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实话实说,她确实不轻松。
转眼这么多年过去了,快到她都没反应过来,就已经成为了之前幻想过的样子。
小时候说要成为最耀眼的角色,也幻想过不劳而获。
事实是即使身怀天赋的馈赠,也不能有丝毫的懈怠。
困境如镰刀想要将她击垮,痛苦也曾支配过她。
京野遥比她预想过的要勇敢。
她有伤痕,也不能讨所有人喜欢。
事事做到完美太难了。
事事都如意也几乎不可能。
“那你倒是看的挺开的。”千叶里慧是这样说的。
“看不看的开都要往后走,沉溺在过去才不是好事吧。”京野遥打了个哈欠,想着下午的比赛。
她也不怕别人看穿自己的脆弱,她就是这样,没必要去后悔之前做过的决定。
痛苦和幸福是不能计算的,没人能做到绝对公平的衡量自己的曾经。
人就是会在经历了各种各样的事情之后,才能清楚的认识自己,接受自己。
然后有目的成为更好的自己。
那强烈的配得感,让每一次前进的脚印都成为她的动力。
……
二传专项分为两大项,第一项是二传技能,教练会通过观察二传手的传球基本功,可掌握的战术球和技术来评判选手的功底。
在有三个评委统一打分,取平均值作为他们第一项的成绩。
值得一提的是,二传专项的第一项是不分男女组的,所有人统一在下午进行测试。
她知道以自己的基本功底,肯定没办法跟那些打二传很久的人做对比。
想要晋级就不得不想些办法。
等到千叶里慧吃完饭,京野遥也还在沉思,二人就这么傻愣愣的坐着。
过了一会儿,看样子是憋不住了。
“你看我也没办法帮你作弊。”
千叶里慧误解了京野遥的意思。
“你想哪里去了。”京野遥连忙摆手,再说比赛怎么作弊。
让她蒙着头过去,给脑门上贴个京野遥的姓名贴吗。
还得再穿个20厘米的增高鞋,有了增高鞋的加持,站都站不稳,还不如自己上呢。
“你在想什么?”
幻想别人踩高跷这种事,她是绝对不会承认的。
“没什么。”京野遥表情毫无破绽。
千叶里慧直觉不对,但又没有证据,只能作罢。
来到下午。
二传专项是个很受领导班子重视的比赛,器材什么的铺设结束,摄像机和灯光也都就位。
给选手们贴上序号,在准备区热身。
“嚯。”和京野遥站在一起的女
生是位大学生,居然还比她要矮了一头。
女生一抬头,这压迫感实在没办法无视。
定睛一看,脸嫩的能掐出水,明摆着年龄不大。
“你多大?”
京野遥侧头回应,“15周岁。”
“我的天,这么小???”女生忍不住张大嘴巴。
虽然有心理准备,但还是被惊了一惊。
这年头的小孩儿都是吃激素了吗?
怎么长这么高?
京野遥蹲下拉伸,腿显得更长了。
“姐姐,快到我们了,不继续热身吗?”她提醒。
这声姐姐叫的,女生的脸一热,点点头,随即也开始认真拉伸。
“加油。”
“你也加油!”
