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众人听到会被当做反贼处置,终于反应过来,脸上也出现恐惧之色。
  “今日的粥熬的稠些。”
  “可是舒郡王……”顺天府衙门的一名小吏目满脸愁色,他也想熬的稠些,可像舒郡王刚刚所言,若是熬稠了,恐怕就不能人人都分到了。
  “这里还有米!”荣盛骑马在前,身后跟着两辆拉着粮食的马车。
  “这些米粮是我家王爷自己花银子从米铺买的,先暂时解下燃眉之急。”荣盛说完,便指挥人开始卸粮。
  在场的灾民们看得真切,眼前这位年轻的郡王真的不是嘴上说说而已,他不仅要帮他们查清楚,还自己带了粮食来分给他们。
  先前因为爆发冲突受伤的几人,裴永昭已经命人找大夫来医治。
  粥棚又重新开始施粥,灾民们也都井然有序的开始排队领粥。
  可刚安定不久,灾民居住的窝棚却突然起了火。那窝棚都是稻草搭建,现在天气干燥高温,只要一个火星子便能燃起。
  “快去叫潜火队!”
  “是!”
  眼见突发火情,郑副指挥也来不及反应,只是本能地听从裴永昭的吩咐。
  虽然这人平时说话做事不着调,但是各支潜火队中却是他手下那支反应最快,动作也最麻利。
  好在之前裴永昭便吩咐过,灾民聚集之地,潜火队每日要多加一趟巡逻,恰好他们正在附近巡逻。
  顺天府的官吏想到什么,顺手掀开一旁的太平缸,倒吸了口凉气。这太平缸内平时都储着水,以备不时之需。可是这缸掀开,哪里还有半滴水?“这缸里没水啊,怎么灭火!”
  众人听见缸里没水,都面色严峻起来。没有水,这火灭不了,若是蔓延开来,城南恐怕都要被火海吞噬。
  但是裴永昭却没有回应其他人质疑的眼神,潜火队处理火情,他再放心不过。
  “如今到处干旱,哪里还有多余的水用来储备。又不是只有水能灭火,沙土一样可以。”裴永昭说完,不顾众人怀疑的眼神。不仅是此处太平缸内装得不是水,是满满一缸的沙土。城中其它地方的太平缸也都被他命人换成了沙土。
  平时的演练派上了用场,郑副指挥带着潜火队很快便将火势控制住。
  “我的女儿,我女儿还在里面,求求各位大人救救我的女儿。”一名妇人上前跪下,一直不停的磕头,头上已经磕出了血印也不停下。
  众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应下那妇人的请求。她女儿被困的那间草棚此时已经被火焰包裹,浓烟滚滚,周围可以燃火的东西已经都被撤走。好在那窝棚就在空地上,在没有灭火器与高压水枪的这个时代,就算有潜火队,他们能做的只有是等它慢慢烧完,不要蔓延其他已经是最好的结果。
  窝棚外还能断断续续听到小女孩微弱的呼救声,裴永昭叹了口气,提气轻身,几步便冲进那着火的窝棚里,他有轻功护身,只要动作够快,应该可以全身而退。
  浓烟弥漫下,视线并不好,但好在能够循着声音将人找到。那小女孩被裴永昭抱在怀里,他一直提着气,脚下轻点,迅速往窝棚外跃去。
  就在裴永昭踏出窝棚的一刹那,轰隆一声巨响,那间窝棚彻底坍塌,熊熊火焰燃烧的也更加凶烈。
  将小女孩交由她母亲照看,裴永昭才感觉到后背处的灼烫感被剧烈的疼痛代替。
  “王爷!您受伤了!”荣盛惊呼声不小,在场的众人将视线从那对获救的母女身上,转移到裴永昭这里。只见他后背处被灼烧出一道血肉模糊的伤痕,空气中还弥漫着一股皮肉被烧灼的味道。
  这边裴永昭终于可以松一口气,舒郡王府那边却被闹翻了天。
  第47章
  裴家,刘氏一大早起来,右边眼皮就跳个不停。用完早饭后跳得更加厉害。
  “夫人,奴婢给您贴上个白纸片,让它白跳。”岳妈妈说着,手指拈着个沾了水的纸片便要往刘氏眼皮上放。
  “好”刘氏对岳妈妈的话深信不疑,偏过脸去让她贴上。
  “夫人,舒郡王府来人了。”丫鬟来报,看见刘氏眼皮上的白纸片,赶忙低下头。
  “让人进来。”想了想,刘氏还是将纸片暂时揭下,待人走了再说。
  岳妈妈看见了想要阻止,贴上了再揭下可就不灵了。可话到嘴边,她想起刘氏的性子,还是将话咽了下去。
  来人将小月的事大略上跟刘氏说了一遍,此次来请刘氏的下人,也是先前刘氏放到舒郡王府上的,心自然是偏向刘氏。话里话外是对新进门的郡王妃行事不满。
  刘氏越听,心中的火气越大,长辈赐不可辞的道理都不知道,竟然还要发落她送去的人,这不就是明晃晃的打她的脸?
