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这个,郡主容禀……下官刚才走了一圈,府上极规矩,半点逾矩的都没有。若是无意更换府门,那就这样就很好。”
黛玉含笑点头:“嗯。县主那边的宅子,大约什么时候能修整好?”
员外郎的汗又出了一层,忍不住自己抹了一把,才陪笑道:
“因京城的县主均未单独开府过,所以义敏县主这一座宅子,下官等也是头回修。还得仔细查查礼制。
“如今各处工程颇多,尤其是水患淹了许多地方。工部不少人正在外头办差。
“不是下官推诿,实在是抽不出来人。若是郡主和县主能宽限数月……”
“数,月?!”黛玉歪头看着他,满面好奇,“义敏县主即将及笄,太后娘娘必会很快给她议亲。
“工部这意思,大约是打算拖到她成亲,去住仪宾家,这个县主府就不用修了?”
员外郎吓得几乎要跪下去,哭丧着脸:“下官等绝无此意!绝不敢啊!”
太后的性子谁不知道,谁惹得起她老人家!?
探春看着黛玉不再吭声,知道她的白脸告一段落,该自己出来唱红脸了。
笑一笑,道:“我自己修过园子,我知道你们忙起来什么样儿。
“这样吧,你把规制给我,我寻人制度,画好了图给你们看。若是合适,我自己寻人把宅子修了就是。..
“只是一条,一切照规矩来,银子得你们出。”
“那是,那是!”工部员外郎激动地险些掉泪,满心感激地给探春打了个千儿,正经谢了她,“多谢县主体谅。”
“我虽然在册,也是皇家体面,却仍只是私事。”探春温和地说道,“你们是朝廷的官员,多用心在民生大事上,这是极好的。
“只有百姓安康、天下太平,我们这些人才能安心地过好日子。能出一份力自是上上佳选,出不了力的,好歹我也得做到不添乱!”
听到这番话,员外郎不由得肃然起敬,正经行了个礼:
“先前陛下给县主赐匾,我等还只是遵旨办事。如今听县主这番微言大义,真真不愧义敏二字!
“若天下勋贵都如县主这般知大局、识大体、恭谨俭让,便是我天朝之福了!”
探春忙站起来还礼:“实不敢当。”
工部几个人啧啧赞叹着出去。
员外郎打定了主意,回部里就把探春的言论好生传扬了一番,又宣布:往后义敏县主的事儿,自己这里优先办!
最后正经八百地给太上太后递了个折子,狠狠地夸了一顿“义敏县主知天下大义,乃未嫁小女子中平生仅见”。
太后得了这样好彩头,高兴得合不拢嘴,手一挥:“我姑娘都说了不当因私事废公务!
“这么着:县主府不走公账了,走我的私账。把我下半年的用度减一半,拿去给她修宅子!”
太上也开心,被太后磨了两天,御笔写了“义敏县主府”赐下去,让工部“别的都罢了,这个匾得你们做”。
等到探春笑着把贾芸找去,让他主持给自己修宅子。又说这匾是太上亲手写的,让他加小心。贾芸当场便落了泪:“三姑姑苦尽甘来!侄儿太高兴了!”
一时之间,无数的礼物送到林府,又有无数的帖子递进来,请新鲜出炉的郡主和县主去各府邸“赏秋”。
黛玉最受不了这些,躲得远远的,凡请自己的都婉言谢绝。凡找探春的忙不迭指路清秋院。
到了月底,二人递牌子进宫去看望太后。
时辰依旧是辰时,延嘉殿里正热闹。寿昌郡主、鸿昌郡主、安昌郡主和永昌县主都在,寿昌和永昌还带了自己的侍读。
一屋子花团锦簇、朱裙绿鬓,并各异的胭脂香粉味道。
黛玉和探春只觉得眼花缭乱、鼻喉发痒。
“阿嚏!”黛玉先打了个喷嚏。
太后远远听见,哈哈大笑:“开门开窗,散散这味儿!”
又看着安昌郡主调侃,“如何?我就说不让你擦那个粉,你偏不听。
“先害得鸿昌和永昌打喷嚏!如今又来一个,进门便不适,你还有何话说?”
