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黛玉也不等里头出来人,快步进了门,草草给贾赦贾政等人屈膝,喊了一声“大舅舅二舅舅”,也不再说别的,直奔内间。
  王熙凤脚快,这时已经接出来,拉着黛玉的手先道一声“拜见郡主”,然后立即低低地告诉她:
  “去请太医,王太医说是有公干不在京,上回给老太太开方子的那位也不在。来的说让准备后事了……”
  黛玉只觉得眼前一黑,身子一晃,紧紧抓住王熙凤的手,自己定了一回,眼神微利,低声问:
  “太医院正堂不肯来?还是压根没见到人?”
  “没见到人。”
  黛玉脚步一顿,朝外喊人:“楚刈!”
  身为内侍、极为识趣地留在院中并未进房的楚刈应声进来,叉手欠身:“郡主有何吩咐?”
  “你带着我表弟去太医院,请太医院正堂拨冗,来给我外祖母看一眼。”黛玉腰背挺直,声音清朗。
  楚刈答应一声。
  黛玉又对贾环道:“这是太后娘娘昨日赐我的内侍,姓楚。太医院那地方他熟悉一些,你跟他一起去,一定请了老院正亲自过来。”
  众人又惊又喜。
  贾环看一眼阴柔沉默的楚刈,只觉得后背一阵发凉,忙挤出个笑容来,跟上对方的脚步,几乎小跑着出去了。
  黛玉这边进了内室,先跟众人厮见过,又看向满头银发、面色蜡黄、双目紧闭躺在床上的贾母。眼圈儿一红,也不由得落下泪来。
  “林妹妹……”宝玉没忍住,开了口,声音却嘶哑难听。
  黛玉抬起头来,一边拭泪一边看过去。
  前世印象中一直丰神俊逸、温柔天真的少年郎,如今清瘦疲惫、唇边青黑,竟似眨眼间便成了大人一般。
  “宝二哥好。”林黛玉站起来,微微欠身,算是行了个礼,“没在外间看见宝二哥,我还惊讶了一回。”
  众人默然。
  今年上半年,宝玉过了十六岁的生日。这个唯有女眷能待的内室,他委实不该再留在此处。何况贾环贾琮等人都在外头。
  宝玉也明白黛玉的意思,离开贾母床头,向着黛玉作了个揖:“是,正要出去。
  “前阵子听说妹妹封了郡主,还没恭贺你。
  “你我幼年时一起玩耍。那时兄弟姐妹们都劝我好生读书,日后科考,光耀门楣。
  “唯有你当时不说这等话。原先我也以为,你跟我一样心里清楚,这等家世,我们只要明理、不必为官。
  “可如今看来,竟是我自误了。
  “妹妹早就明白这尘世一场大梦,这几十年正是修行,半生血泪也不过是历劫而已。”
  宝玉一番话说得众人色变,连走到内间门口静听的贾赦都不由得紧张地揪住了自己的胡子。
  “我苦读三年多,先生说已有了下场的火候,明年便要跟几位族兄族侄一起去试试。
  “我这双脚已经踏在了地上,接着便要经历人间风雨。成败荣辱,生死祸福,我已做好准备。
  “妹妹,你自己,多保重。我可,顾不得你了。”
  说完,长揖到地,一低头,走了出去。
  黛玉回头,定定地看着他的背影,看他背后门帘落下时,忽然轻轻开口:“玉兄,再会。”
  宝玉在门帘之外,身子一震,接着便紧紧闭上了双眼。只觉得拢在袖内的双手发麻,几次屈伸松握,才恢复了一点知觉。
  睁开眼,迎面正是贾赦担忧的目光:“宝哥儿,老神仙都是骗人的,你可别被你敬大老爷和那些和尚道士的疯话给蒙住了!”
  宝玉笑一笑:“是,大老爷说的,我谨记着。”
  里间,史湘云紧紧盯着黛玉看了半晌,才轻声问她:“林姐姐,你知道么?二哥哥已经半年没跟我们说过话了。
  “我听麝月说,他其实,已经十几天,一个字都没说过了。”
  所以刚一开口,嗓子才会那么哑。
  黛玉没做声。
  史湘云叹了口气,低下头去:“你和二哥哥,都对我很好。我希望你们还跟小时一样,说说笑笑、吵吵闹闹的,老祖宗也高兴,大家都开心。”
  “云妹妹,时过境迁。连你都回不到从前了,何况是我们?”黛玉淡淡说着,看向鸳鸯,“外祖母究竟是怎么回事?”
