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季若南:“好了好了,拆完了,大家快洗漱吧,等会儿熄灯了。”
季若南嘴上说着,手也不停,收拾着箱子里的物品。
她要抓紧时间去洗漱了,等熄灯之后还没收拾完的话又要被宿管唠叨了。
次日,课间休息时,季若南听到班里其他同学在讨论昨天的资助箱子。
作为整日呆在学校里学习的中学生,他们没什么娱乐,没有什么能够获取外界信息的途径,生活中有一点不同的事情便要讨论许久。
班里包括季若南在内一位一共有三名被资助的学生,另外两名受到资助的学生是男生。
班里某位男生说道:“不知道是不是箱子买大了,最上面有好多空余的位置。我觉得还不如买小一号的箱子呢,买这么大的箱子在上面空着一点都不体面。”
季若南皱眉,哪里有空闲位置了,明明塞得满满当当的。
看过季若男拆箱的女生们自然不服,反驳了男生。
两边交谈一核对物资发现明明物资一模一样,为什么男生这边空了这么大的位置呢?
女生:“还有,嗯还有那个什么。”
男生:“什么啊?”
女生唇齿微张,不仔细看都无法发现她说话了:“创可贴。”
看女生们这遮遮掩掩的神情,班里的男生也懂得了那批未被说明的物资是什么。
他们眉飞色舞,挑眉,互相推搡打闹着,以一种诡异的暗含调侃的动作表示态度。
谁也没有将“卫生巾”这三个字说出口,又仿佛是心照不宣的秘密,只要一个奇怪眼神,一个支支吾吾的动作,大家都能意会,无论男女。
季若南突然开口:“箱子是满的,你们没有的那批物资是卫生巾,怎么连卫生巾你们也想要吗?”
在她说出口后,班里瞬间鸦雀无声,像被下了禁言咒一样寂静。
受到资助的另一位男生结结巴巴的说道:“不,不用,我们又不需要。”
季若南对着那位嫌箱子大了的男生说道:“别人好心资助,你什么都没干,你有什么资格议论别人的善心?”
“等你什么时候成为其他人的资助者后,再来挑选箱子的大小吧。”
这位男生他是受资助者的舍友,昨晚目睹了舍友拆箱子,看着那些价值不菲的物资羡慕非凡,只能对着那空出的位置挑剔一二。
被当众怼的男生满脸不可置疑,似乎没想到有人会辩驳,更没想到那个人是一向沉默寡言的季若南。
在呆滞片刻后他有些气急败坏,口不择言道:“那又怎么样?那也好过你们这些要饭的!”
他站在两排桌子中间的过道位置,因为羞怒涨红了脸。
在他出口争执时,班里的其他人仿佛被取消了定身键和静音键,纷纷劝解。
有两位男生急忙站起来,来到他面前,隔开他和季若南,似乎在防止他一时冲动动手。
涨红的脸、不悦的神色、攥紧的拳头,看起来的确不太安全的样子。
“好了好了。”
“好了,xx,你在说什么胡话?”
