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这屋子,这陈设,这些人,似乎熟悉得不能再熟悉了。可又似乎,都隔着千重万重的山海,模模糊糊看不清楚,神情目光,无比陌生。
“外祖母,我来了。”林黛玉双膝跪倒,叩头行礼。
“你哪里是要来,你是要走啊!你这个没良心的丫头!别拜了,快给我过来!”贾母一边哭一边责备,一边站起来伸着手,就等着林黛玉上前,一把搂进怀里,抱着痛哭起来。
林黛玉也紧紧抱着老人家,泪落如雨。
祖孙两个抱头痛哭。
旁边的邢夫人、王夫人、薛姨妈、尤氏、李纨、薛宝钗、史湘云、贾府三春等,忙上前去劝。
过了好一时,一老一小才止住哭声。
贾母擦了泪,却再没有半分抱怨,干脆利落,只问黛玉:“那边只怕色色不凑手,你可怎么办呢?我分几房家人给你吧?”
“但凭外祖母做主。”林黛玉极度温顺。
第62章
林黛玉发现,一旦认清现实,外祖母的精明程度,自己简直是拍马也赶不上。
三言两语间,贾母便定下了要给她一房管家、一房厨子、两房杂使:“紫鹃自幼跟着你的,她家跟你去,她父母都老实,给你管家正好;你厨房里那个这两年也很会伺候你的脾胃,她家也跟去。
“如今看来,小红竟伺候你极好,这样的话,她娘有个两姨妹子正闲着,不如跟了你去;嗯,再加上赖家的昨儿替她妹子求差事,不如你也试试。”
“好。”林黛玉知道自己拒绝不得,索性一口答应。管他是谁,只要进了林宅,她就有本事搓圆捏扁,怕个什么呢?只是得让贾氏知道自己并不是好欺哄的,而已。
贾母见她恭顺,又高兴起来,且让众人散去。又不肯放林黛玉走,一起用了午饭,再叫了王熙凤来,让她二人就在自己房里商议宴请。
到了外间坐下,林黛玉神情浅淡:“凤姐姐,这林之孝家的两姨妹子好赌无厌、贪财无度,你可知么?”
王熙凤的眉毛几乎要飞起来:“我不知道!可你怎么知道呢?”
“我这几个丫头的姻亲故旧,我全都知道。”林黛玉嘴角微扬,“晴雯在这家里有个姑舅哥哥,专司疱宰。紫鹃父母多病,兄弟六个,她是长姐,余下五个除了有把子力气,便没别的了。
“小红家看似人多,其实也不过是一个叔叔、一个姨妈罢了,其他的都在金陵老宅办差。小红的叔叔早年间伤了腿,她婶子又走得早,如今光棍儿一个,只在家里吃酒等死。
“她姨妈贪钱好赌,险些把她表姐卖了换赌本,她爹娘冒了琏二哥哥的名贴,才请京兆府追了回来。她姨夫表弟仗着她娘,在外头胡闹,被赖尚荣撞见了一回,把两个人吊起来打……”
林黛玉说到这里,皱着眉掩嘴咳嗽。
一旁侍立的晴雯睁大了眼睛看着小红,忍不住悄声问:“真的!?”
小红低着头抹眼睛:“嗯。”
另一边跟着王熙凤的平儿也惊讶地看向小红:她怎么就这样轻易地把自己亲戚的隐事,都告诉了主子?!
“这可反了天了!我竟不知!这样的一家子祸害,还想去你宅子里横行?我赏他一顿驼水棍罢!”
王熙凤顿时恼了,指着平儿责问,“还有,林之孝竟冒了你二爷的名去聒噪京兆府!这样的混账事体,你到底知不知道?如何瞒着我?!”
“回奶奶的话,这事虽然影影绰绰听说过一些,却没林姑娘知道的这样真切。奴婢以为只是托了京兆府的衙役,没想到竟还惊动了掌印老爷……”
平儿辩解了两句,见王熙凤目光森然,忙住了口,垂头认错,“奴婢知错,请奶奶责罚。”
王熙凤这才转向黛玉,拍拍她的手,又笑着安抚道:“你带走谁,今儿老太太不过说说,回头还得问人家自己愿不愿意呢。这事再议。如今先说宴请……”
两个人便商定了后日宴请,范围只在两府女眷。至于爷们儿,则由黛玉出钱,贾琏请两府爷们儿在外头吃一顿也就是了。
两人商议已毕,贾母见黛玉乏了,便让她在自己房里小憩。
一时王熙凤出去了一趟,再回来时,便悄悄地单独先见了贾母,低声把黛玉说的话都禀报了,再说自己查到的:
“我说这一年多林之孝不顶着赖家说话了。早年间满宅子里就看见他俩的人互相使绊子。敢情这是被赖家捏住错儿了。
“我刚才审了林之孝家的,她哭着跟我说,如今每三个月,她和她老头子就要去赖家回一次话,把替老爷太太和琏二爷做的事情,事无巨细都说一遍……”
贾母遽然色变!
