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这还是头一遭参加某个族里的祭祖呢。
“有人起哄,说族里应该大排筵席。族长立即就答应了。
“听说要从中午吃到晚上呢!”
紫鹃听到这里忍不住笑:“流水席么?”
“什么是流水席?”黛玉不懂。
紫鹃笑着解释:“听说原是僧道为了给富贵的施主们伺候的斋饭,阔气得很。
“后来百姓们也学着做。不是四凉上完了再上四热,而是一道菜上完了再上一道。行云流水一般。
“这样不论什么时候来的客人,都能吃到热菜。
“后来民间觉得这个法子比排大筵席要好,便流传开来。
“村庄上常见。
“谁家红白喜事的时候,办流水席。
“整村的人都来吃饭。从午时末一直吃到子刻初。
“只是这种的,随份子的少,蹭吃蹭喝的多。
“村庄里么,也没什么好的,算起来就是费些馒头米饭,倒也没几个钱。”
黛玉似懂非懂点了头,又笑问:“族长这流水席可怎么办呢?
“难道厨下也跟着连做六个时辰的菜不成?”
紫鹃忍不住笑:“谁知道呢!”
说着话儿,黛玉倒精神了,便问那流水席都有什么菜。
小红趁机天花乱坠地形容了好些,色香味都说得绘声绘色。
听了一时,黛玉咽个口水,瞪她:“臭丫头,我饿了!”
小红笑着起身跑去让柳家的做了一碗素面来。
吃完面,又喝了茶。
却见孟姑姑满脸不高兴地进来,黛玉忙问怎么了。
跟着的晴雯便笑:“姑姑找豆沙骨朵,外头没得卖。”
黛玉笑了起来:“这东西京城才有。姑姑想吃,让柳嫂子给你做。”
孟姑姑这才露了个笑脸,拉着晴雯小红雪雁去抹骨牌了。
黛玉这里外松内紧,做好一切准备,等着韦骏把旧案重提。
而另一边,冯紫英跟踪那个玄墓山的虾米,最后跟到了姑苏城里一家绸缎铺子。
接着听那些人说话,却都是江南土话,他一个字听不懂,顿时懊恼。
忙又回了自己一行人住的客栈,找了会听江南数处方言的人,令他去铺子里悄悄探听。
那人回来禀报:“铺子是金陵人开的。东家姓贾。想是宁公回乡那一支的人。”
太后听见,含笑点头:“这还差不多。
“这应该是贾家在苏州安排了人,替林姐儿看着老宅些。
“发现姐儿来了,就悄悄地跟了跟。
“不是大事儿。”
探春眉心紧锁。
冯紫英见她表情不对,悄悄问她:“怎么?不对么?”
“金陵贾氏,现在当以珍大嫂子为尊。
“大嫂子为人周到能干,跟林姐姐也从未红过脸、生过嫌隙。
“若果然是她派的人,那就不该这样鬼祟。”
探春低声道,“可如今金陵,除了有大嫂子,还有蓉哥儿……”
冯紫英一愣:“你说贾蓉?”
“正是。”探春愁容满面,“珍大哥哥一生不信任这个儿子。
“临死还要过继了人,生生地抢了他长子长孙的位置,压着不许他出头。
“上回虽然受了罚,可依着他对珍大哥哥和林姐姐的恨意,他未必就能轻易地善罢甘休。”
冯紫英极为赞同,深深点头,沉声道:“这孩子没有底线。
“他若钻了牛角尖,还不定做出什么来呢。”
第241章
一切恰如探春所担心的一般。
这个铺子里的人,还真不是尤氏安排的。
而是贾蓉装了一两个月的愧悔难过,待贾氏族里对他监视稍松时,便被他遣了心腹,分别赶赴姑苏和扬州,就想找一找林家的痛脚。
如今贾珍已逝,贾敬又闭死关,唯一一个他既痛恨,且有机会够得着的,便只剩了黛玉。
北静王求娶之事他也听说了。
早先都以为这位林姑姑眼里心里还像几年前一般,只有一个贾宝玉。
可后来看着似乎竟错了。
再来全家都暗地里以为她会进宫给皇上当妃嫔。
可后来看着似乎也不对。
等北静王为了躲羞来了江南,贾蓉心里便生了邪念出来:
谁管她林黛玉到底想要个什么样的婚事?!
他只要知道,这个手段通天、无情狠辣的女人,不想要北静王这桩婚事,就行!
