点心的时间,孩子们的位置都是相对固定的。
比如大福晋家的四姐妹花必在一块儿,克明会努力跟着善雅,乌雅珠珠会陪着阿娜佳。
纳扎清则在哪里不一定。
沈至玦是一定会凑到福瑞小公主的身边,莫辛在帮完母亲的忙,也会去到小伙伴的身边。
分享点心,谈谈闲话。
无论谁拿小布花从玩具柜里换了新的玩具,也会去彩虹桥下的儿童乐园里一起玩。
其余家长来接孩子的时间有限定,他们只能抓紧在家里来接之前,玩到心仪的玩具。
人就这么奇怪的,明明家里也装上一样的了,但似乎就是没有四皇子府里的好玩!
只有福瑞、莫辛和沈至玦他们在儿童乐园里逗留的时间,相对不限。
但今天,莫辛既不和他们一起吃点心,只呆在母亲身边。
等四格格换了心仪的泡泡盒,邀请他一齐去乐园里玩的时候,莫辛别别扭扭跟去了。
在看到沈至玦也在的时候,又扭着身子回来了。
蔺竹皱着眉开口想问儿子在别扭些什么……
这些时日过来“实习”的武氏,按下了她,示意她先出去,自己上前问道:“我能在这里坐一会儿吗?”
莫辛给她让了让位置,仍耷拉着脑袋。
“让我猜猜,你不希望母亲改嫁?”
莫辛摇头。
“那你是觉得沈家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