这边是温情满满,教练组就是另一个画风了。
“你在这儿凑什么热闹。”藤间大辅真是受够了,两个中年男人天天混在一起,算什么。
“都说了有热闹,我看看还不行吗?”古川教练理直气壮。
下午是强化基训,主攻组跟着其他组有教练看训。
他也没什么事做,就过来盯一下。
“这怎么打分的?”他一脸问号。
京野遥来参加这个专项比赛,这些其实是有和他汇报过的。
因为不妨碍组里的训练,再加上主教练找过他。
也就这么同意了。
说实话还是不放心,所以这一整天他都缠着藤间大辅,连午休都是在监控室睡的。
之前只是听说过,现场来看二创专项的比赛还是第一次。
“我们二传专项是分项打分,每一项都是十分制,最后所有的成绩加起来,排名较高的晋级下一轮。”藤间大辅不情愿的和他解释。
“现在进行的这个叫做定点传球测试。”
是今年刚加入的新项目。
顾名思义,就是需要选手在特定位置传球到特定点位上。
为确保比赛的绝对公平,他们采用了先进的发球机器,确保每一球的力度旋律都是处于同等状态。
定点挂牌处也是新到的机器,二传不到位会扣分,用的时间不够精简也会扣分。
最后再由评委组协商,人工占60%,机器占40%的总评分,构成这一小项的总评分。
“还怪高端的。”古川教练笑起来。
藤间大辅懒得再和他细说,自顾自的盯紧大屏幕。
千叶里慧抽到的号比较靠前,没一会儿就轮到了她。
这孩子不用他多操心,性格怪是怪了点,不过能力没得说。
和三年级的也是不相上下。
能做到单手传球,垫攻快传是她的强项。
只见她简单的活动了下手腕,走过去站在规定位置,身体微微后仰,积蓄力量。
发球机器发出的球飞过来来,她不慌不忙将脚的位置偏移。
调整角度,将球稳稳地传向特定点位。
球在空中划过一道利落的弧线,准确无误地击向挂牌处。
接下来的几球依旧行云流水,没有丝毫的拖泥带水。
按道理讲,千叶里慧应该和评委鞠躬再走的。
可她向来懒得做表面功夫。
直接将这一环节略过的少女连头都没抬,就知道自己能稳稳晋级。
还以为新项目会很有意思呢,没想到就这种难度。
真是没劲儿。
嘴角撇了一下,头也不回的到休息室去。
千叶里慧拥有着高超的传球技术,时间把控能力也在优秀水准。
所以即使傲气点,也没人会多说她什么。
现实就是这样,有能力的人总是拥有特权。
在人工评分与机器评分中都获取高分的情况下,千叶里慧在这一项测试中分数名列前茅。
取得了汇合成十分制为8.7分的高分。
此刻的京野遥站在场边,排在前面的选手一个一个的被叫号做准备,她深吸一口气,活动了一下略显僵硬的肩膀。
直到入场,才看清排球网边的机器。
崭新的发球机器和定点挂牌处的新设备立在网后,她心态其实还是很好的。
京野遥轻轻颠了颠球,感受着球光滑的触感。
回忆着平时训练的要点,在脑海中迅速规划着传球的路线。
她的空间思维其实还不错,小时候做过的奥数里不乏有那种有关立体几何的计算。
脑子里规划出的抛物线,还是要结合实际传球的力度。
说是定点测试,但不管测试的内容怎么变化,归根结底考验的还是选手的基本功以及心态。
她一年级时去稻荷崎合宿有过相似的经历,只不过那个是接球机器,更考验的是反应速度。
而且有一个相对漫长的适应期和练习时间。
现在直接进行测试,难度会更高些。
对机器有一个大致的心理准备后,京野遥开始做下一步的规划。
传球。
和众人看到的一样,习惯了主攻位置的强力进攻节奏之后,突然转换到需要心理技巧以及精准调配的二传角色。
她当然是不适应。
需要形成肌肉记忆的传球手型,怎么样驾驭手感,和别人配合时怎么在最大效益上,照顾到他们的需求,做出取舍。
她是新手,初期的配合自然是失误连连。
在美国时,班杰明也说转换位置训练其实是比较适合京野遥的。
平常还是是以扣球训练为主,出去参加比赛也还是打主攻。
只是在计划里多添加了些二传位置的练习。
基础训练多以京野遥的自觉加练为主。
她天生接受能力比较强,又有着魔鬼般的自制力,训练方面不需要多加看管。
加上瓶颈期转换思维也不是一件坏事,在不耽误本职的前提下拓展思路,也不需要练到最顶尖。
在不断的磨合下总会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思路。
班杰明比较重视的是她的自主性,从小的培养方针就是让她自己列训练表,是最终的目的是完成他规划的目标。
京野遥也没有让他失望。
只是对墙传球练习这一小项,京野遥就做到了一日200次的高频练习。
班杰明做的最多的还是记录她的身体状态,避免出现那时因疏忽造成的巨大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