  鸳鸯擦着泪,哽咽道:“前儿旨意下来,要去宫里见贵妃,老太太便高兴,连着两宿睡不好。
  “去的那天早起便说有些头疼,我给通了头,也只是好些。我曾劝过,不然别去了,老太太只是不肯。
  “待那天回来便躺下了,说不舒服,头疼鼻塞。立即便寻了大夫来看,说是个小风寒,不打紧。
  “谁知药也吃了,汗也发了,却总是不见好。换了太医来看,却又说是心血虚耗,肝脾不合。
  “又换了方子,药吃进去便昏迷了。问那太医,他却说是老太太油尽灯枯,让,让预备,预备后事……”
  鸳鸯说着,便忍不住又哭了起来。
  黛玉沉默下去。
  想必是这次入宫,贾母和元春聊了许多要紧事,才会把老太太刺激成如此这般模样。
  “鸳鸯先别哭了。”邢夫人看着黛玉冷清沉默的样子,想了想,吩咐李纨,“守了整夜,你先回去看看兰哥儿。凤丫头也回去看一眼巧姐儿。
  “云丫头和四丫头也先回去打个盹儿。等太医院正来看过了,若是有事,再叫你们。
  “林姐儿既然来了,便同我一起坐一会儿。待老太太醒了,一眼看见你这个外孙女,必定高兴。一高兴,说不准就全好了呢!”
  众人对看一眼,不敢答应。
  外间贾赦便与贾政轻声商议。
  贾政忽然哼了一声,道:“既是守着等老太太醒,如何不让她亲孙子亲孙女在床边?”
  ..
  第200章
  “行了!别再说这种话了!”不等别人开口,贾赦先不耐地喝道,“当着孩子们的面儿,你也不嫌丢人!气量便这般狭窄!”
  宝玉袖手站在一边,冷冷地看着贾政。
  贾政这才惊觉旁边还有几个族中的子侄辈,顿时不自在起来,咳了两声,拼命捋胡子。
  旁边服侍的彩云不动声色端了杯茶过来:“二老爷,您该吃药了。太医吩咐了您这腿得天天推拿,昨儿没顾上,此刻回去一趟可好?”
  贾政忙趁势下台阶:“兄长,我回去吃了药再回来。”
  贾赦轻蔑地嗯了一声。
  贾政带着彩云彩霞忙忙地去了。
  李纨等也跟着他的后头散去,只留了邢夫人和黛玉在里间。
  外间几个人便主动对贾赦道:“大老爷也去隔壁躺躺吧,整夜坐着,腰腿可还好?”
  贾赦摇头:“无妨的。我后半夜睡了会儿的。太医一会儿便来了,我得在这里等着。”
  几个人恭声称是,继续沉默等着。
  过了一时,贾环和楚刈果然请了太医院院正何太医过来。
  宝玉下意识抬脚便跟着太医进了里间,而黛玉和邢夫人回避在屏风之后,凝神静听。
  何太医微闭双眼,把贾母左右手都听了,皱了皱眉,对宝玉道:“先前用过的方子,都拿来我看看。”
  鸳鸯忙把之前常用的治疗心痛、前几日治疗风寒和前天刚换的方子一起捧给了何太医。
  何太医拧着眉毛一一仔细看过,把那几张方子都一把撕了,哼了一声,抬头看了吓坏了的鸳鸯一眼,捻须对宝玉道:
  “老太太还昏迷着,我就不避讳,在此处讲说病情了。”
  宝玉往外看了一眼,见贾赦已经走了进来,便叉手称是:“何太医请说。”
  “太夫人这是忧惧惊怒,内耗太过所致的昏厥,现在竟可算是个小失魂。
  “然脾胃既虚,心火难消。这前头的方子,用参、芪则肝脾愈损,不用则五脏愈虚。
  “如今,不论是丸散还是汤药,只怕都难一克而定。若是有用针高手,或可一试。”..
  何太医说到这里又叹了口气,“只是我太医院都是男子,给太夫人行针多有不便。”
  室内一片寂静。
  此时此刻,哪怕是贾赦,也不敢说贾母醒来会允许太医给自己脱衣针灸。这等事,只有长辈做晚辈的主,哪有晚辈敢做长辈的主?
  何太医见贾赦和宝玉为难对视,捻须微笑:“先前请我来的,听说是昭庆郡主的内侍?”
  贾赦一愣,忙道:“正是!昭庆郡主也在此地!”抬头看向屏风。
  黛玉在屏风后,嗯了一声:“何太医,有话请讲。”
  “是!前阵子陛下微恙,正是臣带着人在宣政殿伺候。那时陛下也曾昏迷数个时辰。还是尚仪局孟寒烟入宫,针到神归,陛下才清醒过来。”
  何太医似笑非笑地看向屏风,“如今令太夫人病情虽不同,形势却相似。汤药不及,针石可至。不如就请昭庆郡主叫孟寒烟过来试试。”
  黛玉一听这话,眉梢飞起,心底一声冷笑,也不跟他废话,即刻扬声:“楚刈,去林府把孟姑姑请来,让她带上针囊艾绒!”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