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这种事,也不是他能决定的。
更不是还不到三岁的小公主自己能决定的。
可自那以后,小公主每次上课,就会给敬爱的师长带一些地瓜干、玉米饼,甚至还有薯片。
是的,在福瑞小公主的指点下,方桐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她把薯片做出来了。
很快成为了秋信堂里上课、听曲时的必备小零食。
更是直接掳获了李大人的味蕾。
李光地的胃很诚实,但他只是更认真更细致教导小公主。
并且不认为,他一个顺天学政真的会到任何皇子的家中,登门教导。
虽然小公主的字,丑到李光地不敢直视,但他只要多看看福瑞可爱的小脸蛋,就一句眼里的话都说不出口。
师徒俩在上书房里,斗智斗勇。
京城刚落了第一场大雪,逃亡途中的噶尔丹遣使乞降。
乾清宫内,康熙看着面前色厉内荏的使臣格垒沽英,言语间不过试探大清朝如今的意思罢了。
想起回京那日,孙女的第一句话,她又说对了。
神谕总是对的。
如今的噶尔丹确实已经不成气候,重要的是,接下来又是哪些不死心的人,想侵蚀哪块大清地界。
把使臣留了几日,将他知道的情况摸了个遍,康熙放出了个“俟尔七十日,过此即进兵”的烟雾弹。
看着一旁侍立的四儿子,和他在暖阁里下了一盘棋,随口一提:“田田最近有想要什么东西吗?”
胤禛总算是等到了:“回汗阿玛的话,福瑞还真有所请。只是……”
“是吗?”康熙这下倒是好奇,“说说看。”
向来不提要求的孙女,难得开口。
康熙已经在心里定下,不摘星星摘月亮的,肯定都要立刻满足她。
“田田喜欢李大人,想留他在家中授课解惑,习字温书。”
不要星星月亮,倒是跟朕抢人。
皇帝的嘴唇动了动,指了指儿子:“你们……”
胤禛也不慌,从袖中取出了女儿的字,忍着羞耻感,递了上去。
康熙猝不及防被辣了一下眼睛。
“别说朕,就是你刚入学的字,都比这好上百倍。”
四儿子那一手字,可是所有皇子之中最佳者,怎么田田能写出这玩意儿?
看来还是年纪太小了……是他心急。
既不想孙女那些不符合他心意的神谕到来,又希望她能早日预示更多的事情。
人对未来的感知,比如解梦,总是只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一面。
康熙心情复杂,放下棋子道:“李光地提督顺天学政,终是不得空。”
“朕记得,他有一弟名唤李光坡,虽长期不仕,资质稍逊,但勤学苦练、至纯至孝,当得田田之师。”
“召他进京吧。”
胤禛连忙行礼谢恩。
代课师傅是谁,其实都不要紧。
最重要的是,由此,女儿往后便能在家中读书,不必留在上书房了。
……
方桐花了时间,在西跨院单独整理出了一个独立的书院。
只在田田的秋信堂下方,过两个穿堂便到。
四阿哥带着消息回来,那一晚,府邸里如同过节般。
大厨房里热火朝天,准备各式菜色。
胤禛看着四福晋备下的书院,一应俱全,连同先生的住所,男女分开都准备好了。
宋氏也悄悄帮了不少忙。
一家人十分默契,没有任何商量,同时朝着让福瑞小公主多回家的方向前进。
当晚甜甜吃着薯片,喝着果汁,心里美滋滋。
被她看中的师傅李光地收到消息,心间却有了几分酸涩。
他也想每天都看见小公主的笑脸,这些时日,仿佛给他的人生添了一抹阳光,整个人都暖暖的。
现在,这一缕阳光却要落在自己弟弟的身上。
可恶!
