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岩知乐听得一知半解,绕口令似的小声嘀咕:“油橄榄,橄榄油?祭司大人你没开玩笑吧,这是果子啊,长在树上的果子,真能做出和动物油脂一样的油?”
花时安轻笑一声,“没跟你开玩笑,实在好奇就别在这杵着了,赶紧摘橄榄去,一会儿回去做,做出来你就知道了。”
“知道了祭司大人,我这就去!”
雨停了天晴了,岩知乐又行了。
橄榄生长密集,摘起来不累,还格外解压,避开树叶沿着树枝往下一拽,圆润饱满的橄榄如同雨滴,一只手都捏不住,簌簌砸落在地。
人多效率高,两个人一棵树,背篓很快便被填满,低矮树枝上的油橄榄尽数收入囊中,但众人压根没有收手的意思,变回兽形麻溜爬上树干高处,再变回人形继续薅高处枝头上的果子。
大获丰收的一天,忙活到日头正盛的中午,除了二十个满满当当的背篓,每棵橄榄树的树脚下还有着高高几堆油橄榄。
挂果率太高了,果子多到夸张,就算平常采摘随处可见的野菜,一个上午都不一定能采到这般多。
油橄榄太多,一次性根本拿不走,好在长着橄榄树的林子离部落不算太远,二十个人来回跑了六七趟,终于把今天的收获全部带回部落。
在花时安记忆中,橄榄油有两种榨取法,分别是冷榨和热榨。现代社会技术成熟,设备齐全,常见的优质橄榄油多以冷榨法生产,保留了更多的营养和天然风味。
但以部落目前情况,现有的技术,花时安果断选择热榨。
果子倒在草地上,花时安和族人围着果堆进行选果,挑出夹在果子里的树叶,挑出坏果烂果,以防“老鼠屎”坏了一锅粥。
而筛选出来的好果还要把青橄榄和紫红色的熟橄榄分开来,这一步骤主要是因为,青橄榄更香,出油率不理想;熟橄榄出油率高,属于橄榄的清香味比较淡,把两者分开,按比例融合风味更佳。
摘果时尽量挑好果采摘,筛选结束的很快,最后把橄榄背到河边清洗干净,一背篓接一背篓往回背,把沥干水分的油橄榄全部背进厨房。
热榨又熟榨,简单来说就是把橄榄果烹饪熟再进行榨取,目的是利用热量改变橄榄的结构,从而提高出油率。
烹饪方式有很多种,用于榨油的橄榄尽量少接触水,最适合的方式自然是烤或者烘,但条件实在有限,一颗一颗地烤不知道要烤到什么时候,所以花时安选择了简单快速的方式——蒸。
洗锅生火,十个灶口同时燃起明火,青橄榄与紫红色的熟橄榄1:1倒入蒸屉中,大火快速蒸制。
一个蒸笼四五层蒸屉,十口锅就是四五十个蒸屉,一次可以蒸不少橄榄,非常省事。不过坏处也很明显,隔水蒸熟的橄榄依旧残留着水分,出锅后还需放到太阳下进行晾晒。
得亏太阳够大,蒸熟的橄榄果铺在簸箕里暴晒两小时,水分也就没得七七八八了。此时油橄榄变成了一种奇怪的状态,蔫哒哒皱巴巴,比果干更润,质地软糯而黏腻,有点像那亮晶晶的蜜饯。
但使果肉更加晶莹的不是糖浆,而是蒸制过程中析出来的橄榄油脂。
时间紧任务重,还有好些橄榄没处理,花时安果断兵分两路,让红映兰和一半族人留在厨房继续蒸制橄榄,自己则带着另一半族人,搬出许久未使用的大石锅,将蒸熟晒干的橄榄捣碎。
木杵暴力破开果肉,果核随之分离,边捣边挑出果核,最后两簸箕熟橄榄大幅缩水,只得到一陶盆略微粗糙的果泥。
捣好的果泥舀进陶盆中,撒少许盐,充分搅拌均匀,腌制个小十分钟。到时间再往陶盆里一瞅,果肉好似泡发的干菜,油光水亮,且陶盆表面已然浮着一层薄薄的油脂。
橄榄果泥已是最佳状态,可以开始榨油了,花时安抬起胳膊擦了擦汗,转头吩咐蹲在旁边挑果核的亚兽:“你们俩、不,你们四个去我家帮忙搬个东西。一楼平台下面有个奇形怪状的木制工具,挺大的很好认,去把它抬过来,旁边还有一个装着东西的背篓,一并背过来。”
“好的祭司大人。”
四个亚兽齐齐起身,在旁边水盆洗干净手,匆匆走向歪脖子树。
人还没走远,木杵咚咚咚的声响戛然而止,一旁捣果泥的岩知乐停下动作,撑着木杵擦擦汗,一脸探究地看向花时安,“祭司大人,奇形怪状的木头工具?你让他们搬的是什么?”
