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夏同眉梢一挑,惊喜压住,忙笑着拱手赔罪:“是我误信了街上传言!孙大人莫怪!”
  贾芸笑着也看向上首那位孙大人,歉然道:“我连个功名都没有,不过是替府里跑个腿。这二位索性都是商贾。
  “您虽然暂时没有实职,身上却有指挥之阶,兵部也挂着升迁的缺。您可是实打实的贵人!
  “让您跟我们一桌吃饭,实在是辱没了您。不然,我们仨还是去隔壁吧?就不打扰您了!”
  那夏同听着贾芸的话,再看向孙大人的目光,越发热烈,只是怕对方嫌弃,忙低了头。
  这孙大人却也目光闪动,做出一副襟怀若谷的大度模样,呵呵地笑:“无妨无妨。倒也算是我开了眼界。
  “常听世伯说起,芸哥儿是个最周到的,他极倚重。我好容易跟你碰上了,这二位又是你的贵友,一起用个饭,值得什么?
  “尤其这二位斗花儿斗树,我也是头一回见这个玩法,很是有趣。你们继续,我正兴头呢!”
  方椿连连摆手:“我可喝不下了!桂花夏家在京城花树行当里,他家说要排老二,那就没人敢说自己第一。
  “我跟夏管事顶个嘴,明仗着我们芸二爷在跟前儿,想着夏管事能让我一让。
  “谁知绕个弯儿,他两家子竟是亲戚,那我还有好儿?我不玩了!斗不过斗不过!”
  孙大人哈哈大笑。
  贾芸也笑,看向夏同:“我倒真没想到,你们家跟我们姨太太家也是老亲世交。
  “这世界可真小!”
  夏同得意起来,忍不住便张嘴乱说起来:“今儿之前,的确只是老亲世交。可是今儿之后,那可就说不准了!”
  贾芸一愣,忙问:“这话里有玄机!老夏,别藏着,快给我解个惑!”
  拉着他,必要问。
  夏同卖个关子,就是不说。
  贾芸立即转向孙大人:“您别光看着呀!我说话不顶事儿,您发句话,老夏一定竹筒倒豆子!”
  方椿乜斜着醉眼,跟着起哄:“快,快说!”
  孙大人也矜持地笑了笑,对夏同道:“怎么样,老夏,给鄙人个面子吧?”
  夏同这才冲着他一拱手,笑着压低了声音:“昨儿薛家哥儿出门贸易回城时,顺便到家里拜访了。
  “我们老奶奶看着薛家哥儿生得又好,又尚未娶亲,还嘴甜热心,高兴得不得了!
  “论起来,薛家哥儿和我们家姐儿乃是姑舅表亲,所以最后竟把姐儿叫出来,让他们兄妹相称见了一面!
  “我后来去给薛家哥儿送东西,悄悄听见,他跟随从极口夸我们姐儿俊俏,秀外慧中,说是回家就要来提亲!
  “芸二爷也是个明白人。我们两家子都是皇商人家,又是世交老亲,门当户对、知根知底,且哥儿姐儿又是年貌相当的,那还不一说就成?
  “所以我说,这老亲二字,再有几日,也用不得了,得用姑爷亲家啦!”
  贾芸惊喜交加,连忙拱手:“啊呀呀,这可是大喜事,恭喜恭喜!咱们往后,可得多亲近!”
  “必然多亲近!”夏同呵呵地笑着,举杯跟贾芸碰了一下,两个人一饮而尽。
  孙大人的脸色微微一变,笑着也呷口酒,问贾芸道:“这薛家大爷,我听得说,在金陵,曾经为了个丫头,跟人家起过争执的?”
  夏同立时瞪圆了眼睛看着贾芸。
  贾芸一脸尴尬,呃啊了半天,才敷衍道:“也谈不上争执。拿了钱,自然要把丫头买回来,这才是道理不是?
  “哪知道那是个拐子,竟还卖给了别家?薛家大爷乃是独子,一言九鼎惯了的,所以才教训了对方一下。算不得大事儿!”
  “那个丫头呢?”夏同一言问到了点子上。
  贾芸挠了挠头:“三年前收了房。”忙又笑道,“听说品格儿极温顺的,我们姨太太和表姑娘都赞不绝口呢。”
  夏同的脸色便不好看。
  方椿又抬起醉眼,哼哼着拍上了贾芸的肩膀:“夏家第一,撮鸟第二!有钱,太有钱了!可惜没儿子!唉!”
  夏同气得抬手泼了方椿一脸酒:“什么屁话!我们家招赘不行吗?!”
  贾芸忙劝他,又笑:“你也胡说!薛家也是千倾地一根苗,他家肯入赘?”
