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大奔眼睛瞪大,颤着声音问:“你俩什么时候开始的?”
“正式在一起是上学期开学那会。”
“什么时候喜欢上的?”
“不清楚,大概暑假的时候吧。”
“……”
两人一问一答,问了好几个问题,大奔才终止了他的审问,他兴奋地上前抓住方沅的肩膀,“那这么说来我还是你最好的朋友?对不对”
方沅不明白大奔怎么一副兴奋的样子,但还是点了点头,“你一直都是我最好的朋友。”
然后,他就看到大奔狂笑不止。
“?”
“他这是怎么了?”方沅问一直没说话的赵怀砚。
赵怀砚皱了皱眉,思索了片刻,也没明白有什么好笑的,“不知道。”
方沅看着大奔一直笑,都怕他笑撅过去,他没办法只能上前捂住他的嘴,“别笑了。”
“唔唔——”大奔拍拍方沅的手,朝挤眉弄眼,示意让他放手。
“我放手,你别再笑了。”
大奔重重地点点头。
“呼呼——,憋死了,之前你俩玩那么好,我以为赵怀砚才是你最好的朋友,现在才知道原来我一直是你最好的朋友,我就忍不住想笑。”大奔喘了口气,笑着朝两人解释道,一副乐不开支的模样。
方沅无语地“啧”了一声,“你长嘴了,不会问我吗?难怪那会你时不时的丧着个脸。”他还纳闷一阵子,大奔活泼的性子怎么变得多愁善感了,感情就为这个。
“不好意思问。”大奔嗫喏着道。
方沅轻嗤一声,没好气道:“瞧你那出息,以后要拿出我最好的的朋友的气势来,让他们都知道你才是我最好的朋友。”
大奔乐了。
“话说回来,你来的是时候,第二锅红薯马上出锅了,你午饭吃了没?没吃在我家吃。”方沅眉头一挑,想留住大奔这个帮手。
别看大奔吊儿郎当的样子,剥红薯皮可是一把好手。
“在家吃了,我听我妈说你们今天开始蒸红薯了,想着家里也没啥事,就上你家来帮帮你。”大奔挠挠头,笑得一脸憨厚。
方沅轻“啧”一声,“不愧是我最好的朋友啊。”
他上前环住大奔的肩膀,带着人往厨房走。
“爷爷奶奶,大奔来了。”
“大奔来了啊,唉!这第一锅红薯刚剥完了,没事,这第二锅马上就出锅了,你等会吃几个啊。”方奶奶在围裙上擦擦手,给大奔端了杯水。
“谢谢方奶奶。”大奔笑着接过杯子,喝了一口。
“吃饭没?”
“吃了的,方奶奶。”
“吃了,也能再吃一碗,就是奶奶家没啥好菜。”
大奔端着杯水,顿时有些不知所措,村里的人都这样,来了客人,正好赶上饭点,就会热情地邀请吃上一碗,“方奶奶,我饱了,真不用哈。”
“奶奶,我们吃就行了,让他坐会,聊聊天便成。”方沅适时地救大奔于水火之中。
午饭在几人说说笑笑间结束。
方沅戴上防水手套,将锅里的红薯拣到地上的大盆里。
赵怀砚便往盆里舀冷水,冷水盖过一小部分红薯时,他坐下,戴上手套,熟练但缓慢的开始剥红薯皮。
一旁的大奔看得瞠目结舌,赵怀砚那手他看到了,根本不适合干这种活,但爱情使人伟大。
他决定给人传授一下经验,“赵怀砚,你像我这样刮下来。”
先用竹枇子割掉红薯上面一小截,然后从上往下一路往下拉,到红薯底部那一小节,把竹枇子上粘的红薯皮刮在上面,以此往复。
最后再用竹枇子切掉下面一截,这样就不用多此一举地把竹枇子上面粘的红薯皮刮到盆子上。
“谢谢。”赵怀砚由衷地道谢。
大奔摆摆手,笑着道:“没事没事,你速度快了,我干的活就少了,帮你就是帮我自己。”
看到这一幕,方沅弯了弯嘴角,他本以为大奔会对他和赵怀砚的关系有所介怀,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因为第一锅剥好了的红薯要马上切块,因而第二锅就剩了他们三个剥皮。
方沅刀功一般般,把红薯放在手上切成均匀的长条,这活他是干不来的,红薯还没切好,他手指就没了……
这将是由切红薯干导致的一桩惨案。
方爷爷无奈只能揽了这活,和方奶奶两人一起在外面切红薯。
切成条的红薯要摆放在簸箕里,再放置在外面晾晒干。
