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好祖宗,这家里头,全算上,最疼我的就是您了。我爱跟着您,孝敬您!不然,我早就教琏二爷寻个外任,出京去逛去了!”王熙凤倚在贾母肩头撒娇。
贾母呵呵轻笑着,心中微动。..
与此同时,贾政也收到了那两车书的消息,眉心紧锁着,想了又想,让人去请了贾雨村过来坐一坐。天将饭时,才令贾琏陪着雨村用饭,自己则回了内宅,命人请王夫人来。
王夫人看看只剩自己夫妻二人的空屋子,和桌上丰盛的菜色,不由得诧异:“老爷这是,有话要说?”
“你看看这个。”贾政递了一张纸给她。
王夫人犹疑地接过来,只扫了一眼,便目露精光:“这是什么?!”
“林丫头的产业出息,一年半的。”贾政意味深长地看着她,“你现在知道老太太心里一定要把林丫头配给宝玉的缘故了罢?”
五万两!
一年半!
只是出息,不算本金!
王夫人脸上的贪色藏都藏不住了!
“这件事,唯有你我二人知道,不要往外说。”贾政说着,又把那张纸从她手中抽了回去,折一折,亲自袖起来。
可是想一想薛宝钗珠圆玉润好生养、恭顺温厚肯听话的模样,以及薛姨妈那副事事都听她挑唆的蠢样,王夫人还是心有不甘:“若说有钱,薛家也不差。”
“那薛家有圣恩么?”贾政冷冷地看着她,“皇商云者,不过挂个名儿。自从你妹夫没了,薛家一个撑得起来的都没有,唯一一个二房老爷,听得说身子也不大好。
“可我外甥女不一样。今儿皇上想起如海爱书如命,又听孟姑姑说林姐儿也是个读书的,直命人拉了两车书来给孩子看。还放了话,那书是给林姐儿一个人的,让别人站远些,不要乱碰!”
王夫人大吃一惊,脸上顿时出现怪异模样,忽然靠过去,低声问道:“林姐儿也十三了,渐渐长开了,皇上真的只是爱重林如海,不是看上了林姐儿的颜色?!”
“陶行简待林姐儿乃是世叔待侄女,今儿仪典中姐儿哭得险些晕过去,陶行简丝毫不避嫌疑去扶了一把。”
贾政躲远了闪避,瞟了她一眼,“皇上果然有那个意思,陶行简敢碰她一根手指头吗?
“你自己满心的龌龊,便以为别人跟你一样脏!”
王夫人哼了一声,别开脸,过了许久,方不情不愿地说道:“既然老爷和老太太都愿意,宝玉又被她迷住了,我也不说什么了。
“只是这丫头娘胎里带来的身子就不好。若是她日后短命死了,宝玉再娶,就是填房,那可就娶不着什么好的了!再说,就林丫头那个身子,让她给宝玉生孩子,那就是要她的命!”
顿一顿,又想起来,冷笑一声,“自然,你们贾家二房已经有了兰哥儿,宝玉就用不着有后了!”
“你这是什么话?!”贾政皱眉,正色道,“宝玉难道以后不留两个人在屋里的?别说你我,就算是老太太,也会给他安排!
“不要再穷究这些细节,反正,宝玉和林姐儿的亲事,就这么定了。吃了饭,你跟我一起,去和老太太说!”
第44章
陶监匆匆用饭后离开。之后,两车书进了梨香院,黛玉且惊且喜,抿嘴含笑令小红拿着书目去对着收拾。
书先被粗使仆妇们搬进书房,堆在已经铺好了几个大大的多罗呢包袱皮的地上。新鲜刻印出来的书带着特有的墨香,严谨剪裁装订起来的样子威风凛凛,令人敬畏。
孟姑姑走过来,羡慕地抚过最上面封面上印着《汉司马迁史记》的一本,抬眸笑看向黛玉:“看来史馆这两年没闲着。这竟是通史,从《史记》到前朝史,这竟是一整套。”
林黛玉微微笑着,却又垂下眼帘,附和道:“陛下烛照万里。我先父当年便爱读史书,这史记更是他的心爱之物。
“我幼时还曾翻过几章,果然文笔峻峭,气象宏大。只是那时年纪小,先父说我看不懂,不让看。”
“史记倒在其次……这可是一整套史书啊。”孟姑姑慨叹着,拍了拍那高高摞起的书堆。
林黛玉的目光也跟着追了过去。
孟姑姑没注意到,那一套史书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可以鉴今。
历朝历代,只有世家大族想要培养成宗妇、命妇的女儿,才会让她们读史、读通鉴。
皇帝送这些书来,也许是陶行简口中所谓的“圆如海一个读书梦”,但也许,皇帝是对自己的智识,寄托了另一则期待?
