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小红,给芸哥儿寻个舱铺去安顿了再说。”
说着,低头打开那盒子,看一眼里头的金牌,又盖好了,递给楚刈:
“他们不懂得厉害。你好好收着,万不可有闪失。”
楚刈神情微霁,答应着接了过来。
“楚刈,你见过北静王么?怕不怕他?”黛玉迎风而立,忽然轻轻缓缓地问。
楚刈微微蹙眉。
北静王先前的事儿闹得沸沸扬扬,他自然是听说过的。
此刻听见这句问话,思忖再三,方道:“很少。不怕。有金牌。”
第217章
九月十四。
昭明帝下了朝,照例先去甘露殿给太上请安。
大殿门依旧大开着。
可太上却不在!
守殿的小内侍浑身发着抖,跪在地上,双手交了一页留书给昭明帝:
“吾儿,为父携妻游山玩水去也!莫寻我。年前必归!父,字。”
陶行简在旁边看见,双眼几乎要瞪出来,声儿都变了:“携妻!?!?!”
昭明帝也紧缩了眉头,转身大步便往延嘉殿赶。陶行简一溜小跑跟在后头。
进了延嘉殿,程倩叹着气迎上来行礼:“陛下,别着急!”
“怎么回事?!”昭明帝沉着脸。
程倩苦笑:“原本只是聊天,说起昭庆郡主回江南故乡扫墓。太上和太后一时兴起,便说赶着也去玩一圈。
“陛下不用急,太上带着戴权,点了三十个武艺最高强的禁卫军。神武将军冯唐父子都跟着呢。
“太上说,如今北静王在江南,他们过去了自有人照看。又有昭庆这解语花、小棉袄陪着,必然玩得高兴。
“如今两淮和江南的水患都差不多平了,想必北静王一两个月也要回京一趟,顺便过年。
“到时候他们便跟着一起回来,保证安全。让奴婢转告陛下,不用担心。”
昭明帝听完,脸色越发纠结,半晌,索性在延嘉殿里坐了下来,抱怨道:“那京中怎么办?
“太上这一走,显见得一两个月回不来。里里外外那么多事,又那么多人要见他老人家。
“这让朕怎么说?!”
“嗐!怎么说?先瞒着。瞒不住了,就实话实说。二圣贪玩儿,趁着秋高气爽,微服出去,游山玩水去了。”
程倩也抱怨,“若还有人再说,您就说您也不知道,也是受骗的那一个。让他们等太上回来,自己去弹劾。”
昭明帝重重地嗯了一声。
陶行简在旁几乎要憋不住翘了嘴角,忙又撇下去,抱着拂尘跟着一起发愁:“还有太妃那儿。。
“别的都还好说。肖太妃第一个要闹,也非要一起去,怎么处?
“还有赖太妃,不是说都不行了?那万一,就这几天,太上和太后都不在,那怎么处?!”
程倩哼了一声:“这不用你们管!太上和太后都留了话,闹腾的就送回娘家,死了的就秘不发丧。
“皇上只管忙朝政去。太极宫的事儿,有我呢。”
最后的后顾之忧也解决了,昭明帝站了起来,怅然若失:“那朕先回去看折子了。”
程倩忙往外送:“陛下也要小心身子,多加保养。”又嘱咐陶行简,“汤汤水水的别忘了。夜里凉了,记得给陛下添衣裳。”
陶行简一叠声地答应。
君臣两个离了延嘉殿,回到御书房,坐踏实了,昭明帝命他:“给江南那几个写密旨。”
陶行简脆声答应!
一路无话,直到九月二十六,船过扬州。
黛玉站在船头,头戴帷帽,遥遥指着江边的一处楼台,轻声对紫鹃道:“可还记得?”
几乎是瞬间,紫鹃的泪便落了下来,哽咽着低声道:“咱们家别业。先侯爷……”
就是四年前,在那里,自己醒来,发现人生重历,却没来得及救下慈父。
黛玉命人拿了酒水果馔,又安了香炉,炷了沉香,跪倒在甲板上,遥遥祭奠。
贾芸等俱都跟在后头,肃穆跪拜。
船家只安静瞧着,待黛玉洒泪已毕,低头回舱,才悄声问跟着的保镖:
“你们姑娘,这是祭谁呢?怎的不索性靠岸,住一宿再走?”
