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就全看她们母女能不能把这件事无声无息地敷衍过去了!
可是她一个家生的黄毛丫头片子,她哪儿来的本事能把眼利如刀的孟姑姑,心细如发的紫鹃姐姐,还有冰雪聪明的林姑娘,都骗过去啊!?
小红绝望地蹲在墙角阴影里,无声饮泣。
忽然,一个手掌拍了拍她。
……………(我是无助的小红的分界线)……………
梨香院一如既往地无声无息,平静异常。
唯有院子里原先的烧火丫头,家里忽然爹娘小弟病的病伤的伤死的死,一两银子的巧宗儿只得让给了旁人,倒令人叹惋嘲笑了许久。
只是从那以后,二太太的身子越发不好,二奶奶天天忙得脚不沾地。倒是大太太,有如神助一般,行事言谈渐渐也有个当家主母的样子了,尤其在老太太跟前,竟然十几年来头次比二太太还得脸了。
别说一众下人了,就连大奶奶和各位姑娘小爷小哥儿们,都看傻了,一时之间,竟不知该往哪一房站队才好。
唯有三姑娘探春和三爷贾环,都闷着头一门心思读书。所有外头的事,一概不参与,也不加一字评论。
贾宝玉听说了自家庶弟庶妹的状态,倒感了兴趣,天天上学看着贾环,放学拜访探春,外人瞧了,无不交口称赞宝二爷真是“友爱弟妹,孝悌无双”。
这话迅速传进了梨香院,林黛玉不胜其烦:“不要再把他的事儿说给我听了,他想怎么着就怎么着,关我什么事?!”
小红怯生生地看看紫鹃和晴雯,低下了头。
两个人无语对视。
倒是雪雁,歪歪头,困惑道:“不是让你打听三姑娘怎么了?怎么说到宝二爷身上了?”
“哦!哦哦,对!三姑娘很感激二爷!前儿娘娘下旨让众位姑娘和宝二爷搬去园子读书,三姑娘还哭了一场,说三爷从此没人约束了。宝二爷拍着胸脯都包揽……
“嗯,搬进园子之后,三姑娘的身子终于好起来了。昨儿听说,宝二爷过生日,三姑娘可喝了不少梨花白呢!”
小红忙陪笑着说。
黛玉冷冷看她一眼,转身回房。
紫鹃和晴雯便也垂了眸,臊眉耷眼地跟进内室侍候。
倒是雪雁,好奇地扑过来:“梨花白是什么?我怎么没见过?好喝吗?能找来咱们尝尝吗?”
“姑娘又不吃酒……你敢偷着吃,我就弄些来!”小红忙笑道。
雪雁的眼睛亮晶晶的:“姑娘不吃酒,可是孟姑姑吃啊!晴雯也吃,我也……你弄了来便是!”
小红抿唇一笑,点头出去。
孟姑姑到荣府已近五个月,从黛玉到春纤,都被训得有苦难言。
六个人又分成三派,黛玉和紫鹃是老老实实听话练习的,小红、春纤和雪雁是绞尽脑汁谄媚巴结的,唯有一个晴雯,是死活不听硬顶着的。
然而五个月之后,反而是晴雯长进最快,如今睡姿已经扳过来,行止也规矩了许多,唯有这喉间的呼噜,怎么也改不了。
就为这个,小红和春纤背后都有些沮丧:怎么自己拼命改,倒不如这个怎么说都不肯改的了呢?!
孟姑姑私下里笑着告诉黛玉:“晴雯灵巧,虽然嘴硬,心思却极好拿捏,是个纯粹的孩子。
“反而紫鹃、小红和春纤,大约是家生子的缘故,心里总有若许杂念,动作言辞总是用力过猛,倒矫揉了。
“至于雪雁,我看她就现在这样就很好,不改也罢。”
黛玉虽觉得无聊,想想也笑:“所以这些事竟与诗词歌赋做文章差不多,总在有意无意之间,才是上品。失于笨拙与刻意,都不入流。”
“姑娘所言,正得三味!”孟姑姑极为满意,连连点头。
甚至转身便把这话传回了宫中。陶行简看得眉开眼笑,巴巴地挑个皇帝最高兴的时机,把纸条呈了上去。
昭明帝看着那一行字,不由得一声长叹,伤感起来:“不然怎么说是如海教出来的好女儿呢?这般不落俗套!
“只这一句话,这世上想必没几个人能说出得出来。所谓会心处不在多,她这简直是天授的神仙性情……”
“是……”陶行简自己也鼻子发酸,低头拭泪,“如海若活着,看着这样女儿,不定多得意呢!
“可如今孩子父母双亡,日后怕是连门好亲事都没有!我一想到这里,这心就跟刀扎一样!”
