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只夸了大族长,木族长心里很不得劲,伸手把铁矿石重新拿了回来, 装模作样地鉴别,“嗯,摸着确实很丝滑,和普通石头不太一样。你说叫什么金属矿石?那它有什么用呢?”
“提炼金属。”
四个字就能作为回答,但想让从未接触过金属的木族长和大族长听懂,颇要费一番口舌,花时安组织了下语言,简明骇要:
“金属矿石也分很多种,这一块是个铁矿石。放进窑炉中高温煅烧,矿石中的铁可以被提炼出来,从而锻造成各种工具,比如我们平时用的刀、斧、武器、锅碗瓢盆……”
木族长嘴唇微动,刚要开口,花时安预判了他的疑惑,笑吟吟地解释道:“族长你是不是想说,这些工具我们已经有了,为什么还要用铁来锻造?因为强度和硬度不够。”
“我们现在用的工具基本是石器,容易坏,还不够锋利,切肉切菜没什么大问题,但要是砍树伐木,制作更精妙的器具呢?很费劲。”
“铁就不一样了,它韧性强,可塑性强,可根据需求锻造出各种形状复杂的器具;它的硬度也比石头更大,不易损坏,可长时间使用,砍树伐木、开垦荒地什么的,非常高效。”
木族长听得一愣一愣的,虽然想象不出铁到底是什么样,但比石头还硬,可制作形状复杂的器具,一听就是个好东西。
不起眼的小石头顿时变成了宝贝,木族长爱不释手,翻来覆去地看,满眼不可置信,“真有这么神奇?就这一块小石头居然能做出你说那种好东西?”
生怕掉地上摔碎似的,木族长抓着花时安的手,小心翼翼地将铁矿石还给他,又急急忙忙地催促:“还等什么呢时安,你、你赶紧做去!”
“从石头里弄东西,应该没那么容易吧?”听不太懂,大族长却隐约猜到这事儿不简单,甚至相当麻烦。
花时安老实巴交地点点头,“大族长说得对,炼铁不是个容易事。首先是铁矿石,一块矿石提炼出来的生铁非常有限,我们需要大量这种矿石,红云朗刚才说,他们是在岩山附近找到的铁矿石,所以我想和两位族长商量一下,今天就带人过去找怎么样?”
部落的日子能越过越好,离不开花时安时不时冒出来的新奇想法,他又有新想法,木族长举双手双脚赞成,二话不说点头应下,“没问题,叫兽人过去吧,要多少——”
“等等。”
大族长一抬手,打断了木族长的话。
无意和这位祭司唱反调,但部落一大堆事。
大族长面露难色,和和气气地与花时安商量道:“我们刚从外面回来,树洞还没凿,树鼩部落分给我们的种子还没种,树鼩部落也还没安置,铁矿石这事要不往后稍一稍?”
花时安:“事情是多,但我们现在人也多。刚回来不急着狩猎,让采集队出去干活,饿不着肚子就行。至于兽人,我们现在有三十多个兽人,一部分去凿树洞,一部分去开荒,一部分去找铁矿石,再留几个人给我帮忙。”
“这……”大族长眼底闪过一丝迟疑。
兽人的职责是狩猎,从森林里带回猎物供族人食用,让兽人留在部落,让亚兽出去采集养活兽人,这……像什么样子!
好似猜到他心中所想,木族长抬起胳膊肘了大族长一下,搁旁边可劲儿怂恿:“听时安的,部落还有些余粮,不去狩猎也饿不着肚子,不差那一口肉吃。你们在部落也是干活,又不是甩着手玩,别想那么多,忙完这阵你们再去表现。”
大族长轻叹一口气,无奈妥协,“成,听祭司大人的。”
铁矿石兜兜转转又回到了花时安手上,花时安再次将它递给大族长,勾唇笑笑道:“那就麻烦大族长来安排,这矿石交给去岩山的兽人,让他们认一认,以免大老远背一堆没用的石头回来。”
“你不是还要几个人帮忙吗?”