保镖才要张口,贾芸笑着上前,抢着说道:“没谁。我们姑娘爱好诗文,前朝扬州才子多,所以触动心肠,落了几点泪而已。”
保镖诧异地看他。
贾芸拉了他走,轻声道:“不知道么?北静王就在江南。不要随意暴露姑娘行踪。”
保镖惊觉,懊恼捶了自己的头一下:“我们租船时没想到,可用的是真姓。”
“姓林的多了,倒也无妨。”贾芸悄声道,“你跟其他兄弟也说一声。
“到了姑苏,上岸找挑夫脚夫之类,便说姓贾,报我的名字。不要再提及姑娘。”
保镖点头不迭。
这边贾芸也悄悄嘱咐了小红,让她告诉林黛玉和孟姑姑。
孟姑姑不由得大赞:“县主让他跟着,可跟对了!”
楚刈有些不服气,但想想确实是自己疏忽了,又愧悔起来,便自己憋在舱里生闷气。
因要赶时间,这船昼夜不停,九月二十七未时,船到姑苏。
上了岸,会了钞,船家见赏钱多,眉开眼笑来谢贾芸:“多谢林爷!”
“什么林爷!我姓贾。”贾芸笑着拱手,“我先没赶上船,家里女眷胆小,报了假姓。
“其实我们姓贾。你不错,这一路上船稳得很。吃食也新鲜。好生跑船罢。明春我们回京,说不定还雇你!”
那船家惊喜:“好啊!我明儿到了春天再来姑苏,怎么打听贾爷?”
贾芸笑着往城里一指:“十里山塘有一家罗九娘,你知道么?”
船家一懵:“呃,这个……”
“名气虽不大,却开了三四年了。你再来便去她家问。我若回京,她那里是肯定知道的。”
贾芸笑笑,拍拍船家的肩,“嘴严些,别嚷嚷。不然别人抢了你的生意,可怨不着我。”
船家立时指天发誓绝不透露。
贾芸一笑而去。
这船家过了两天,再接了生意往洛阳去,临启航被人叫住了问:“可送过一家姓林的来姑苏?”
船家立即矢口否认:“不曾。我半月前来的,送的人家姓甄!”
对方挑了挑眉,便又去问别人。
看着对方无意间露出来脚上穿着的官靴,这船家忽然脑子嗡地一声!
忙悄悄问自己的雇家:“您熟悉山塘么?”
“怎么说?”
“打听一下子,是不是有个罗九娘?开张三四年的?”
“有啊!年纪虽小,一口官话极好!所以北来的常去她那里坐地。我们这些江南人不大捧她,所以她名气不大。
“怎么?你认得?”
“不不不!听说过!小的一个穷鬼,哪儿有钱去那种地方?”
船家松了口气,换了个笑脸,赶紧开船,离开这是非之地。
第218章
林黛玉这边,贾芸先找了个客栈,包了个院子,安顿下来。
晚间出去打听了一回,第二天一早,请黛玉再歇歇:“我去林府那边,碰一碰倪二。”
黛玉笑一笑:“好。慢慢来,不着急。”
贾芸应了,带了一个保镖出去。
楚刈实在不甘心,请问黛玉:“不然我也出去转转?”
黛玉却不令他出去:“你不会当地的话,容易被人当了冤大头。
“何况如今咱们还不知道族里和老宅的情形,你还是在我身边的好。”
楚刈一想,自己乃是负责黛玉安全的最后一条防线,顿时心情又好起来,遂安然留下。..
孟姑姑却待不住,跟黛玉说:“你若敢把我也关在院子里,我就跟你翻脸。”
黛玉无奈:“那姑姑早去早回。”
早去早回?!
怎么可能!???
孟姑姑带着浑身兴奋的晴雯和雪雁脚下生风跑了出去,一直逛到日头偏西才回来。
可回来一看傻了眼:“人呢!?”
客栈老板笑呵呵地上前给她个地址:“说是家里早就收拾好了候着呢,所以都回去了!”
孟姑姑有些不好意思,和晴雯雪雁臊眉耷眼的,六只手拿了八个袋子盒子,进了离苏州府衙只有两条街巷的林氏老宅。
这老宅和京中林府比起来,地方几乎大了两倍。
左右跨院,前后三进,姑娘的绣楼,内院的花园,一应俱全。
跟京城林宅比起来,甚至还多了个极大的花厅。
头发大半花白的林镜不顾主仆之分,眼珠儿都不错地看着黛玉。听紫鹃温温柔柔地将这几年经历缓缓道来,一时哭一时笑,一时恼一时喜,一张老脸抹得一塌糊涂。
听完了,擦泪道:“老爷当年跟贾府来往就不多。不是因为那时姑娘实在年幼,让姨娘们养育不像话,也不会千里迢迢送您去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