你越不想要,我越要帮着北静王把你办了!
贾蓉原想着,林如海在江南,必定还有些蛛丝马迹。
只要抓住了林如海的错处,就可以交给北静王。
一来,北静王可以拿着这个威胁黛玉,逼她进府为妾。
二来,自己则可以靠着这个功劳,一俟三年守孝结束,就去投奔北静王,再度回京!
你们不是都看不起我,觉得我继承不了宁国公的威名么?那我就让你们看看,你们错过了什么!
谁知就被他安排的人,真的发现了黛玉悄悄下了江南、进了姑苏!
这人赶紧跟铺子掌柜请假,说金陵老家有急事,必得立刻回去一趟。
又答应多则五天,少则三天,一准儿回来。
掌柜心里奇怪,嘴上不说,笑着准了假。
回头却令心腹伙计悄悄跟着这人一起回去,顺便给尤氏报个信儿。
伙计跟着那人一路去了祭庄,又听着那人跟贾蓉禀报说林黛玉已经回了姑苏。
贾蓉当下大喜,仰天大笑三声,又朝着父亲的坟茔嘲道:
“你以为她神机妙算、翻云覆雨,可她不过就是个自以为是的小女子而已!
“如今她只身犯险、私下江南。只怕连皇上、老太太都不知道她的行踪!
“如今的江南,乃是北静王的地盘!没人能护得住她了!”
满面阴狠,立即命那人,“你不要停,马上去扬州。北静王如今正在扬州驻跸。
“你什么都不用说,只要告诉他:我让你上报他一声,昭庆郡主微服回乡,正在姑苏祭祖!”
那人答应一声,便退了出来。
跟着的伙计听了这些话,大惊失色,忙地跟着那人出来,左想右想,越想越后怕。
索性趁着他在庄子外的大路边上吃饭,一棍子打晕!
就叫着那支摊子的老板,跟着一起,把这人直接绑了,堵了嘴,装上车,拉回金陵贾家老宅,送到了尤氏面前。
尤氏自是大吃一惊,叫了贾珍遗命主理家事的贾瑾一起来听事情始末。
都听完了,又问应了那被绑着的,不禁眼前一片发黑!
这贾蓉,若真的被他把消息送到了北静王跟前,林姐儿安有命在?!
以如今宁公这一支跟林黛玉的恩仇,是可以无视她的生死,然而她这生死带来的当今昭明帝的雷霆一怒呢?
谁又能承接得住!?
尤氏气得浑身发抖,恨声骂道:“孽障!
“他老子用自己一命,他爷爷闭了死关,只都为换合族无罪,换他一生平安!
“他不说奋发图强,他还这样急功近利、不知悔改!”
京城之事,贾瑾虽然全都知道,却不曾亲历,所以既对林黛玉无恨,也对贾蓉无感。
然而冷静想来,林黛玉却是,贾氏一族由紧跟太上的四王八公阵营,转向效忠当今昭明帝阵营的,绝佳桥梁。
这样的人,巴结着、保护着,还来不及,岂能加害?!
贾瑾抬头跟尤氏商议:“母亲先莫生气。这下人不守规矩,先关起来便是。
“至于昭庆郡主那里,母亲要不要派人去示警一二?
“她回江南一事,咱们家能知道,别人就也能知道。
“她和北静王的恩怨天下皆知。难保不会有人去北静王跟前讨好。
“若是她要办的事情都已经办完了,不如这就回京。
“她若是这就走,不妨咱们家帮着打个遮掩,送她一程。离了江南省界也就是了。”
尤氏满口称好,想一想,道:“我看,目下金陵并无大事,我在就够了。
“倒是姑苏的事情更要紧一些。你带着蔚哥儿,你们亲自去一趟姑苏。
“林妹妹性子虽然不随和,凡事却依礼而行。
“你们把该做的都好好地做了,她领不领情的在其次,要紧的是别让她出了意外!”
贾瑾站起来听了,叉手答应:“那我这就去叫上蔚哥儿,准备出发。”
尤氏挥手:“快去!”
贾瑾赶紧走了。
可是到了晚上,祭庄上忽然人来报说:“小蓉三爷要出门。
“因有旨意,我们不敢放他。他便把拦着的人都打了。
“大家也不敢还手。
“还请珍大奶奶去看看吧!”
尤氏看着来报信的人脸上头上的伤,又气又急,落下泪来:
“孽障!若是他父亲还在,怕不得要打折他的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