又只能安慰自己,总比落在别人身上来得强些。
不等李光地登门,四阿哥设宴十分恭敬请了他到府上一叙。
宴席未开,先去看了弟弟的住所,李光地眼睛都要红*了。
等到了宴席上,看到满桌子的地瓜和土豆,他更是在心里默默决定。
弟弟身子向来不好,自己下了朝要常常来探望他,然后顺便跟踪一下小公主的功课。
他一点也没有重田轻弟,更不可能为了那一口贵得要死的吃食。
古代车马慢,李光坡从福建安溪进京的途中,福瑞小公主仍在上书房。
在李光地的眼中,这最后的教书光阴显得特别飞速。
一眨眼,他就来到朝阳门外的渡口,接到了风尘仆仆,却是满面红光的亲弟弟。
李光坡不及去哥哥家中落个脚,直接先到了四皇子府。
如今的师傅来到代表着田田能留在家中的时光,全家人瞬间都十分“尊师重道”。
从未致仕的李光坡被四皇子带领全家欢迎的姿态一震,下了马车差点腿软。
心口扑通扑通跳得不行,还是哥哥在后头扶住了他,才勉强行了一个完整的礼。
当天大的运道落在他的头上,李光坡也没想到,能来得如此凶猛。
沿途做了许久的心理建设,在这一刻,四皇子府邸的亭台楼阁、雕梁画栋,还有主家的热情客气、高雅气质,都在冲击着李光坡自认没见识的心灵。
直到福瑞小公主凑上前,闻了闻:“有桔子味!”
李光坡眨了眨眼,想起自己从家乡带来的特产桔皮和果酱,原是二哥李光地最怀念的家乡味道。
一路水运新鲜桔子无法及时送达,只能做成干品。
他连忙让人取来:“公主说的,可是这个味道?”
方桐接了过来,味道倒是十分周正。
田田这是惦记着去年到今年已经干枯的桔子灯了吧?
还是个长情的小家伙……
当着两位师傅的面,方桐稍微掩饰了自己心间的感动。
福瑞小公主却是很直接:“对。好闻。”
“小李师傅,我也喜欢你哦~”
李光地:“………”
所以,爱是会消失的,对吗?
一更枪打出头鸟
第97章 一更
五皇子府邸的乔迁宴,拖到了十一月,帖子才送到。
可他塔喇氏找了那么多位大师,来回算出来的“好”日子,还是卡着撞上了三福晋董鄂氏的大运。
等宾客都就位的时候,三福晋的头胎也在府邸里发动了。
消息在三阿哥立刻起身告辞主人五弟,一路狂奔回去之后,更是成为了席面上的主话题。
看着主家五福晋的脸色,方桐听了便知,大概因着他塔喇氏那张嘴,从前也没少得罪人,大家这是打算互相膈应来着。
坐完月子,还在忙着搬家的大福晋伊尔根觉罗氏也到了场,陪了五福晋许久。
大福晋如今终于为大阿哥诞育了嫡子,还是在太子只有的当口,眼下无疑真成了大阿哥府上的大功臣。
更何况现在谁都看得出来,太子已经开始在触霉头了。
那大阿哥的日子可谓是水涨船高,美得不行。
从她大福晋浑身的气色都看得出来,那叫一个人逢喜事精神爽。
眼见五福晋的脸色越来越差,还在说着哪个大师哪个道士都不靠谱的话。
是要把人都得罪光了……
大福晋免不得劝了她一句,他塔喇氏却天真道:“大福晋,先前你们在宫里的嫡子满月宴,办得那才叫一个风光。”
“接下去你们乔迁宴可还是要大办?”
大福晋的脸色一下也跟着不好看了。
五福晋这人可真是……愣是分辨不来好坏话?
方桐原本还想着多坐一会儿看戏,可听到这句也被五福晋的缺心眼打败。
不提大福晋自己做不了决定,就冲五福晋这股生怕被别人抢了风头的杞人忧天,是真让人喜欢不起来。
四福晋陪着大福晋同时离开了五皇子府。
大福晋转头先坐上了四福晋的马车,两位妯娌同行了一小段。
伊尔根觉罗氏这才叹了一口气:“五福晋这人……其实挺简单的,五阿哥还让她决定这设宴的日子。她啊,真是有些身在福中不知福。”
方桐听出大福晋这是在影射,她自己其实在大阿哥底下讨生活,权利没有,义务责任倒是一大堆。
可她手底下还有四个女儿,想任性是没有任何可能。
方桐回忆先前自己在乔迁宴上的那股紧张劲,累得后来休息了小半个月才彻底缓过来。
现代i人仿e人的痛苦,难以言表……
她不免暗示道:“这一回三福晋若是一举得男,再加上董鄂家同族的费扬古将军这次战功赫赫,快到年底,皇上定然也是要多加封赏。”
“董鄂家的好事且还多着……回头我们定能多在三皇子府上多碰几次。”
伊尔根觉罗氏顿时眼睛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