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陶行简早被她的话吓了一跳,上上下下地打量了她半天,气愤倒少了七分,只问她:“所以呢?”
“北静王是个聪明人。只怕此刻,他已经反应过来,是我挑唆着荣府给他传话,让他去太上跟前求赐婚。
“他挨的那四十棍子,以及在京城臭了一半的名声,实实在在都是被我算计了的。他不可能不记恨我!
“那些进士们,寒窗十载,一朝登科。正是锦绣前程、大展宏图的时候,我帮不上忙也就算了,我不能害人家!”
黛玉长叹一声,“否则的话,哪怕我再有银子、再多圣宠、再贤良淑德,也抵不过人家仕途坎坷的暗恨啊!
“更何况,那还都是陛下劳心费力,亲手简拔出来的人才!那岂不是又要令陛下失望了?”
陶行简恍然。
正是如此!黛玉人在深闺、规行矩步,只要小心些,北静王便不能把她怎么样。
可若是黛玉嫁了这几位进士中的一员,只怕北静王会拼着再挨一顿打,都要断送了黛玉这夫婿的前程!
而且,四王八公同气连枝,又有太上撑腰,他若是想捧起来谁或许还需要个三五载,但若是想毁掉一个才入朝堂的新人,怕不得只需动动小手指!
还能让人一点儿错都挑不着他的!
陶行简终于明白过来,黛玉此举,也是无可奈何。
“那若无北静王一事呢?”
“若无此事,我便撒泼打滚让陛下赐我个乡君之类的品级,然后带上十里红妆,高高兴兴地嫁个如意进士!”
黛玉立即表示绝对会乖乖听从昭明帝安排。
陶行简这才算是顺了这口气,叹息着起身:“那,行吧。你的日子只要能过好了,我们来不来什么要紧?我还有差事,这就回去了。”
跟以往一样,黛玉亲自送他出去。路上又殷殷叮嘱:“别在陛下跟前说我的好话。毕竟是他老人家一番好意,我这行径,着实不近人情。他骂我也是应当的。”
陶行简心里一顿。
他,老人家!??!?!
忍俊不禁露出个笑容来。
想必陛下听见这个词儿,哪怕都不生气了,也会再度暴跳如雷。
两个人刚出了院子,却见不远处探春正带着人,捧了一个匣子,要往花园边上那个内书房走。
陶行简想了想,站住了,让人叫探春过来。
探春正是要去跟黛玉交这一天的账目,谁知却看见陶行简在,又听见叫自己,忙快步赶过去,含笑屈膝:“见过陶监。”
陶行简闲闲说道:“嗯。三姑娘修缮这林府,倒很好看。
“我那私宅不大,只两进。倒没什么花园子之类的东西,只有一个大大的院子。想换花木许久了,不知该找谁去种?”
探春应声便答:“此事容易,只是须得看看院子、房子的格局,映衬着措置才好。
“若是陶监不嫌弃,我明日午后便可带人上门去实地量一量。不知陶监可有什么钟爱的,又或者有什么极厌恶的?”
陶行简含笑摇头:“一概皆无。你跟江永说一声,直接过去便可。”
然后朝着探春点了点头,便和黛玉一道走了出去。
探春在他身后,眼中闪过激动之色,立即偏头令翠墨:“小红不在这里,你去找小红。
“让她这就通知芸哥儿此事。明天午饭罢,让芸哥儿来角门处等我。我和他一起去陶府。”
翠墨高兴地答应了一声,提着裙子跑了。
翌日,探春和贾芸由江永带着,果然去了陶府。
贾芸亲自一步一步地量了距离,记下了现有花木的名称、数量、位置。又和探春一起看了陶府正堂、书房的家具和色调。这才告辞。
两个人到了林府,又商议了一下午。第二天一早,贾芸便去了一向用他的王短腿家去预订花木。
不过十余日,陶府花木虽只换了三四个品种,还留了许多旧有的。但整个府邸,却显得蓊郁了许多。一进门,便让人觉得生机勃勃。
这是后话。
陶行简回宫,究竟还是敌不过昭明帝盯着他连看一刻钟,把林黛玉的顾忌都一一地说了,只隐去了“他老人家”四个字。
自己则垂头丧气地站在那里:“上回还是不该听孟姑姑的,早些给姐儿定下亲事就好了。”
“上回那册子里都是京城人氏。不论姐儿跟谁订亲,北静王都有本事搅黄了。”
昭明帝脸色阴沉,慢慢站了起来,无语凝立。
