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打工人(美食) 第73节
黎书禾只觉得这银子烫手,对上对方的视线,支吾道:“陆少卿,这……”
“这是另外的价钱。”陆怀砚看她难得的局促,不免轻笑一声,只片刻又恢复了那副板着的脸,故作正经的说道,“我记得的,先前答应黎娘子的银子也不会少的。”
黎书禾讪讪然地将银子收起,只觉得陆少卿的眼神有一丝耐人寻味的探究。
管他呢,反正既然这些个散财童子要给她塞银子,她多拿一点也不过分。
还没等她暗自高兴,就听到陆少卿那清冽悦耳的声音又响起来了。
“你们买这么多食材,莫不是想着这一路都让黎娘子替你们做吃食?”
“啊这,这……”孟淮有些扭捏。
“我不是这个意思,啊,那个……”丁復也有些结巴。
“只是,只是想着若是黎娘子得空的话……”饶是裴珣这个全场脸皮最厚的,也一时羞的说不出话来了。
陆怀砚“嗯”了一声,显然十分了解他这些下属们,开口便是:“我方才付了二十两,作为这些时日给黎娘子替我们做吃食额外的辛劳费,你们呢?”
这意思就是,你们一分钱都不出,好意思白吃白喝吗?!
“哦哦——”
众人恍然大悟。
原来陆少卿跟他们打的是同一个主意!这便好办了!
三人皆从怀里掏出二十两银子,尽数塞进黎书禾的手中。
丁復最积极:“黎师傅,这是我的!”
孟淮:“这是老夫的。”
裴珣:“我我我,还有我的!”
陆怀砚满意地点头,全场只留下黎书禾一个人还愣在原地,手里怀揣着几锭银子,眼睛发直。
她这是,发财了!?
第60章 竹筒饭 好酸啊,他们到底在瞎操心个什……
黎书禾到底还是将酱料的生意和驿站的各人敲定了。
当然不是二十两这么夸张的价格,最后是以一节竹筒一百五十文的价格与他们成交的。
孟淮他们哄抬物价,确实让她大赚了一笔,存入了自己小金库。大理寺这群“财神爷”个个都是有钱的主,向来是不在乎银钱的,但是普通人可舍不得花这么大一笔银子,只为了吃一顿饭食。
既然她想做这酱料的生意,那还是要以实际出发,可不能狮子大开口,把人都吓跑了。
几名驿卒先前亲眼是看着这群人为了这么一小罐的酱料大打出手的,更是料定这是好东西。
黎书禾又让他们每个人都尝了酱料拌面的滋味,听着一罐最后只要一百五十文,也都是他们能买的起的价格,一个个就都去付了定金。
等丁復帮着将他们按付定金的顺序写好了名单,几人又相互按了手印,这生意便算成了!
黎书禾又问道:“我再多做一些放您这儿贩卖如何?每卖出一份便给您十文钱的抽成。”
左右长安城里每日都有人来这驿站,真做成了这生意,届时托人运过来便是。
一听还有提成,为首的那名驿长更是高兴。
他们这个驿站的客流量大,每日因着公务出行的大人们也多,如果他卖的多,不仅自己吃的不用额外花银子,说不定还能小赚一笔。
有的吃,还有的赚,真真是一本万利啊!再看向黎书禾的眼神都充满着炽热。
裴珣等人听闻是采用预定的方式,一切都等他们回长安后再进行售卖,也是松了一口气。
不是抢他们的吃的便好!
等黎书禾这厢事情处理妥当,他们也将行李收拾整齐,一脸正气的模样看向陆少卿。
陆怀砚只是随意扫了一眼,手中的缰绳差点都快握不住了,问道:“你们是把附近镇上的东西都给搬空了?”
这些鸡鸭尚还能理解,丁復手上那个深口大锅是什么意思?还有孟淮那背上背的是一整只的羊吧?
裴珣便是更加过分了,要是他没看错的话,裴珣提着的那筐里全都是豚肉猪蹄。
陆怀砚:“……”
丁復举手保证:“陆少卿放心,我们昨日特地连夜去打制了一个竹笈,东西保证能装下。”
孟淮也连连点头:“我刚好知道这儿有条小路,走那里可以节省不少时间,保证不会耽误行程!”
裴珣最后作总结发言:“放心,就这点吃食,我们一日便能解决,绝不会浪费的!”
陆怀砚:“……”
他在乎的哪里是这些吃食会不会坏,能不能吃完,而是他们这群人在外头着实给大理寺丢脸!
心里愈发后悔起来。
早知道情愿他与黎娘子两人出行,也好过跟这群如此不着调的人一同前往。
几人刚走出门口,便瞧着门口一辆宽阔的马车停着,不少人正往上面搬着东西。
丁復好奇问道:“这是去哪儿?装这么多东西呢。”
正忙活的一个邮驿拍拍那堆着的麻袋,笑道:“这每天都要赶好几趟,全都是把这些货运去漕船,要南下的。”
南下?那不是跟他们一条航线!?丁復心思一转,不知道在想些什么,随后附在那邮驿的耳后嘀咕几句,最后又往他手里塞了一锭银子。
邮驿有点为难,最后丁復不知道又叽里呱啦说了一堆什么,这才让对方的脸色稍霁。
邮驿最后应道:“行吧,只此一次。”
等几人把行囊收拾好,翻身上马,孟淮还凑过去问道:“你方才在那说些什么呢?我还看你递银子了。”
丁復神神秘秘道:“等着吧,到时候有你们求我的时候!”