他们拍着他的肩膀,拦着他的身体,将他带到他自己的座位上。
女生们也围住了季若南,小心地观察着季若南的神情,“哎呀,你别管他们说什么,是他说话难听,你别在意。”
季若南没什么变化,她看起来和平日没什么两样。她刚才也是用这种和往日相同的模样说出卫生巾那样的“惊天”言论。
但季若南的朋友气坏了,她跑到那位男生面前:“你去道歉,你去给季若南道歉。”
男生一言不发,攥起着拳头放在书桌上,不知是在蓄力还是在忍让。
围在他旁边的男生有些为难,但还是劝解道:“xx估计也是情急之下说错话了,说句对不起,这事儿就过去了。”
“是啊是啊,不是什么大事,你看你着闹得。”
被众人围着的男生只觉得全班的视线都在季若南和自己身上,他当然知道自己说错话了,在说出口后他便后悔了,不管他心里怎么想,那种话肯定不能说出来。
没有人会认同他。
男生抬头,正前方是目光灼灼,盯着他的季若南朋友。为了逃避这股视线他偏了头,却发现了另一股更炽热、暗含着恨意的视线——是班里其中一位受到资助的男生。
“对不起。”这句话的声音很小,但班里现在很安静,大家都在默默地关注两边的情况,男生身边的同学都听到了他的道歉。
他们立刻说道:“行了行了,这事就这么过去了啊,要上课了,大家都坐好,老师马上来了。”
季若南朋友不满道:“你在这里说对不起谁能听到,你应该面对着,给他们三个说对不起。”
男生旁边的调解员有些尴尬,认为季若南朋友在得理不饶人。
被资助的男同学站了起来,他笑呵呵地说道:“我就不用什么道歉了,xx你给季若南道歉就行了。”
嘴上说着不用,但他的意思分明是在逼迫男生给季若南道歉。
眼见全班没有人支持自己,男生愤而起身,去季若南桌前说了对不起三个字。
第59章
在许锦荣不知道地方,有一个受到她资助的小女孩为了她和其他人争论辩解。
小女孩在竭力维护许锦荣的名声,她不允许做好事的大姐姐被人说。
许锦荣正躺在姥姥家里休息呢。她今天从市区赶来,下午立刻去学校商谈资助、准备物资,有点累了。
她把脸闷在被子里面,被子是姥爷今天刚拿到楼下晒的,满满的太阳的味道。
许锦荣翻身,她笑得有些傻气。
给慈善组织直接打钱和面对面资助的区别太大了。
接触到这些孩子,详细地了解他们每个人的情况,面对面地完成资助,许锦荣和这些孩子们产生了更为紧密的联系。
她觉得自己做成了一件很伟大的事情。
好吧,用伟大形容或许有些夸张。许锦荣在心中把这个词划掉了,但她依然觉得自己很棒。
接下来这段日子,许锦荣重复着今日的生活,有的学校她亲自去了,有的学校资助金是让校长们转交的。
许锦荣对这些学校的校长老师们缺乏了解,但是在作为县城退休老师,又在县城生活多年的姥姥很了解这些学校的人员职工。
县城很小,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跨过诸多联系人总能扯上关系。
在姥姥的带领下,许锦荣顺利完成了第一批的资助,并且和各所学校建立了联系,约定了后续的资助。
许锦荣最初还担心过学校的领导会不会贪钱,她在网上搜索到的慈善事业大多都很不堪,影响了许锦荣的看法。
姥爷一本正经地夸奖道:“有思考,不错。”
“但是县城的学校不缺你这几万块钱。他们多收一个择校生这笔钱就到手了,没必要动你捐赠的几万块钱败坏名声。”
几百个学生分散在不同的学校里面,每个学校每月的资助额度也就几万元。
许锦荣有些吃惊:“几万块钱的择校费?这么贵。”
姥爷:“是啊,还要有关系这笔钱才能送进去呢,不然有钱都不知道往哪儿使。”
老人们的说法虽然有些残酷,但在某种程度上让许锦荣安心了两分。
她重点接触了两位家中存在重病家属的家庭。
底层家庭缺乏抗风险的能力,家中出现一个重疾患者就仿佛陷入了万劫不复的地步。
疾病如同一个看不到希望的大型吞金兽,消耗着家中为数不多的储蓄。
钱和命比谁更重要呢?
如此简单的话题在现实面前摇身一变,变成了难以回答的恶魔。
最可怕是,用光了所以的积蓄,人也没有救回来,人财两失。
许锦荣单独加了这两家人的联系方式,为他们在医院的账户里面充值了30万元的医药费,这笔钱只能用在医疗上面。
除了支付医药费外,许锦荣承诺每个月会为他们单独打一笔钱。
许锦荣也不知道这两个资助何时结束,未来会消耗多少钱,但望着患者家属不停的感谢和硬塞过来的农村土特产,她对神豪系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更深层次的感谢。
钱,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东西。
忙碌了一周许锦荣才把这些事情处理完回到市区的家中休息。
这段时间她每日的打赏额度大部分打赏给了亲弟弟沈景星,少部分打赏给了小绿江的作者、羁绊值未满10%的主播。
许锦荣蔫蔫地躺在家里的沙发上,爸妈都去上班了,家里只有她一个人。
“叮铃-叮铃-”
电话铃声响起,许锦荣拿起手机,联系人上面显示为“沈小弟”,是沈景星,她接通电话。
“姐,我看见群里面说你组织了朋友捐款,资助咱们老家县城和农村的贫困生。”
许锦荣:“是啊,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