木族长不着痕迹地给花时安递了个眼神。
花时安:“哦对,大族长,我这边要六个人,让岩秋雨、巨明、莫淮山——”
“哎哎哎,不能这么分。”
大族长挑了下眉,扬起嘴角,眼底闪过一丝耐人寻味的笑,“我们刚从外面回来,有些族人和你们还不太熟悉。咱们不能只和熟人干活,也得和他们相处相处,才能带着他们更好融入集体。再说了,你说的岩山,在哪个方向我们都不知道,这也得熟悉地形的兽人带队去。”
开口的时间很巧妙,不早不晚,偏偏是说到莫淮山的时候。花时安怀疑大族长有意分开他和莫淮山,可人家这番话非常有道理,挑不出一点错。
罢了,炼铁要紧,其他事回头再说。
又找木族长要了个岩知乐,花时安带着人干活去了。
欲炼铁,先烧炭,六个兽人领到的是辛苦活——砍树。
烧炭需要硬质阔叶材,花时安领着他们在部落附近转了一圈,最终选择了青冈树、麻栎树、桦木,三种硬度高、密度大的树木。
一把石斧,一棵硬邦邦的大树,其中艰辛花时安一点没品尝到,只有兽人自个儿清楚。
教他们认完树花时安就溜了,从仓库里拿出鞣制好的水牛皮,回到营地挑了几根晒干的老竹子,指挥苦力岩知乐劈竹片、削竹钉……
冶炼铁矿所需要的温度很高,不论哪一种土窑都达不到,想要提高温度,顺利炼出铁,他们需要一个强制送风助燃,提升冶炼效率的——鼓风机。
鼓风机花时安当然做不出来,但用兽皮做一个老式风箱还是没问题的,就是制作和使用的时候有点费人。
烈日高悬苍穹,竹屑如雪花般簌簌飘落,拇指厚的竹片在岩知乐中逐渐平整,变成了一张张巴掌宽,平整光滑的竹板。
为了增加竹子的韧性和强度,花时安特意把竹板拿到火塘边,挨个烤了一下。
箱体所需要的材料备好,开始制作内腔,选一片最为厚实的竹板,量好长度打磨光滑,用木钉将其与两根金竹钉在一起,制作成一个类似行李箱拉杆的活塞。
至此,风箱已成功小半。
花时安动嘴,岩知乐动手,叮叮哐哐地开始组装,把大小一致的竹板用竹钉钉在一起,一片接一片,最终拼接成一个长方体箱体。
别说,活塞放入箱体中,乍一看还真像一个大号行李箱。
风箱主要靠推拉活塞来鼓风,活塞与内腔的尺寸一定要匹配,为确保活塞能够在箱体中自由滑动,顺畅无阻,花时安又捡了好些族人丢掉的火鸡毛回来,用树脂固定在活塞四周。
风箱与活塞的接触面难免有缝隙,柔软有弹性的鸡毛正好能起到一个密封作用。而活塞拉动时,鸡毛会随着气压变化自然张合,还能起到一个辅助导流的作用。
古人的智慧真是博大精深啊!花时安由衷感叹。
箱体和活塞陆续搞定,接下来便是最重要,也是最麻烦的步骤。箱体一端开一个进风口,另一端开一个出风口,用薄竹片制作两个简易阀门,箱体侧边安装一个挡板,同时开一个输风口。
其实开口在打磨竹片时开好会轻松许多,但没有图纸,全凭记忆制作,花时安也摸不准到底开在哪个位置,只能拼接好再来开。
这就导致——岩知乐一把汗一把泪,边凿口边哭哭啼啼地闹着要走,还说再也不跟祭司大人干活了。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从清晨折腾到太阳落山,一个约24寸的大号“行李箱”彻底完工。
拉杆也装上了把手,花时安抓了一把枯叶放在输风口,拉动风箱试了一下,非常的丝滑,风的劲儿也很大。
一个正儿八经的老式风箱,到这一步就结束了,但他们工具太少,图方便用竹子制作的箱体。担心漏风,花时安又带着岩知乐把水牛皮裁成合适大小,严丝合缝地钉在箱体表面。
忙活完天都黑了,花时安忙地又跑到窑炉旁验收成果。
很不错,六个兽人一天砍了近二十根树,每根都是适合烧炭的硬质阔叶材。不光砍树,他们还按照花时安的要求将树木劈成了大小长短适中的柴块,整齐码放在窑炉中。
干木湿木都能烧炭,只不过湿木烧制的时间长一些而已。没耐心等木头晒干了,花时安让刚刚回来的采集队帮忙搬黄泥、干柴,然后——封窑,点火!
干柴噼里啪啦地燃烧,丝丝缕缕的烟雾随风飘散在夜色中,花时安望着完全密封的窑口,高强度运转的大脑得以放空。
“祭司大人。”
岩知乐不知何时凑到身旁,盯着与之前完全不同的窑口,捏着下巴问道:“为什么和之前不一样了呢?为什么要换一种方式?那些木头烧出来到底会变成什么样?”