……
行至途中,已日头西斜,太阳也不再炽热,透过沿路成片的枝叶洒下斑驳的光影。
寻到一处小溪边,他们这才堪堪停下来准备休整一番。
黎书禾还没将身上的包袱放下,裴珣已然殷勤地打了一壶水,孟淮不知道从哪里拾来了柴火,开始生火。
丁復更是将刚买来的锅架了上去,又凑到了黎书禾的身边,谄媚道:“黎师傅辛苦了吧?先喝点水休息一下。”
黎书禾这些时日也跟他们混熟了,对他们跳脱的行为也习惯不少。
再一看这几人早已忙活起来了,也准备走过去搭一把手。
也不知道这三人究竟使了什么法子,在那荒郊野岭的驿站采买到这么多的东西。
正过去接过锅铲,就看到他们现在的身后有一片竹林,一阵风从竹节深处涌来,竹叶开始簌簌作响。
这儿居然有竹子!
本来她还想在路边折些芦苇叶来包粽子的,有了竹子倒是更好办了!
当机立断,她马上指挥丁復去那片竹林里砍一些竹节来。
丁復闻着竹子的清香,不由大喜:“可是要用竹子来做什么好吃的?”
“确实如此,要记得选毛竹或者甜竹,但是不要太嫩的,也不要太老的。”说着她伸手比了比大小,“大概要这么大的口子。”
丁復一听,当即拍了拍腰间的佩剑说道:“好,保证按你说的这个来选!”
应下后便独自一人向另一头的竹林走去。
余下的几人里,裴珣非常自觉地把竹筐里的豚肉取出,还眼巴巴地等着黎书禾分派任务。
孟淮亦是如此。
他背着的那只小羔羊早已经处理干净,两只手抬着不知道是该献上去还是先放在一旁。
活脱脱像后宫里的宠妃等待临幸。
黎书禾还是先选择上前把小羔羊放到石板上,那边又心安理得地指挥着裴珣:“还请裴寺正先把这些豚肉还有猪蹄拿去溪边清洗一番。最好是拿火把猪蹄上的毛烧一烧。”
裴珣本来还杵在一旁不知该干什么,一得了指令,肉眼可见地喜笑颜开起来。
黎娘子让他去清洗,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她待会儿就要做这个猪蹄!
一想到他曾经吃过那碗销魂的猪蹄面,嘴角已经开始泛起津液,早已按耐不住了,连忙应道:“我现在就去!”
孟淮见状也不好意思坐着等吃,连忙又捡了两根树杈,准备发挥他的老本行,说道:“我也去溪边看看,能不能再捉到几条鱼来!”
现下只剩下黎书禾和陆怀砚两个人单独坐着。
陆怀砚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只好往那柴火堆里不断扔着树枝,橙红色的火苗一下子蹿高,溅起的火星差点把人吓了一跳。
黎书禾立马转头说道:“火够大了,可别再添了。”
陆怀砚手忙脚乱地又把柴火拿出来几根,手上也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了漆黑。
黎书禾见他这般,不由提议道:“不如陆少卿来帮忙刷酱料吧?”
酱料已经调好,只要均匀地抹到小羔羊上就好了。
陆怀砚接过她递过来的酱料,应了一声,眼见着她真的就放心交给自己,倒真的开始认真忙活起来。
等刷了一遍过后只觉得这颜色还不够深,不似他们之前吃的那只叫花鸡般色泽金黄。思虑一番,觉得大抵是酱料没有刷够的原因,复而又继续刷了一遍,两遍,三遍……
直到觉得颜色与之前的相差无二后,才放心地将手里头的活停下,然后按着她方才所言,将整个羔羊捆绑在一根粗木棍上,开始炙烤。
而一旁的黎书禾正准备捡几把野菜来炖汤佐食。
不得不说丁復买的这个铁锅倒是真的挺好用。有了这个起码可以在野外煮汤,不过以她颠勺的重量来看,怎么也想不通怎么有人会愿意背着这么一口大锅长途跋涉的。
直到锅里的汤水冒出香味时,丁復已经扛着好几根竹子回来了。
翠绿的竹子上面还挂着新鲜的露珠,浓郁的竹香四处飘散。
“黎师傅,你看这些竹子够不够!”
黎书禾抬头一看。
可太够了……十几根长节竹用竹条捆在了一起,她甚至都要怀疑丁復究竟是怎么背回来的。
丁復把竹子放下后,还从怀里掏出好几个春笋,忙不迭地邀功道:“还有这个,我看着嫩,就给挖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