“行了行了!”昭明帝瞬间就不耐烦起来,手中的书卷抛在案上,恼道,“朕不是说了吗?一定会给她找个好夫君!”
“她眼看着都十三了!若依着规矩,都能报名选秀了!您这儿却一丁点儿动静都没有,老奴能不催么?”
陶行简瞬间收泪,却开启了碎碎念程序。
昭明帝双眉紧锁,无奈长叹,传令:“来人,把京城、所有、勋贵官宦人家十三岁到二十三岁小郎君的资料,仔细整理一份拿来!”
第30章
时至盛夏。
往年这个时候,林黛玉越发吃不下饭去,一天三顿只是喝那苦药汤子,身子完全是药培着,格外虚弱。
可是经过孟姑姑的调理,每日行气、诵书、牛乳、鸡卵,还有各种固本培元的温和药膳;春夏相交时还咳了两回的黛玉,到了盛夏时,食欲也似往常一般变差了,却一次嗽疾都没犯。
紫鹃不知怎么欢喜才好,想了两天两夜,请示了孟姑姑,便把黛玉的药膳方子写了下来,让小红给贾母送了去,备细说了黛玉病情好转的事。
贾母大喜,忙命人送了更多的珍稀药材和各种新奇食材去梨香院,又命鸳鸯亲自去给孟姑姑磕头:
“多谢姑姑!我们老太太忧心林姑娘的身子多少年了,如今终究有了起色,全赖姑姑费心!待日后姑姑回宫,贾氏必定大礼相谢!”
“我又不是为了你贾家的谢礼。行了,老太太高兴就挺好。走吧。”孟姑姑很不乐意应酬,一两句话后就把鸳鸯轰了出去。
可怜鸳鸯,只看了黛玉一眼,连句私房话都没说成就依依不舍地出去了。
转过天来,小红才背着孟姑姑告诉紫鹃,紫鹃又在夜间悄悄转告了黛玉:“宝二爷和琏二奶奶大病了一场……这是想让孟姑姑给二爷开个调理的药膳方子……”
黛玉悚然而惊。
屈指算来,这才发现,这原该是宝玉和凤姐儿被赵姨娘联合了马道婆给他们下魇镇之时!
可是,赵姨娘已经去了庄子上!这个魇镇本该是赵姨娘花大价钱买到的法子,难道再度出现了?
还是,家里还有什么她那一世不知道的秘辛?和居心叵测的人?
这个家中,赵姨娘可算那个唯一又蠢又坏的,若是还有别个利益相关者对宝玉和凤姐儿下手,那会是谁?!
林黛玉只觉得心里突突乱跳!
不会是因为自己的行为与前世截然不同,所以历劫众人中,有人被改了性情吧?
“怎么病的?什么病?多久了?好了吗?”黛玉拧眉追问。
紫鹃嘴角微扬,轻声道:“好了!听说是中了邪祟,但是有个和尚来,让拿宝二爷那块玉镇着,没几天就好了!”
和尚……
看来,这是警幻的手段了……
天地有道,因果还报。自己改了命数,旁人既定的运道劫数也就会跟着改。
若是自己插手了这一次,那下一次……
黛玉默然许久,心中纠结万分,最后还是闭一闭眼,低声道:“你去见一见鸳鸯,跟她说,让她查查宝玉发病那日,都有谁进了他的卧房。”
紫鹃一声惊呼,急忙回手捂住了自己的嘴!
“什么中邪,好好的怎么会中邪?凤姐姐此时病着,二太太关心则乱,也没这个本事。事关宝玉和二嫂,大房又不好插手,还是让鸳鸯去查一查。”黛玉抬眼看向紫鹃,目露坚定。
紫鹃肃然颔首,立即便去。
“不要多管闲事。”孟姑姑神出鬼没,忽然倚在门框,漫声哼道。
黛玉咬了咬唇,摇了摇头:“此事重大,我必要管的。”
孟姑姑皱紧了眉。
紫鹃趁她没继续拦着自己,忙忙跑了出去。
“姑姑,我跟荣国府,一时半刻是撕不开的。”林黛玉轻轻地说了一句。
孟姑姑思索片刻,默认了这一点,慢慢走进来,坐在了她旁边。
林黛玉拎起桌上茶壶,小心地给孟姑姑斟了杯茶,轻声续道:“我之前不管他们的事,是因为那些琐碎无伤大雅,我没必要管。..
“可如今有人想在府中用妖法,还想要人性命;府中却没人当回事,甚至没人想着要去查,这,我就真的不能不管了。
“这座府,毕竟有渠道能连进宫。我不能让妖人有机会以此为桥,祸乱宫中!”
孟姑姑下意识地拈了杯子啜饮,定定地看着林黛玉,过了一时,忽然了悟:“若宫中出这类事,且跟宫外有联结,那必是陶监的职责!姑娘这是怕万一由此带累陶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