是哪个勋贵吗?
林黛玉静静地思索着,过了好一时,才问道:“姑姑可知京中哪一座大府里,缺内当家了?”
啊,这!?
孟姑姑愣住,半晌才反应过来,不由笑了:“我一下子没明白!上月陶监跟我说,请了陛下替姑娘挑人家,还特意嘱咐我暂时先别跟姑娘说。怎么姑娘就猜着了?”
“姑姑看这些书,若是只当消遣,怕是我能看个三五年。可若是当功课,一年上下就正好。”
黛玉叹口气,似嗔非恼,“这不就是想让我去掺和一些女子本不该掺和的事情的意思么?”
忽然,晴雯从后窗探头探脑地出现,说了一句:“咱们家老太太跟祭酒家结亲,娶了大奶奶来,就是因为李祭酒当年挂在嘴边上的话:女子无才便有德。”
“去!”黛玉瞪了她一眼。
晴雯做个鬼脸,一溜烟跑开,接着跟春纤、柳家的亲自爬高上树地摘梨子去了。
孟姑姑走到后窗,看着外头活泼的小姑娘,笑了笑,转身看向黛玉,安抚道:“陶监这样疼你,必是要趁着陛下恩深的时候,给你寻个好人家。
“以他对你的疼惜,怎么会让你去太过复杂的府邸?尤其是还需要女眷们掺和朝堂之事的地方?放心吧,不会的,这书只是给你消遣的。..
“不是说了么?你想把这些书怎样都好。”
“当嫁妆便更好了。”雪雁笑嘻嘻地站在地上给小红帮忙,回头跟着调侃了一句。
小红擦了把汗,头也不抬,低声警示雪雁:“今儿先不说这个话。”
雪雁一噎,想到今天才刚结束了林如海的大祥礼,忙闭上嘴低下头去,假装翻检手里的书。
孟姑姑向小红投去赞许的目光,同时看向黛玉:“三个月后,姑娘就该除服了。我的意思,姑娘还是该早些打算一下日后的前程。”
黛玉丢下一句“累了”,上床面向内倒下。
这虽然的确是个正经话题,可她今天,还不想提。
且再让她,装一晚瞎子。
这一大堆书,直收拾到了掌灯,才全都草草垒上了书架。
小红和雪雁累得腰酸背疼,吃了口饭便回了房。
可是过了不到一刻钟,孟姑姑正在给林黛玉进行每日一次的例行听脉,小红面色怪异地双手捧着一个黄杨木匣子走了进来。
“怎么了?”林黛玉从小红脸上发现了一丝从未见过的恐慌。
小红走过来,把匣子放在桌上,打开了,是两本册子摞在一起,面上一册摆得稍稍有些歪斜。
“我这匣子放在我箱子的最里头,从来都是背着人拿出来,背着人写。这会儿春纤去厨房打水洗澡,我才拿了出来。
“可我明明每次都是把两本册子一起放回去,放回去之前一定摞整齐。今儿我拿出来,这两本册子却不齐了。”
林黛玉心中轻动,却温柔地笑了笑,道:“上头这本册子,是我的私账罢?”
“对!下头这本是姑姑的。”小红的眼圈儿有点儿发红。
孟姑姑眼中精光闪过,看了看黛玉神情,跟着笑了笑,道:“无妨,不算什么大事。”
“这怎么不是大事?”小红冲口而出,却又立即咬了自己的嘴唇,低头哽咽道,“姑娘和姑姑相信我,才让我管账。可我却没放好账本,让人私下里偷看了去了!都是奴婢无能!”
说着,小红又愧又气,低头抹起了眼泪。
“真不是什么大事。”黛玉噙着笑,探身拉了小红的手,安慰她道,“我这产业到底有多少,太多人觊觎。既然他们千方百计要看,我又住在这里,就没有看不着的道理。
“今儿咱们都出了门,哪怕门锁了,箱子柜子也锁了。可是这大半天的时间,便是一万把锁,也撬开了。你藏得再好,也没用。”
小红这才止了泪,低声道:“姑娘这么说,奴婢心里好受些了。”
“原本,咱们一直也在想如何离开的事。这件事,说不得便能当个引子了。”黛玉弯一弯嘴角,看向孟姑姑:
“这件事后续,未必他们会直接找到我这里,说不准会跟姑姑说三道四,姑姑到时候不要义愤,只敷衍便罢。回来,咱们仔细商议了再说。”
孟姑姑深吸一口气,用力点头:“好!”
“你回去,不要露出破绽。过一会子,就借口抻了腰,回家去一趟,跟你父母说一声,让他们准备好,可能要受点子委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