  “让门房准备好马车,我要亲自去一趟郡王府。”
  “夫人,要不然咱们再思量一下……”岳妈妈总觉得心中有些不太踏实。
  “思量什么?你先前说的没错,这丫头心眼儿多。我真是后悔,当初就不应该只看着她出身不好,寻思好拿捏,没想到她性子如此乖张。”
  越说,刘氏心中就越懊恼。若是知道裴永昭那小子的爵位能够恢复,她就从娘家踅摸个女孩嫁过去了,还能跟她一条心。
  裴家与舒郡王府的距离不算远,乘着马车,约莫不到半注香的便到了。
  刘氏下马车时,沈云漪已经携丫鬟婆子在郡王府大门处迎接。
  “大伯母”沈云漪向刘氏行肃拜礼,虽然她是郡王妃,但刘氏是长辈,又对裴永昭有养育之恩,这礼刘氏便安然受下了。
  轻嗯了声,算是受了礼,刘氏扬着下巴,一个正眼都未给沈云漪,由岳妈妈扶着,熟门熟路地往府里走去。
  “绛珠你看,她还真把自己当正经婆婆了!”
  “你可住声吧。”绛珠忙捂住青黛这张惹祸的嘴。
  听见青黛在身后与绛珠两人小声议论,沈云漪嘴角上扬起得体的弧度,提步跟在刘氏后面。
  内院正房,沈云漪与刘氏共同坐在上首,小月跪坐在地上,看见刘氏来了,先前脸上的不屑换成了委屈至极的表情。
  “老夫人要为奴婢做主啊,奴婢冤枉啊!”
  “你胡说,冤枉你什么了?!”青黛最看不惯这种矫揉造作、人前人后两幅面孔的人。再看小月半跪半坐的无礼模样,恨不能上前给上一脚,帮她家郡王妃出出气。
  “沈氏,你的丫鬟都这样不懂规矩?”刘氏斜眼睨着开口的青黛,果然是丫鬟随主子,都是不懂规矩的。
  “大伯母,青黛一直是最懂规矩的,宫里的章嬷嬷都夸她规矩学的好呢。”沈云漪低头用帕子捂着嘴浅笑,声音娇软,让人逮不住错处。早在她与沈云芳身份互换回来之前,秦氏也帮她从宫中找过嬷嬷,学过几年规矩。
  青黛与绛珠都是跟着她一起学的,这规矩上自然差不了。
  “……你什么意思?”刘氏听着这话不舒服,但又不知该如何反驳。她总不能质疑宫里嬷嬷的规矩,这个胆量她还是没有的。
  “听这个小月说,她的卖身契在大伯母手里,妾身发落不了她,所以特意派人去请的大伯母。”
  直接忽略掉刘氏的质问,沈云漪道出请她前来的目的。
  “处置?”仿佛听到了什么笑话,刘氏侧脸看向一旁的岳妈妈,复又将目光转向沈云漪,“小月从永昭住在裴府时便贴身伺候着,虽然没有正式的名分,但也算得上个通房丫鬟,怎么伺候自家爷们就要挨上处置了?”
  “如今舒郡王府子嗣凋零,早日开枝散叶才是重中之重。”说到这里,刘氏见沈云漪依旧面带浅笑地看着她,心中稍定,嘴里的话便更加肆无忌惮起来。“甭管谁肚子里爬出来的,不都得唤你一声母妃?你自己留不住夫君的心,便要识礼大度些。”
  “不知小月姑娘何时成为郡王通房丫鬟的?”
  “郡王一住进府里,便是由奴婢贴身伺候着。”说着,小月低下头,脸上挂起一抹娇羞。
  “若是按照小月姑娘所言推算,郡王是三年前住进裴家,那时父王与母妃刚刚去世,郡王仍在孝期内,若是纳了通房,视为不孝。当今圣上最看重仁孝,不孝则不顺,不孝则为无德,不孝者无以事君。我朝的《齐律疏议》将不孝定为“十恶”之一。大伯母这是想陷郡王不忠不孝不义的境地吗?”
  “你……”被沈云漪一通发问,刘氏怔坐在那里,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回答。
  “不是,是郡王回京之后才……才与奴婢……”小月虽然听不懂,但知道自己刚刚所言不慎,被沈云漪逮住了话把,赶忙翻供。
  “哦?”沈云漪看向刘氏闪躲的眼睛,“郡王回京不久,我们便已经筹备成亲适宜。本王妃与郡王的婚事是大伯母一手促成,临近婚期还往郡王房中塞人,你这丫头是想说大伯母不懂礼数、不懂分寸吗?你这丫头真是无心,大热的天大伯母还乘车前来为你的事开脱费口舌,你却反咬她一口!”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