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金陵四姓除了皇商薛氏,本就是那时候结下的姻亲,若说不熟不帮衬,倒是假话了。
  “北静王脸上那得意还没下去,陛下却又说:可溶哥儿毕竟年轻,不知治水的难处。
  “这件事交给他,差事办不好倒也罢了,再派人补救就是。可若是砸了北静王府的面子,岂不是让太上连万寿节都过不好?
  “愉亲王和忠顺王立马跟着起哄。北静王这一怒,竟立了军令状,拿着北静王府的那座宅子做抵押!说是差事办砸了,就让出来给二皇子出宫开府!”
  黛玉眼睛一眯:“二皇子?”
  这帮人的手,竟然都伸到皇子身上去了?
  卢长庆被她这一声问,问得愣了一愣,才又续上刚才的话:“皇上自然不会答应这一条,只让他立了军令状:若是这件事办得不漂亮,就在两江镇守三年,不得回京!”
  镇守两江!?
  这不是把整块肥肉都吊在了狐狸嘴巴跟前!?
  黛玉低头屈指算了一算,轻轻地笑了起来:“三年后啊!”
  三年后,太上皇七十四岁。
  二皇子十八、三皇子和四皇子十七。应该都已经成亲开府了。
  京城朝局最关键的几件事,差不多,应该都完了。
  最多最多,能让北静王赶回来给太上皇去守皇陵!
  黛玉轻轻松了口气。
  只要北静王不在京城,她做许多事就没了顾忌。这可,太好了。
  “众位王爷竖着大拇指起哄称赞。皇上却说,最难的差事派给了年纪最小的兄弟,哥哥们还该帮衬一二才是。
  “恪谨亲王马上说,既然如此,我家小子闲着,给溶哥儿当跟班吧!
  “愉亲王也说工部有两个任期刚满还没定接下来去哪儿的,不如先去江南治理水患,又正是本差。
  “敦诚亲王便拉着忠顺亲王说,他俩年长,当年太上赏得地多铺子多,比几个兄弟都有钱。别人出力,他们出钱。
  “北静王听了这话就挤对愉亲王,说他什么都不出。愉亲王脱口而出:我出了工部两个人呢!
  “忠顺王接口就道:那是朝廷的人!那是你的人吗?愉亲王你虽然辅政,可你还是臣子呢!怎么着,当龙椅已经是你的了?
  “北静王也跟着敲边鼓,大惊失色,呀呀呀地喊,东张西望问今儿当值的殿中侍御史在哪里,为什么还不出来弹劾愉亲王言行狂悖、心欲不臣!
  “还是陛下打了个圆场,笑着说,不过是一时失言,当不得真。
  “又打趣愉亲王,这不得花个两万银子,买个平安?不然这群混不吝的真去太上那儿告状,怕皇叔也是要跪甘露殿的台阶的!”
  黛玉听得笑起来,问卢长庆:“陛下今儿讹了多少银子出来?”
  卢长庆一伸手:“五万两!”
  晴雯雪雁一声惊呼。
  “愉亲王两万两,忠顺亲王、敦诚亲王各一万六千两,恪谨亲王八千两。”
  黛玉不由莞尔:“忠顺、敦诚、恪谨三位,算起来都是一样的太上的堂兄弟,这样不一例,恪谨亲王岂不没面子?”
  “才不会呢!陛下说,恪谨亲王不善经营,家里人口多、饭量大,说另外那八千银子,皇上内库替他出了!”
  卢长庆一声未完,晴雯已经噗嗤一声笑了出来。
  众人看她。
  晴雯忙憋住笑,低下头去。
  黛玉瞪了她一眼,叫小红:“去看看匣子里还有多少现钱。都拿来。”
  卢长庆一呆,忙双手乱摆:“不行不行!陶爷爷交代过,说我若敢再从姑娘手里接走一个子儿,从此以后就不许我再进宫了!”
  往门外看看,又挪近些,悄悄地告诉黛玉:“陛下有钱!消息都撒出去了,京畿附近的皇商富户,都在陆续捐银子呢!
  “陛下放出话去了,等八月里他过万寿时,要亲眼见一见这些‘义商’!”
  商贾人家,能得陛下亲自诏见,那捐款岂不是要捐疯了?!
  黛玉扇子遮口,自己也忍不住笑,轻声道:“陛下当年看着我林家万贯家财,竟没动手,看来先父跟陛下的情谊,委实不一般啊!”
  卢长庆张着嘴怔住。
  这话也敢说?!
  黛玉笑着打量外头天色一眼,命晴雯:“天儿不早了。长庆公公不大在宫外行走,你让江永派几个人送他去陶府。看着他进了门才许回来。”
  卢长庆顿时脸上一苦。
  他还打算去三姑娘那儿请个安,把这冷灶烧一烧呢!这若有人跟着,还怎么去?!
