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我给他再请个差不多的先生,好歹考个秀才,家里以后帮衬,也有个说法。”
  黛玉细声细气地跟贾母画着大饼。
  贾母却皱了皱眉,不满道:“你怎么管起他来了?”
  “在早,难道我没劝过宝玉哥哥的?也得他肯听我的才好。
  “至于环儿,我从没当他嫡出庶出,我只当他是我舅舅的亲儿子,您的血脉亲孙子。”
  黛玉声音轻轻,却字字都敲在了贾母的心头!
  第69章
  “也好。环哥儿跟过来,三丫头倒是能踏踏实实地在你这里帮两年忙。待局面稳当些,再请娘娘给她指一门好婚事罢了!”贾母沉吟许久,答应下来。
  黛玉却不赞同地摇头,趴在她耳边低声道:“听陶监和孟姑姑说,陛下不喜欢我们四姓联姻,更不喜欢勋贵们自己联姻。
  “您可记得前唐?五姓七望倒是底蕴深厚,彼此联姻,可皇帝多气他们?为什么会有科举?不就是皇帝们不喜欢世家大族同气连枝,势力太大,妨碍了皇权么?”
  贾母大惊,手腕一翻,紧紧地抓住了黛玉的手,压低声音问:“你听说了什么?!”
  “这还用我听说么?满朝的冗官,我那西席考绩上上,还在京中闲了半年。陛下却找了借口,年后要再开恩科、再选人才。这不就是看着朝廷的人不贴心、不顺眼么?
  “三妹妹是个刚烈有手段的,任她嫁去谁家,都能拿捏得住。这样好的女孩子,外祖母,您还不让她嫁个未来的宰辅么!?”
  黛玉轻轻地摇晃着贾母,悄声道,“宫里有元春大姐姐体贴着圣意,外头有我时刻请教着陶监,三妹妹的机会就在眼前!做什么前怕狼后怕虎,让她去什么高门大族里管什么家务琐碎、什么下人吵嘴?!”
  贾母被她说得动了心,紧紧地抿着嘴笑,用力抓着她的手,狠狠地摇了摇,深深呼吸两次,才开口低声笑道:“果然是我的外孙女,跟我最贴心!”
  黛玉亲热地搂着她,轻声叹道:“我只愿外祖母平安康泰,福寿延年。权当是替我那可怜的母亲,尽了本该是她来尽的孝心罢!”
  一句话说得贾母的泪掉了下来:“你这孩子,总是不放过我,必要我哭一场才罢!”
  “我哪有!?”黛玉瞪大了眼睛,噘着嘴撒娇,“外祖母不疼我,除了骂我就是冤枉我!”
  “呸!我还不疼你!你去问问,便是加上宝玉,在我跟前,谁能越过你去?”贾母亲昵地捏捏她的脸。
  祖孙两个亲亲热热地在园子里走了走,贾母又去洗了手。
  众人此时跟了上来,一起去看了看黛玉的起居,又用了些点心小食,看看天将未时,便告辞。
  黛玉笑着请她们有空再来,又拉了探春的手,笑道:“那年后我就专等妹妹了!”
  探春强忍着眼泪,深深点头:“是。我必不负林姐姐所托。”
  待众人走了,林黛玉这个东道顿时便瘫在了床上,只要补午觉:“你们看着收拾。我可通不管了,不论什么都不要来问我。”
  紫鹃看着她笑:“姑娘今儿可耗了神了,睡一会儿吧。晚上吃饭再叫你。”转头又问孟姑姑该熬个什么汤给林黛玉补补气:“您躲着没出去,是不知道姑娘今儿说了多少话!”
  几个丫头捂着嘴笑。
  孟姑姑食指大动:“午间他们上菜,我闻见有一道红枣桂圆鸽子汤的味儿,甜丝丝的香!这个又益血补气安神的,最合适了!晚上就做这个!”
  小红笑着去传话。
  数日无话。
  到了腊月二十三,先前给陶行简当管事、因管着林黛玉所有京城产业的大掌柜,名叫江永的,前来给黛玉报账:
  “京城内外,共有宅院四所,均出租给官宦人家居住,租金若干。铺子二十六间,掌柜并伙计百二十人,刨去一应费用,利润若干。京郊田庄四个,大小不等,庄头三个,今年出息若干。
  “今年共计收益:六万三千七百二十九两。年中曾给姑娘拿了一万三,如今这里是五万零七百二十九两。五万的整银票,七百多是散碎银子。
  “这所宅子乃是御赐,然修缮费用、买人花销,走的都是陶监的账。我大略算了算,陶监这边出了有七千多两。”
  “世叔的银子不用还他,他以后送东西来,也不用多说,该多少,按市值估价,通记下来便是。
  “你明儿先去找一找合适的地段,照着这个价钱,买下来,不用写世叔的名儿,倒给他惹事。
  “日后也是这个规矩,家里凡年节走礼就算了,但是日常世叔出的大宗银物,不能让他白填进来。
  “我日后保不齐出嫁出京,都不好说。临走的时候,你们记得提我,要把这一部分给世叔留下。”
  黛玉边想边说,又示意江永把银票和银子都给小红,然后笑着看他的脸色舒展了些,因问道:“你是哪里人?家里还有谁?”