瞅着果泥捣的差不多了,花时安端着空陶盆蹲在石锅旁,用木勺将果泥往陶盆里舀,不紧不慢回答道:“工具就是工具,榨油需要用到工具啊,难不成用手挤?”
“不对吧。”岩知乐眉头一皱,发现事情并不简单,“昨晚你才问我们油橄榄在哪摘的,怎么工具都做好了?什么时候做的?”
花时安哼笑一声,头也没抬道:“昨天晚饭吃得早,连夜把工具做出来的,没想到吧,这就叫未雨绸缪,不打无准备之仗。”
连夜赶制出来的工具,岩知乐以为只是小小的,比较简单的工具,正好去拿工具的族人回来了,听到脚步声他扭头看去,嘴巴一点点张大,眼睛顿时瞪如铜铃。
四人抬着一个半人高的木架吭哧吭哧往回走,两根奇形怪状的木棍竖在两侧,瞅着得有胳膊粗,而底部坠着一块敦实的木桩,看样子像是基座,基座之上连接着一张木板,远远看着像是一个兽人躺在基座上,又厚又长,一瞅就特别沉。
距离由远至近,岩知乐看见了更多细节,比如木棍上一圈一圈绕下来的纹路,祭司大人教过,这叫螺纹。木板也不是一张普通的木板,它表面平整光滑,两根木棍中间的位置有着一圈指节深的凹槽,边缘还开了一个小缺口。
长得跟牛头一样的玩意儿,居然是榨油工具?
这到底怎么用?
第121章
“咦, 背篓里居然还有一张厚木板。”
“到底怎么用,看不懂一点,这奇奇怪怪的工具真是用来榨油的?祭司大人,别光顾着擦啊祭司大人, 你说句话, 给我们介绍一下嘛!”
简易榨油工具犹如一罐甜滋滋的蜂蜜, 刚刚平稳放在地上,亚兽们闻着味就凑过来了。尤其是岩知乐,一刻不停地在耳边叭叭,吵得花时安脑瓜子嗡嗡响。
不是他卖关子,故意吊着族人的胃口,主要是这玩意儿的原理说简单不简单, 说复杂不复杂,他一时有些不知道该怎么解释。
琢磨半天总算是组织好了语言,花时安抬头看向围在身旁的亚兽,呼出一口热气,无奈笑笑道:“如你们所见,这是一个简易榨油工具,等下我们就要用它来榨取橄榄油。”
“下面这块木桩是基座, 因为木板不能直接接触地面, 用它来做抬高,而这张厚木板也就是整个工具的核心, 一会儿要用来放油饼。”
花时安手指轻点木板中间, 继续道:“中间这一圈凹槽看见了吗?等下油饼放在这里面,用背篓里那张厚木板压下来,油饼里的油脂就会通过挤压慢慢渗出,然后流进油槽中, 再通过油槽流到出油口,进入我们的陶罐中。”
“哇!”
长月月惊叹一声,面露欣喜,“一环扣一环,感觉好神奇。”
岩知乐挠了挠头,“油脂通过挤压渗出来,用什么压?我们坐上去压吗?”
“这两根棍子是做什么用的?”来帮忙的巨盛夏问道。
两人问的算是同一个问题,花时安推开背篓里沉甸甸的厚木板,埋头翻找片刻,拿出两根小臂长、两端削成弧形,中间钻出圆孔的短木棍。
如果说工具两侧带有螺纹的木棍是两颗螺丝钉,那么花时安手中的短木棍就是两颗螺帽。螺帽拧在螺丝上,通过不断旋转收紧,串在螺丝钉之上,螺帽之下的木板也就会越来越紧。
原理很简单,说起来却很复杂,说再多不如亲眼看一遍,正好工具也擦干净了,花时安撑着酸痛的腰杆站起身,又从背篓里拿出四个圆形芦苇编制品,“先榨,看一遍大家应该就明白了。”
四个芦苇编制品是他连夜编出来的油饼容器,乍一看像一个小号菜篮子,不过位于顶端的开口很小,也就一个拳头大。因为是芦苇编织的,容器并不硬,甚至软趴趴的,一按就扁。
新鲜玩意儿一拿出来,岩知乐又开始追问用途,花时安没搭理他,让人把腌制好的果泥连盆端过来,随即用木勺舀起油光锃亮的果泥,小心翼翼地倒入容器中。
容器不用装太满,以防渗出果渣,装一多半果泥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