天气好的时候,要不了几天就干了,若是天气不好,那只得用炭火烤熏干,那是大家最不愿意看到的。
太阳晒出来的红薯干,微微泛着光泽,绿色健康,品质好。
炭火熏出来的红薯干,颜色偏暗,对人体也不健康,为了生存,是没办法中的办法。
好在这几天连着天晴,不像有雨的样子。
这会方家旁边的农田空着,方爷爷和方奶奶便在农田里用木头钉了几个架子,用来放晒红薯的簸箕。
切好的红薯条放到簸箕里,再搬到架子上,沐浴在阳光下泛着金光。
第43章 卖红薯干
“桂芳, 今年你们家怕是能赚上一笔啊。”赵奶奶从院里出来,正好瞧见方家老两口抬着一簸箕红薯条从门前走过。
方奶奶笑了笑,“真要如此,今年这年都能过得安心些。”
“肯定能, 这钱都挂在你眼前了, 准能进了你口袋。”赵奶奶踱步跟上两人, 顺势从簸箕了捻起一条红薯塞进嘴里,她砸吧着嘴说,“好吃,甜得很。”
方奶奶皱眉,不赞同道:“这是刚泡了冷水的湿红薯条,你就这么吃了, 少不了要拉肚子。”
“没事,我就吃了一点,我肠胃没那么差。”赵奶奶不在意地笑笑,“忙得过来吗?要不要我上你家帮忙。”
“一堆帮手,你们家怀砚,还有大奔,都来帮忙了, 哪能忙不过来, 你就别来了,在家好好歇着吧。”方奶奶笑着点头。
赵奶奶闻言哼了一声, “那孩子现在已经成你孙子了, 一天到晚的见不着人影。”
“哈哈哈哈,你也别怨他,他就是想帮元宝。”方奶奶连忙帮赵家孙子说好话。
赵奶奶乐了,“哪会怨他, 邻居家有事,他在这住了这么久,帮忙也是应该的。”
“你们一家子都是有善心的。”方奶奶说。
“那么多年的老邻居了,你家也没少帮帮衬我们。”赵奶奶瞪了她一眼,没好气道。
就拿元宝在村里一直带着她孙子来说,她是感激不尽的。
“行了行了,你俩就别互吹了。”方爷爷受不了般地打断道。
赵奶奶瞥了方爷爷一眼,又捻起一条红薯塞嘴里,悠哉悠哉地走了,“我看看那群小孩去。”
两个小孩一见着赵奶奶就热情地叫人,“赵奶奶好。”
赵怀砚小声喊了句,“姥姥。”
“这会知道叫姥姥了?天天忙得不着家,不知道还以为你姓方呢。”赵奶奶轻笑一声,扯了把凳子围着坐到他旁边,从盆子里扒拉了一个小点儿的红薯塞嘴里,“你们三别愣着啊,继续剥皮。”
“赵奶奶也来加入我们吗?”方沅望着正拿着手套往手上戴的赵奶奶。
“你爷爷奶奶都切得差不多了,你们这不加点油就供不上了。”赵奶奶咽下最后一口红薯,“竹枇子呢?还有吗?”
“有。”赵怀砚起身拿起灶台上放着的竹枇子递过去,“给,姥姥。”
“你是轻车熟路了。”赵奶奶笑着接过,她忍不住打趣道。
巨大的盆子里放满了冒着热气的红薯,热气腾腾中,不断传出几人的欢声笑语。
聊天间,枯燥乏味的活似乎多了几分趣味,时间也悄然流逝。
“好舒服啊。”冬天的太阳照在身上暖乎乎的,方沅微微仰起头,太阳照在脸上,他舒服得闭上了眼睛。
赵怀砚望向被镀上了一层金光的人,勾了勾嘴角,“那我们再坐会?”
“不坐了,收红薯干吧。”方沅睁开眼睛,摇了摇头,拉着人回屋里拿上袋子。
两人出了院子,往晒红薯干的农田去。
阳光照在红薯干上,金光灿灿的,一簸箕又一簸箕,接连不断地摆满了整亩农田,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方沅捏起一根塞进嘴里,嘴还没动就又捏起一根塞进赵怀砚嘴里,“尝尝。”
赵怀砚咬了一口,将红薯干从嘴里拿出来,“好吃。”
味道香甜,嚼起来时软而绵。
方沅叼着红薯干,笑得眉眼弯弯,“吃饱干活。”
晒干了的红薯干有点扎手,他被扎得缩了好几次手,“啧,应该戴个手套。”
“我来吧,你撑开袋子。”赵怀砚把人拉开,双手捧起一大把红薯,“愣着干嘛呢,撑开袋子。”
“哦。”方沅怔愣了片刻,撑开袋子,看着赵怀砚一捧又一捧地将红薯装进袋子里,手被划拉了好几道红痕也没吭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