  江永是个高个子,黛玉又坐着,他得低头才能看见黛玉的表情眼神,当下垂眸道:
  “小人是陶监的同乡。早年间家里走水,一家子都没了,只有我一个人因在田间劳作,活了下来。
  “正赶上那年陶监回乡祭祖,见我险些饿死,便把我带进了京。因不爱读书,所以便学着做了生意。”
  “若是这样,你该是平头百姓,怎么世叔给我的身契里,也有你的?”黛玉好奇。
  江永不自觉地搓搓手指,脸上有些红:“小人好赌。大监也曾放过小人的籍。然一旦自由自在了,小人便把攒的家底都输光了。
  “大监无奈,只得再让小人签了身契。这样一来,小人就等同于没有自由,主人家的话就是天。小人胆小,一旦有了这柄刀悬着,便能勤谨挣钱。”
  黛玉不由失笑:“你是不肯离开世叔吧?不然换个主子又能如何,你看你脸上写满了不高兴!”
  江永忙跪了下去:“小人不敢。”
  “世叔必是极信任你,才会把我这些产业都交到你手里。你在我这里,便跟在世叔身边没区别。往后世叔的事情,我想不到的,你提我。m..
  “他老人家待我这样掏心掏肺,我必也会好生报答他。日后若没人给他送终,倒也用不着什么徒子徒孙的,都有我呢!”
  黛玉笑一笑,抬手让他起身,“家里的生意交给你,世叔放心,我也放心。既然没有家了,你就住在前院吧,好生给自己置办些行头,明儿咱们一处过年!”
  第70章
  除夕。
  林府张灯结彩,笑语欢声。
  大家旧俗,下人们没有大事是不穿红的。林黛玉偏说要过个红火年,给男子们一人一条束发的红带子、一条红腰带,又给女子们每人一条红裙子、两支红绒花。
  看着满院子晃来晃去的都是大红色,孟姑姑皱眉嫌烦:“就跟你要嫁人了似的!逼着大家陪你穿红!”
  丫头婆子们听见都笑弯了腰。
  黛玉红着脸,脖子一梗嘴硬道:“我一辈子不嫁人,不穿红,又怎么样?!”
  吓得晴雯赶着往地上“呸呸呸”,又合十念着“阿弥陀佛”,朝着四方祝祷:“我们姑娘年纪小,顺嘴胡说的!请诸佛菩萨神仙们不要当真,只当没听见,日后还是要给她一门好姻缘才是!”
  黛玉更羞,忙装着看书盖住自己的脸。
  一时紫鹃从贾府回来,带着一家姓晏的下人回来,笑着禀报黛玉:“老太太说,您太见外,怎么能初六去拜年?那是女儿归宁的日子,让您初一就去,算是本家近支。
  “二太太虽驳了两句,但大太太和二奶奶都说想您,若是初六去,奶奶太太们都不在家,就见不上了;让您一定依着老太太的话,初一就过去,到时候坐在一处吃酒!”
  又指着那一家人笑道,“二奶奶说,这晏妈妈是答应好了要给您的。只是上回过来时人多眼杂的,怕曾经伺候过您的都闹着要过来享福,所以迁延了一阵子。如今悄悄地给您送来,让您别四处嚷嚷去。”
  黛玉一看,满面笑容:“上回就是你夜里替我守住了门?这一个来月,可曾受了委屈?”
  这一家里的婆娘正是宝玉大闹那晚、抵死不让他进门的晏婆子,先跪在地上给黛玉磕了头,脸上笑成了一朵花:
  “不曾不曾!姑娘一走,二奶奶就装着不耐烦,把梨香院的所有人都开革去了庄子上。
  “那些有门路的自然就在大门外打了个转儿便回了府里当差。我就带着一家子踏踏实实在庄子上猫了半个月。
  “如今天气越发冷了。二奶奶说,再往后去,怕冻坏了我没法跟您交代,赶紧借着紫鹃姑娘过去回话的机会,让我一家都跟过来了!
  “老婆子从今往后,终于名正言顺是姑娘的人了!老婆子带着一家,给主子磕头!”
  晏婆子一家忙都跟着跪倒,给黛玉见礼。
  黛玉见她家只有她、儿子儿媳,还有一个小女儿,便笑着令林之孝家的带去分派:“二门处的差事都委给晏妈妈,这是早先说好的,别忘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