脸搽得雪白的安昌郡主低了头,脸上发红也看不出来。
七月底,其实开窗开门正好,大家都凉爽些。尤其是下手端坐的宝钗,有了这阵风,也松了口气。自己悄悄地拽了拽裙子,让满身的汗吹一吹落一落。
就这么会儿功夫,黛玉和探春已经上前,给太后行了礼。
永昌县主也起身,和探春一起,给品级更高的郡主们行了礼。
而另一位跟着永昌县主的世家女,也起身,眼睛看着宝钗——等她站起来,好一起给昭庆郡主和义敏县主行礼。
宝钗猛醒,立即站起来,优雅屈膝,与那世家女一起,朝着阶下站的二位低头请安:“昭庆郡主、义敏县主万福。”
宝钗虽端庄周全,大殿之上,众人眼前,她慢的那一线便极明显。寿昌郡主不由皱了皱眉。
非要逼着自己来,自己来了没什么,她却出纰漏!
心下不喜,转开了脸去。
黛玉和探春却不想理会,只笑着跟众人寒暄一二,便问候太后:“前儿听程姑姑说,太后这阵子贪杯。
“虽立了秋,暑气却未散。您记得配些清凉的汤羹,省得内热上来,早晚外寒若沾了,容易咳嗽。”
太后笑得眼睛都眯起来,“好好好”个不停。
寿昌郡主便噘嘴:“就显得你们孝顺了,就你们会说!程姑姑,你如何不告诉我,外祖母这几日爱上饮酒了?”
探春笑一笑,没做声。
黛玉摇着扇子,一眼瞥见宝钗想开口,忙先笑道:“这个么,倒也怨不得程姑姑。
“这个话,义敏乃是女儿,就说得。
“几位郡主看着品级高,其实却矮了一辈儿,乃是太后娘娘的孙女外孙辈。所以即便知道了,也不好直言相劝的。”
这话一说,几位郡主不由得便是一僵。
所以,她们看着这新封的义敏县主比她们品级低便没动,竟是错的?!
她们几个,可都比这个庶出的丫头晚一辈呢!
太后笑眯眯地看着,一个一个地数:“安昌、鸿昌、永昌,你们三个要叫小姑,寿昌要叫小姨。
“嗯,我老人家没算错吧?”
第182章
几个人挨挨挤挤老大不情愿地给探春行了礼,然后就找借口告辞。
宝钗淡淡地看着黛玉,眼神中再也藏不住,闪过一丝妒羡交加的复杂。然后垂眸下去,跟在寿昌郡主身后,安静出门。
唯有鸿昌郡主坐得极稳当,好奇地上一眼下一眼地打量黛玉,又悄悄问程倩:“那我该怎么称呼昭庆郡主?”
程倩也为难,看了太后一眼,低声道:“我问问。”
太后听她附耳说完,呵呵大笑,慈爱地拍了拍鸿昌郡主,:“你娘当着我的面儿问过,我说过,她跟你娘平辈。
“今后你就记着,昭庆和义敏平辈,有义敏的,必定有昭庆的。”
鸿昌郡主笑了笑,落落大方地也给黛玉行礼:“见过昭庆姑姑,我封号是鸿昌,小名儿叫孝阳。
“我爹爹是恪谨亲王。上回太上的万寿节,我恰好病了就没来。不然咱们上回就见着了。”
所以这是那天夸奖自己的恪谨王妃的女儿?
黛玉忙站了起来,笑一笑:“其实你比我年长。虽说礼不可废,但能不能,以后我们二人,互称封号就好?”
说着话,却抬手从头上拔了一支赤金点翠衔珍珠的小凤头步摇下来,递给鸿昌郡主,“权当见面礼罢。”
太后看着,拍着手叫好,又对鸿昌郡主道:“你多叫几声,多弄她几件东西!她可是个财主!她林家乃是姑苏望族,世代书香,四代列侯。
“她父亲又是那一支的独子,万贯家资都给了这一个闺女。我听人跟我嚼舌头,说她的嫁妆,至少顶一个亲王府!”
鸿昌郡主正要推辞,听罢惊讶地忙接了过来,惊喜道:“若是这样,那昭庆姑姑必定是会吃会玩的!
“好姑姑,改日我去你家里玩,行不行?你也不必赏我东西,只把你们姑苏的当地名吃弄几样给我尝尝就行!。
“我父亲他们跟着太上南巡,说是江南美食又好看又好吃,偏我都没吃过。家里厨子做的,他们又说不地道!”
鸿昌亲热地挪到了黛玉身边,拽着她的袖子撒娇。
呃?
所以,是为了口吃的?
联想到昭明帝在自己家的吃相,黛玉怀疑是不是他们司徒家的血脉都这样!
“好啊。我家只有我、义敏和一位尼僧。你若来,我们再欢迎不过。只是不可带男客。”黛玉笑道,“我家没人招待。”
鸿昌拼命点头:“我自己去!连我娘都不带!”
太后笑得前仰后合:“昭庆要小心!鸿昌的饭量可大!”
“是吗?她这样瘦?”黛玉也好奇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