  黛玉假装看不见,笑着又让给他带上些果子点心之类,送他走了。
  孟姑姑在旁边嗑了半天瓜子了,等卢长庆走了,才哼了一声:“私泄禁中事,这小子的脑袋快保不住了。”
  林黛玉摇着扇子,笑着摇头:“这是陶监领了圣意,特特让他来告诉我一声的。”
  “告诉你什么?”
  “一则,是告诉我,北静王要出京去了,三年两载的,他不会再对我怎么样。让我安心。..
  “二来,我上次跟陶监提过,若是一时半刻动不得北静王等人,那就不妨让他们狗咬狗。
  “如今有了两江这块肥肉做饵,北静王顺利上钩不说,愉亲王和忠顺王他们偷鸡不成蚀把米,也必会心心念念想报仇。
  “接下来两三年,一定会有无数的弹劾折子送到陛下手里。
  “这样一来,陛下是想借刀杀人、想隔山打牛、想行那二桃杀三士的谋划,就都好办了。”
  孟姑姑都听愣了。
  黛玉已经摇着扇子起身走到了窗边,惬意地往上一躺:“连环坑已经挖好。接下来,咱们只看着这些人怎么一个接一个地往里跳就行!”
  窗外,妙玉长长呼出一口气,脸上露出了一丝真心笑容。
  第153章
  北静王出京的速度极为可观!
  头天领旨,第二天去太极宫辞行,第三天便带着户部划拨的头批赈灾款,驾起北静王府的二层大船,顺运河而下了。
  就这么紧张的日子,他竟还让王府长史往外散了消息,热情地邀请新科进士们:有要上任的、回乡祭祖的、候缺游历的,都可以跟他一路走!
  他包路费食宿!
  还可以“彼此谈讲”,增长见闻,不仅能解旅途寂寞,还能有所进益,一举数得!
  便真有那得了沿路郡县官职、贪图省事省钱的,以及官职不称心,想趁机依附的,苍蝇逐臭一般扑了上去。
  北静王得意洋洋,带了一船十几个进士,出发了。
  三五天,便发现了两个极有趣的。
  一个,竟是吏部天官曹讽的庶弟,名叫曹谕,连考三回了,才中了个二甲末名。还有一位则是来自鄂州的进士,名叫欧阳宝,名次只比曹谕高一名。
  这曹谕的名字读音与愉亲王相似,只因为这一条便三年不第,早已满腹牢骚。这欧阳宝又是个只知道依恋母亲、想回家乡附近任职的,对如今被派了个江南县尉的差事极为不快。
  不过两三回临江风、月下酒、漫谈心,这二人便都成了北静王的拥趸,凡事都愿意与他倾诉了。
  只有北静王府的长史觉得可惜:“再晚走十天就好了。”
  “荣府的二姑娘诨名叫做二木头,戳十针也不会唉哟一声。便是等她成了亲,带着她和她丈夫一路南下,又会有什么益处?
  “既不能把握得住荣府,也牵制不了贵妃,还拉拢不住那位新科进士。得不偿失。错过了,正好。
  “不然,我还必须得带着他们小两口,到了金陵贾珍跟前,才不算缺了礼数。”北静王十分不屑,才不想浪费精力。
  与此同时,王熙凤来找黛玉。
  “二妹妹的婚事其他的都能定下了。原是想着在家里办,大观园接到外院,悄悄着也就算了。
  “谁知这姑爷这么轴,非说这样竟像是入赘了。他不肯。大老爷二老爷轮番出马,好说歹说,也不行。
  “又想着不然在外头布置个小院儿。也布置好了。结果,谁知哪个遭瘟的在姑爷耳边吹了风,说那原是周瑞的房子……”
  王熙凤一脸烦恼。
  林黛玉匪夷所思:“凤姐姐!琏二哥那么大本事,婚事还给了半个月的期限!珍大哥哥布置小花枝巷,可都没用这么久啊!
  “如今便花个几百两买个新院子,就当了二姐姐的陪嫁。日后他们回京有个落脚的地方,买新姑爷一个感激,不好吗?怎么连这几个银子都要省?”
  王熙凤一声长叹:“我倒是想。可是巧媳妇难为没米的粥。公中一共才三千的银子,大老爷又要好看,非要两千的压箱银子。..
  “如今只剩了一千两,又要摆嫁妆,又要买头面,还要办喜酒,色色都要银子。大老爷性子犯了,还想让姑爷掏个一两千的聘礼……”
  林黛玉气得高高一声冷笑:“哈!不是贫寒人家,不是圣旨赐婚,如今荣府这门楣名声,有哪个前程远大的士子愿意联姻的?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