“孙媳知道,这赖家是老祖宗最信赖的。可当年好,不一定现在也好;祖奶奶诚实,可不一定这孙子重孙子也忠心。老太太什么不知道呢?这奴大可是会欺主的!”
王熙凤咬着牙说完,赶紧跪下了,“我年轻猖狂,若说错了,还请老祖宗教我!”
贾母沉吟许久,抬手让她起来:“赖家,不仅仅是老国公爷的奶母……如今还动不得,只能徐徐图之。
“不过,这林家既然已经成了他家的奴才,那就没什么必要再顶着管家的名儿给咱们做事了!”
眼中闪过冷意。
王熙凤思索片刻,眼睛一亮,悄笑道:“其实,倒不必敲锣打鼓的罚他。我有个主意,老祖宗听听……”
待林黛玉睡醒,王熙凤堆着笑地跟她商量:“我查了,一切如你所说。那不如这样,你那宅子也缺大管家,不如林之孝一家都跟你过去罢?也省得小红和父母分开。
“这样紫鹃家,再加上厨房柳家,也尽够了。其他粗使的人,你自己看上了谁,你跟我说,我替你划过去也就是了。”
“若这么说,我院里有一个看门的婆子,我也想带走。”林黛玉趁机给那个痛骂宝玉的婆子过了明路。
王熙凤满口答应。
事情落定,林黛玉看一眼小红,小红满面感激。
就这样,收拾、忙乱、宴请,贾母又领着女眷们再还一席,腊月初八当天,林黛玉搬进了距离皇城只有七八条街远的取灯胡同里那所林氏旧宅。
反八字影壁中间,是有品级的官宦人家才能用的广亮门。黑漆大门上头已经造好了匾,简简单单两个字:林府。
黛玉从轿子下来,站在门口,仰头看那两个字,越看越觉得眼熟,龙飞凤舞铁画银钩的——
“这是,陛下的字罢?”孟姑姑在她身边,低低地问了一句。
林黛玉一愣。
可不是么?!
跟自己那方书章上的字,神韵相类,睥睨雷同!
黛玉有些不安,偏头道:“就这样摆着,行么?”
“总不会有人来偷罢……”孟姑姑嘀咕了一句,挥手命人开门,一马当先,朝那宅院走去。
黛玉看着那两扇对开的大门徐徐开启,里头一条甬路通向不知哪里的深处,林之孝两口子从里头笑容满面地出来,欠身肃手,请她入内:“……俱已打扫安插妥当,请姑娘回家!”
深吸一口气,再用力呼出。
林黛玉笑一笑:“好,回家。”
第63章
本以为林府最轻省的差事便是门房,所以林之节讨了过来,带着单家的两个傻儿子。他每日里只在倒座房里烤火嗑瓜子,却教单家兄弟轮流去大门处听着。
谁知自家这位主子姑娘却是极得荣宁二府的宠爱。贾母尤氏等人一天三趟,想起来什么便令人送什么,甚而至于早起吃了这个菜那个点心好吃,也装了食盒送来。
林之节只得一趟趟出来,一趟趟拐着腿给来人陪笑脸,再让单家傻小子领进去,交给二门的单家婆娘带去见林黛玉。
这一闹就是六七天。
到了这一日,腊月十四,看看天色不早,想必两府的人今儿不会再来了,林之节放了单家兄弟去吃饭:“饿了吧?你们先去吃饭。一会儿回来替我!”
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单家兄弟俩,一个十四一个十二,正是容易饿的时候,闻言欢呼一声,一溜烟儿跑了。
他们才走开没半盏茶的功夫,大门上又有人叩。
咚咚,咚咚。
“真他娘会挑时候!”林之节喃喃骂着,一拐一拐走去,打开门。
却是几个不认识的人。
叩门的是个年轻小厮,笑容可掬,后头站着三个人,一个面白无须,一个威猛高大,一个闲适恬淡。
在贾府多年,林之节再不当差,眼力还是有的。
先打量一下那个从容闲散的男子,再问面前这小厮:“各位有何贵干?”
“请通传一下孟姑姑,就说陶监微服过来,瞧瞧林姑娘。”小厮依旧笑嘻嘻的。
什么!?
竟是殿中监亲自来了?
还是微服!?
林之节的脑门上唰地冒出汗来,陪笑着往后一让:“陶监来了?快里边请!里头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