过了好一会儿,忽然道:“走,去凤藻宫。”
第135章
翌日,太极宫传出消息,要给寿昌郡主和永昌县主选陪读,请在京的世家闺秀们去太极宫延嘉殿一起坐坐。
“薛大姑娘自然是有的,凤藻宫同时还给荣府带了信儿,让史大姑娘、三姑娘也去。还有王家也得到了消息,王子腾的女儿王娴也去。
“同时还有十几个世家的千金也得了通知。有人回了正在议亲就不去了。
“老太太也不想让史大姑娘去。但是小史侯夫人却说若不去,就该跟着自己一起去小史侯任上了。
“他家里如今都已收拾完备,就等着吉日出发呢。”
鸳鸯来林府给林黛玉和探春通知消息,顺便还要接探春回荣府提前准备准备。
“史大姑娘议亲了?是哪家?我怎么不知道?”黛玉一愣。
鸳鸯笑了笑,答道:“是。原是指腹为婚的,但口说无凭。去年官媒又来相看了一番,两家子才最后定下来。
“那家子是怀远侯卫家。听宝二爷说,那卫公子骑射的功夫很好,如今正在金吾卫当差。平常也读诗书,跟史大姑娘是极合适的。”
“可是叫卫若兰的?”探春不由得好奇插嘴。
鸳鸯笑着点头:“正是。”
“既是世交,又已订亲。去不去的,倒真没什么要紧。”探春喃喃。
黛玉却摇头:“去罢。见见世面也是好的。何况贾王史薛都点了人,她不去,难道换她堂妹么?”
鸳鸯眼睛一亮,笑着称是:“我回去跟史大姑娘说。”
探春只得跟着回去。
背了鸳鸯,黛玉却悄悄叮嘱她:“不用选上陪读,要紧的是让太后瞧见你的刚强。”
探春一愣:“太后?”
“我前儿给太后抄经发现,她老人家喜欢女子刚强。
“这次选陪读,人人都要雍容耐心、性情温婉,不然天天跟郡主县主拌嘴,那还了得?
“你不用选那个陪读,吃力不讨好。但这一趟又不能白去,所以,让太后瞧见你的刚强便好。”
黛玉悄悄指点她,又让她带话给湘云,“只当玩一趟,完全没必要受谁的窝囊气去。”
探春笑着答应。
四月廿四,众女去了太极宫延嘉殿。
一番择选,寿昌郡主挑了薛宝钗做陪读,永昌县朱则挑了一个更柔顺的世家女做陪读。
贾、王、薛三个都落了选。
薛宝钗自然不会炫耀,但架不住薛蟠大喜,终究还是大排筵席,还给贾琏和王熙凤送了请柬。
夫妻俩异口同声:“忙。”一个都没去。
薛蟠十分不高兴,便给内宅递信儿,让宝玉去喝酒。
宝玉想来想去,竟答应下来,跟贾母说了一声,去坐了一天席,晚间才醉醺醺地回来。
贾政多少有些不高兴,便挑探春的刺儿。
贾母却道:“这是应该的。去的只有她一个庶出,又没了嫡母,并没有拿得出手的才学,又不是柔顺的眉眼。她不落选谁落选?”
探春也不应声,只说了第二天便回林府。
史湘云也有些泄气,再想想薛宝钗掩饰不住的欣喜,心里越发别扭,听说探春要回林府,立即便去缠贾母:“我也要去林姐姐家玩!”
贾母想了想,索性答应下来,又让告诉小史侯夫人去:“我还是舍不得湘云,让她留下来跟着我。你们自己出发罢。”
小史侯夫人只回了个“好”字。第二天便买舟南下了。
转天湘云高高兴兴地跟探春一起去了林府,就跟着探春住清秋院。进门便说:“听说你们家花园子重修了,我想去逛逛。”
黛玉笑着让她去逛。
湘云带着翠缕,撒着欢儿便跑了。黛玉看着她欢乐的样子便摇着头笑,让小红和雪雁赶紧追上去陪着。
探春这才开心地告诉黛玉:“一切都如林姐姐所料!
“太上看着云姐姐天真娇憨,十分喜爱,叫了跟前问了许多,又嗔着两位郡主县主,说她们没眼光。
“而且,我冷眼瞧着,太上听说云姐姐定了亲时,竟惋惜地叹了口气。大约若不是因为她订了亲,这会子已经被太上又指了一门好亲呢!”
黛玉莞尔:“太上阅尽世间百态,越没城府的小姑娘,他看着越喜欢。”
“大约是的。不过,太后看着云姐姐的目光,我总觉得,嗯——”探春犹豫了片刻,才贴着黛玉的耳朵悄声道,“像看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