  “且等着看吧!”夏同哼了一声,转身却又倒了杯酒,堆着笑去敬孙大人,“家里最近桂树极多,给孙大人府上送几棵去试试?”
  孙大人笑一笑,碰了对方的杯子:“好啊。”脸上闪过得意笑容。
  外头有人敲门。
  贾芸忙抬起身来:“嗯?”
  “各位爷,本店赠送一份醒酒汤,您看是这会儿上,还是过会儿上?”
  贾芸看一眼方椿,笑道:“端上来吧!我们已经倒了一个了!”
  孙大人看着他自然放松的样子,又看看醉的那个,再看向夏同的目光中,闪出狼一样的贪婪!..
  又过了两天,贾芸匆匆赶去林府。
  笑着给林黛玉和探春打千儿行礼:
  “两个好消息。
  “第一个,贾家四个下场考试的,都中了!
  “第二个是张喜帖,已经送去荣府大老爷处。
  “就是之前跟家里提亲,说二姑娘不行就三姑娘,三姑娘不行四姑娘也使得,的那个孙绍祖。
  “他跟薛家的老亲、户部挂名的皇商,也就是桂花夏家,定了亲。
  “听说婚期急得很,怕部里的缺儿下来,马上就要赴任。所以定了下个月初八,便成亲!”
  黛玉哈地一声笑了出来:“哎哟!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这可真是大喜事!”
  第215章
  探春听了,莫名松了一口气,又摆手:“那等人的婚事,与我们什么相干?
  “不过,贾家一口气出了四个举人,是不是要请宴席?有林姐姐的帖子么?”
  贾芸笑一笑,摇头:“请是请,但没有郡主的帖子。琏二婶子特意让我过来说一声。
  “大老爷倒是很想请了郡主去增增光,可琏二婶子说,这四位都没有内眷,倒十分不必要请各府的女眷去。
  “还不如拿了银子,大老爷二老爷请了男客,还有四位大爷小哥儿的座师、同科们,在外头乐一天呢!
  “大老爷听了这个提议,高兴得胡子都要飞起来了,立即便答应下来!
  “宫里娘娘赏了四套文房四宝出来,勉励这四位再接再厉,明年的春闱别误了。”
  听到这里,黛玉忙问:“消息可送去温泉庄子上给老太太了?”
  “是。送去了。好在郡主身边的孟姑姑正在庄子上,老太太当时便高兴得险些晕过去。
  “当时便闹着要回府。还是孟姑姑劝住了,说若回来了,必定无数的人上门道贺,老太太一劳累容易加重病情。
  “鸳鸯姑娘也跟着劝。后来还是史大姑娘问我,如何只是来送信,竟没带了接老太太回城的车驾,是不是大老爷他们并不想让老太太回去。
  “我哪敢乱说话,便只是陪笑着,没吭声。
  “老太太这才决定留下,过完年,身子好了,再回城不迟。”
  探春看着他,不禁问道:“所以大老爷二老爷是真的不想让老太太回府?”
  贾芸弯腰笑道:“我哪儿知道?是琏二婶子吩咐我去送喜讯的,我又没见着二位老爷。”
  黛玉和探春相视一笑。黛玉笑着夸他:“芸哥儿的差事办得极好。
  “我这里恰好有一块好翠,只是颜色显得人老,我们用不着,想必你母亲是合适的。
  “你拿去,自己花几个钱,去银楼镶个什么,送给你母亲吧。”..
  说着,示意小红。
  小红捧了个小匣子来,双手奉给贾芸。
  贾芸忙双手接了,诚恳道谢:“侄儿给姑姑们办差,那还不是应当应分的?哪儿就当得姑姑们这么赏赐了?”
  “前儿重阳,原说就要给你的,结果我自己给忘了。就当我是补了一份礼吧。
  “我知道你父亲去得早,你那舅家也不是什么得靠的亲戚。你母亲一个人,能把你教导成如今这个男子汉模样,她不容易。
  “回去好好孝顺她。这块石头算什么?她当得的!”黛玉含笑说道。
  贾芸感动了心肠,眼圈儿一红眼泪就落了下来:“是,侄儿谨遵姑姑们教诲。”
  黛玉笑着让他回去。
  贾芸出了门,眼泪越擦越多,只拿袖子抹个不停。
  小红送出来,看着老大不忍,悄悄地递了块帕子给他:“快别哭了。让人瞧见该瞎编排了。”
  贾芸接了帕子,忙强抑住悲声,勉强扯个笑出来:“想起那些年艰难了。一时难受。”
  “家去可别这么说,当心老太太也跟着哭。”小红小声劝着,送他去了二门。
  又过了两天,陶行简还是没有消息送出来,林黛玉终于不耐烦了,决定悄悄起行。
  雇好了船只,又让江永准备足了人,最后给孟姑姑送信儿,问她去不去。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